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協電力互聯互通作為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東協區域經貿合作的重要體現,一直以來都是各方關注的熱點。自2004年南方電網投建的中越跨境電網開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截至2018年,中國已與東協(主要是瀾湄區域)國家累計電量交換達567億千瓦時。
中國-東協電力互聯互通不僅符合雙方電力互濟的客觀事實,也同時為推動區域內能源安全,促進區域內能源的優化配置,實現經濟社會的共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中國-東協電力互聯互通中,寮國由於地理位置、國家關係等方面的原因成為關鍵的支點。寮國也提出了建立東協「能源基地」和中南半島「蓄電池」規劃,吸引了包括南方電網、中國電建等在內的中資電力企業進入寮國電力市場。
但是,近年來,中資企業在寮國也遇到了工程款拖欠、發電費用結算拖欠等嚴重影響現金流的難題。本文將通過分析寮國電力市場的組成、特點,探索中資企業的應對之道。
寮國:中國-東協電力互聯互通的關鍵支點
第一,優越而獨特的地理位置。寮國位於大湄公河區地中心位置,是唯一與中南半島五國(泰國、柬埔寨、中國、越南、緬甸)均接壤的國家,也是與中國陸地連接距離最短的東協國家。由於電力傳輸的特殊性,寮國天然的中心地理位置為中國在東協區域內開展區域內電力互聯互通提供了天然的支點。
第二,中老兩國良好的雙邊關係。寮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歷來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政治上,2019年,中老最高領導人籤署了《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該計劃是我國與他國籤署的第一份命運共同體計劃,裡程碑意義極大。
經濟上,中國是寮國最大的債權國、直接投資來源國以及第二大貿易夥伴。著名的中老鐵路項目不僅是我國第一個與中國鐵路網直接聯通的境外鐵路項目,也是寮國國家戰略——「陸鎖國」變成「陸聯國」的關鍵。
人文上,中老文化交流密切。近幾年來,中國旅客一直佔據寮國外國遊客數量第一,而赴中國旅遊,留學的寮國人也逐漸增多。寮國整體和諧的社會氛圍為中國人和中國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第三,寮國參與東協區域內電力互聯互通的良好基礎。寮國憑藉其大量水電裝機以及較少的國內電力需求,一直以來為泰國、柬埔寨等東協電力需求旺盛國家提供電力供給。2018年,東協區域內跨境電力交易量中,與寮國有關交易佔比超過65%。早在2016年,首份東協區域內電力互聯互通協議中,寮國便扮演著關鍵的電力出口國角色。
目前,寮國已和泰國籤署6000兆瓦的電力出口協議,和柬埔寨籤署115兆瓦的電力出口協議,和泰國及馬來西亞籤署老-泰-馬新能源整合計劃中的100兆瓦電力出口協議,和中國及越南籤署中-老-越5000-6000兆瓦輸電計劃協議,和緬甸商談約500兆瓦的電力出口規模。可以說,寮國是東協以及瀾湄地區電力互聯互通的十字路口。
因此寮國不僅將成為東協及瀾湄區域國家穩定的電力保障和電力跨境輸送的關鍵節點,也是中國與該區域以及東協各國實現電力互聯互通的跳板。
中資企業在寮國電力市場現在如何?
