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捕食會唱歌!大型國際科普巡展《神秘海洋》在廣東科學中心展出

2020-12-02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 11月20日,《神秘海洋》(Unseen Oceans)展覽在廣東科學中心開幕。該展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聯合美國、英國等國家的頂尖科學家與設計師創意設計,將從11月20日開始,持續展出到2021年6月。

據了解,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但到目前為止,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還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廣東科學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在《神秘海洋》巡迴展覽中,觀眾將發現最新的海洋科學,和科學家們一起運用最新的機器人技術及衛星技術,揭秘神秘海洋的面紗。該展覽分為8個展區,分別是導言、奇幻漂流者、神秘生物、遇見巨型生物、潛入深海、無形邊界、豐饒的海洋和結語。近800㎡的展覽將海洋科學知識以互動方式展示。

在神秘生物展區,觀眾可看到隱藏在深海的絢爛奪目的螢光生物。策展人約翰·斯帕克斯(John Sparks)及其同事最近發現了生物螢光的廣泛存在——一些海洋生物吸收光線將其轉化為其他顏色的可見光。研究人員在潛水時,用特殊的燈光和攝像機發現,許多海底動物在特殊光線照射下呈現出驚人的紅色、橙色和綠色的螢光。在該展區,參觀者可以觀察現在已知的一些螢光魚類和海龜模型,發現海洋中生物螢光的一些特別的功能,了解生物螢光魚類在不同照明條件下的外觀,以及科學家使用的水下專用攝像機的鏡頭。

除了使用燈光和攝像機,科學家還會使用「標籤」對海洋生物進行定位、標記和研究。比如展出的「鯨魚標籤」顯示,「十年前,我們對鯨魚的生命活動還一無所知。有了這些標籤,我們在創造一個數位化的自然歷史」。通過70年前科學家們在海洋中投放的懸浮聽力裝置,科學家們證實了鯨魚在遷徙時會唱歌。近期,一隻南極座頭鯨背上的鯨魚標籤紀錄還表明,座頭鯨在捕食磷蝦時,甚至會進行長時間的高歌。展館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鯨魚標籤,人類對鯨魚的覓食和遷徙行為越來越了解,我們可能會因此而改變航運路線,減少船舶噪音,限制嘈雜的海底勘探。

在其它展區,參觀者還可以參與180度環幕沉浸式體驗、虛擬下潛遊戲,看到海洋巨型生物、浮遊生物,了解海底地形和洋流等。配合主題展,廣東科學中心科技影院還推出了科普影片《太平洋秘境》。

