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夜空驚現綠色水母狀發光體(圖)

2020-12-08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國際在線消息,英國《每日郵報》1月27日報導,一名挪威業餘攝影師日前拍攝到挪威夜空的一個神秘水母狀發光體。專家證實,這實際上是人造衛星反射北極光形成的。這是世界上第一例已知衛星反射北極光的事件。

  業餘攝影師米卡爾森在挪威安德內斯拍攝到這一奇怪現象,他稱之為「降落傘」。當時,正好有北極光越過安德內斯夜空。起初,米卡爾森還以為這個神秘發光體是相機鏡頭上的斑點,但他將這幅圖片傳到網站上後,立即吸引了世界上不少專家的目光。

相關焦點

  • 巨大發光雲團現身挪威夜空,是外星人降臨地球了嗎?
    據外媒消息稱,近日在北歐挪威的夜空中,一連串藍紫色的光芒閃耀與深邃夜空之下,讓當地目睹這一幕而的居民驚呼「外星人來了!」從拍攝的畫面來看,數個藍綠色光點在夜空中突然綻開,隨後逐漸拓展到大氣下層,最終演化成如同巨大藍色水母一樣的奇特光團,在夜空中散發著幽藍的光芒,十分詭異。
  • 俄羅斯發現水母狀飛行物體,疑似來自於太空,它究竟是什麼
    有報導曾指出,在美國俄克拉何馬州夜晚的上空中,驚現一片紅色的「發光水母」狀物體從天而降,猶如科幻片中的外星生物降臨地球,拍攝者保羅史密斯曾表示,這個紅色的神秘物從俄克拉何馬州附近的一陣強雷暴中升起,畫面尤為壯觀,難道說這個神秘的水母狀發光體真的是外星人降臨地球?這不是發生在科幻電影裡的事嗎?
  • 北京上海夜空現神秘發光體 比月亮大數百倍(圖)
    8月20日21時左右,駕駛南航CZ6554客機的飛行員在萬米高空看到,「一個巨大的球狀發光體掛在空中,它的形狀由小變大,呈規則幾何圓體。」與此同時,不少網友通過微博發帖稱,北京地區上空當晚也出現了可以移動的奇怪光圈。有人猜測,這可能是外星人打開了傳送門。還有人憂心忡忡,擔心這是2012即將到來的前兆。事實究竟如何?
  • 杭州凌晨四點驚現「神秘發光體」 一個明亮的發光體掛在空中
    杭州凌晨四點驚現「神秘發光體」 一個明亮的發光體掛在空中時間:2018-12-21 07:25   來源: 愛聊社會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杭州凌晨四點驚現神秘發光體 一個明亮的發光體掛在空中 真是太神奇了!這是什麼東西?
  • 挪威深海水母:身體透明發出夢幻微光
    發布時間: 2013-05-27 09:59   來源: 荊楚網   進入電子報   挪威攝影師雷克達爾近日在挪威各峽灣水域中拍攝到大量外觀怪異圖為一種深海水母(Leuckartiara medusae),在鏡頭中呈透明狀,似乎還發出夢幻般微光。
  • 水母百科|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今天給大家聊聊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它們不僅自己會發光,還「拿過「諾貝爾獎,是真正意義上自帶光環的水母。它們主要捕食軟體生物以及一些甲殼類的浮遊動物,也會吃凝膠狀生物,比如櫛水母、尾海鞘綱及其他水螅、水母(甚至包括同種),它們可以吞下其體形一半的食物。
  • 螢光蕈:「綠色陸地水母」是夜空下最亮的菇
    世界上有多少種發光的生命?  森林裡的螢火蟲,大海下的水母,還有——它們。螢光蕈(xùn)  螢光蕈是一種非常稀有的真菌,它們在黑夜中會發出幽綠色鬼火一般的光芒。墓地中夜晚的磷火,也是這種幽幽的亦幻亦真的明綠色,於是當有人在夜晚的樹林中發現這股詭異的綠光的時候,把它們當成了鬼火。由於夜晚時螢光蕈的樣子很像水母,故又有人稱為「綠色陸地水母」。
  • 水母|美麗的漂流者
    02 水母的體貌特徵水母為無脊椎動物,它沒有大腦、骨骼、心臟、血液和鰓等,身體含水量一般可達95%以上,外形像一把透明傘。傘狀體的直徑有大有小,大的可達2m。傘狀體邊緣長有一些須狀的觸手,有的觸手可長達20~30m。水母沒有眼睛,但傘邊緣的缺口中有可以感受光線強弱的點眼。
  • 綠色螢光蛋白負責水母的生物發光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綠色螢光蛋白負責水母的生物發光&nbsp&nbsp&nbsp&nbsp庫瑪爾團隊使用水母體內的綠色螢光蛋白(主要負責生物發光)進行了實驗,嘗試讓綠色螢光蛋白桶狀結構內的螢光分子生成的光子發生糾纏。通過一系列此類實驗,他們成功展示了光子對之間的偏振(偏振是光波的振動方向,光波能垂直、水平或者以任意角度發生偏振)糾纏,這意味著,光波的振動方向彼此關聯。
