原來有這樣一群醫生,手術做一半大家都要停手,等待他們的指令

2021-01-09 人民日報

患者有沒有得癌症?超聲報告、CT報告都只能說「疑似」,最後定性要等病理科醫師「一錘定音」。

病理科是被「現代醫學之父」威廉·奧斯勒稱為「醫學之本」的核心科室,病理醫師被稱為「醫生中的醫生」。病理科的醫生為什麼這麼厲害,他們為什麼可以一錘定音?前幾天,我們到浙江省腫瘤醫院病理科一探究竟。

手術進行到一半停下來

為啥?等待冰凍切片結果

出乎意料,了解病理科的第一站不是去病理科,而是手術室。

早上9點,浙江省腫瘤醫院1號樓二樓手術室,正在進行的是「疑似乳腺癌」手術,目的是確定是否為乳腺癌和淋巴結有沒有轉移。

手術半小時後,手術室大門的指示燈顯示「手術中」,主刀醫生把患者身上的一塊組織切下,放在一個標本袋中,外面一位護士立即在本子上寫下一串數字,然後很快轉身走到手術限制區門口,早有一位護工等候。護工用專門的標本運輸盒將標本放入其中,「噌噌噌」兩三分鐘,從1號樓的樓梯間走到2號樓的病理科。

「冰凍來了!」病理科醫師立即開始工作,手術室的患者、醫生和護士都在等,等病理科醫師的報告。

手術為什麼要中途停下來?

手術醫師說,患者是位45歲的女性,B超發現左乳外側,1釐米不到的結節,按照指南標準來看,惡性的可能是2%-10%。通過切除結節,進行病理下的活檢,最後能確定腫塊的性質。「病理是確定腫瘤性質的金標準。」

病理科的醫生正在做病理切片報告

半小時後,病理科出冰凍切片的病理結果,如果結果是良性的,那麼切除結節之後,手術已經完成了;如果確定是惡性的,手術之前醫生和患者也設計了各種預案,根據病情可做「保乳」或「全乳切除」手術,做進一步針對惡性腫瘤的治療。

判斷結節性質,還有一種方式是做「石蠟切片」,準確性更高,但是結果真正出來要4個工作日。「如果石蠟病理報告出來是惡性,那麼患者還要進行第二次手術。對患者來說,手術中通過快速出結果的冰凍切片來判斷,獲益更多,不用第二次進手術室,不用第二次麻醉。」手術醫師說。

一天要看100多張切片

冰凍班醫生精神高度緊張

手術的醫生和患者等待的「冰凍切片報告」是怎麼做成的?

浙江省腫瘤醫院病理科主任孫文勇說,冰凍報告的流程和常規報告有類似之處,但冰凍報告要求病理科的各部門協同作戰,半小時內給出報告,要求更高。

「手術室醫生和患者等著我們出冰凍切片,要萬無一失,更要快速判斷,用『如履薄冰』形容也不為過。」孫文勇主任說。

病理科的醫生正在做病理切片報告

浙江省腫瘤醫院是浙江省最大的腫瘤專科醫院,來自全省及周邊地區的腫瘤患者都匯集在這裡,而一半以上的腫瘤患者要做冰凍切片報告。這個重擔壓在病理科醫生身上,值冰凍班的醫生一天要看100多張冰凍切片,「精神高度緊張,經常顧不上吃飯。」

孫文勇主任看一個冰凍切片,順利的話一兩分鐘,如果他對片子有疑問,會和手術醫生、其他病理科高年資醫生一起討論,根據組織部位、組織形態等信息,綜合多方面的意見,給出最後結論。

冰凍切片報告出來,手術醫生在電腦上馬上可以看到,暫停的手術繼續進行。

通常手術後5個工作日

出具詳細的常規病理報告

回到上面講的這位疑似乳腺癌患者,通過冰凍切片報告認為是惡性腫瘤,手術醫師為患者切下整個乳腺。

這切下的乳腺依舊被送到病理科後,用10%的福馬林固定,接著是取材、脫水、做成蠟塊、切片、染色以及診斷,5個工作日後出具常規病理報告。這份病理報告被認為是最終版的詳細病情,也為後續治療提供最重要的依據。

