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視界望遠鏡即將拍攝墜入黑洞的物質!

2020-12-05 博科園
博科園:本文為天體物理學類

還記得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發布了第一張黑洞陰影投射到其吸積盤熱氣體上的圖像嗎?這張位於M87星系中心的黑洞圖片登上了世界各地的頭版新聞。項目負責人在美國物理學會4月會議上說,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很快就會製作出第一部關於這種熱氣體在陰影周圍混亂旋轉的影像。EHT不是一個單一的望遠鏡,相反,它是一個由世界各地射電望遠鏡組成的網絡,它們一起對無線電波進行精確定時的記錄,這些記錄可以組合起來,使不同的望遠鏡成為一個整體。

博科園:領導EHT項目的哈佛大學天文學家謝普·多爾曼(Shep Doeleman)在演講中說:隨著越來越多的射電望遠鏡加入到EHT中來,該團隊更新了該項目的記錄技術,圖像細節應該會大幅增加。然後,這個團隊應該能夠製作出黑洞活動的影像。Doeleman說:事實證明,即使是現在,在現有的條件下,我們也有可能,在一定的預先假設下,研究旋轉特徵(環繞視界旋轉的吸積盤證據)。然後,如果有更多的觀測站,那麼就可以真正開始看到黑洞吸積和旋轉的實時影像。

這張由視界望遠鏡項目拍攝的圖像顯示了M87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視界。圖片:EHT Collaboration以M87的黑洞為例,製作一部影像將會非常簡單。黑洞是巨大的,即使對於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來說也是如此:質量是地球太陽質量的65億倍,它的視界(超過這一點甚至光都無法返回)包圍著一個和我們整個太陽系一樣寬的球體。所以,這個黑洞吸積盤的熱物質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繞著這個物體走一圈。[M87]發生明顯變化的時間跨度超過一天,Doeleman說:這太棒了,因為它的意思是一次拍攝一幀的影像。可以……塑造我們的形象,然後,如果想再拍一部,或者一部延時電影,那麼我們就在第二天或者下個星期出去。

計劃中的無線電天線的位置是事件視界望遠鏡陣列的一部分。圖片:Event Horizon Telescope / University of Arizona可能會連續做七周,得到七幀電影,然後看到一些東西以這種方式移動。但是M87黑洞並不是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觀測到的唯一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該團隊還在研究人馬座A*,這是位於我們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並計劃很快發布該物體的第一張圖像。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研究人員還打算把離黑洞更近、研究更深入的黑洞拍成電影,但這個項目將更加複雜。人馬座A*質量大約是M87黑洞的1000倍,所以圖像的變化要快1000倍。所以,這意味著它將在幾分鐘或幾小時內發生變化,必須開發一種完全不同的算法。

不同望遠鏡的視圖,有助於「事件視界」望遠鏡有地球半球的成像能力。圖片:APEX,IRAM,G.Narayanan,J.McMahon,JCMT/JAC,S.Hostler,D.Harvey,ESO/C.Malin因為這就好像你把相機的鏡頭蓋打開,在你曝光的時候有東西在移動。要拍一部電影,EHT不僅要收集生成黑洞圖像所需的所有數據,還要按時間將這些數據分成不同的塊。接下來,研究小組將使用複雜的算法對這些圖像塊進行比較,以找出圖像在被捕獲時是如何變化。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研究第一個小數據,然後第二個小數據,然後再拍一部電影,所以團隊成員正在研究這個動態成像。這種方法使用圖像移動模型,將這些模型與實際數據進行比較,看看是否匹配。

在廣義相對論中,有五種不同的模擬,使用黑洞吸積盤的磁流體動力學模型,以及無線電信號的結果。注意所有預期結果中事件視界的清晰特徵。圖片:GRMHD simulations of visibility amplitude variability for Event Horizon Telescope images of Sgr A*, L. Medeiros et al., arXiv:1601.06799必須聰明一點,弄清楚這段時間的數據與這段時間之後數據之間的關係。比如,你可以說,好吧,你可以移動,但你不能移動那麼遠。』利用這些約束條件,團隊可以將非常有限的數據從任何一分鐘轉換成SagA*運行中的完整圖片。因此,研究小組希望能在一個晚上拍攝出較小黑洞的影像。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天體物理學家埃弗裡布羅德裡克(Avery Broderick)說:這些影片應該揭示出黑洞周圍吸積盤行為的新細節,包括它們是如何吞噬物質,將能夠通過觀察黑洞電影而不是肖像來繪製時空圖。

