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帶光源的護眼平板電腦!華師研製出世界首臺彩色電子紙顯示屏

2020-12-06 羊城派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實習生 杭瑩 通訊員 鄧秋霞

11月25日,華南師範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展示了由該校與深圳市國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世界首臺可呈現全彩視頻內容的逼真彩色效果的反射顯示器(下稱彩色電子紙顯示屏)。

此項成果基於華南師範大學華南先進光電子研究院院長周國富和華師兼職教授艾利克斯漢森帶隊研發的彩色視頻電潤溼電子紙關鍵技術。據介紹,這塊顯示屏具備低能耗、護眼性等特點,可廣泛應用於互動課堂、移動終端、智慧城市等場景。

活動現場,漢森教授在5.8英寸有源矩陣彩色電子紙顯示屏上播放平板電腦的內容。他介紹,「這種反射式、陽光下可舒適閱讀的顯示器的誕生,將徹底改變電子閱讀器和平板電腦市場格局。它比現有平板電腦顯示屏的能耗低幾個數量級,充電一次即可連續數日播放彩色視頻。最終,人們可在充足陽光下輕鬆閱覽平板電腦。」

周國富表示,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閱讀器顯示速度慢、容易閃屏,且幾乎無法呈現彩色頁面;而平板電腦耗電量大、待機時間短、屏幕光很刺眼。針對這些問題,團隊一直不斷攻克電子紙的關鍵技術和開拓應用市場,在像素大小和形狀上都進行了顯著優化。

「彩色電子紙顯示屏採用的是環境光,護眼的同時也能實現低耗能。通俗來說,它就是一臺不帶光源的平板電腦。」周國富說。

「電子閱讀市場一直在等待著彩色視頻電子紙顯示器的到來,尤其在教育和戶外應用上需求量極大,而今年疫情期間對線上教育的巨量需求更凸顯了彩色視頻反射式顯示技術應用在未來的不可或缺。」周國富表示,護眼、低能耗功能對課堂教育、線上教育十分重要。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在視頻播放反應速度上,彩色電子紙顯示屏也實現了很大突破,它能夠將反應速度控制在10毫秒左右,而目前普通的視頻反應速度大約是20毫秒。基於高對比度、低功耗、高色域等優點,該顯示屏可廣泛應用於智慧城市場景,包括戶外廣告、交通信息牌等,進一步豐富和提升現有戶外顯示屏應用市場。

據了解,該項目成立於2012年。依託華南師範大學華南先進光電子研究院彩色動態電子紙顯示技術研究所和深圳市國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搭建的產學研平臺,華師成功實現教學和企業相結合,促進成果快速落地。

對於彩色電子紙顯示屏的成熟、落地問題,周國富表示,團隊計劃於2021年全力推進該成果的快速轉化。「我們的顯示技術符合設備所需的全部功能,將在2021年發布第一款應用產品。開始價格大約是液晶屏的1.5倍,進一步優化後可以實現同等價格。」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樊美玲

