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百年低溫紀錄北美人民在暴風雪裡快扛不住了!

2020-11-25 中國青年報

  當國內的一場大雪刷爆了你的朋友圈,

  北美地區的人民正在暴風雪裡煎熬,

  從北極飄過來的冷空氣,

  一波又一波吹向他們。

  超寒冷、超多雪,

  鯊魚被凍僵了,

  海龜也被凍僵了,

  企鵝被轉移到了溫室,

  愛斯基摩人來了都想哭著回北極!

  在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

  零下29攝氏度創130年來最低水平;

  在南達科他州阿伯丁,

  零下36攝氏度打破1919年低溫紀錄。

  麻薩諸塞州有多冷?問問海裡的鯊魚就知道了。

  風暴所到之處,

  「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看到這樣的尼亞加拉大瀑布,

  你的內心是不是也哼起了《冰雪奇緣》主題曲?

  銀裝素裹的紐約,你見過嗎?

  兩天降雪160釐米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推開家門,是這樣的!

  無死角滿足你對白色聖誕節的幻想。

  暴風雪帶給北美人民一個白色聖誕節,

  也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

  受「炸彈氣旋」風暴影響,東北部地區4日普遍遭受暴風雪吹襲,4000多個航班因此取消。

  美國CBS消息稱,暴雪已經導致至少13人死亡。

  很多地區上千戶的居民被大雪影響到停產停電,學校不得不停課。

  紐約州、新澤西州、喬治亞州、北卡羅來納州的部分地區進入州緊急狀態。

  紐約街頭的鏟雪車。

  波士頓道路上積雪嚴重。

  路邊的消防栓被凍裂了,然而並沒有流失太多的水……

  好在,持續的暴風雪和酷寒並沒有讓北美人民陷入崩潰,反而學會了各種自娛自樂的手法:

  比如加拿大式吃麵

  新發明的雪地運動

  不耽誤看球的球迷(絕對是鐵桿兒粉絲)

