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極神秘「嘎嘎」實為鯨魚叫聲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海洋科學家一直對他們經常在南極海的冰水中聽到奇怪的嘎嘎叫聲感到困惑。潛艇的工作人員首次描述了這種奇怪的重複音調,它在南方冬天的海洋裡是最常見的一種聲音。他們將其命名為「生物鴨」。這種聲音包括一系列脈衝,每兩個系列之間的時間間隔為3.1秒。幾年前,當科學家發現這種聲音在每個冬季和春季會同時在威德爾海東部和澳大利亞西部出現時,他們感到更為困惑。現在,鯨類動物研究人員宣布解開了這一謎題:該聲音來自南極小鬚鯨(Balaenoptera bonaerensis)。
這一發現為這種鮮為人知的鯨類物種行為的研究提供了新見解,該物種是日本「科學」捕鯨的主要目標。研究人員通過在2013年將收集聲波數據的傳感器附在兩條鯨魚上獲得了這一發現。一條標記鯨魚的記錄時間為18小時,另一條僅為8小時。被標記的鯨魚和同伴們在有5到40隻個體的魚群中共同旅行和進食,幾乎沒有停頓。儘管被標記的鯨魚只有32次清晰的叫聲,但該數據已足夠研究人員最終確定該聲音與小鬚鯨有聯繫。鯨魚在貼近海面時發出了26次聲音,有時它們恰巧在潛入海中覓食之前貼近海面。科學家將它們的記錄與其他在幾年中收集的「生物鴨」聲音(其中一些來自安裝在海底的記錄器)相比較,並進行明確的匹配。他們將報告在線發表於4月22日的《生物通訊》上。
研究人員尚不了解鯨魚叫聲的目的,不過表示,這些發現將幫助他們解開其他謎題,包括小鬚鯨整體的數量和遷徙模式。
(張冬冬 譯自www.science.com,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