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記者 李禕男)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和「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也是中國—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5周年,中國—東協創新年。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一周年前夕,由中國—東協中心、中國外文局、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首屆中國—東協媒體合作論壇」於5月11-13日在江蘇無錫舉行。
東協副秘書長穆赫坦、中國—東協中心秘書長楊秀萍、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際聯絡局局長張燁等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來自中國和東協十國的主流媒體記者、中國—東協主流媒體負責人和相關智庫專家學者、東協國家駐華使館新聞官員等中外嘉賓參加論壇。
中國-東協中心秘書長楊秀萍在論壇開幕式上致辭
加強了解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本次論壇以「創新新聞媒體合作構建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下設「中國—東協媒體發展趨勢」,「構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媒體角色」兩個分議題。
東協副秘書長穆赫坦在論壇主旨演講中引用了「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來肯定此次論壇舉辦的意義。他指出,中國和東協的人民需要更好地理解存在於雙方的巨大機遇,需要依賴媒體渠道發布信息,來增進人們對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的理解,更好地建立互信。
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近年來,中國由發展中大國變為發展中強國,由世界舞臺邊緣逐漸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使國際社會對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充滿期待,而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構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也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聞媒體是促進人文交流、增進民心相通的重要橋梁和紐帶。」中國—東協中心秘書長楊秀萍在致辭中說,「中國—東協新聞媒體交流合作持續深化,為豐富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內涵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她建議,中國—東協媒體應傳播友好合作正能量、打造交流合作長效機制、用好新技術拓展新合作渠道。
國新辦國際聯絡局局長張燁在主旨講話中表示,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雙方媒體應順應大勢積極作為,使命運共同體意識更加深入人心。
首屆中國—東協媒體合作論壇現場
加深互信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今年4月,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宣示新時代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和重大舉措。
中國在發展開放過程中堅持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不把自己的發展建立在他國的損失上,而是本著互利共贏方式,幫助他國共同發展,並有效促進了區域與全球經貿發展。
外交部亞洲司參贊楊沐在致辭中指出,媒體合作是中國、東協合作的重要領域,有助於進一步增強雙方民眾對中國、東協合作的了解和參與積極性。期望雙方媒體能夠聚焦和平與發展,倡導合作共享精神,發出團結和諧的聲音,講好中國與東協的合作故事。
穆赫坦指出:「我們需要依靠媒體朋友來凸顯在中國和東協合作中間,每個人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作為空間。」他認為,如果媒體合作奏效了,社會就會更好的發展,人們就會收穫更多促進理解之後所收穫的利益。
中國和東協國家主流媒體代表在其後的分論壇上也做了精彩的發言。與會代表高度評價中國與東協媒體合作的意義,並指出在中國和東協友好合作關係發展進程中,新聞媒體積極傳播信息,促進彼此交流,對推動中國與東協關係的持續、健康、深入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