  • 水母百科|夜光遊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看到,木筏周邊發著螢光的生物很多竟然是水母。自然界中會發出螢光的水母有很多種,比如最出名的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Aequorea victoria)、夜光遊水母(Pelagia noctiluca)等。不過看影片中水母的形態以及數量,更像是夜光遊水母。
  • 杭城夜空驚現「神秘發光體」?天文臺表示應該是金星
    12月18日凌晨4點多,在杭州轉塘加班的張先生起來上廁所,向東方一看,一個明晃晃的發光體掛在空中,異常分明。  當時天空上有星星,而這個發光體異常明顯,平常就有攝影愛好的張先生趕快取來了自己的尼康P1000相機,拍下了發光體的真容。  分享出去之後,很多人也說不上是什麼,有朋友建議,你找找媒體試試,說不定能搞清楚。
  • 神奇的綠色螢光蛋白:讓老鼠和豬也能發光(圖)
    康乃狄克學院化學家、《發光基因》作者馬克·齊默(Mark Zimmer)將綠色螢光蛋白質稱之為「21世紀的顯微鏡」。通過讓基因攜帶綠色螢光蛋白質——與瘤轉移或大腦功能有關的基因——科學家只需通過尋找螢光便可知道基因何時以及為什麼「開啟」。齊默在其網頁上寫道:「由於綠色螢光蛋白質能夠發出螢光,科學家可以照亮細胞並等待與綠色螢光蛋白質有關的綠色螢光出現。」
  • 科學網—水母產生未知發光蛋白
    圖片來源:DARRIN SCHULTZ   2017年,Nathan Shaner和同事在蒼鷺島附近的藍綠色水域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東西。 當時,這些科學家在澳大利亞大堡礁南端珊瑚礁周圍潛水,其中一人在水中發現了一隻長相奇特的水母。研究人員用網捕獲了它,並帶回船上。他們注意到這種生物半透明的身體上布滿了發光的藍色線條。 這個研究小組並不是在尋找水母,但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光學探測器開發人員Shaner還是收集了這種動物。他說:「我們心血來潮地說,『嗯,有點藍,我們把它帶回家吧。』」
  • 日本育新型桑蠶可產發光蠶絲 嵌入水母基因(圖)
    原標題:日本育新型桑蠶可產發光蠶絲 嵌入水母基因(圖)   照射到藍光後,轉基因蠶絲製成的衣料透過橙色濾鏡看起來呈螢光綠色。   日本獨立行政法人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茨城縣茨城市)研發培育出了這種嵌入水母基因的桑蠶。這種轉基因蠶絲在照射到藍光後,透過橙色濾鏡看起來就會呈現綠色。   此外,該研究所還利用珊瑚的基因開發出了呈螢光粉、螢光橘色的蠶絲。   2月3日,專家通過轉基因桑蠶對環境的影響評估,批准了轉基因桑蠶的實驗性培育。
  • 那隻發光的水母
    水母是一種古老的生物,大多數水母具有漂亮的外形和優雅的泳姿,極具觀賞性,然而真正吸引人的還是水母那誘人的螢光。水母為什麼會發光,因為研究水母發光原理的日本學者下村修和美國學者馬丁·查爾菲、錢永健為什麼會獲得諾貝爾化學獎,這裡面有多少因緣際會,又有多少唏噓感嘆!
  • 海洋「透明人」—水母
    水母全身柔軟,沒有堅硬的骨骼。它們很像一把透明的傘,傘狀體的直徑有大有小,大水母的傘狀體直徑可達2米。「傘」下面是一圖有力的肌肉,隨著肌肉的不斷收縮,水母就會上上下下地遊動。水母看起來美麗順,其實十分兇猛。
  • 水母百科|絲根水母(長繩索狀的會蜇人的東西)介紹及如何飼養?
    Long Stingy Stingy Thingy 翻譯為長繩索狀的會蜇人的東西,中文名稱為根水母屬物種。其實該物種是管水母目大家族中的成員,在前面給大家介紹僧帽水母時,管水母是一種高度改良的水母,它們是一個包含水螅體及水母體的群落。每個群體成員(稱為個員)都有特定的功能,比如進食保護、感覺、生殖等。
  • 快來看,這隻水母發光了!
    水母是一種相對低等的動物(可以理解為身體結構比較簡單),它們沒有心臟、血液、也沒有大腦和骨骼,水母的身體中95%---98%都是水分,所以我們在水中看到的水母幾乎是透明的。ugglug.com大體來講,水母的身體由傘狀體(長得像降落傘)、口腔臂和觸手組成。它的嘴長在傘狀身體的中心位置。
  • 宜興驚現淡水水母
    宜興驚現淡水水母 2002年8月16日13:34  揚子晚報   2002年08月16日  宜興電 繼無錫黿頭渚公園今年7月首次發現「水中珍寶」淡水水母后,宜興南部山區的鏡湖裡8月13日也發現有大量淡水水母出現
  • 薄荷的科普小課堂2.0:水母——美麗又危險的迷幻精靈
    燈塔水母體積微小,難以用肉眼直接觀察到,因為它身體透明,可以直接從體表看到顏色鮮豔的消化系統,狀如燈塔,所以因此得名。水晶水母你可能在水族館見過各式各樣顏色絢麗的水母,但其實那些都是燈光效果,絕大部分的水母自身是不會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