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入「神秘海洋」:深海裡有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2020-12-04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文、圖

深海萬米之處是科研「無人區」,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國重器」——「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19日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全球最深的海溝,未來將為我們開啟更多海洋的秘密。11月20日,大型國際科普巡展《神秘海洋》(Unseen Oceans)在廣東科學中心開幕,率先帶我們踏上一段海洋世界的神奇之旅。

據悉,該展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聯合美國、英國等國家的頂尖科學家與設計師創意設計,是全球巡展的第三站,將持續展出到2021年6月,設8大主題展區,超多互動體驗展項,配套新奇的展教活動和科技電影。

螢光魚類和海龜模型

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地球也被稱為「藍色星球」。目前為止,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還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神秘海洋,妙不可言。在近800㎡的展覽現場中,豐富的海洋科學知識以互動方式展示,分為8個展區,分別是導言、奇幻漂流者、神秘生物、遇見巨型生物、潛入深海、無形邊界、豐饒的海洋和結語。

浮遊生物小而多,形態多樣

浮遊生物很小,又難以想像的多,它們對地球上的生命至關重要——包括人類。它們形態非常多樣,參觀者可以在展區看到很多比它們本身大得多的不常見的和漂亮的浮遊生物模型。其中一種還被認為是科幻電影《異形》中外星人的原型。它就是可怕的巧戎,以樽海鞘的膠狀海洋動物為食。它會鑽進樽海鞘的體裡,將其內部空掉,製造個桶形的家,雌戒在裡面產卵、育幼。

巧戎,被猜想為科幻電影《異形》中外星人的原型

認識比目魚,卻未必能認識比目魚的寶寶。廣東科學中心科普教育部項目主管王建強解釋道,「幼魚通常會有一些附屬結構,但是隨著他慢慢長大之後,這些附屬結構就會消失。」像比目魚寶寶,頭上長了一個像掃把一樣的東西,長大之後就沒有了;比目魚寶寶的眼睛是在魚身上兩側的,越長大,眼睛慢慢才往另外一邊,最後變成像兩個眼睛在同一邊。還有很卡通的翻車魚,他小的時候他就像個長角的球,差別很大。在展區裡,玩玩匹配遊戲——「找找我的小寶寶」,將各種海洋物種的成年與他們的「小寶寶」的形態進行匹配,也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蒙中的。

翻車魚寶寶和成年翻車魚差異很大

深海裡黯淡無光的海域,有著別樣的光芒。

神秘生物展區是「會發光」的它們。研究人員在潛水時,用特殊的燈光和攝像機發現,許多海底動物在特殊光線照射下呈現出驚人的紅色、橙色和綠色的螢光。一些海洋生物能夠吸收特定波長的光線然後重新釋放出來肉眼能看得到的光線。策展人約翰·斯帕克斯(John Sparks)及其同事最近發現了生物螢光的廣泛存在——一些海洋生物吸收光線將其轉化為其他顏色的可見光。參觀者可以觀察現在已知的一些螢光魚類和海龜模型,這些模型按照他們所在的海洋層次從地板到天花板陣列排布。

網紋貓鯊生活在60米深的陰暗海域,主要生活在藍光的環境中,他們的皮膚在藍光下會發出明亮的綠色螢光螢光增強了花紋效果

有渺小的生物,更有龐然大物。王建強說,海洋是巨型動物的棲息地,但我們對他們的生活知之甚少。通過180度高解析度的投影屏幕,通過藍鯨、巨型魷魚和蝠鱝的動畫,再現這些海洋動物真實的生活場景。

探索海洋,必須藉助特殊設備。在這個展區,參觀者可以與科學家一起,乘坐小型潛水器潛入深海,看看那隱秘的深海生物。可以看到被稱為「柔軟的手指」的抓手,在作業過程中可以與任何深度海洋中的生物體輕輕貼合,幫助海洋生物學家以最小的傷害對這些深海居民進行採樣和分析。

隨著關於海洋和海洋生物的新問題的不斷出現,科學家們正在設計新的工具來研究他們。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像葡萄柚一樣大小的機器人將改變科學家研究地球海洋的方式。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海洋衛星——自主的微型機器人,可以以一種新的方式來探索海洋。這些機器人是圓柱形的,一端有天線,另一端有測量儀器。

