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巴彥淖爾市氣候異常災害天氣多發

2020-12-05 巴彥淖爾新聞網

  1.1月霧霾天氣頻發。1月臨河共出現霧16天,出現霾3天,霧霾並存9天,其中,霧天氣較近10年平均偏多14天,為近10年最多年。1月28-30日出現連續3日的濃霧天氣,最小能見度不足100米。

  2.4月下旬霜凍為40年來同期最強霜凍天氣。4月20-24日我市出現強降溫天氣,降溫幅度達13到15℃。此次降溫幅度大、持續時間長,連續4天出現霜凍或冰凍,為40年來4月下旬同期最強霜凍天氣。

  3.4月下旬出現50年來最高氣溫同期最高值。4月30日臨河、杭後、五原、烏前旗和烏中旗、烏後旗最高氣溫出現50年來4月下旬同期最高值;磴口、大佘太、海力素為50年來4月下旬同期次高值。

  4.第一場透雨降水量為近10年同期最大。5月6日,我市出現大範圍降水天氣,大部地區中雨,局部大雨。各旗縣政府所在地降水量為14.2~26.3毫米,除磴口外,其餘地區較近10年(2010-2019年)同期偏多4.6~19.6毫米,為近10年同期最大。

  5.盛夏出現強沙塵暴。7月27日、8月8日午後到傍晚,我市西部地區出現夏季罕見大範圍沙塵天氣,短時極大風速34.8米/秒(12級),最小能見度不足200米(強沙塵暴),為近10年同期最強。