病理報告包括腫瘤部位、大小、性質、級別、浸潤程度、淋巴結是否轉移、切緣是否乾淨等等信息。

大多數時候,病理醫生根據形態學的改變就能得出準確的診斷,然而遇見疑難的病例,病理醫生無法確診的時候怎麼辦?那就需要藉助免疫組化及分子病理等方法輔助診斷,甚至一些更疑難的病例則必須通過全科討論才能得出結論,這種情況下報告籤發的時間就會推遲。

病理醫生像法院裡的法官

至少需要10年嚴格訓練

美國的醫學教科書上寫道,「病理乃醫學之本」。病理學是一門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學科」,臨床醫生的診斷和治療,都要聽病理醫生的診斷結果。

有人戲稱病理醫生像法院裡的法官,病理科的診斷水平決定了醫院的整體診療水平。病理醫生承擔著非常大的責任,從業風險高。一旦病理醫生診斷錯誤,就將對整個治療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釀成醫療事故。

病理科的醫生正在做病理切片報告

「一名病理醫生要具備各種複雜的學科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培養一個能獨當一面的病理醫生至少需要10年的嚴格訓練,非常辛苦。」孫文勇主任說,以浙江省腫瘤醫院為例,醫院病理科同時是「浙江省病理質控中心」,去年一年做了4萬多例病理報告,科室總共有59位員工,每位員工的工作量都很大。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只有9841名有資質的病理醫生。初步估算,我國病理醫生的缺口應該在4萬-9萬名。

孫文勇主任說, 「希望我們的呼籲能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從根本上解決病理學的困境。加強大家對專科病理、分子病理和病理研究以及知識更新的重視,吸引青年學子投身病理事業,不斷壯大病理學科人才隊伍,促進我國病理學事業的健康發展。」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方臨明 王屹峰 鄭林峰

·妻子用百草枯毒殺丈夫案件,警方披露案情,這個女人太可怕了!

·外公被一隻蟲子叮咬,最後竟導致一戶人家兩人去世,兩人危重!這種病太可怕了!