相關焦點

  • 來廣東科學中心探究《神秘海洋》
    信息時報訊(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吳晶平)11月20日,大型國際科普巡展——《神秘海洋》展覽在廣東科學中心亮相,該展覽分8大主題展區,設超多互動體驗展項,並配套新奇的展教活動、科技電影,將帶領觀眾踏上一段海洋世界的「神奇之旅」。
  • 廣東科學中心研發《超級細菌》在浙江省科技館開幕巡展
    南方網訊 7月22日,由廣東科學中心聯合英國科學博物館集團研發的《超級細菌:為我們的生命而戰》中國巡展在浙江省科技館拉開帷幕,這也是該展繼廣東科學中心、重慶科技館後,在中國巡迴展出的第三站。值得一提的是《超級細菌》展在浙江省科技館展出期間,策展方結合今年以來在全球爆發的新冠疫情,還特別新增了「與病毒的戰爭」科普內容,希望通過細菌與病毒的對比,公眾可以更全面的了解這兩種對人類健康造成巨大威脅的病原體的區別和聯繫,能夠科學有效地應對危機。據悉,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巡展計劃有所延遲和調整,未來一年內展覽還將在國內2至3個城市巡迴展出,通過展示教育活動繼續擴大公眾受益面。
  • 潛入「神秘海洋」:深海裡有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11月20日,大型國際科普巡展《神秘海洋》(Unseen Oceans)在廣東科學中心開幕,率先帶我們踏上一段海洋世界的神奇之旅。據悉,該展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聯合美國、英國等國家的頂尖科學家與設計師創意設計,是全球巡展的第三站,將持續展出到2021年6月,設8大主題展區,超多互動體驗展項,配套新奇的展教活動和科技電影。
  • 共享兩岸科普資源 廣東科學中心推動粵臺科技交流
    來自中央、省級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等30多位網媒記者齊聚廣東科學中心,感受科學技術帶來的趣味與驚奇,其中科學中心與臺灣科技領域的合作尤為引起媒體們的關注。  廣東科學中心作為省委省政府投資興建的大型科技活動場館,一直致力於與國內外優秀的同行合作。
  • 3D巨幕版《海洋:藍色星球》登陸廣東科學中心
    南方網訊 2019年1月1日,電影《海洋:藍色星球》在廣東科學中心IMAX 3D巨幕影院上映,吸引數百影迷觀看。該片是繼2017年豆瓣9.9分紀錄片《藍色星球2》之後,BBC推出的一部同題材影片,相當於7小時紀錄片的精華濃縮版,展現了海底奇妙的海洋生物和海洋的神奇力量。
  • 《超級細菌》巡展在浙江省科技館開幕
    2020年7月22日,由廣東科學中心聯合英國科學博物館集團研發的《超級細菌:為我們的生命而戰》中國巡展在浙江省科技館拉開帷幕,這也是該展繼廣東科學中心、重慶科技館後,在中國巡迴展出的第三站。>展覽現場值得一提的是《超級細菌》展在浙江省科技館展出期間
  • 科普病毒展粵東西北巡展韶關站展覽啟動 看病毒和人類的演化博弈
    近日,廣東科學中心推出的《病毒——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科普主題展覽粵東西北巡展韶關站展覽在韶關市科技館啟動。展覽以歷史、現在和未來為時間軸,從客觀中立的角度闡釋病毒的相關基本概念和原理,人類與病毒的抗爭故事,以及我們如何和平共處的思考,為市民送去豐富的科普大禮包。
  • 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在廣東科學中心啟幕
    展覽、講座、論壇、競賽、科普遊……各式主題科普活動讓公眾從中獲取科普知識,探尋科學奧秘,極大地開闊了視野,提高了科學素養。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局牽頭主辦的廣州科技活動周,已成為廣州地區內容豐富、公眾參與度高、社會影響力大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品牌。8月23日,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開幕式暨兩岸及港澳地區科普交流系列活動在廣東科學中心隆重舉行。
  • 國慶廣東科學中心日均迎客3萬人次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吳晶平)記者6日獲悉,國慶假期,廣東科學中心舉辦「創新決勝未來」科普展、「世界最大的恐龍」國際巡展等多個科普展覽活動,日均迎接近3萬人次觀眾入館參觀,成為愛國教育和科技旅遊熱門的「打卡」勝地。
  • 精華盤點,走進神秘夢幻的鯨魚世界
