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記者從廣西(中國-東協)糧食物流產業園區了解到,該項目中14棟單體工程已封頂7棟,已完成主體工程50%,預計今年11月將完成主體竣工。
該項目由自治區糧食局和南寧市政府聯合推動所屬糧食企業合作投資建設,中鐵八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
項目計劃打造為「立足廣西、對接產區、輻射西南、面向東協」的國際化大型現代糧食物流中心和我國北糧南運以及東協糧食輸入國內市場的樞紐。
據介紹,項目原定於明年11月全部竣工,因為疫情發生,建設進度減緩,但在復工後,竣工時間提前至明年5月,比原計劃縮短半年。
該項目於2019年12月開始建設,疫情爆發後,人員和物資都受到影響,原定於春節過後的復工無法照計劃進行。為搶回工期,項目「一方面做好防疫,一方面做好復工復產」。「租大巴車親自去雲貴川等地接工人回來,集中隔離14天,300多人分3批次免費核酸檢測,每日報體溫。」 中鐵八局糧食物流黨支部書記雷平介紹。在建設高峰期,工地增加200餘名工人。在因搶工期延長工作時間的同時,除了加班補貼,項目也不斷給在廣西高溫下工作的工人補給「清涼」:「每間宿舍都有獨立空調,綠豆湯、龜苓膏、西瓜、藿香正氣水提供到位,凡是工人的合理要求都儘量滿足。」 項目總工程師吳海波說。
4月中下旬,建設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中鐵八局用時3個月搶回落後的進度,預計推動項目提前6個月竣工,使物流園提前投入使用,加快廣西與東協的糧食交易。目前,物流園已開始面向廣西與東協招商。
據悉,項目定位為糧食專業市場(指廣義的糧食,包括穀類、豆類和薯類等原糧和成品糧、雜糧、食用油、主食產品等),為國內外糧商提供糧油批發交易、展示直銷、檢驗檢測、物流配送、冷鏈倉儲、電子商務、金融服務、信息發布、生活配套等全方位服務。一方面,立足廣西及南寧市的需求,打造南寧市大型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帶動廣西糧食產業的發展,逐步拓展並延伸至全國;另一方面,以東協為依託,打造項目亮點和特色,打通東協糧食進口到國內、國內糧食出口到東協的雙向通道,以利於吸引更多的國內外糧食企業進駐園區。(中國日報廣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