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開始,趙紅芳的丈夫梁曉軍就開始創業。販糧食被人騙走了幾萬元,養雞遭遇雞瘟,養魚又遇上水災。幾年下來,負債4萬元。
她在翻閱丈夫訂的養殖雜誌時,被一條消息吸引住了:「狐狸皮、水貂皮、波斯羔羊皮一直是裘皮製品的三大支柱原料,堪稱『軟黃金』。」令趙紅芳想養殖北極狐。她的想法卻遭到丈夫的堅決反對。
北極狐生活在歐美洲北部的野外寒冷地帶。她居住在氣候溫熱的南方,能養好喜歡寒冷氣候的北極狐嗎?養殖經驗豐富的老場主向她傳授了不少養北極狐的「秘笈」。
返鄉時,趙紅芳用2萬元錢在這家養殖場買了12隻白色的北極狐。北極狐喜歡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冷氣候,一身厚厚的皮毛是它們禦寒的「寶器」。而被她「南遷」到江南的狐狸們卻要承受夏末的高溫,自然不適應。
南方多雨,地面溼氣大,狐狸的毛皮中漸漸滋生了寄生蟲,從而導致皮膚病,皮毛變差。她搭建距離地面50釐米的網狀籠子。北極狐的生活環境有很大改善,過得舒適,漸漸恢復活躍。
南方氣溫高,不利於皮毛生長,能不能通過增加飼料中肉類的比例,來改善北極狐的皮毛質量呢?
她把豬肉皮和小魚蝦煮熟以後,與碎玉米、青菜混合成飼料餵養北極狐。還在飼料裡添加了一些植物油。彌補了南方養北極狐在氣候上的不足。北極狐的皮毛果然漸漸變得光亮而豐滿。
摸索出成熟的養殖技術後。2007年3月,她用3萬元,購買狐狸種,以此擴大繁殖規模。增加藍狐、赤狐和銀灰狐等品種。北極狐每年可繁殖一次,一般每胎5~8隻。
兩年後,趙紅芳養殖場裡的北極狐已經繁衍到了200多隻。當年,他們賣出180張狐皮,獲得15萬元。
2010年8月,趙紅芳就近與蘇州兩家裘皮製品公司提前籤訂供貨協議。夫妻倆建起了村裡幢雙層小別墅。村民們紛紛在她的引導下養起了狐狸。她還開通了免費養狐熱線,為各地的創業者提供技術援助。
先後獲得了金湖縣「創業女狀元」、淮安市「十大日子滋潤能手」和「各地日子滋潤明星」等榮譽。
2011年6月開始,趙紅芳把狐狸肉賣進了一些賓館、酒店和中餐廳。去除了異味的狐狸肉鮮香四溢,並且很有嚼勁,如今已經成為許多飯店的招牌萊,頗受顧客們的青睞,每公斤售價高達五六十元。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