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協合作之路「越走越寬」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南寧5月25日電 (鍾建珊)「曾經被視為奢侈品的榴槤、火龍果等東協國家熱帶水果,走進了中國尋常百姓家,貼著『原產地中國』標籤的蘋果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超市隨處可見。」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在談到中國和東協的合作成果時這樣表示。

資料圖:5月19日,由中外68家機構組織組建的中國—東協軌道交通職業教育集團在廣西柳州市舉行成立大會。 中新社發 蔣家斌 攝

5月24日至25日,第十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暨第二屆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發展論壇在廣西舉行。陳武在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

今年是中國—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5周年。15年來,中國和東協的合作,從最初的早期收穫,已發展成如今的全方位多領域合作,為雙邊老百姓帶來諸多好處。以前,新加坡民眾很難吃到中國西部省份甘肅產的蘋果、洋蔥、馬鈴薯等優質農產品,甘肅省的民眾也很難吃到新鮮熱帶水果。隨著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的推進,甘肅蘭州經廣西口岸至新加坡的海鐵聯運班列常態化運營,兩地民眾上述訴求已不成問題。

全國政協副主席馬飈在論壇上表示,目前,中國正積極打造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該條通道向南經重慶、貴州、四川等西部省市通過廣西北部灣,通達新加坡等東協國家,進而輻射南亞、中東等區域;向北經甘肅、新疆等省市區通過中歐班列連接中亞、歐洲。

陳武介紹,從中國重慶經廣西北部灣港直達新加坡的海鐵聯運班列已常態化運行,預計今年海鐵聯運班列開行660班、貨運專列100班、跨境公路運輸500班、跨境鐵路聯運50班。這一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甘肅、貴州、四川等中國西部省份,新加坡、越南等東協國家,波蘭、阿聯等域外國家也積極參與。

交通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架構於中國—東協日益完善的對話機制基礎之上。北京大學東協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翟崑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15年來,中國和東協合作最大的成就是雙邊建立了多個對話合作機制,在中國—東協自貿區框架下,中國和東協構建起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等多個合作機制。

翟崑說,歷經15年的中國和東協合作,在雙邊的努力下迎來更為廣闊的合作空間,未來雙方將拓展在智能科技、信息共享、人才融通等領域的合作。目前,中國和東協合作的新興業態已經逐漸展開,華為集團、阿里巴巴集團等中國IT企業進入東協國家,幫助其建立大資料庫,並為東協國家提供智能產品服務;新能源、農業等技術合作也已展開。

「通過智能農業監管系統,只要點一下滑鼠,即便是身在中國南寧市上班的農業專家也能為遠在柬埔寨金邊的農業基地作物實施澆灌。」中國—柬埔寨農業促進中心執行主任蘭暉焰說,其所在中心運營著當前中國面向柬埔寨最大的公益農業項目,通過該項目,中國向柬埔寨輸出資金、技術及專家團隊。目前,由中國技術團隊開發的智能農業監管系統已在柬埔寨應用,幫助當地培育智慧農業。

中國—東協技術轉移中心秘書處副處長羅錦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中心成立五年來,針對東協國家所需,在新能源和新農業技術兩個領域,向東協國家轉移了大批的新技術。在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中方科技人員從種子試驗開始,在試驗取得成功後,便在當地註冊,形成當地的農業種子品牌,然後再進行種子推廣。中方還聯合當地建設研發中心,進行新的產品研發,形成高新技產品的產業鏈條。

翟崑表示,在多年的合作後,中國—東協自貿區的合作已遭遇瓶頸,需要升級。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合作恰好給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活力,未來應以中國—東協為軸,共同開拓其他國家及地區市場。(完)

