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謀合作 山海之約赴未來——寫在2019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

2020-11-30 貴安新區官網

牽手合作,互利共贏(謝佳傑 攝)

       手牽手,同筆共書,繪就出的是高校之間交流合作的同心圓。

  心連心,同願共心,感悟出的是思想文化交匯融合的公約數。

  肩並肩,同向同行,凝聚出的是深化雙邊經貿合作的新未來。

  十一年跨越山海共攜手,十一載凝聚共識同發展。

  時至今日,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已成為中國與東協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高端平臺。

  「待綠樹成蔭時,你來我家做客可好?」

  坐落在花溪大學城裡的座座高校,在全力打造全省高等人才智庫的同時,不忘向世界伸出熱情的雙手,用青春、活力、熱情向世界發出了最真誠邀請。

  作為這場「國際盛會」的永久舉辦地,貴安新區大力發揮國家級新區對外開放的平臺優勢,自覺踐行國家戰略和全省使命,以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為契機,積極推動與東協國家交流合作,在教育發展、人才培養、文化交流以及產業發展等方面創新發力,為世界在中國西部打造出了一個和諧、包容、開放的「地球村」。

  ……

  我在貴安等您!

  這既是一句暖融融的邀請,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這既是一個展示各高校風採的宣傳窗口,也是一種國家級新區的使命擔當。

  ……

  花溪大學城裡早已綠樹成蔭,貴安新區也已燈火璀璨,2019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教育合作破萬裡 互學互鑑總相依

  7月12日,貴州大學明德學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李銳鋒正在忙碌著即將到來的2019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的相關籌備活動。對於貴州大學明德學院來說,今年的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期間,他們將迎來泰國宋卡王子大學參會代表。

  泰國清邁大學,與貴州大學明德學院相隔萬裡,原本看似不可能有交集的兩所學校,如今通過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這一平臺成功地將雙手越過山海、跨過萬裡,緊緊地牽在了一起。

  與9個東協國家的高校建立聯繫,與泰國5所高校達成框架協議。這是從2018年以來,貴州大學明德學院參加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取得的碩果。2019年年初,貴州大學明德學院成立國際教育學院,開啟與國外優質高校的合作辦學之路,而在此之前,貴州大學東協研究院明德「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也於該校成立。

  隨著與泰國高校的不斷交流合作,貴州大學明德學院朝著國際化辦學的道路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目前,我們和清邁大學已達成交換生項目合作協議,從今年起兩校會互派學生交流學習。」李銳鋒介紹。

  據了解,貴州大學明德學院希望通過和國外優質高校合作辦學的模式,讓本校的學生在校就能享受到國外的教育方式,實現國際聯合辦學的實際效果,從而提升辦學質量。

  「東協國家既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同時也需要大量的人才,未來我們將在電子商務、土木工程等方面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積極向東協國家輸送人才。」貴州大學明德學院院長王穎華說。

  王穎華表示,未來,貴州大學明德學院將充分利用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這個平臺,加強同東協國家排名前五的高校的交流合作,大力提升學校國際化辦學水平,為貴安新區乃至全省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教育合作,不僅在於教學模式上的互學互進,更在於文化之間的交流互通。

  從2013年就開始參加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的貴州中醫藥大學,便是這兩者有機結合的典範。今年,該校承辦的第三屆中國-東協傳統醫藥創新與發展論壇即將拉開序幕。論壇將推動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臨床護理、中醫養生方面融合與促進,充分展示貴州豐富的民族醫藥資源及發展成果,切實提升中醫藥文化在東協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影響力,全面推動貴州中醫藥國際化發展。

  「本屆論壇除了有主旨演講、專題培訓、分享討論、參觀考察、技能展示等傳統項目外,還增加了『傳承中醫藥科普展』,通過展示中藥炮製、種植、加工、煎煮、劑型等,讓與會嘉賓與我國古老的中醫藥文化親密接觸。」貴州中醫藥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奚錦介紹說。

  多年來,通過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貴州中醫藥大學已與東協國家的高校建立密切聯繫。據介紹,貴州中醫藥大學先後與泰國宋卡王子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菲律賓聖保羅大學等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並在泰國設立了貴州中醫藥大學首個海外實踐基地,通過學生交流、教師科研、學歷深造等形式與東協國家高校共同推動中醫藥文化發展。