·海歸外企高管偷拍與上百名女性的視頻,每部賣200塊!出事後妻子連聲質問:你怎麼做出這樣的事情

·杭州有群神秘的小朋友,暑假就是「玩」電腦!火得一塌糊塗,金牌教練卻說:醒醒吧

相關焦點

  • 泉州一男去割包皮手術一半 醫生停手要加項目加錢
    割包皮割到一半,醫生竟然停手了,然後拿出一張確認單,說要加項目加錢,你是籤還是不籤?38歲的江西人胡先生,最近就碰到這樣一件倒黴事,原本繳納1280元做手術的他,最後就這樣被「逼」著多花了4000多元。
  • 女子做痔瘡手術,做到一半醫生發現新病情,手術臺上把錢談!
    小王因為受痔瘡的困擾,看到路邊貼的廣告後就去了台州的一家醫院做手術治療,手術做到一半的時候,醫生告訴她發現了新的病情。小王說手術途中,醫生幫她把混合痔瘡給切掉了,然後又說裡面還有2個肛乳頭瘤,如果現在不處理好的話,以後就要受兩份罪,要做的話需要加3千塊錢,躺在手術臺上的小王聽完醫生的話後很害怕,便同意了做這個手術,從檢查,做手術到恢復治療,小王在這家醫院總共花了一萬塊錢左右
  • 「薦讀」開顱手術中,患者被叫醒做了道數學題!這波操作背後的醫生...
    開顱手術中,患者被叫醒做題正被開顱手術呢,被叫醒做了道數學題,還得認生字,啥情況?原來這是「術中喚醒」,也是哈醫大一院首次通過「喚醒麻醉」讓患者在術中清醒片刻,配合醫生精準切除腦瘤,以免碰到功能區,影響語言和行動能力。
  • 醫生做手術都要「反著做」
    近日,德陽市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為一名中年男性患者施行了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但特別的是,患者是一名罕見的五臟六腑全長反的「鏡面人」。什麼是「鏡面人」?「鏡面人」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畸形,即全內臟反位。這種畸形通常不影響人的健康,但會給醫生治療,特別是手術治療造成不小的障礙。日前,年近五旬的劉先生因膽囊結石住進了市醫院肝膽胰外科,醫生在檢查中發現,他的病情不算十分嚴重,但和常人不一樣的是,他的五臟六腑全都反著長。這樣的「鏡面人」患者,上世紀九十年代市醫院曾遇到過一例,近20年來,劉先生還是唯一一例。
  • 江蘇醫生連做4小時手術腦幹出血昏迷 至今未醒
    突然累倒手術臺前  現在,提起胡遠超昏倒在手術臺上的那一幕,當時在現場的住院醫生張前進泣不成聲地說:「手術快要結束的時候,胡主任突然說自己頭暈,他想暫時休息一下繼續完成手術。幾秒鐘過後,他覺得還是不行,又坐了一會兒,想接著把這個手術完成。沒幾秒鐘,他又站了起來,覺得還是不行。
  • 創新自由談 | 醫生的研發之路:一半火焰,一半海水
    再回看90年前福大夫和他的那根導管,不得不說大膽且有預見性。但所有這些並非無源之水,而是始終跟著一個宗旨:來源於臨床,又回歸於臨床。只是那時被稱作「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當下叫「創新」。於是,話題就出現了?醫療產業的發展,尤其是研發創新,醫生們要參與多少,或者說怎麼參與?並非要有福大夫類似的行為,但卻一定要有他當年的堅定。
  • 醫生如何切除闌尾炎?當動畫演示時,才明白原來是這樣啊!
    醫生如何切除闌尾炎?當動畫演示時,才明白原來是這樣啊!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闌尾炎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得病之後,人們的腹部會產生劇烈的疼痛,大多數都是最後將闌尾切除掉,醫生是如何切除闌尾炎的?由於闌尾的特殊生理結構,闌尾腔中很容易因為糞便或細菌的原因發生炎症,一旦炎症發生,就會引起腹部劇烈的疼痛,治療這種疾病,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將闌尾切除,傳統的都是開腹手術,需要在患者的腹部右側開一個比較大的切口,而現在大多使用的是腹腔鏡手術。
  • 為啥全球食管癌患者中,一半都是中國人?醫生:兩個原因要深思
    經研究證實,全國的食管癌患者當中有一半都是中國人,食管癌的發病率也在逐年的上漲,而某個國家要是出現了大批量發病的問題後,就要格外的重視。有醫生曾經說過,食管癌的發病是受很多方面的影響,而患病人數大批量發生在中國,有兩個原因需要深思,分別是長時間大量飲用烈性酒以及不正確的飲食。
  • 得了青光眼,醫生讓我做白內障手術?
    青光眼發作的劉先生和因眼痛、頭暈就診的張阿姨,都被醫生告知需要做白內障手術治療,這是怎麼回事? 就診經歷 這兩年被診斷左眼患上青光眼的劉先生,平常都是通過點眼藥水來控制眼壓。
  • 自貢一男孩全身燒傷80% 醫生扒豬皮做植皮手術
