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航空航天業發展迅速,特別是去年,我國向太空發射了很多各種型號,各種作用的衛星,其中有一部分是資源衛星,資源衛星是專門用於探測和研究地球資源的衛星,我國的資源系列衛星曆經了20多年的發展,終於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眾所周知,資源三號衛星,是我國第一顆自主的民用高解析度立體測繪衛星,它於2012年1月9日發射,他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了獲取三線陣立體影像和多光譜影像,然而八年後,這顆衛星再次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資源三號衛星搭載了四臺光學相機,它的立體觀測可以測繪1:5萬比例尺地形圖,它為國土資源、農業、林業等領域提供服務。
據媒體報導:我國的資源三號衛星在軌運行了8年之久,它為我國1:50000地形圖的更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據了解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資源三號01星已經持續在軌運行了2912天,02星在軌運行1309天,03星即將待命出場,01和02星兩顆衛星為我國提供的原始數據總量高達3421太字節,並且,最重要的是,資源三號衛星為我國省了21.6億元,然而,兩顆小小的衛星為何能給我國節省那麼多錢呢?
此前,我國想獲得一些測繪圖像基本都是要向國外購買,因為我們這項技術不如人,所以不得不花重金購買這些測繪圖像,自從我國的資源三號衛星成功發射並取得一些成果後,國外那些賣測繪圖像的人卻主動來尋求我們,並且他們願意以比原來更低的價格將他們的測繪圖像出售給我們,相比來說,下降了三分之二,所以說,有了資源三號衛星,我國在購買測繪圖像上投入的資金大大減少,所以,這樣算下來,資源三號衛星為我國省下了21.6億元。
自2012年,資源三號衛星發射升空後,這代表著我國終於擁有了首顆自主民用的高解析度立體測繪衛星,4年之後,我國的資源三號02星成功發射,它將與資源三號01星組網運行,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的提高數據解析度和精度,它的發射非常大的改善了我國自主研發的高解析度衛星數據不足的局面,更進一步的完善和豐富了衛星測繪應用體系。
不僅如此,我國在這一領域還與其他國家合作,比如說,我國和巴西合作的資源一號04星,因為巴西的研究人員基本上都有用歐洲航天局的學習經驗,他們工作規範、起點也很高,我國與他們合作後,也引入了一些國際先進的經驗和航天標準,在增進友誼的同時,也為我國航空航天領域走向世界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不得不說,資源系列衛星是我國遙感衛星發展歷程中的一座裡程碑,經過我國的不懈努力下,我國的資源三號衛星也達到了當時國際領先水平。(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