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古生物學家認為,地球之所以能孕育生命,除了和地球合適的環境條件密不可分之外,在一定程度上還有一些運氣成分。而前段時間國外有研究團隊指出,地球生命的出現只是概率問題,如果宇宙中存在和地球相似的星球,那麼這顆星球是有概率孕育出生命的,並不單純只看運氣。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宇宙可能比我們想像中還要熱鬧得多。
宇宙中是否存在地外生命一直是人類太空探索的重要課題,那麼科學家們在探索過程中有什麼樣的參考標準呢?從過去諸多探索情況來看,液態水是驗證一顆星球是否存在外星生命的前提。這個參考標準源於地球生物,因為地球上絕大多數生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液態水。可能你會說是否有可能存在以其他元素為基礎的生命呢?它們也需要液態水嗎?
雖然目前科學家還未發現碳基以外的生命,但是可以推測即使宇宙中存在其他形式的生命,它們的生存也必須依靠液態水,為什麼呢?因為液態水能反映更多的環境條件。眾所周知,液態水只能在一定溫度下存在,低於零攝氏度它會變成固態,高於100攝氏度它會逐漸變成氣態,因此一顆星球存在液態水,那就說明這顆星球上的溫度在0~100℃之間。
其次,液態水的存在還受到星球引力環境的影響。在標準大氣壓的環境中,液態水始終會在地球表面流淌。但在微重力環境中,液態水則會飄散在空中。宇宙中很多星球都不存在大氣層,這會導致飄散起來的液態水會被分解,進而消失在宇宙中。因此液態水的存在說明這顆星球的重力環境和氣壓環境是和地球相似的。
由此看來,以液態水為條件去判斷一顆星球是否存在宜居環境和外星生命,其實是有道理的。前段時間美國宇航局對外宣布,他們在月球背面探測到了水分子的紅外光譜。據了解,NASA與波音公司展開合作,讓一架客機搭載紅外天文望遠鏡在地球大氣內探測月球表面的情況。出乎意料的是,這次探測還真的有所收穫,發現月球背面存在水分子紅外波長。
不僅如此,NASA的科學家對所探測到的波長進行分析,認為月球背面的液態水儲量應該很龐大,這一點是沒有人能想像到的。然而有科學家指出,即使月球背面存在巨大的儲水量,我們也要考慮其鹽鹼度,如果該液態水的鹽度過高,那麼同樣不適合地球生命的生存,但就不知道會不會有適應這種環境的生物出現。
近年來多個國家都在探索月球上不斷作出努力,今年年初我國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如今嫦娥五號也登陸月球。如果計劃順利進行的話,接下來將會有大約2公斤的月球土壤樣本被送回地球,屆時科學家們就能夠對這些樣本進行深入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