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由中共渝中區委、渝中區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感動渝中」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在重慶國泰藝術中心劇院舉行。一段段感人的事跡充滿了辛苦、充滿了艱辛、也充滿了陽光,他們溫暖著渝中,感動著我們。
10組振奮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和群體包括修復古建築的母城匠人朱大武、在萬米高空上演「黃金四分鐘」的白衣天使張豔、守護渝中地下管網安全的行業標兵冉光富、自強不息的「抗癌明星」張紅梅、傳承雷鋒精神的的士英雄重慶雷鋒的士志願服務隊國泰大隊、用愛呵護特殊孩子的特教老師成秋菊、用熱血鑄就金色盾牌的最美警察何小濤、為聾啞人「發聲」的熱心居民王慶、用網際網路烹出餐飲新味道的創業先鋒何曲、見證長江索道變遷的行業典範張建。
他是長江上的空中「擺渡人」
1987年10月24日,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萬裡長江第一條空中走廊」——長江索道,正式建成通車。
那一年,張建21歲,從機器製造專業畢業後,到長江索道當了一名普通技術員。
張建說,那一天他第一次穿著新買的西裝,打著領帶,比結婚搞得還隆重,和同事們站在長江索道南站樓頂放起鞭炮,當時真的像過節一樣熱鬧。
33個春秋,12045個日夜的堅守。張建,就像長江索道上的一顆「螺絲釘」,保障著索道正常運轉。不論是夏日車廂高溫的灼烤,還是冬日江風的凜冽,張建的半生牽掛,全都系在長江索道上,確保長江索道運行33年零事故。
如今,已是黨支部書記兼經理的他,依舊堅持到檢修平臺仔細觀察索道的運行情況...
長江索道,從乘客每天幾十人到幾萬人,從交通工具到熱門景點,它的歲月變遷,見證了重慶城市的快速發展。
他是刀尖上行走的熱血警探
2019年3月25日,重慶市渝中區公安分局上清寺派出所獲得一起毒品交易線索,民警何小濤立即與同事前往交易地點進行蹲點,只待犯罪嫌疑人一出現,便將其抓捕。
何小濤說:「當時還是很著急,嫌疑人一直沒有過來,既然有了這個線索了,我們也不願意放棄,然後就一直在等,從中午一直等到晚上大概9點左右。
就在何小濤衝到犯罪嫌疑人面前,準備將其制服的時候,其中一人卻突然拔刀向何小濤刺來。
「他(嫌疑人)用刀捅我的時候我感覺特別痛,然後我感覺我的手袖子裡面的血就像倒水一樣譁譁譁地往外流……「何小濤說,然後他想要按住傷口,但血一直在流,視線也漸漸模糊。
在這次的抓捕過程中,何小濤的左上臂因受犯罪嫌疑人的利器傷害。尺側副動脈斷裂 、左貴要靜脈斷裂、左側尺神經斷裂、左肱動脈損傷半假性動脈瘤形成、左肱三頭肌斷裂、左上臂皮膚軟組織裂傷、失血性休克。
在何小濤的認知中,精心的準備,睿智的預判與敢於衝鋒的精神對於打擊犯罪缺一不可,這樣的認知,使得何小濤從2015年至今破獲各類案件數百件,抓獲並強制隔離戒毒人員43人,打擊各類刑事犯罪分子198人,使得轄區治安環境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他是城市管網活地圖
2014年6月16日,渝中區突降特大暴雨,一小區車庫60多輛小車被淹......
險情發生後,冉光富和隊友們立即展開搶險工作。特大暴雨將車庫淹沒,那次他們不眠不休地搶險了三天三夜。車庫缺氧,有個隊員就暈倒了,冉光富馬上背他出來送到醫院去......
冉光富,渝中區市政設施維護管理中心疏浚工人。21年來,冉光富奮戰在市政第一線,完成過6000餘次清掏疏浚和應急搶險任務。
熟悉工作,卻不熟悉家,他每天工作長達10多個小時,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哪裡有排水險情,哪裡就有他的身影......
長年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中工作,冉光富的腰和肩留下了嚴重的職業病,他毫不在意,繼續埋頭苦幹,堅守著本職工作。
他不愛說話,卻是大家公認的渝中區地下排水管網「活地圖」......
同事們說,冉隊工作這麼多年了,渝中區大大小小的地下管網非常複雜,300多公裡長的管網他都很清楚,連哪個井蓋在哪個位置,他都找得到。
冉光富在平凡工作中奉獻著自己的汗水和力量,在城市地下管網裡「逐臭」前行,用實際行動展現出新時代渝中城管人的新風貌……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陳翔 攝影 胡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