自寮國提出建立東協「能源基地」,中南半島「蓄電池」的規劃以來,眾多中資電力企業也積極參與到寮國電力市場的發展中,其中不乏中國電建,中水對外、南方電網、葛洲壩集團等大型電力央企。
憑藉著過硬的工程技術和高效的管理能力,中資公司一舉拿下了諸多例如南歐江梯級水電站、寮國北部電網、寮國萬象電網升級等重要關鍵項目,中資企業已經成為寮國電力市場建設的主力軍。
但隨著市場的發展,中資企業近幾年開始遇到困難。比較常見的是工程款拖欠、發電費用結算拖欠等嚴重影響現金流的情況。不難發現的是,所有矛頭都直指寮國負責國內電力投資、輸配電管理的唯一國有大型企業—寮國國家電力公司(Electricite Du Laos,下簡稱EDL)。
無可奈何的官方選手
寮國電力行業的三大環節中僅在發電環節開放了第三方參與,而正是第三方也就是IPP(IndependentPower Producer)和SPP(Small Power Producer)讓EDL苦不堪言。在寮國全國約7000兆瓦的裝機中,直接對外出口的IPP(e)佔比為64%,對內銷售的IPP(d)以及SPP為24%(其中SPP佔比非常小),EDL體系裝機僅為約12%左右。
由於當初吸引外來資本的政策過於寬鬆,IPP(e)一般跳過EDL直接與泰國等鄰國用電方直接籤約,因此EDL幾乎無法對其進行管理或分享其收益。作為寮國第一大產業,2018年電力出口為寮國貢獻了約14億美元的收入,而EDL僅佔其中的約10%。也就是說,大部分電力出口收入都被第三方賺走了。
既然電力出口這條路賺不到錢,EDL在國內表現又如何呢?2018年,寮國國內電力需求僅為1000兆瓦,相對於對內供應的約2520兆瓦裝機,國內供大於求情況明顯。由於EDL和IPP(d)以及SPP籤署了照付不議的PPA協議,2018年,EDL向裝機規模約1600兆瓦的IPP(d)及SPP合計購買了約62億度電,加上EDL持有的920兆瓦的電站發的約31.8億度電,再減去EDL向鄰國共出口的26.3億度電,相比寮國國內約56億度的電力用量,EDL至少白白為11.5億度電付出了成本卻沒有獲得任何收益。
也就是說,EDL目前面臨著對內和對外兩重問題。對內,由於國內電力需求的疲軟,EDL為國內電力供給過剩承擔了許多不必要的成本。對外,由於出口市場已大量被私人電站佔據,EDL盈餘的電力無法形成出口為其帶來收益。可謂是既沒「開源」也沒「節 流」。
賺不到錢的壟斷國企
基於當前的市場情況,EDL的財務表現又如何呢?我們可以通過與泰國國家電力局(Electricity Generating Authority of Thailand,下簡稱EGAT)一探究竟。
和EAGT作對比的原因主要一是泰國目前是東協特別是瀾湄地區裡電力市場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二是由於老泰之間無論是在經貿、文化以及電力交易合作上都是有著密切的聯繫。三是EGAT作為泰國最大的電力企業,近幾年經營穩定,是寮國以及周邊國家電力企業的標杆。由於EDL和EGAT的資產規模以及營收體量差距較大,我們選取一些百分比的參數進行比較,詳情如下:
中資企業能否看到希望?
寮國電力市場發展的希望其實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賴於 EDL未來的經營情況。筆者認為,EDL未來成長的空間仍舊可以期待。
一是EDL已經實施了一系列的控制運營成本的手段。據悉,隨著寮國紀委的進駐,未來工程造價虛高、腐敗等造成的成本過高的問題將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二是EDL已和柬埔寨籤署了前期約200兆瓦售電協議,預計2021開始正式送電。由於寮國南部目前幾 乎沒有直接對外出口的IPP(e),因此EDL在南部對柬埔寨的電力出口中有較大控制力,對柬埔寨售電將為EDL帶來直接收益,據悉每年收益將超過1億美元。
三是大部分IPP(d)以及IPP(e)的特許經營協議將於 5-10年內陸續到期,屆時權益將交由EDL進行管理。對於EDL而言,不僅未來將逐漸掌握全部寮國境內電力出口收益,並且能進一步提高供給調配能力,降低成本,形成良性循環。
四是隨著2021年中老鐵路的通車以及寮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寮國國內工業等電力需求大的行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進而帶動國內電力需求增長,緩解目前寮國市場整體供大於求的不平衡狀況。
對中資企業在寮國電力市場發展的建議
《中老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中已明確指出要深化中老電力合作戰略夥伴關係,加強兩國電力合作。因此,就高層戰略而言,我國仍將在政策層面上保持對寮國電力市場發展的大力支持。對中資電力企業而言,堅定對市場未來發展向好的信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當前市場困境是首當其衝。
其次,在項目選擇方面,應儘量避免電站等電源點項目,加強對關鍵跨境電網以及國內主幹電網的關注,這些項目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加快提升EDL電力出口規模以及輸配電能 力,進而強化EDL自身經營能力。
最後,要做好公司自身現金流管理,建立一定的風險防範機制,以防止未來5-10年EDL因經營困難而造成的現金流短缺問題。另外,中資企業也應積極加強與中資銀行的協 作,合力為寮國電力市場的長期發展做好充足資金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