  未來,貴州中醫藥大學還將進一步融入中國元素、豐富交流載體,拓展交流形式,整合貴州民族醫藥自然資源、文化資源、教育資源、產業資源,通過師生交流、留學生培養等形式,推進與東協高校的學術互動;並通過聯手新加坡、泰國、印尼等中醫師公會等機構,搭建平臺,促進醫療合作,不斷擴大貴州中醫藥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打通心路求共識 築巢引鳳留人才

  站在眾多的同學中,行走在校園裡,哪怕互聊家常,眼前的黃岐英都不會讓你產生「她是一個外國人」的懷疑。

  確實,在來到中國,來到貴安新區,來到花溪大學城貴州民族大學的這四年時光裡,黃岐英已經把自己深深地融入到了中國這片土地。

  「這四年,我目睹了貴州很大的變化,特別是旅遊發展和交通的變化。」黃岐英說。

  黃岐英來自越南老街,在貴州民族大學學習旅遊管理專業,這個假期因為忙著準備漢語六級考試,選擇留在學校繼續複習。

  「選擇來貴州民族大學之前,我在網上了解過中國的大學,因為貴州和我老家的氣候接近,當時就選擇了貴州。」說起選擇來貴州留學的原因,黃岐英這樣說。

  剛來貴州時,最讓黃岐英困擾的,是回家的路。由於當時貴陽到昆明的高鐵還沒有通,每次回家都需要坐十多個小時的火車到昆明,再轉車,回一次家需要17個小時。

  「現在坐高鐵到昆明只要兩個小時,7個小時就可以到家了,如果貴安高鐵站正式運行,回去就更方便了。」黃岐英充滿憧憬地說。

  修通了鐵路,打通了新路,架起了對外發展的合作之路。

  即將畢業的黃岐英,萌生了留在貴州的想法。她表示,現在貴州發展很快,貴安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潛力巨大,如果有機會會選擇留在這裡發展。

  「像黃岐英一樣的留學生,在我們學校國際教育學院有400餘人。」貴州民族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夏勁鋼說,留學生來自21個國家,其中以東協國家為主。

  據介紹,貴州民族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開設的本科專業主要有漢語言文學、工商管理、旅遊管理三個,其中,本科學業完成,學生還可以在學校攻讀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碩博的專業沒有限制,只要是學校有的專業都可以。

  此外,對於外國留學生的教學,不僅限於專業課程,還會融入中國文化,深入其他地區去採風參觀,實地感受貴州經濟的發展。同時,和東協國家的交流,也不僅限於讓他們的學生過來留學,還會有學術交流。

  在去年的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上,由貴州民族大學主辦的「東協人文學院」正式成立。「我們依託各類交流平臺,利用與東協國家的地緣優勢,不斷豐富交流形式,與東協國家的交流也在不斷深入。」夏勁鋼說。

  文化為底景為裳 融合發展前景棒

  2019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的腳步日趨臨近,花溪大學城東協小鎮的建設也快馬加鞭。

  「現在整個項目完成了80%,正式投用後將會成為我們了解東協文化的又一個重要平臺。」7月12日,在貴安新區大學城東協小鎮建設現場,該項目的營銷總監劉恆為記者介紹了整個東協小鎮的建設情況。

  東協小鎮佔地278畝,總建築面積24.6萬平方米,整個小鎮以東協十國文化為基礎的休閒旅遊主題商業街區,是一個集旅遊、度假、休閒、娛樂、教育為一體的休閒旅遊綜合體。同時,東協小鎮也是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永久會址的配套商業項目。

  記者在東協小鎮建設現場看到,已經完工的部分能夠讓人感受到異域風情,所有建築全部按照東協國家的建築特色進行規劃建設。

  據介紹,東協小鎮將以東協文化為依託,打造非遺體驗、衍生文化、特色策展等產業集群,打造區域的地標性建築。

  整個東協小鎮按照「一軸、兩心、三節點」的整體規劃,將建設十坊街、禪修院、東協教育文化中心、沐心齋、靜思閣、特色步行商業酒店配套區、酒店等特色風格建築。涵蓋民族風情體驗館、健康坊、古玩坊、創意坊、精品坊、喜劇坊、伊甸坊、文藝坊、養生坊、娛樂坊。

  據了解,東協小鎮建成後,遊客既能在東協小鎮感受到東協的美景風情、建築風格、生活習俗、文化古韻、特色產品,又能領略貴州的特色文化、民族精神、時代品質、生活品味、人文情懷和教育理念。

