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這隻水母發光了!

2021-02-23 象爸象媽

水母在幾百萬年前就已經生活在地球上了,甚至比恐龍還早。海洋中已經發現的水母超過200種。

點開下面視頻,看看這些美麗的水母。

水母是一種相對低等的動物(可以理解為身體結構比較簡單),它們沒有心臟、血液、也沒有大腦和骨骼,水母的身體中95%---98%都是水分,所以我們在水中看到的水母幾乎是透明的。


ugglug.com

大體來講,水母的身體由傘狀體(長得像降落傘)、口腔臂和觸手組成。它的嘴長在傘狀身體的中心位置。有趣的是,水母的嘴巴除了吃東西,還兼顧排洩的作用。


dreamstime.com

剛才視頻裡,我們看到有的水母是會發光的。有的水母會發出淡藍色、藍紫色的光,在漆黑的海洋中非常明顯。科學家認為水母發光的目的有兩個:1,吸引獵物靠近它們;2,水母發光也可以告訴天敵「我不能吃,別來吃我」,就像我們曾經講到過的螢火蟲。點擊文章末尾的「閱讀原文」查看關於螢火蟲的文章。


finedininglovers.com

水母怎樣發光呢?水母體內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叫埃奎明,這種蛋白質和水母體內的鈣離子相遇時,會發出強藍光。埃奎明的量在水母體內含量越多,水母發出的光就越強。


furen6.com

水母的嘴能快速的吸入和排出海水。當水母向外排水時,他的身體會向上運用;當水母想要下沉時,它就吸入海水。


over-blog.com

值得一提的是,水母的體內可以釋放出一氧化碳(我們做飯用的天然氣就是一氧化碳)氣體,使傘狀體保持膨脹的狀態。當水母遇到敵害或者在遇到大風暴的時候,就會自動將氣放掉,沉入海底。海面平靜後,它只需幾分鐘就可以生產出氣體讓自己膨脹並漂浮起來。

水母捕獵主要依靠它們觸手上的刺細胞。

觸手上的感覺器官---觸手囊,能感受到水裡非常微小的震動,幫助他們感知和尋找食物;當它們用觸手纏繞住獵物時,觸手上的刺細胞會將毒液注入獵物體內,使獵物昏厥,然後用觸手把它們「捆綁」起來,吃掉。


bioexpedition.com

水母是肉食性動物,它主要以魚、蝦、蟹和微小的植物為食。由於水母只有最原始的消化器官,不像其他動物那麼複雜,所以它們消化食物的速度非常快。

點開下面視頻,看看水母捕食的情景。


有趣嗎?分享到朋友圈吧!