吸積盤的朝向(左兩個面)或邊緣(右兩個面)可以大大改變黑洞被我們看到的特徵。圖片:'Toward the event horizon—the supermassive black hole in the Galactic Center', Class. Quantum Grav., Falcke & Markoff (2013)博科園-科學科普|文: Rafi Letzter/Live Science/美國物理學會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博科園-請看更多精彩內容:

新發現使快速充電、性能更好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

宇宙大爆炸之前發生了什麼?用原初標準時鐘窺探原初宇宙!

「卡西尼號」發現土衛六湖泊深度超過300英尺!

相關焦點

  • 黑洞照片怎麼拍的 黑洞照片具體拍攝手法 事件視界望遠鏡是什麼
    「我們未來會擴大陣列望遠鏡的數量規模,提高靈敏度和解析度,繼續觀測兩個黑洞在不同階段的變化,甚至對新的黑洞進行觀察,拍攝新的、質量更好的照片。」什麼樣的黑洞適合拍照?同時,黑洞也會以噴流和風的形式向外噴射物質和能量。不過,雖說黑洞的陰影能被「看到」,但也不是所有黑洞都符合成像條件。由於黑洞事件視界的大小與其質量成正比,這也意味著黑洞的質量越大,事件視界就越大,也越適合成像。因此,距離我們近的超大質量黑洞是完美的黑洞成像候選體。用這一虛擬望遠鏡「拍照」的兩個目前已知最優的候選體,一個是銀河系中心黑洞Sgr A* ,一個是近鄰射電星系M87的中心黑洞M87*。
  • 百度今日Doodle:事件視界望遠鏡公布第一張「黑洞」影像
    作為天文愛好者和科技迷的小編緊張激動得直搓手,因為今天21點整,全球六地(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上海和臺北、日本東京以及美國華盛頓)同步召開新聞發布會,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宣布一項重大成果:與超大質量「黑洞」的照片有關,人類將第一次看到「黑洞」的樣子,這有可能是今年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
  • 史無前例的壯舉:由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的首張黑洞照片就要出來了
    你們很多人可能都已經知道,4月10號,我們將看到一張來自於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的所謂的「黑洞的第一張照片」。我不是觀測天體的物理學家,所以我的問題是:他們是如何拍攝這張無線電圖像的,它是否與質量更好的舊式射電望遠鏡一樣,還是這張照片背後是否含有新技術?
  • 科普:「事件視界」和「事件視界望遠鏡」——探尋黑洞的蛛絲馬跡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記者郭爽)在黑洞周圍,光線不能逃脫的臨界範圍被稱為黑洞的半徑或「事件視界」。對這個特殊區域,人類動用口徑相當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探尋黑洞留下的種種「蛛絲馬跡」。根據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的理論,黑洞「事件視界」並非「有去無來」的單行車道。儘管物體一旦被吸入黑洞就會永遠消失,但如果經過數十億年的時間,黑洞可能會「滲出」一些被吸入物質的蛛絲馬跡。由於黑洞非常遙遠且半徑很小,以往設施沒有足夠的解析度來直接觀測黑洞,而是用觀察周圍恆星運動、吸積盤和噴流乃至引力波等間接方法來進行探測。
  • 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史無前例的黑洞射流圖像
    如今,了解這些黑洞射流及其形成方式對天體物理學家而言至關重要,而研究黑洞射流的一種流行方法是長基線幹涉法(VLBI)。長基線幹涉法(VLBI)是一種將世界各地射電望遠鏡的觀測結果結合在一起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創建更大的望遠鏡,從而提高其分辨遠距離天體的整體解析度。
  • 事件視界望遠鏡獲得新資金拍攝黑洞的第一部電影
