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多少種發光的生命?
森林裡的螢火蟲,大海下的水母,還有——它們。
螢光蕈是一種非常稀有的真菌,它們在黑夜中會發出幽綠色鬼火一般的光芒。墓地中夜晚的磷火,也是這種幽幽的亦幻亦真的明綠色,於是當有人在夜晚的樹林中發現這股詭異的綠光的時候,把它們當成了鬼火。由於夜晚時螢光蕈的樣子很像水母,故又有人稱為「綠色陸地水母」。
早在西元前382年時,亞理士多德便發現有些植物會發出綠色的螢光,一直到了十九世紀,才獲得證實,原來這是附生在樹上的真菌。目前已經有記錄的發光真菌,共有九屬四十二種,它們多分布在亞洲亞熱帶地區,包括日本,臺灣,玻里尼西亞(譯註:中太平洋島嶼,首都帕皮提),爪哇和斯裡蘭卡,見於澳大利亞和巴西。
在日本的小笠原、和歌山縣海岸附近的森林內,螢光蕈吸引了眾多遊人前往。在多雨的季節,小笠原當地甚至推出「green-pepe夜晚之旅」(green-pepe為當地稱呼夜光茸用語),專門為觀光客推出的旅遊行程,還頗受好評。
2013年,臺灣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班研究生施雨伸在墾丁公園調查螢光蕈分類研究時,發現了一小型、黑暗中會發出綠色螢光的螢光蕈,經由形態及DNA序列比對,確定為新種,命名為墾丁小菇(Mycena kentingensis)。這使臺灣現有紀錄的螢光蕈類增加至九種,也是全世界第七十四種被記錄的螢光蕈。
螢光蕈的發光機制是什麼呢?
與螢火蟲不同,螢光蕈的發光原理目前還沒有科學定論,比較認可的推測是在黑暗中吸引昆蟲,幫助其傳播孢子,從而利於自身的繁殖。
你想一睹螢光小菇的真容嗎?2016年秘境啟程墾丁,跟我們去臺灣南部共創遊學吧!(點擊藍色字即可查看)
*秘境守護者綜合整理,圖片均來自網絡
微信號:wonderlandkeeper
合作聯繫微信:fangfangz1024
相關閱讀
讓我用一朵萌菌治癒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