  人們在結了冰的池塘上面打冰球

  在冰凍的湖面上遛狗,竟然有一種油畫般的詩意美呢。

  極寒過後,也有好消息傳來:未來幾天氣溫開始有所回升。北美人民,堅持住!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迎來史上罕見低溫 北美人民在暴風雪裡快扛不住了!
    新華網 慄一星  當國內的一場大雪刷爆了你的朋友圈,  北美地區的人民正在暴風雪裡煎熬  在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  零下29攝氏度創130年來最低水平;  在南達科他州阿伯丁,  零下36攝氏度打破1919年低溫紀錄。  麻薩諸塞州有多冷?問問海裡的鯊魚就知道了。
  • 北美暴風雪致超低溫出現 半小時內能把人凍傷(圖)
    原標題:北美暴風雪致超低溫出現 半小時內能把人凍傷(圖)   中新網2月17日電 據外媒報導,北美洲東海岸近日再遭暴風雪襲擊,加拿大多倫多15日氣溫低至攝氏零下26度,體感溫度只有零下41度,美國波士頓的體感溫度也只有約零下18度。
  • 暴風雪肆虐亞歐北美 東歐與俄數百人凍死
    綜合外電二十七日消息:由於受到拉尼娜現象影響,北半球各地今年冬天特別寒冷,從亞洲、歐洲到北美,許多國家近日遭暴風雪侵襲,一些地區更創下低溫新紀錄。  在美國,成千上萬的人星期三在被暴風雪圍困的汽車中顫抖,在機場等待被暴風雪中斷的航班,或自行將車拖出深深的積雪。
  • 「歷史性」的冬季暴風雪襲擊美國西部,創下降雪紀錄
    一場歷史性的冬季風暴在美國西部部分地區帶來了0.9米厚的降雪,打破了低溫記錄。大雪襲擊了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華盛頓州、蒙大拿州、愛達荷州、內華達州和猶他州。上周末,這場所謂的冬季暴風雪開始席捲西部部分地區,降雪量高達3英尺。
  • 暴風雪重挫北美票房 「好好先生」笑傲排行榜
    暴風雪重挫北美票房 「好好先生」笑傲排行榜 2008年12月22日 07: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洛杉磯十二月二十一日電(記者 張煒)席捲美國東海岸等地的暴風雪本周末重挫電影票房。
  • 臺北6月平均溫度打破百年紀錄 超35攝氏度天數達15天
    臺灣氣象部門統計,六月臺北的平均溫度以及超過攝氏35℃的高溫天數兩項都已打破百年來的紀錄。臺灣資深媒體人陳鳳馨帶來今天的臺灣大小事。  陳鳳馨:臺灣今年的6月真的熱到爆了,根據氣象局所做的統計,今年6月,截至6月28號為止,臺北地區的平均溫度已經超過了攝氏35度的高溫天數都打破了百年來的紀錄。其中在臺北市打破攝氏35度的高溫天數達到了15天,這是百年來最熱的一個月。
  • 寒流暴風雪肆虐北半球 亞歐北美多國交通癱瘓
    新華社發點擊瀏覽更多最新圖片  新華網北京1月6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連日來,寒流和暴風雪強烈襲擊北半球,致使亞洲、歐洲、北美洲眾多國家交通癱瘓,民眾正常生活被打亂,並造成百餘人喪生。【各地天氣查詢】   韓國大部分地區4日遭遇大雪,至下午2時許,首都首爾地區積雪累計超過28釐米。
  • 北美遭遇世紀嚴寒 中國未波及今冬或偏暖
    不過,比起千裡之外的北美,這樣的寒冷還是「小兒科」。  新年伊始,20年不遇的本世紀以來最強嚴寒天氣使美國近2/3地區處在冰天雪地之中,受影響地區人口逾1.4億,多個地區刷新最低氣溫歷史紀錄,直至近幾天氣溫才逐漸回升。  北半球接連而至的寒冷天氣,令部分市民擔心寒冬會否再度阻撓春運的回家路。
  • 北美歐洲多國春季難覓春跡 或因北極海冰融化所致
    暴雪降溫接連不斷 英國度過最冷復活節3月12日,受強冷空氣影響,通宵達旦的暴風雪「突襲」西歐,比利時、法國、德國等地交通遭到「重創」,民居斷電,數人死亡。受暴風雪的影響,3月12日比利時全境「高峰期」擁堵路段總裡程達到了1670公裡,創該國歷史新高。
  • 美國9月份罕遭暴風雪襲擊:致斷電及封路,積雪量超1米
    日前,美國西北部蒙大拿州於竟然在9月份就已經出現暴風雪,導致該州多處地方斷電及封路,估計積雪量超過1.2米。美國國家氣象局專家表示,潮溼現象將持續一段時間,並且冬天來臨前將遭受嚴重極端天氣影響,情況非常罕見。
  • 海底撈鬧哪樣,漲價猛,道歉快,為什麼扛不住了
    海底撈這是在鬧哪樣,漲價猛,道歉快。為什麼海底撈扛不住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1月下旬,海底撈就發布公告,宣布部分門店暫停營業。沒想到,疫情直到3月多才控制住。海底撈在國內的門店也一直停業(有段時間可以送火鍋外賣)。直到前不久,部分地區開始允許餐館進行堂食,海底撈也重新營業。
  • 爭氣的亞洲高樓:打破美國壟斷百年的最高樓紀錄,卻還是美國設計
    在19世紀末與20世紀,美國幾乎壟斷了上百年全球最高樓這一紀錄,同時也是摩天大樓概念的誕生地,不得不說美國曾經造高樓的能力的確是讓人咋舌,一度讓很多的亞洲國家羨慕。畢竟那時候亞洲除了少部分發達國家之外,很少有摩天大樓出現,而亞洲直到一座叫做「吉隆坡石油雙塔」的高樓出現,才打破了美方在全球最高樓紀錄上的壟斷。這座高樓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境內,總高度達到了452米,當年花了16億美元建造,在1998年完工。從完工起保持世界最高紀錄到2004年,是這座城市乃至整個國家的重要地標建築了。
  • 冰火兩重天:美國多地低溫破紀錄 澳大利亞氣溫近八十年最高
    美國東海岸部分地區低溫破紀錄受「炸彈氣旋」影響,美國東海岸部分地區氣溫打破近百年來最低紀錄。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伯靈頓、佛蒙特州和緬因州的波特蘭氣溫都創下紀錄新低。其中,伯靈頓氣溫低至華氏零下20度,與1923年的紀錄相比,還要低1華氏度;波特蘭氣溫則達到華氏零下11度,打破了1941年的歷史紀錄。
  • 北美暴風雪過後或將迎來20年不遇嚴寒天氣(圖)
    北美暴風雪過後或將迎來20年不遇嚴寒天氣(圖)     當地時間2014年據悉,襲擊美國中東部地區的暴風雪目前已造成13人死亡,這一數字可能會繼續上升,而持續的暴風雪已經導致兩千多航班取消,道路上到處都是積雪。圖片來源:東方IC 版權作品 請勿轉載       當地時間2014年1月3日,美國內布拉斯加,樓房遭積雪覆蓋,陽光穿透窗戶照射出來。
  • 裝甲車根本扛不住!
    裝甲車根本扛不住!巴雷特是一款狙擊步槍,是美國巴雷特公司的傑作,包括美軍部隊在內,世界上很多國家特種部隊都有裝備這款名槍。巴雷特狙擊步槍被稱為重型狙擊步槍,在於它使用了12.7毫米彈藥,威力非常大。提到狙擊槍,稍微懂得點軍事常識的軍迷們的腦海裡首先浮現的一定是「巴雷特」重型狙擊槍,被稱為狙擊之王,至今世界範圍內,沒有任何一款狙擊槍與其相提並論,不僅在性能參數上碾壓同級別對手,還有很多優點讓其傲視對手。
  • 美國人民又把暴風雪玩上了天……
    每年冬季的暴風雪,都是一場人類的幽默感與大自然之間的戰爭,而且每年都以人類大獲全勝而告終。
  • NASA太陽探測器打破兩項紀錄:最快人造物體和離太陽最近物體
    據外媒報導,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剛剛打破兩項紀錄--最快的人造物體和離太陽最近的物體。這個於2018年8月發射的太陽探測器能夠承受住太陽外層大氣的高溫,它將幫助人類揭開隱藏在太陽內部的一些秘密。探測器的四套儀器將幫助科學家了解日冕和太陽風是如何影響地球和太陽系的其他天體的。
  • 量子氣體打破熵值最低紀錄
    量子氣體打破熵值最低紀錄 有望使科學家「聽到」量子系統中微弱信號 2015-08-08 科技日報 聶翠蓉   物理學家已經一次次打破量子氣體的低溫紀錄
  • 極渦南下 引發美國罕見低溫
    就連費勁周折從監獄裡逃出來的囚犯都忍受不了,決定再次犧牲自由,自首回監獄了。據美國肯塔基州官方報導稱,囚犯羅伯特·維克當地時間1月5日從列剋星頓監獄越獄。然而,第二天驟降的氣溫讓維克猝不及防,他被迫走進一家汽車旅店,讓夥計幫忙報警。  自6日起,罕見低溫橫掃美國中部和東部,給美國本土過半地區帶去低溫及大風天氣,受影響地區人口逾1.4億,多個地區接近或刷新當地低溫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