相關焦點

  • 聲納丨東博會見證中國和東協命運與共
    東博會和峰會自2004年起至今已連續舉辦16屆,見證了中國和東協國家政治互信不斷加強,貿易增長不斷加快,經濟融合不斷加深,互聯互通不斷加速,合作之路越走越堅實、越走越寬廣。用個形象的說法,那就是「像走親戚一樣常來常往」。一系列成果充分表明,東博會和峰會是中國和東協10國共同搭建的經貿等多領域有效合作的大平臺,給雙方企業和人民帶來了實惠,在中國和東協合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中銅馳宏鋅鍺:擦亮生態底色,讓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十三五」以來,馳宏鋅鍺全方位開展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在廢氣超淨排放、廢水「零排放」、固廢危廢減量化、無害化及生態保護等環保方面的投入高達21.85億元,先後獲「全國首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國家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試點企業」「全國循環經濟工作先進單位」「國家清潔生產示範企業」「全國綠化模範單位」「中國礦業國際合作最佳環保獎」等榮譽。
  • 「首屆中國—東協媒體合作論壇」在無錫舉辦
    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一周年前夕,由中國—東協中心、中國外文局、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首屆中國—東協媒體合作論壇」於5月11-13日在江蘇無錫舉行。  東協副秘書長穆赫坦、中國—東協中心秘書長楊秀萍、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際聯絡局局長張燁等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
  • 長利玻璃: 新型工業化之路越走越明亮(組圖)
    生產線熔化噸位大,板面寬,工藝設備技術為國內領先,並同時配套建設餘熱發電系統。  從落後的「八機無槽」到先進浮法玻璃工藝,從一條生產線到四條生產線,由單一的傳統生產延伸到新材料的鋼化、鍍膜的新產業。2011年,長利玻璃年產浮法玻璃逾2000萬重箱,是10年前的16倍,產品深受武漢及湖北周邊市場親睞,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裝飾、制鏡等加工領域。
  • 楊冪被封"神奇姐" 廣告尺度越走越寬
    對於星路越走越順的楊冪,拍攝廣告的尺度似乎也俞走俞寬。最近更是為新廣告「全裸」出境。楊冪對於尺度問題,她大方表示:「如果有合適的劇本,吸引我的角色,以及可以信任的導演,我想尺度都是可以和導演商量的。」
  • 杭州學軍中學集團化辦學越走越快也越走越穩
    學軍中學和嚴州中學籤署了合作辦學協議。學軍多次派各學科名師去支教,也邀請嚴州中學選派的青年骨幹教師來掛職鍛鍊。去年,學軍中學又和西湖高級中學開啟合作辦學關係。此外,學軍在全國範圍內的輻射帶動作用,越來越大。學軍中學教育集團,現有兩個校區、一個學校、一所初中,處處都深藏學軍基因,高速、高質地發展。陳校長說,「竭盡所能是為了無限可能」。
  • 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 為中國—東協多領域合作做「加法」
    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 為中國—東協多領域合作做「加法」 2020-11-26 16:30:54   來源:央視網
  • 中國東協博覽會舉辦十年 南寧"東協元素"隨處可見
    廣西中國旅行社出國出境遊遊中心總經理唐意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  「這些變化很大程度源於中國—東協博覽會的召開。」唐意從事旅遊業有20年,她說,除了交通及籤證的便利,每年舉行的中國—東協博覽會都開展系列交流推介活動,使中國與東協雙方民眾對彼此文化有了進一步了解。隨著距離的拉近,此前被稱為「貴族旅遊」的東南亞線路已進入尋常百姓家,特別是在旅遊旺季,這一熱門旅遊產品供不應求。
  • 中國動漫「出海」東協
    此外,藉助GameView在東南亞的本地化優勢以及其在中國內地的姐妹公司,雙方有望在影視劇開發方面進一步合作,童石網絡或在泛娛樂的屬地化上做出嘗試,根據東南亞的本地特色孵化一系列明星IP。去年年末,」一帶一路」(南寧)動漫遊戲產業合作發展論壇(CAG+)以」中國動漫遊戲產業的全球化未來」為主題,與會各方共同探討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動漫遊戲產業領域的合作和未來發展。
  • 邵平楨:論泛珠三角與東協合作對世界經濟格局形成的作用
    中國與東協的合作促使日本、印度尋求與東協的合作,尋求與亞洲其他國家的合作,使日本、印度積極融入亞洲區域經濟合作,從而客觀上促進了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有利於亞洲自由貿易區的早日形成。泛珠三角與東協合作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形成的戰略突破。泛珠三角是中國大陸與海洋,印度洋與太平洋的結合部,是溝通中國與東南亞、太平洋東岸與南亞的戰略樞紐。
  • 文化交流謀合作 山海之約赴未來——寫在2019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