  6.出現極端降水事件。8月11日08時-12日08時烏後旗降水量66.1毫米、烏中旗降水量55.1毫米,均已超過極端日降水量閾值,出現極端降水事件。

  冰雹日數明顯偏多。全市共出現14個降雹日,較2019年(9天)偏多5天,較近10年(11天)偏多3天。

相關焦點

  • 氣象局:2010年是本世紀以來中國氣候最異常一年
    西南地區特大乾旱、暴雨頻襲華南江南、海南遭遇罕見降水、強降水引發舟曲泥石流……我國去年氣候災害造成的損失為本世紀以來之最。是什麼導致我國天氣氣候如此異常?今年春運期間,極端天氣會再度來襲嗎?請看氣象部門專家解讀。  1月12日,中國氣象局發布《2010年中國氣候公報》。
  • 氣候專家解析我國入汛以來天氣氣候特點
    新華網北京6月1日電 今年汛期,我國天氣氣候形勢複雜,華南地區4月20日入汛,較常年偏晚。入汛以來,我國降水分布呈現怎樣的特點?夏季風爆發與往年相比有何不同,其背後有哪些原因?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
  • 福州今年有幾個颱風?今年以來福州氣候概況
    今天上午,福州市政府舉行防汛備汛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通報了福州市2019年上半年氣候概況及未來天氣趨勢預測。接下來的氣溫降水情況如何?又有多少颱風將影響福州?一起來看!今年以來福州氣候概況降雨:今年以來(1月1日~6月24日)全市降水平均917毫米,偏多12.4%。各縣(市)雨量介於691毫米(福清)~1189.6毫米(永泰)之間。其中,永泰和閩侯屬偏多,其餘縣市均屬正常。
  • 北京正式上汛 局地暴雨等強對流天氣將多發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防汛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汛期,本市局地暴雨等強對流天氣多發,出現大雨以上量級的降水日數將有4至5天,比常年同期(3.6天)偏多。此外,今年汛期還將在洪水、暴雨、地質災害這三種預警之外,首次對公眾發布山洪災害風險預警提示性信息。
  • 「啥情況」異常!今年七月有個奇怪的天氣現象~
    7月以來,強降雨導致我國南方多地出現內澇、山洪等災害。24日至25日,江南、華南及新疆等地持續炎熱,北京、天津也將加入高溫行列,最高氣溫超35℃。一邊是汛情,一邊是高溫,往年頻頻光顧的颱風,今年七月為何罕見缺席?
  • 2020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異常!今年七月有個奇怪的天氣現象!
    、山洪等災害。一邊是汛情,一邊是高溫,往年頻頻光顧的颱風,今年七月為何罕見缺席?昨晚《新聞1+1》評論員白巖松連線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解答讓人牽腸掛肚的天氣狀況。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表示,今年入汛以來我國氣候形勢非常複雜。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梅雨開始早,持續時間長。
  • 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3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王志華稱,今年以來(截至12月29日),全國總體氣溫偏高,降水偏多,全國平均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三多,僅次於1998年和2016年。
  • 山東年均溫14.6℃創歷史新高,2019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剛剛過去的2019年,山東省年平均氣溫為14.6℃,為1951年以來歷史最高值。1月8日,山東省氣候中心發布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颱風利奇馬、夏季高溫少雨、半島持續乾旱、年平均氣溫歷史最高入選。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孟祥新介紹,2019年8月10日-13日,颱風「利奇馬」北上影響山東,持續時間長、降雨強度大、影響範圍廣,為有氣象記錄以來山東歷史之最。「全省出現罕見大範圍強降雨天氣,平均降水量180.3毫米,青州王墳鎮降水量最大為713.4毫米,臨朐、昌樂等21縣(市)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
  • 荔枝說:全球氣候異常,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講真的,氣候異常已經是「老生常談」的主題了,但是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可能超出你的想像!   2018年初,《MIT科技評論》曾發布報導,總結了2017年五大最令人擔憂的氣候變化問題,並指出數十年來,科學家不斷發出警告,不同氣象災害之間存在密切聯繫,預示著全球氣候臨界點已經到來,若人類再無應對之策
  • 今年韓國天氣極端異常,專家警告,朝鮮半島還將遭遇更為惡劣氣候
    中韓通訊社 韓國金禪子 今年韓國天氣氣候極端異常。全國範圍內長達54天的梅雨季和接連而來的5個颱風,直接影響到人們的餐桌,白菜蘋果等日常果蔬價格暴漲。但這僅僅是開始,專家們警告,韓半島還將很快遭遇更為惡劣的極端氣候。
  • 今冬天氣為什麼異常?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河南、山東降水量為歷史同期最小值,山東發生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為嚴重的秋冬持續的氣象乾旱,黃淮華北大部地區也出現了嚴重的氣象乾旱,北京這個冬季至今仍未出現降雪。 氣象專家分析認為,入冬以來,我國氣候異常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有利於冷空氣南下的中高緯度大氣環流異常長時間維持。
  • 2014山東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氣溫歷史最高 極端天氣多
    山東省氣象局今日發布2014年山東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多項指標突破歷史極值。2014年,全省年平均氣溫為14.4℃,較常年偏高1.0℃,為歷史最高;平均年降水量為516.8mm,較常年偏少19.4%;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208.8小時,較常年偏少179.4小時,是1998年以來連續17年偏少。這說明我省極端天氣氣候仍呈增長趨勢。
  • 氣象局:今年出現天氣異常是氣候變化的正常情況
    國家氣象中心首席預報員、正研級高工楊貴名表示,天氣的異常是以30年的平均天氣來做比較的,今年天氣的異常實際上是正常的。楊貴名介紹說,今年天氣有一些異常,如何理解呢?我的理解是任何地區都有異常,但是不可能在全球普遍都異常,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我的觀點,異常是正常的,為什麼這樣講呢?如果天氣預報每個地區都正常,那舉個例子,河南年年出現大暴雨,那今年就一定應該出現嗎?
  • 8月份歷年天氣氣候特點及今年概況
    我市8月份歷年天氣氣候特點及今年概況
  • 厄爾尼諾為什麼導致氣候異常?
    每次厄爾尼諾事件結束後,赤道中東太平洋會出現另外一種情景,海表溫度異常偏冷,即與厄爾尼諾相反的「拉尼娜」。  「厄爾尼諾的形成與太平洋表面的風向和水流方向密切相關。」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表示。發生厄爾尼諾事件時,由於熱帶海洋溫度偏高,通過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就會改變正常的大氣環流,從而導致全球氣候異常。
  • 今年夏季江西省北澇南旱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
    原標題:今年夏季江西省北澇南旱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9月7日,白露節氣,如約而至。江西省氣候中心用八個字概括2020年該省夏季主要氣候特點:澇在贛北,熱在贛南。「今年夏季江西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頻發,無論是日大暴雨範圍、日平均最低(高)氣溫,還是夏季高溫日數均創1961年以來同期新高。」江西省氣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 今年冬天會特別冷嗎?為何極端氣象災害頻發?氣象專家釋疑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今年第17號颱風「沙德爾」今日生成,眼下,較強冷空氣正影響我國北方大部。 今年以來,多個氣象事件打破歷史紀錄。今年7月出現了歷史罕見的「空臺」現象,今年「超級暴力梅」刷新多項紀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顯示,全球氣候變暖正在加速。
  • 2006至2007年冬季六大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2月27日中午至28日凌晨,內蒙古阿拉善盟東部、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寧夏中北部,陝西西北部,甘肅河西走廊局部,以及新疆中部和南部出現了較大面積的沙塵天氣,這是今年以來出現的範圍最大的一次沙塵天氣。  2006年秋季,我國中東部地區發生了大範圍秋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