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10種瞎子動物,它們為何不要眼睛了?
世界上有許多動物不需要眼睛,你們知道嗎?其實並不是因為他們天生看不到,是因為他們的眼睛逐漸退化,導致看不到。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最不可思議的動物盤點!
馬達加斯加盲蛇
蛇中瞎子
馬達加斯加盲蛇(Xenotyphlops mocquardi)是馬達加斯加島上生活的15種不同種類的盲蛇之一,這種盲蛇將盲視程度提高到一個全新的層次。它是一種穴居爬行動物,體形細而長,長度大約為25釐米,粗細如鉛筆。如果它們沒有張開嘴巴或正好處於運動狀態,人們往往難以分辨出它們的頭部和尾部。
巴西露斯塔脂鯉
盲脂鯉
巴西露斯塔脂鯉,為輻鰭魚綱脂鯉目脂鯉亞目狼牙脂鯉科的其中一個種,分布於南美洲馬得拉河上遊流域,體長可達20釐米,棲息在河川中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洞螈
螈中瞎子
洞螈是歐洲特別適應於洞穴環境的唯一脊椎動物。與其它的兩棲動物不同,它是在水下睡眠、捕食和繁殖。由於它們居住在黑暗的洞穴而且眼睛是瞎的,所有它的其它感覺變得更加靈敏。
盲眼洞穴螃蟹
盲眼螃蟹
儘管它被稱作盲眼洞穴螃蟹,但它事實上是一種蹲坐的龍蝦。這一物種僅發現於蘭薩羅特島的哈邁奧斯火山水洞。沒人見過它的卵也沒人見到它進食,有趣的是也沒有發現過它們的死亡個體。
淡水水螅
三種顏色的貓
這種淡水水螅使用它帶刺的觸手來捕獲食物以及自我防禦。儘管它沒有眼睛,但是它觸手中的刺細胞對光有反應。這些不足1釐米的小生物擁有的基因數量與我們相當,而且是生物學上的「不老神仙」。
德州盲螈
捕食靠波浪和振動
德州盲螈成年的尺寸能達到12.7釐米,它的紅腮能夠從水中吸收氧氣。它的食物會根據棲息地所出現的生物而發生改變。當它捕食的時候會左右擺頭,來感覺獵物產生的波浪和振動。
Leptodirus甲蟲
以穴居動物的屍體為食
Leptodirus甲蟲平均只有一釐米長,科學家認為它主要以穴居動物的屍體為食。目前這種物種只在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被發現過。
墨西哥脂鯉
與巴西脂鯉類似
墨西哥脂鯉的學名為「Astyanax mexicanus」,墨西哥脂鯉是從生活在薩斯喀徹溫河和墨西哥州普通的脂鯉進化而來,是一種未瀕臨滅絕的物種,墨西哥脂鯉身體呈現極端的白化特徵,長著半透明的皮膚,一般體長可達到10釐米。
洞穴盲視龍蝦
洞穴盲蝦
美國大約有40種不同的洞穴蝦物種生活在各種洞穴環境中,其中多數洞穴蝦類都沒有眼睛,它們身體缺少染色體,並且壽命很長,一些物種的壽命可達到75年。洞穴盲視龍蝦就是體形最大的喜洞生物,其體長可達到10釐米。
考艾島洞狼蛛
洞穴狼蛛
考艾島洞狼蛛發現於1971年,主要生活於夏威夷考艾島的五個洞穴中。據認為,當地活的考艾島洞狼蛛總數量大約僅為20多隻。這些洞穴形成於360萬年到560萬年前,因此這些洞狼蛛經歷了數百萬年時間進化出如今這種盲眼形態。這種動物依賴一種極為敏感的觸覺,可以在漆黑的火山洞穴中感受到捕食者極其微弱的振動。
作者:新人奈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