象爸象媽|科學有趣、教育有方

微信ID:xiangbaxiangma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那隻發光的水母
    水母是一種古老的生物,大多數水母具有漂亮的外形和優雅的泳姿,極具觀賞性,然而真正吸引人的還是水母那誘人的螢光。水母為什麼會發光,因為研究水母發光原理的日本學者下村修和美國學者馬丁·查爾菲、錢永健為什麼會獲得諾貝爾化學獎,這裡面有多少因緣際會,又有多少唏噓感嘆!
  • 水母百科|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特點介紹螢光點點,如星墜塵,有些水母從它一出生就註定不凡。今天給大家聊聊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它們不僅自己會發光,還「拿過「諾貝爾獎,是真正意義上自帶光環的水母。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又名水晶水母、水晶果凍水母,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岸,由白令海至南加利福尼亞州。底棲的水螅體會於春末長出水母體,水母體會飄浮及遊到東太平洋近岸及離岸地區。其身體差不多是完全透明及沒有顏色的。
  • 日本現會發光的「彩虹水母」
    據日媒報導,近日,在日本大阪的水族館內,展出了20隻散發出彩虹般美妙光彩的「瓜水母」,如深海精靈般夢幻晶瑩。  據了解,「瓜水母」多棲息於海水中,能發光,以浮遊生物為食。但同大多數水母不同,瓜水母身上並沒有刺細胞。  此次展出的這些水母系工作人員從大阪灣捕撈而來。它們身體上的特殊纖毛經燈光及日光照射後,呈現出一種類似彩虹般的獨特視覺效果。  這些海中的精靈悠然在水槽中來回遊弋,身上放射狀的條紋在燈光下散發出七彩光芒。這一美妙夢幻的場景引來遊人紛紛拍照留念。
  • 日本現會發光的彩虹水母 如精靈般夢幻晶瑩
    會發光的彩虹水母  會發光的「彩虹水母」:晶瑩夢幻似精靈。近日,在日本大阪的水族館內,展出了20隻散發出彩虹般美妙光彩的「瓜水母」,如深海精靈般夢幻晶瑩。此次展出的這些水母系工作人員從大阪灣捕撈而來。它們身體上的特殊纖毛經燈光及日光照射後,呈現出一種類似彩虹般的獨特視覺效果。  日媒稱,由於這種水母的採集時間多集中在2月至5月,人工長期繁殖及飼養都有一定困難,故此次展覽較為難得。  據了解,「瓜水母」多棲息於海水中,能發光,以浮遊生物為食。但同大多數水母不同,瓜水母身上並沒有刺細胞。
  • 美國上空出現「紅色水母」,漂浮會發光,難道是外星人降臨了?
    美國上空神秘發光,形似「紅色的水母」,難道是外星人降臨了?人們對於外星人的研究越來越多,外星人的存在也引起了人們對於外星生物的好奇。在美國的一個洲上,一個紅色的物體從天空中飄過,散發著紅色的光,還有橙色香蕉,像一顆太陽一樣,但是從美國上空神秘發光,形似「紅色的水母」,難道是外星人降臨了?它發出的光芒的角度來看,更像是一顆水母。有很多的目擊證人拍下了照片。從照片上看起來的話,它更像是一顆水母。
  • 科學網—水母產生未知發光蛋白
    當時,這些科學家在澳大利亞大堡礁南端珊瑚礁周圍潛水,其中一人在水中發現了一隻長相奇特的水母。研究人員用網捕獲了它,並帶回船上。他們注意到這種生物半透明的身體上布滿了發光的藍色線條。 這個研究小組並不是在尋找水母,但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光學探測器開發人員Shaner還是收集了這種動物。他說:「我們心血來潮地說,『嗯,有點藍,我們把它帶回家吧。』」
  • 日本發現會發光的彩虹水母:超漂亮
    近日,在日本大阪的水族館內,展出了20隻散發出彩虹般美妙光彩的「瓜水母」,如深海精靈般夢幻晶瑩。此次展出的這些水母系工作人員從大阪灣捕撈而來。它們身體上的特殊纖毛經燈光及日光照射後,呈現出一種類似彩虹般的獨特視覺效果。
  • 水母有毒?在這裡可以與2萬隻水母同遊,近距離看水母發光
    一般來說,大家都知道水母是有毒的,身上帶有毒液,可作為武器攻擊「敵人」然而,在太平洋的島國裡,有這樣一個地方,這裡的水母不僅五毒,而且眾多水母一起分光的場面還是非常壯觀的這裡就是帛琉,太平洋上的島國,單獨這個景點的費用每人就需要幾千元,但絕對物有所值這裡的海域裡因為沒有水母的天敵
  • 綠色螢光蛋白負責水母的生物發光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綠色螢光蛋白負責水母的生物發光由於這些粒子可直接通信,因此,能用來發送安全的信息,或幫助創建超快的「量子網際網路」。&nbsp&nbsp&nbsp&nbsp庫瑪爾團隊使用水母體內的綠色螢光蛋白(主要負責生物發光)進行了實驗,嘗試讓綠色螢光蛋白桶狀結構內的螢光分子生成的光子發生糾纏。
  • 結合發光水母基因 科學家培育出夜光綿羊