    這種類型的數據對於理解一個大眾喜愛的超大質量黑洞是特別有益的,這個黑洞位於我們居住的銀河系的中心。參與事件視界望遠鏡研究的加州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家Katie Bouman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銀河系擁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它在一夜之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正在開發新的方法,這些方法結合了機器學習和計算成像中的新想法,以便製作第一部氣體螺旋向事件視界的電影。」
  • 事件視界望遠鏡陣列即將發布第一批黑洞圖像能揭開哪些秘密?
    黑洞模擬我們即將看到黑洞的第一個特寫圖像,以前我們看到的所謂黑洞圖像都是通過計算機模擬或者手工繪製出來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是一個以觀測星系中央超大質量黑洞為主要目標的項目,它並不是指某一臺具體的望遠鏡,而是一個射電天文臺陣列。
  • 英媒:科學家首次用尖端事件視界望遠鏡嘗試拍攝黑洞邊緣
    參考消息網4月10日報導 英媒稱,圍繞黑洞的未解之謎可能終於要被解開了。天文工作者不久將首次嘗試聚焦於這種天體現象的邊緣。據英國《每日快報》網站4月5日報導,研究人員將利用事件視界望遠鏡來設法了解銀河系核心的黑洞。這個黑洞即「人馬座A*」,其質量是太陽的400萬倍。
  • 科普:「事件視界」和「事件視界望遠鏡」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記者郭爽)在黑洞周圍,光線不能逃脫的臨界範圍被稱為黑洞的半徑或「事件視界」。對這個特殊區域,人類動用口徑相當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探尋黑洞留下的種種「蛛絲馬跡」。根據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的理論,黑洞「事件視界」並非「有去無來」的單行車道。儘管物體一旦被吸入黑洞就會永遠消失,但如果經過數十億年的時間,黑洞可能會「滲出」一些被吸入物質的蛛絲馬跡。由於黑洞非常遙遠且半徑很小,以往設施沒有足夠的解析度來直接觀測黑洞,而是用觀察周圍恆星運動、吸積盤和噴流乃至引力波等間接方法來進行探測。
  • 黑洞照片的背後英雄 事件視界望遠鏡
    雖然被稱為「望遠鏡」, 但事件視界望遠鏡(EHT,Event Horizon Telescope)其實是2016年天文學家們發起的一項國際觀測項目, 由全球分布的8個射電望遠鏡組成觀測陣列。這些望遠鏡從南到北橫跨7000千米左右,從東到西跨越的距離也差不多,就是如果將它們彼此連線串聯起來,它們組成的面積將和地球的視直徑差不多,這些望遠鏡通過甚長基線幹涉測量技術(VLBI) 同時觀測某個黑洞,基本上可以看作以地球的視面積範圍上觀察,因此事件視界望遠鏡(EHT)也被稱為「地球一樣大的望遠鏡」。
  • 超越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解開了許多我們不知道的類星體之謎
    暢遊科學海洋,共尋宇宙之妙,大家好,我是南城~差不多一年前的今天,事件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織發布了黑洞事件的第一張圖像。它的發布標誌著我們第一次直接觀測到了黑洞,在黑洞中,非常多的物質集中在一個很小的體積中,其吸引力之大甚至連光也無法從中逃逸。
  • 卓越的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解決了我們所不知道的類星體之謎
    差不多一年前的今天,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織發布了黑洞事件視界的第一張圖像。它的出版標誌著我們第一次直接檢測到一個特殊空間區域,在該區域中,如此多的物質集中在如此小的體積中,甚至沒有光也無法從中逃逸。我們認為這些星系中的每一個都在發生著這樣的事情:在這些星系的中心應該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而那些看起來像類星體、活動星系核或黑洞的星系都在積極地吸食物質的過程中。它們應該有吸積盤和物質流,這些物質流被超大質量黑洞加速(但僅被部分吞噬),其中大部分流入的物質在這些超強射流中噴射出來。
  • 事件視界望遠鏡