  同時,東協小鎮裡的東協特色風情街正式開放後將會引入東協國家的商家,將東協國家原汁原味的小吃、飾品等融入到整個風情街裡面。


相關焦點

  • 中國—東協探討電商職業教育暨產教合作 啟動「電商谷」計劃
    林豔華 攝   中新網南寧9月13日電 (林豔華蔣梅玲劉萍)9月12日,中國—東協電子商務職業教育論壇暨產教合作對話會在廣西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舉行。  她說,本次中國-東協電子商務職業教育產教合作對話會,旨在推動各界代表深入交流對話,達成廣泛共識,將取得的成果應用於推動中國-東協電子商務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進一步促進中國-東協職業院校師生雙向交流,不斷推進中國-東協電子商務職業教育交流合作取得新成績,更好服務中國-東協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 「第二屆中國-東協電視周」在桂林開幕
    來源: 桂林生活網2020-11-23 23:10:01我來說說閱讀 次桂林生活網訊 11月23日晚,第二屆中國—東協電視周開幕式暨中國—東協優秀傳播案例發布典禮在桂林舉行。當晚同時舉行的發布典禮上,揭曉了中國—東協優秀傳播案例評選結果,由陝西省廣播電視局、陝西廣播電視臺製作的大型活動「2019絲綢之路萬裡行·魅力東協」,廣西廣播電視臺譯製的「電視劇《紅樓夢》(1987版)緬甸語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中國劇場》印尼、菲律賓落地項目」、「2019
  • 聚焦大健康產業,胡宏率隊赴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開展交流合作!
    聚焦大健康產業,胡宏率隊赴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開展交流合作! 聚焦大健康產業,胡宏率隊赴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開展交流合作! 商洛新聞網訊 。11月5日,市委常委、副市長胡宏帶領市科技、衛健等部門赴陝西中醫研究院開展交流合作,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陝西省中醫醫院黨委書記王建軍出席座談會。
  • 通過教育與交流促進中美關係
    中美教育基金會主席張之香(Julia Chang Bloch)在會上表示,無論國際關係如何變幻,教育交流都是國際交往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幫助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文化與文化之間的溝通。    張之香1942年生於山東煙臺,父親張福運是從哈佛大學法學院畢業的第一個中國人,曾任中國海關負責人、上海交通大學校長。
  • 中國東協博覽會舉辦十年 南寧"東協元素"隨處可見
    饒校源說,得益於中國—東協博覽會的平臺,中國民眾對泰國文化的了解及認知度日益加深。來他店裡購買佛牌的客人在期冀保平安、開鴻運的同時,更多的是了解泰國文化。  南寧一家企業職員程娟一個月前剛遊歷了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三個東協國家。「我和幾名同事報名參加旅行團,三國11天,一個人的花費不到6000元(人民幣,下同),不僅交通方便,費用也超值。」她說。
  • 中國海洋大學積極開展與臺灣高等學校合作交流
    中國臺灣網9月24日青島消息 位於山東省青島市的中國海洋大學較早地開展了對臺交流與合作,積極與臺灣院校建立交流合作關係,協議院校包括臺灣海洋大學、成功大學、中山大學、義守大學、臺北大學、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
  • 廣西舉行巴馬論壇——2019中國-東協傳統醫藥健康旅遊
    原標題:10月30日廣西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巴馬論壇——2019中國-東協傳統醫藥健康旅遊國際論壇情況  10月30日,廣西舉行巴馬論壇——2019中國-東協傳統醫藥健康旅遊國際論壇新聞發布會,請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胡晶波、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張玉軍、巴馬瑤族自治縣縣長藍海洲出席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百年AFS國際交流 開啟中學生多彩人生
    受世界各國青少年歡迎的國際文化交流項目AFS就提供了這種可能!1981年,教育部與AFS國際文化交流組織開展合作,並委託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負責執行該項目。,以中學師生、大學生跨文化交流為主體,以入住志願接待家庭和就近入學為主要交流方式,以志願者支持和社區服務為主要特色。
  • 桂林理工大學參加2015中國-東協職業教育聯展暨論壇
    中國教育在線訊:(記者 洪明偉 通訊員 梁繼航)9月18日至20日,由教育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5中國—東協職業教育聯展暨論壇在廣西美術館開幕,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自治區副主席李康在開幕儀式上致辭並觀看聯展。
  • 【專家談】超越「文明衝突」:人文交流促進文明交流、互鑑、共存
    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  超越文明衝突,需要摒棄文明之間的高低之別、優劣之分,需要各國加深對彼此文明的理解和認同,因此,跨文化交流對話在國家間交往與合作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相較於政府高層互動往來以及國際安全、經貿等領域合作,人文交流能夠深入到社會各個層面,潤物無聲,直抵人心,在促進民心相通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人文交流涉及教育、旅遊、語言、藝術等方方面面,與普通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能夠很大程度上增加民眾對外交往的參與感和獲得感,也更容易拉近不同國家人民心與心的距離,消解疏離、隔閡感。