    【科技訊】5月15日消息,據媒體報導,人類不能夜視,因此不斷的研發能夠發光的物品,以便能夠在黑暗中看到東西。  據報導,科學家通過結合一種來自發光水母的基因,這些發光的綿羊共9隻,經過科學家的精心照顧,夜光綿羊安全誕生,正常的生長成長,發育一切正常。  據悉,夜光這一特性使得勤勉牧羊人們在夜間更容易在山間找到它們,當然最開心的還是孩子們,因為入睡前的數羊遊戲變得更加妙趣橫生。
  • 除螢火蟲和發光水母,人體也會發光?
    無論是在陸地上還是在海洋中,都存在一類特殊的生物,這類生物能夠在黑暗的環境下發光,人類熟知的生物就有螢火蟲、發光水母等等。經過昆蟲學家的研究發現,螢火蟲之所以能夠在黑夜中發出螢光,是因為它們的身體將食物中的某種元素轉化為了能發光的化學物質,水母也有類似的發光原理。
  • 是什麼讓夜光水母發光?解決這個問題的人,後來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是什麼讓水母發光?對於科學家來說,這個簡單的問題的答案造就了一個強大的新工具,它徹底改變了醫學,並讓三個人贏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其中一個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這些我們曾經看不見的生物活動過程,現在可以像螢火蟲一樣被點燃,這一切歸功於一個差點被放棄的實驗。在1960年,日本科學家下村修還是一位年輕的研究人員,他有一個簡單的問題:是什麼讓一種學名為Aequorea victoria的水晶果凍水母在激動時發出亮綠色的光?他試圖從水母中分離出一種發光的螢光素酶,但只起了部分作用。
  • 【日本人與諾貝爾獎】下村侑:查明水母發光物質,讓蛋白質動作可見
    高中時遭遇核爆海中漂浮的水母根據種類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發光功能,到水族館就能看到水母在黑暗環境中發光的樣子。水母是如何發光的呢?下村侑查清了這種機制,為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現場留下了革命性的成果,並因此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 沒有大腦的水母如何統治海洋?
    然而,如果海浴者聽到有人喊「水母」,他們會立刻變得像貓鼬一樣,緊張無比地環顧四周,因為水母的威力實在太大了。水母是一種美麗但充滿危險的生物。在夏季結束之前,我們來看看水母擁有的超能力吧。全都是水水母的主體——傘狀體——由兩層細胞構成,中間是沒有活性的水樣物質,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水母生物學家Lucas Brotz說道。
  • 烏拉圭科學家利用發光水母基因培育出夜光綿羊
    據報導,科學家通過結合一種來自發光水母的基因,9隻夜光綿羊於2012年10月誕生,並且截至目前,這些夜光綿羊都生長正常。據悉,夜光這一特性使得勤勉牧羊人們在夜間更容易在山間找到它們,也讓孩子們入睡前的數羊遊戲變得更加妙趣橫生。目前,烏拉圭動物繁育研究所已與巴斯達學院協力完成對這種奇妙動物的培育實驗。
  • 會發光的「彩虹水母」:晶瑩夢幻似精靈(組圖)
    原標題:會發光的「彩虹水母」:晶瑩夢幻似精靈(組圖) >   日媒稱,由於這種水母的採集時間多集中在2月至5月,人工長期繁殖及飼養都有一定困難,故此次展覽較為難得。
  • 帶只水母回家養
    「水母能聽到我們說話嗎?」「水母吃不吃螞蟻?」動物世界欄目暑假親近之旅第二站:水母課堂昨日在海底世界開講!這是繼4位幸運小讀者潛入「海底」與鯊魚、海龜親密接觸後,本欄目提供的又一次免費體驗。主講專家、水族館技術主管鄧月華帶著海月水母剛走進教室,幸運小讀者就圍著他七嘴八舌地問了起來。  海月水母有毒嗎  「像傘!
  • 水母無腦?卻有許多超強能力!
    人們談論到危險動物時,一「袋」「沒有腦的水」看似不該在這張名單上。但如果泡在海裡的人聽到有人喊「水母!」,他們就會像狐獴一樣提高警覺,因為水母可會把他們螫得哀哀叫。這些箱型水母生活在南非桌山外的海域,它們的毒液可是世上數一數二地毒。
  • 新型電子皮膚:靈感來自警報水母,在受傷時會發光!
    導讀最近,中國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由警報水母啟發的電子皮膚,如果給它施加的壓力足以引發傷害,它就會發光。,如果給它施加的壓力足以引發傷害,它就會發光。技術電子皮膚技術,幾乎可以模擬所有生物學皮膚的靈敏度,靈敏度非常高,但是它只在比較狹窄的壓力範圍內起作用
  • 養了三隻巴掌大小的水母
    這幾隻小果凍很q,有時候也會摸摸它們的天靈蓋。它們沒有眼睛,心臟和大腦。只有微弱的光感和觸感。有的還不會遊泳,要靠水流推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