    然而,愛因斯坦的預言都是在弱引力場情形下的預言,廣義相對論尚未在諸如黑洞附近這樣引力極強環境下得到檢驗。目前,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將對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即人馬座A*的視界進行高解析度觀測,從而驗證廣義相對論對強引力場是否適用。
  • 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是怎麼拍的?什麼是事件視界望遠鏡?
    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是怎麼拍的?什麼是事件視界望遠鏡?不久前,天文學界發表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這張照片是數百名科學家經過十多年努力的研究成果,因此引起了全球的關注。那麼,讓我們一起研究下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是怎麼拍的呢?
  • 事件視界望遠鏡計劃再發布新圖像,拍攝超強大黑洞噴流結構
    去年4月,事件視界望遠鏡國際團隊發布了首張「直接對黑洞成像」的照片,驚豔全球;今年4月,該計劃下另一團隊也發布了一張壯觀圖像:遙遠耀變體的電漿噴流結構。耀變體(blazar)為目前宇宙中已觀測到最劇烈的天體活動現象之一,屬於活躍星系核一種,被假定是位於宿主星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而在距離地球50億光年處有個光學劇變類星體(耀變體的次分類)3C 279,其中心是一個相當活躍的超大質量黑洞,它吸食附近恆星物質形成吸積盤、大量氣體不斷落入盤面,導致該黑洞在望遠鏡眼中極度明亮且閃爍不停;同時,該黑洞也以相對論性噴流形式將一些氣體噴回太空中
  • 「雙語彙」Black hole and EHT 黑洞與事件視界望遠鏡
    最近,人類拍攝到的首張黑洞(black hole)照片公布,終於揭開了宇宙中這一「看不見、摸不著」天體的神秘面紗。多少年來,由於觀測手段和計算能力有限,黑洞一直停留在理論物理學家的預測中。人們只能偶爾在科幻電影中遐想黑洞的「面容」。
  • 事件視界望遠鏡獲取到的黑洞是長什麼樣的?有什麼意義?
    黑洞視界外到底什麼樣明天就會揭曉了,事件視界望遠鏡的組建代表人類觀測水平的又一次提升,不僅可以用來觀測黑洞,還可以觀測很多難以觀測天體事件。事件視界望遠鏡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望遠鏡或者望遠鏡矩陣,由於單個超大口徑望遠鏡建造難度大,而射電信號擁有可組合起來的特點,科學家就利用近幾十年建設在世界各地的射電望遠鏡,將獲得的信號組合起來,經過去除背景雜質信號等方式,將獲得的信號放大,可以得到比單一望遠鏡更強的信號。
  • 人類試拍黑洞照片需使用「事件視界望遠鏡」
    網絡配圖人類試拍黑洞照片,需使用「事件視界望遠鏡」。4月5日開始,一個國際合作的天文項目「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開始對兩個特殊的天體進行觀測:距離地球25000 光年,位於銀河系核心人馬座A,以及距離地球5300 萬光年的M87 室女座星雲。觀測的目標不是常規的天體,而是兩個疑似的超大質量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的觀測將讓人類第一次看到黑洞的真實樣子。
  • 拍下黑洞的「事件視界望遠鏡」究竟是什麼?一顆旋轉的迪斯科球
    「事件視界望遠鏡」中的南極望遠鏡。通過研究這個圖像,人類將揭示出黑洞這類天體更多本質。1915年,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最先預言了黑洞的存在。在他的推論中,黑洞是一種質量巨大、引力極強的天體,可以吸收周圍一切外來物質和輻射,連人類已知傳播速度最快的光都無法逃脫。理論上,黑洞無法被觀察,但黑洞的陰影——「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卻可以。
  • 「事件視界望遠鏡」拍下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
    黑洞是一種體積極小、質量極大的天體,具有非常強的引力,在它周圍的一定區域內,連光也無法逃逸出去,「事件視界望遠鏡」實際上嘗試觀測的是黑洞的「事件視界」。看到這張照片你會想到什麼呢?亦或這個電暖扇?雖然照片看上去有點像,蜂窩煤、電暖扇、甜甜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