    肩並肩,同向同行,凝聚出的是深化雙邊經貿合作的新未來。  十一年跨越山海共攜手,十一載凝聚共識同發展。  時至今日,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已成為中國與東協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高端平臺。  「待綠樹成蔭時,你來我家做客可好?」
  • 尋找失去的光明 眼球移植之路越走越寬—新聞—科學網
    接下來的1年,他們3人開始進行合作。很快,其他神經學家、外科醫生和眼科醫生也加入其中。為了擴充他們來自DOD的經費,他們正在從基金會和政府機構尋找經費來源。 即便一些抱懷疑態度的人也加入進來。15年前,巴黎視力研究所所長José-Alain Sahel將130年前其同胞移植兔子眼球實驗的失敗視為該問題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嘗試。
  • 中國地調局與東協國家開展國際地學合作—新聞—科學網
    中國地調局供圖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與東協國家的地學合作成果近日在廣西南寧亮相第十屆中國—東協礦業合作論壇。11月15日,中國地調局分別向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國移交了「低密度地球化學調查合作」成果資料。此外還舉辦了「中國—東協地學合作中心東協學院」揭牌儀式。
  • 城市規劃專家李曉江:道路越修越寬是現代化?不,是貧困時代的遺傳觀念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陳博 這是一個企業跟著人走,人跟著城市走的時代。說這句話的是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副會長、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李曉江,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他主持或參與了包括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珠三角城市協同發展等多個重大區域規劃。
  • 全國人大代表談用多種方式助力高質量發展 治蜀興川之路越走越寬
    「與農發行四川分行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將有效解決資陽生態環保類項目缺口資金,加快補齊環保基礎設施短板,有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國人大代表、資陽市市長吳旭說。  4月29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四川省分行舉行籤約儀式,未來3年,農發行四川分行將為生態環境領域重點項目提供總額不低於500億元的融資支持。
  • 2020中國—東協石油和化工國際合作論壇成功舉辦
    石油和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中國—東協合作發展的重要領域。」  11月27—29日,由中國化工信息中心會同商務部外貿發展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欽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東協石油和化工國際合作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
  • 《風雨人生》首發橫店 美好生活之路越走越精彩
    【新華企業資訊11月30日】一場座談,總結梳理一個浙中小鎮從貧困走向富裕的成功經驗;一本新書,記錄中國農民徐文榮帶領鄉親創業致富的精彩人生。11月27日,「橫店美好生活之路」座談會暨《風雨人生》首發儀式舉行,理論界、新聞界的專家學者會聚一堂,暢談交流橫店砥礪奮進、蝶變轉型之路。《風雨人生》記錄了徐文榮的人生經歷和奮鬥歷程,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徐文榮今年86歲,他的創業歷程始於40多年前。
  • 爆炸極限範圍越寬,則發生爆炸的危險性()
    爆炸極限範圍越寬,則發生爆炸的危險性() 2014-08-15 08:57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 首屆中國—東協媒體合作論壇開幕 11國媒體齊聚無錫
    昨天,帶著命運互聯的共識與交流合作的意願,來自中國和東協十國的主流媒體記者、中國—東協主流媒體負責人、媒體代表和相關智庫專家學者、東協國家駐華使館新聞官員等中外嘉賓齊聚無錫,參加由中國—東協中心、中國外文局、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首屆中國—東協媒體合作論壇」。  當下中國—東協媒體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如何構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媒體角色?
  • 中國-東協電力互聯下的寮國電力市場
    中國-東協電力互聯互通作為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東協區域經貿合作的重要體現,一直以來都是各方關注的熱點。自2004年南方電網投建的中越跨境電網開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截至2018年,中國已與東協(主要是瀾湄區域)國家累計電量交換達567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