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部影片,剛開頭的時候你以為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搞笑電影;但你看到一半的時候發現搞笑的外殼之下,包含著淡淡的溫情,荒誕的搞笑情節背後卻充滿了辛辣的諷刺,這部電影就是《熱血警探》。一部披著搞笑外衣的現實批判作品。
他是天生的警察,卻被安排到了農村
由演員西蒙·佩吉飾演的尼古拉斯·阿吉爾是一名十分優秀的警察。身為警察,他的發展可以說是十分的全能。不僅汽車駕駛技術特別熟練,還精通各種格鬥技巧,在一年的工作中,身為警探的被表彰9次,負傷3次。
他是天生的警探,正義感十足還充滿幹勁。他的骨子裡有一種正義感,再加上自己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如果這樣繼續幹下去,他在警隊的未來必然一片光明。但是他卻被上級調到了偏遠的農村,讓人十分唏噓。
突如其來的一天,安吉爾的上司突然跟他講要給他進行「升職」。實際上就是給他一個閒職,把他調到偏遠的農村,讓他當警官。把他調走的原因也是讓人啼笑皆非,只是因為他搶了別的同事的風頭。
領導告訴他,他逮捕的犯人數量是別的的同事的4倍,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別的同事都要吃土了。業務能力優秀,但是處事卻不夠圓滑。我們生活中也要像安吉爾一樣只知道踏實做事,卻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的人,在安吉爾身上,我們看到了身邊不少人的影子。
無奈被調到了一個平靜的小鎮,但是小鎮中卻暗藏玄機
領導雖然說是給他進行升職,但是實際上只不過是給他掛了一個虛銜。曾經的熱血警探被調到了英國模仿村莊成為了一名警長。這個地方被稱為全英國治安最好的地方,村子不大,村民·們也十分熟識。平靜了幾十年,都沒發生過讓人驚心動魄的大案子。
安吉爾覺得在這個小鎮裡無聊透了,他的平時工作十分清閒。散散步、抓抓鵝、再給中學生上上課,這份生活讓他感覺十分無趣。要知道他可曾是獲得過勇氣勳章的優秀警察,這份工作對他來說實在是太無聊了。
但是這個小鎮真的有看上去那麼簡單嗎?一系列事件,漸漸觸發了這個優秀警探十分敏感的神經。鎮上的律師慘死與車禍、農民的家裡搜出了幾百隻槍。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說明,這個小鎮其實並不簡單。
經過安吉爾的縝密調查,他認為小鎮上發生了連環殺人案。可是警局裡的同事並不這麼認為,小鎮已經好多年沒有出現過兇殺案了。同事們都以為是安吉爾一心想要辦好一個大案,對他不予理會。但隨著安吉爾調查,真相漸漸浮出了水面。
豆瓣評分高達8.2分,由著名導演埃德加·賴特指導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高達8.2分,有超過十萬人對這部電影進行了打分,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佳作。這部導演可以說是十分有天賦,他曾執導的電影作品《殭屍肖恩》曾令全球影壇為之震驚,收穫了大量的好評。
賴特拍攝的《殭屍肖恩》這部電影,雖然是一部殭屍題材的電影,但是整體上並不恐怖,卻反而帶有濃濃的喜劇色彩。你如果以為這部電影僅僅是一部搞笑作品你可就大錯特錯了,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導演對人性深深地思考。
這部電影也沿用了賴特導演的一貫風格,不少人剛看電影的時候以為這部作品和星爺的無釐頭風格十分相似,但是這部電影其實蘊含了更深乘層次的思考。影片中不僅有搞笑的氛圍,還蘊含了懸疑,驚悚等多個元素。
小鎮中的居民,因為某個村民影響到整個村子的名聲,就會把村民給除掉,讓人不寒而慄。前一秒還是和藹可親的老太太,下一秒可能就會拿出兩把槍與你交火。電影裡的情節雖然荒誕,但是現實生活中不也有這樣的人嗎?
整部電影節奏較快,視覺上充滿刺激感
這部電影,並沒有像我們平時看到的電影一樣,採用正常的敘事風格。影片採用了大量的快節奏鏡頭。熱血警探,本就是一個雷厲風行,勇往直前的人。影片中出現了很多鏡頭,以流程剪輯的方式出現在了熒幕中,既精簡了時間,也凸顯了任務的性格。
《熱血警探》被稱為「血與冰淇淋」系列中的一部,冰淇淋也成為了影片的重要部分。很好地調節了整部電影的氣氛,讓電影更具喜劇色彩。與《殭屍肖恩》偏突出血腥的場面不同,這部電影更偏向英雄模式,讓觀眾看完之後直呼過癮。
這部電影蘊含多種元素,導演的才華可見一斑
當剛看到片名的時候,不少人都以為這部電影是一部警匪片,如果你真的這麼想,那麼就大錯特錯了。這部電影打鬥並不是十分的精彩,導演加入這些畫面也是為了通過誇張的表現手法,使得整部作品更有喜感。
這部電影中,包含了飛車、槍戰等各種動作元素,但是畫面拍攝出來卻是十分的簡陋。通過導演精妙的拍攝手法,整體看上來顯得還十分的幽默風趣,並帶有一點點戲謔的韻味,可以說是這部電影的一大特色。
電影中還有一些還被導演加入了懸疑電影的色彩,但是卻並沒陷入懸疑的普通套路,十分有新意。但是雖然別出心裁,但是坦白來講並不出彩,懸疑也好,動作設計也罷,一切的一切都是導演為了更好的突出喜劇效果,設計出來的。
這部電影本是一個大雜燴,但卻並沒有給人凌亂之感。導演對各個部分拿捏得十分到位,影片中的其他特點並沒有喧賓奪主,讓觀眾在觀影上產生不適,反而更加突出了幽默效果。讓人讚不絕口,導演的才華也可見一斑。
用心拍攝的作品才配稱之為好電影
現如今,電影的工業水平越來越發達,但是好的影視作品卻越來越少。投資方把更多的錢花在了,演員的片酬上,卻忽視了對電影情節的推敲。流量明星換了一批又一批,真正有深度的作品卻沒有幾個,這不值得電影人們反思嗎?要知道用心拍攝的作品,才配成為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