審籤|梁澤銘

實習生|李紫媚

相關焦點

  • 世界上首臺全彩視頻反射式顯示器在華師誕生
    中國彩色視頻電子紙顯示技術取得重大突破!11 月 25 日,華南師範大學周國富教授和 Alex Henzen 教授領導的團隊研製出的首臺可以播放全動態視頻、能顯示列印質量的彩色圖像、同時具有低能耗和護眼特性的反射式類紙顯示器正式亮相。
  • 海信護眼平板電腦搭載京東方全反射顯示屏
    近日,海信全球首發護眼平板電腦Q5,通過搭載BOE(京東方)10.5英寸全反射顯示屏,實現平板電腦創新設計,為人們帶來更健康的護眼產品及解決方案。據悉,反射式顯示技術(簡稱RLCD)在無需背光的情況下,可以直接通過反射環境光替代屏幕光源,因此在低藍光護眼、超低功耗、機身輕薄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BOE(京東方)通過工藝優化,大幅增加全反射顯示器反射率,使顯示效果獲得極大提升的同時,產品整體功耗下降60%以上,並極大緩解了人們長時間面對電子屏幕而導致的眼睛乾澀、疲勞問題。
  • 世界首臺反射式陽光下可舒適閱讀顯示器誕生
    【科技前沿】光明日報廣州11月27日電(記者吳春燕)11月27日,由華南師範大學與深圳市國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彩色視頻電子紙顯示器取得重大突破。此項成果是基於周國富教授和艾利克斯·漢森(AlexHenzen)教授所領導團隊研發的彩色視頻電潤溼電子紙關鍵技術。
  • 電子墨水屏護眼原理科普,帶顯示器功能的BOOX閱讀器前景被看好!
    大家都知道,除了閱讀更方便,基於電子墨水屏技術的電子書閱讀器,由於顯示效果更像紙質書,在護眼力方面也比手機、平板強得多。但其中的護眼原理,相信知道的人並不多,下面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液晶屏:手機、平板、電腦等使用的液晶屏幕,它的每個像素都是有固定好的液晶分子,然後通過電壓將這些液晶分子進行方位調整,從而顯示出不同畫面來。屏幕也是一直處於閃爍狀態,只是頻率高肉眼分辨不出來,因此長時間看液晶屏眼睛容易疲勞,甚至眩暈。
  • 平板電腦LCD顯示屏技術解析
    而佔據平板電腦絕大部分空間的是LCD顯示屏,最能吸引消費者眼球的也是有著豐富色彩和高解析度的LCD顯示屏。因而顯示屏對於平板電腦來說至關重要,它是平板電腦在消費者眼中最直觀的品質體現。   現在LCD顯示屏都有著飽滿的色彩,以使圖像和視頻有更好的播放效果。
  • LED、LCD、OLED、雷射、電子紙多種顯示技術競相發展
    根據顯示原理的不同,新型顯示器件可以分為主動發光顯示(像素髮光,短程成像)、被動發光顯示(像素不發光,依靠外部光源)、雷射投影顯示(像素髮光,長程成像)3 種類型。除太空、大溫差、高溼等少數特殊環境外,TFT-LCD 產品覆蓋了所有的民用顯示領域,如手機、電視、電腦顯示器、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公共顯示屏等。據 CODA 統計,2018 年前三季度,全球TFT-LCD 營收規模為 509 億美元,同比下降 16%,在新型顯示器件營收中佔比超過 60%;出貨面積接近 1.49 億平方米,同比增加 5%,面積佔比超過 95%。
  • 開創彩色閱讀時代 海信全線護眼閱讀手機煥然升級
    作為本次新品中最大亮點,全新的海信彩墨屏閱讀手機A5C和A5Pro CC版均採用了5.84英寸彩色水墨屏,其利用最新的印刷式彩色電子紙技術,突破了原有電子水墨屏非黑即白的顯示局限性,讓護眼的屏幕同樣具備4096 種豐富的色彩顯示
  • 研製成功首款基於稀土摻雜氧化物 TFT 技術的全彩色量子點電致發光...
    、界面互溶等科學問題,突破了新材料體系的氧化物 TFT 基板製備技術、表面特性調控技術、溶液法製備量子點薄膜技術、薄膜封裝技術等,研製成功首款基於稀土摻雜氧化物TFT(Ln-IZO TFT)技術的全彩色有源驅動電致發光量子點顯示屏(AM-QLED),實現了彩色圖像顯示。
  • 上海光源自主研製成功首臺真空波蕩器
    隨後,科研人員連續奮戰,測量了波蕩器光源3-11次諧波輻射光譜,完成Cu的近邊吸收譜的測量和單色器能量標定,測量了微量元素標準樣品SRM610(500ppm)和SRM614(1ppm)的螢光譜。 BL15U1線站使用的真空波蕩器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自行設計和研製,是國內第一臺真空波蕩器。
