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老星公司的中方和老方員工在監控大廳協同工作。
本報記者 孫廣勇攝
在寮國北部烏多姆賽省山村,頌吉一家圍在飯桌前,興致勃勃地收看寮國國家電視臺的歷史紀錄片;在萬象市民攀迪的家中,孩子們正在收看中國中央電視臺漢語大賽……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給寮國一個個普通家庭帶來了歡笑,打開了了解外界的窗口。這一切,得益於中國為寮國開發研製的「寮國一號」通信衛星。
在寮國,人們形象地用「驚天動地」形容中老合作的兩個標誌性項目,「驚天」即指衛星項目,「動地」代表中老鐵路。「習主席訪問寮國時,我們配合中國中央電視臺和寮國國家電視臺,進行了直播,讓寮國人民領略到中國領導人的風採,為深化中老友誼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寮國亞太衛星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老星公司)總經理丁詠冰對本報記者說。
衛星電視開始「村村通」
「寮國一號」通信衛星是中老兩國間已完成建設並已正式投入商業運營的首個高科技項目,也是中國向東協整星出口的首顆衛星。該衛星2015年11月由中國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衛星服務覆蓋整個中南半島及東協地區,搭建了一條天基信息通道,圓了寮國人民長久以來的衛星夢,對寮國意義重大。」寮國前郵政和電信部長謝姆·蓬馬佔說。
通過中老衛星項目,寮國不僅得到了自己的第一顆衛星,還擁有了第一座功能齊全的衛星地面站、第一個覆蓋全國的衛星廣播電視網、第一個軌位主權……在浩瀚的太空,寮國從此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衛星交付後,中老雙方合資成立老星公司,負責運營管理「寮國一號」通信衛星及地面應用系統資產。這是中國航天第一次提出「天地一體化+商業運營」模式,即不僅為寮國發射一顆衛星、建設地面應用系統,後期還參與運營衛星資產。「老星公司主要有三項業務,一是衛星市場業務,二是衛星電視業務,三是無線寬帶業務。其中與寮國百姓息息相關的是衛星電視業務,700萬寮國人民只要在家裡裝上機頂盒和衛星天線,就能收看到衛星電視節目了。」丁詠冰說。
以往,寮國民眾接收電視信號途徑五花八門,有收看有線電視的,有通過微波廣播電視塔收看的,還有接收其他國家電視信號的。2016年9月,老星公司正式向寮國民眾提供衛星電視服務後,寮國衛星電視成為寮國版的「村村通」「戶戶通」,讓地處偏僻的山區農村民眾看上了自己國家衛星上的電視節目。
在老星公司提供的130個電視頻道中,有寮國本土的所有6個頻道,有CCTV4、CCTV9等55個中文頻道,以及其他國家語種的69個頻道。目前,寮國衛星電視業務覆蓋已從寮國境內擴大至整個周邊區域,將合作延伸到了緬甸、泰國和柬埔寨,實現了從電視信號到市場拓展的境內外覆蓋。
打開窗口看中國看世界
「寮國一號」衛星通過其覆蓋範圍廣的優勢,為寮國民眾接觸中國文化、了解中國發展提供了平臺。老星公司電視節目製作中心已完成對CCTV4中文國際頻道4個欄目的配譯工作,分別為《外國人在中國》《西遊記》《國家記憶》和《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等節目進行配譯,實現了上星播出。
「看了中國節目,寮國觀眾就會更加了解中國,這將加深兩國人民的情誼。」丁詠冰對本報記者說。為了保證中國電視節目落地的效果,老星公司付出了很多努力,讓寮國民眾對中國的重大事件有所了解。「國內召開十九大期間,我們做好保障工作,保證大會轉播途徑通暢。很多寮國民眾,包括在老中資企業,都是通過我們的衛星轉播看到了大會的盛況,聆聽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這增強了寮國民眾對中國的了解,也加強了海外華僑華人的自豪感和信心。」丁詠冰說。
談到11月習近平主席對寮國的訪問,丁詠冰表示,這為老星公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習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為寮國帶來的不只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還有信息傳播的互聯互通。此次訪問中,中老兩國籤署了《關於加強「數字(網上)絲綢之路」建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這將進一步加深中老兩國間的數位技術交流合作,我們對老星公司的未來充滿信心。」
老星的衛視節目在寮國深入人心。如今,看中國電視節目成了老中友協秘書長西崑·本偉萊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每天都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節目,中國每天都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國的發展對世界極其重要。感謝寮國衛星電視讓我們能了解中國、了解世界。」
「『寮國一號』衛星開創了一條增進中國與寮國乃至東協的人文交流的『天路』,它現在不僅是寮國國家科技發展的名片,更是中國與寮國以及東協各國文化交流、民心互通的橋梁。」中國駐寮國大使王文天說。
全方位服務本國經濟
衛星行業應用和產業延伸在寮國屬於新興領域,上至政府官員下至普通百姓都對其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全方位服務於寮國經濟社會發展。
2016年9月,寮國作為東協輪值主席國舉辦東協峰會,老星公司通過衛星通信鏈路向會場和寮國公安部指揮監控中心提供安保視頻監控服務。2017年初,老星公司與「一帶一路」沿線重點項目中老鐵路正式籤訂合同,為鐵路沿線建設路段提供衛星通信網絡服務。目前,寮國移動運營商Unitel、LTC公司以及寮國空管局,已從使用國外衛星轉向使用「寮國一號」衛星提供服務,結束了寮國本土企業租用外國衛星的歷史。
在衛星控制中心,透過玻璃牆,記者看到兩位寮國員工正在工作,「老方員工基本達到能獨立進行常規性衛星運營操作的能力。」丁詠冰告訴記者。現在,老星公司有121位員工,其中絕大部分是老方人員。通過有經驗的中方員工「傳幫帶」,老方員工快速成長並逐漸獨當一面,為培養寮國本土獨立開展衛星運營管理的技術人員打下了堅實基礎。在節目製作室,記者看到工程師頌帕密正在錄製電視節目,他已在老星公司工作快兩年,參與衛星電視的CCTV4節目接收配譯與播出工作。頌帕密說:「這裡的高科技工作是我工作的新起點,現在,我每天都有進步,希望能不斷從中國學到日新月異的衛星技術。」
星通是寮國郵電部衛星項目管理處副處長,也是寮國本土資深的科技人員,曾到美國、日本、印度等地學習、培訓,對通信及網絡技術比較熟悉。他對記者表示,「中國為寮國開發研製的通信衛星具有世界領先標準,『寮國一號』通信衛星幫助寮國實現了多年以來的衛星夢,讓我們面對科技發展的世界充滿自豪。」
(本報萬象12月1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