  • 沙特科研與知識交流中心中國學系主任:深化互利合作 促進人文交流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深化互利合作 促進人文交流「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挑戰,中國經濟顯示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和韌性,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重要動力與信心。」沙烏地阿拉伯科研與知識交流中心中國學系主任海瑟姆·薩伊德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中國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將為各國帶來更多發展機遇,提供更廣闊市場。薩伊德表示,新冠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各國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取得勝利。沙特與中國守望相助、攜手抗疫,進一步深化了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
  • 中國-東協電力互聯下的寮國電力市場
    中國-東協電力互聯互通作為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東協區域經貿合作的重要體現,一直以來都是各方關注的熱點。自2004年南方電網投建的中越跨境電網開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截至2018年,中國已與東協(主要是瀾湄區域)國家累計電量交換達567億千瓦時。
  • 長三角企業文化建設合作交流論壇在上海舉行
    5月31日,由滬蘇浙皖一市三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聯合主辦的「活力長三角,奮進新時代」長三角企業文化建設合作交流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行。中國政研會副巡視員吳祖平,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潘敏,上海市嘉定區委副書記、區長陸方舟出席大會並致辭。
  • 世界音樂周2019——「非洲與世界」青少年音樂活動落幕
    光明網訊(記者 鍾蕾蕾)11月18日晚,由中央音樂學院與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下稱「中心」)聯合舉辦的「世界音樂周2019」閉幕音樂會在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未來劇院舉行,為期五天的「世界音樂周2019」系列活動圓滿落下帷幕。
  • 通訊:疫情阻不斷 愛讓心相連——2020年中埃文化交流回眸
    「線下文化交流受到影響,我們就大膽創新,在嚴格防疫措施下,一方面把原本準備線下開展的活動轉移到線上,另一方面探索更加靈活多樣的交流形式。」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兼開羅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石嶽文說。5月,歌頌中埃友誼、在疫情前風雨同舟的兩首原創歌曲——中文版《攜手並肩》、阿拉伯語版《中埃手挽手》相繼推出,在社交網站瀏覽量迅速超50萬。
  • 寮國領館與攜程籤證達成獨家戰略合作
    By TTG China 2019是「中國寮國旅遊年」,是兩國進一步推動民間交流,為兩國民眾謀福祉,為寮國旅遊業發展提供動力的重要舉措。而籤證作為出境第一步,應該提供更多便利。
  • 未來已來!曹山未來城以「美麗中國」打造「未來城市」
    曹山——天賦神奇的大自然藝術博物館、藝術收藏館和藝術展覽館,堪稱「森湖山谷、人間仙境,天工神作、藝術奇蹟,自然勝地、度假天堂」。中國溧陽曹山,位處滬、寧、杭以及蘇錫常4大都市圈交匯之心,中國天然氧吧,聯合國授予的世界長壽之鄉,被譽為「人間仙境,度假天堂」。
  • 南寧市經貿文化交流團考察臺灣億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寧市經貿文化交流團考察臺灣億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07月05日 15:4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7月5日南寧訊 日前,南寧市委常委、統戰部長趙紅明率南寧市經貿文化交流團一行10人到臺灣億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參訪交流,並與億光電子創始合作夥伴、鈺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銘仁等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參觀產品展示區。
  • 「中國館」亮相法屬玻里尼西亞 促進兩國交流合作
    為慶祝「2019年中國-太平洋島國旅遊年」,本屆論壇將中國作為主賓國,專門設立了「中國館」,介紹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傳統文化以及中國同法波的交流合作。法屬玻里尼西亞政府主席愛德華·弗裡奇、旅遊和勞動部長布託、行政現代化部長弗羅吉耶、經社環文理事會主席阿辛、第一副議長普荷蒂尼、南太平洋旅遊組織執行長柯克爾等社會各界代表近200人出席開幕式。
  • 2016香港珠海學院赴中國海洋大學交流活動舉行
    6月15日上午,2016香港珠海學院赴中國海洋大學交流活動開營儀式在嶗山校區行遠樓第五會議室舉行,為期兩周的交流活動正式拉開帷幕。來自香港珠海學院的16名師生與中國海大的師生代表參加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