  • 我國平板顯示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在低逸出功印刷型和微納材料兩條技術路線上,已研製出彩色場發射顯示器和背光源原理性樣機。我國在場發射顯示陰極材料、陰柵結構、器件製備等方面獲取重要智慧財產權,為「十二五」開展場發射顯示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5、電子紙技術方向  我國大陸在上世紀90年代就出現採用液晶顯示面板的電子書商品,由於液晶顯示面板類紙顯示特徵較差而不被人們所接受。
  • 手機自帶護眼模式真的「護眼」,推薦開啟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粵消宣)護眼模式是否真的「護眼」?防藍光貼膜真的「防藍光」嗎?11月8日上午,記者從廣東省、市消委會「2019年手機、平板電腦屏幕對眼睛影響及防藍光貼膜效果比較試驗」結果信息通報會上獲悉,手機,平板自帶的護眼模式確實有降低屏幕藍光的作用,推薦開啟;而貼膜防護藍光的作用有限。
  • BOOX Note2護眼墨水平板測評:一位辦公室小兵的護眼之路
    因為工作使用電腦比較多,眼睛一直比較乾澀,所以對電紙書也比較關注。第一次購買電子書是2013年1月在京東購買盛大全鍵盤電紙書,打開了我電紙書的生涯,懶得去翻出來,附網絡照片一張。然後就越陷越深,2013年11月購買kindle paperwhite2(刷了多看系統,折騰的時代),2016年4月購買oasis一代。
  • 顯示屏如紙一樣,可摺疊20萬次!這家中國企業彎道超車以「柔」制勝
    把手機戴在手腕上,把平板電腦折成小本兒放進口袋裡,甚至讓電視機像畫軸一樣自由舒捲……這樣炫酷的場景,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就會成為現實。柔性屏正在進行測試最近十多年,京東方科技集團王大巍團隊一直在為此努力。去年,應用該項目的首款國產手機上市,顯示屏如紙一般纖薄柔韌,彎折半徑僅5毫米,可以180°自由摺疊20萬次。新項目的研發還在繼續。團隊有一個共同的心願:以最柔展示世界之美!小「電視迷」為「屏」而戰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中華大地。
  • 手機護眼模式到底能不能過濾藍光?
    LED是目前全世界最主流的人造光,從手機電腦等數碼產品到各式燈具均大量的採用,顯示屏的背光源系統,大多採用LED的發光方式。這種光源便捷、環保、能耗小,是絕大多數照明的首選。如手機、電腦、平板等背光系統的照明都用的是LED。
  • 護眼模式真的「護眼」 防藍光貼膜不怎麼「防藍光」
    廣東省消委會公布手機、平板電腦屏幕對眼睛影響及防藍光貼膜效果比較試驗結果金羊網訊 記者唐珩、通訊員粵消委報導:科學研究表明,電子產品屏幕發出的藍光會影響用戶眼部健康,特別是造成兒童和青少年近視問題。
  • 世界首臺超高解析度光電子能譜儀研製成功
    記者從中科院了解到,首臺能量解析度優於1毫電子伏特的超高解析度光電子能譜儀在中日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研製成功,科學家們還首次直接觀察到化合物的超導電子態。這一重大科學成果發表在2005年的《物理評論快報》第94卷上。
  • 護眼模式真的能護眼 防藍光貼膜可「防藍光」?
    廣東省消委會公布比較試驗結果,逐一解答消費者疑問科學研究表明,電子產品屏幕發出的藍光會影響用戶眼部健康,特別是會造成兒童和青少年近視問題。因此,很多消費者選擇了具有護眼模式的手機、平板電腦等,或者為電子產品選配防藍光貼膜。那麼,護眼模式是否真的護眼?防藍光貼膜真的可以防藍光嗎?
  • 我國成功研製出世界首臺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裝備 可加工22...
    據@軍報記者 11月29日消息,由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超分辨光刻裝備項目今天在成都通過驗收,這是我國成功研製出的世界首臺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裝備。該光刻機由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研製,光刻分辨力達到22納米,結合多重曝光技術後,可用於製造10納米級別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