    海洋一直是神秘而夢幻的境地,多少未知的風景隱藏在波濤背後,多少神奇的生物棲居於蔚藍之下……而說到海洋生物裡的霸主,鯨魚必定榜上有名。拍攝鯨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海洋霸主肯不肯露面,全憑你的耐心和運氣。今天讓我們一起跟著攝影大咖們的鏡頭,盤點一下全球各地的鯨魚們,為深度探索廣袤的海洋留下伏筆——虎鯨▲ Paul Nicklen /攝虎鯨具有強烈的社會性,它們會以集群為單位共同行動,集群中的虎鯨多達40頭。▲ Paul Nicklen /攝挪威安德內斯,虎鯨正在追逐鯡魚群。虎鯨通常以海豹、海驢等海洋哺乳類為食。
  • 廣東科學中心好玩嗎?廣東科學中心參觀遊玩全攻略
    【廣東科學中心簡介】  廣東科學中心是廣東省委、省政府批准興建的大型科學活動場所,具有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學術交流、休閒旅遊四大功能。是廣東省重要的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科學技術、科技產品展示、推廣、交易和學術交流的平臺;科普旅遊休閒的示範景點。
  • 2019年國慶節廣東科學中心日均迎客3萬人次
    國慶假期,廣東科學中心舉辦「創新決勝未來」科普展、「世界最大的恐龍」國際巡展等多個科普展覽活動,日均迎接近3萬人次觀眾入館參觀,成為愛國教育和科技旅遊熱門的「打卡」勝地。    「創新決勝未來」科普展是廣東科學中心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與中國科學技術館聯合舉辦。
  • 2020年5月廣東科學中心有什麼展覽
    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廣東科學中心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定於2020年5月12日(星期二)起恢復對外開放,開館時間不變。  >>>點擊獲取廣東科學中心入館須知  科普展覽&活動推薦  病毒——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  過去的3個多月,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籠罩全球,讓我們深刻意識到——病毒無國界。
  • 中國流動科技館區域常態化巡展昆明(安寧)站啟動 邀您免費探尋鏡子...
    12月1日,中國流動科技館區域常態化巡展昆明(安寧)站啟動儀式在安寧市城市文化中心大雲端廳舉辦。這也是中國流動科技館區域常態化巡展活動落地昆明後的首站展出。從2020年至2023年,6套科普巡展作品將在昆明6個縣(市)區定期輪換展出。
  • 廣東科學中心「科普遊」內容豐富—新聞—科學網
    吳晶平/供圖 1月20日,記者從廣東科學中心獲悉,今年春節,該中心除夕、初一閉館兩天,初二至初六正常開館,展館門票8折優惠。除十二大常設主題展館,廣東科學中心新近引進美國特展《星球奇境》正在熱展,新開放的「低碳&新能源汽車」科普體驗館全面免費,並推出多個科學表演秀和工作坊活動,將為公眾歡度春節獻上豐富的科學盛宴。
  • 廣東科學中心恢復開館啦!全新科普病毒展覽同步開放
    廣東科學中心自5月12日恢復開館,展館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每天來參觀的遊客數量不多,參觀有序。疫情防控期間,展館將實行嚴格限流措施,瞬時承載量和單日最大承載量皆調整為3750人,實行實名制全網售票。   「病毒是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
  • 海洋科普(1303)| 鯨魚擱淺會鯨爆的原因
    為什麼鯨魚卻不行?這要從它們的演化說起!其實總結起來就是鯨魚生活在海洋裡的時間太長了,它們已經更適應海洋的環境,而不是陸地!生命起源於海洋,然後最早的動物伴隨著海洋的潮起潮落爬上了岸,並逐漸在陸地上擴散開來。
  • 「科技電影周」來了 - 科學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學會
    4月20日至26日期間,主辦方將推出《聰明的鯨魚家族》《大衛愛登堡帶你去看生命之光》《北極熊的夏天》《偉大的轉變:鳥類的起源》《納勒迪:一隻小象的故事》《植物也瘋狂》《物種起源理論的形成:達爾文與華萊士的奇幻漂流》共7部國外引進的科技電影,聚焦陸地和海洋中多種多樣的生命,透過鏡頭揭秘隱藏在平靜背後的鬥爭與生存。
  • 科普| 抹香鯨——海洋的香料製造者
    常結成5~20隻、多至200~300的群體生活,主食大型烏賊及魚類。胃容量可達300公斤以上,吞食量相當驚人。抹香鯨可以在水下憋氣長達兩個小時,這是因為它在潛水前會大口呼吸五分鐘左右。讓氧氣與肌紅蛋白結合。但是當它看到捕鯨船時會因為太緊張,而無法進行深潛。 它還有一個很特殊喜好,那就是捕食深海的大王烏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