    醫生小心地取下豬皮  等待是一種希望  10歲男孩全身燒傷面積達80%,隨時面臨患敗血症的危險。  醫生到種豬場捉豬以做植皮手術。  從選豬、運豬,到殺豬、取皮,一群燒傷科醫生當了回「豬扒皮」。  釋疑  為啥可以用豬皮給人體植皮  燒傷專家魏平介紹,用豬皮植皮在上世紀70年代就出現並被廣泛使用,因為豬的基因和人類的基因存在一定相似度。除自體皮和同卵雙生子移植的皮外,移植其他異體皮都會有排異反應。
  • 為什麼近視手術要做這麼多檢查?
    做過手術的朋友都知道,雖然在手術臺上躺幾分鐘就做完手術了,但是手術之前要做一系列的術前檢查,二十個左右的檢查項目,耗時超一個小時以上。 漫長的檢查時間,等待無比的心累,也許就有人問了,為什麼近視手術要做這麼多檢查?那能不能少做一點呢?
  • 誰說眼科醫生不做近視手術,重慶普瑞眼科醫生選擇做近視手術
    我國一直是近視眼大國,因為職業特殊要求、戴框架眼鏡不好看,長期戴隱形眼鏡傷角膜等原因,很多近視患者都想去做近視雷射手術,之所以遲遲沒邁出那一步,都是因為對近視手術的有很多顧慮,上網一搜,又存在眼科醫生自己都不做近視手術的討論?眼科醫生自己真的不做手術嗎?
  • 手術做到一半 突然醒了:啥感覺?
    3、全身麻醉失敗的時候會發生術中回憶麻醉師應該做的事情是,讓病人完全沒有知覺地度過手術,也不應該產生任何的記憶。如果有不明原因的麻醉質量下降,病人就會開始清醒。當然,你可能會在醫生手術時一不小心就睡著了(病人發現原來打了麻藥之後一點都不痛啊,緊張很久之後的放鬆最容易讓人睡著),但這種睡著跟麻藥導致的意識喪失是不一樣的。5、正常情況下,病人多在手術結束或將要結束時清醒麻醉師非常了解這種可能性,在手術的任何時候,他們會謹慎地控制病人血液中麻醉藥物的濃度,無論手術要持續多久。
  • 重型地貧患兒急需做骨髓移植手術
    有一群重病的孩子在等待救助! 您就是重症患兒的天使媽媽!親戚朋友甚至向他們提議將春明寶寶抱去火車站丟棄,讓有緣人收養。 而在廣西博白這個貧瘠之地,要想養活患大病的兒童,不僅缺的是錢,更是缺血。 02 籌血輸血排鐵 春明父母經常向親朋好友籌血,保證每個月都有2次的血量,然後從偏遠的農村搭車轉車到縣城去輸血。這樣一趟下來花費很高,導致一家人日常生活都舉步維艱。
  • 醫生穿上「太空服」做手術
    日前,在寶雞市中醫醫院一手術室內,4名正在做手術醫生的造型格外引人注意,乍一看就像是「星際穿越」而來的「太空人」。 寶雞市中醫醫院骨關節二科主任 周曉慶: 這種「太空服」它是全方位的防護 可以說我們從頭頂到腰以下 都得到了防護 因為我們的高頻電刀它會有很多的煙霧 這種煙霧其實也是致癌的
  • 變性手術醫生自述:誰動了我的性取向
    那時候,每逢醫院裡的同事聚在一起唱卡拉OK,他們一定會給我點兩首歌,《一剪梅》和《把根留住》。這樣過了七年以後,我朦朧地感覺婚姻生活有點不對勁了,妻子經常抱怨家裡出入一些性別模糊的人,而我對她的熱情也大不如前。我不知道問題究竟出在哪裡,直到那次廈門之旅。1997年,我去廈門會診。福建省的第一例變性人就是我做的。那裡的同安縣有個寺廟叫凡天寺,有一個高僧特別有名,大家都找他算命。
  • 妻子做近視治療手術卻被摘除晶狀體 兩個月四上手術臺 丈夫質疑...
    30歲的陳女士如今每到夜晚,做什麼事都會小心翼翼,「不敢晚上開車,做家務時都很小心,連給孩子剪手指甲都不敢……」每當摸到自己的雙眼,她都會想起一年前那次手術經歷。而正是那次手術中的意外,正在悄悄的改變她的生活。
  • 案例|醫護人員不做近視手術?這位美女護士兼翻譯親身體驗來了!
    人人都說:給我檢查的醫生護士也戴眼鏡他們自己都不做近視手術,我更不敢做了謠言!謠言!今天我就負責來打破它誰說醫護人員不做近視手術誰說醫護人員不做近視雷射手術?然後躺在手術臺等待哈斯爾醫生,當時有那麼一點點小緊張(請原諒我還是一個萌妹子)。好在哈斯爾醫生一直特別耐心又正能量地鼓勵我,我緊張的心情也到了緩解和放鬆。▲術前自拍照接下來就是手術,我隱約中感覺到哈斯爾醫生的手法很柔和,全程幾乎沒有疼痛感。
  • 醫生穿20斤重鉛衣在X光射線輻射下手術[圖]
    但其實,在我們身邊就有一群特別的醫護人員,他們每天穿著20斤重的鉛衣,冒著X光射線輻射,在手術臺上連續十幾個小時為病人「補心」、「通波仔」,與死神賽跑。近日,筆者走進廣東省人民醫院的心血管介入導管室,探訪他們鮮為人知的辛酸和期盼。  現場直擊 醫生穿著20斤鉛衣「通波仔」  省人民醫院英東樓一樓,簡陋的心血管介入導管室。
  • 改變外科手術的野蠻,每個能無痛做手術的人都要感謝他
    在麻醉品發明之前相當長的時間裡,人類對疼痛束手無策,外科手術如同酷刑。外科醫生的技術是以他們的刀速來衡量的,外科醫生也被描述為「一個帶著刀的野蠻人」。威爾斯,則是第一個意識到麻醉在外科手術中的重要意義,第一個用笑氣作為麻醉劑進行手術的人,被稱為現代麻醉學的先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