相關焦點

  • 和「奮鬥者」號一起潛入馬裡亞納海溝,共同探索神秘海底世界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對「奮鬥者」號此次萬米深海探測進行全程直播,由科研工作者帶領觀眾潛入深海,探索神秘美麗的海底世界!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級海試電視直播此次「奮鬥者」號在馬裡納亞海溝進行「萬米載人深潛」,是中國人首次實現載人深潛試驗探底深淵極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是此次「全海深」海試活動唯一電視直播平臺。
  • 海洋的盡頭有什麼?深海恐懼症慎入!
    我們的世界似乎被海平面一分為二,海上的世界美好而安寧,而海面下的世界卻似乎暗流洶湧,充滿危機。關於海洋,中國有東海龍王、精衛填海等傳說,西方有尼斯湖水怪、美人魚的傳言,希臘還有海神波塞冬的神話……海洋離我們那麼近,又總是隔著一層神秘的面紗。真正的深海到底是什麼樣的?
  • 「奮鬥者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人類如何一步步潛入深海
    「深海是人類在地球上了解最少的區域,深海地下更是一片未知世界。」海洋地質學家、同濟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如是說。《深海淺說》共八章31節,附圖150幅,從深海的基礎知識一直講到深海的開發利用,說明海洋既不能當作聚寶盆,也不該用作垃圾桶。在學術方面,這本書也力求深入淺出,多用插圖,既能反映國際科研的最新進展,又能追溯歷史、揭示科學發現的過程。從古代起,人類就對深海充滿好奇。而進入深海困難重重,不但有呼吸的問題,還需要承受巨大的水壓力,每加深10m增加一個大氣壓。
  • 鯨魚全身都是肉,能輕鬆潛入深海,為什麼人類的潛艇卻做不到?
    人類一直幻想著能夠徵服世界,但是海洋深處對於人類來說依然是一個巨大的謎團。數千年前,人類已經能夠製造出大船揚帆起航,但是流傳在世界各地的海怪傳說,說明了當時的人們對深海的恐懼。直到一百多年前,人類才發明了能夠在水下航行的潛艇。
  • 那麼多人都有深海恐懼症,深海裡到底有什麼?
    海洋一直很神秘,據說,人類對於火星的了解,都多於海洋。迄今為止,有95%的海域,仍然處於未知狀態,至於海洋深處,更是讓人望而卻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深海中都有些什麼?電影橋段總是容易讓人浮想聯翩,在海洋的深處到底有些什麼?電影裡的那些怪物,是不是有著真實的原型呢?對於海洋,人類很無知——並不是人類「偷懶」,而是探索海洋的難度實在太大。
  • 300米深海潛入釋疑:什麼是深海飽和潛水?
    原標題:300米深海潛入釋疑:什麼是深海飽和潛水?   新華社電(記者 林紅梅 樊曦)1月12日,北緯20度18分、東經115度09分的南中國海海域。1時40分、2時22分,3時33分,胡建、管猛、董猛3名潛水員相繼從潛水鐘裡鑽出,遊到海裡進行探摸。4時29分,3人完成探摸巡潛,相繼回到潛水鐘。5時09分,3人乘坐潛水鐘「電梯」,安全返回到甲板上的生活艙裡。  上海打撈局局長沈灝說,12日上午8時,李洪健、羅小明、譚輝3名潛水員第二批下水作業。返回生活艙後,6名潛水員在生活艙裡減壓,預計將於24日出艙,回到正常的生活環境中。
  • 10000米的深海究竟有多恐怖?潛水員看了它扭頭就跑
    審核:小文 海洋的面積佔據地球總面積的71%,而陸地的面積僅僅佔地球總面積的29%。從太空上看地球是一個美麗的「水球」。而海洋是一個物種富饒,多姿多彩的世界。在海洋的世界裡蘊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奧妙。
  • 在深海裡與真正的自己重逢
    他在水族館聽到一隻海豚說話的聲音,然後和它一起潛入深海,聽海豚講述生命的珍貴,自然的美好,告訴我們要尊重每一個生命,無論弱小還是強大,要善待海洋,保護地球。以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為主題的繪本很多,甚至有很多故事很感人。與曲折震撼的故事相比,這本《海豚之星》節奏舒緩,情感平和,但卻有溫暖的撫慰人心的力量。
  • 我的世界:有了這些模組,海洋的魅力無窮無盡,深海恐懼玩家慎入
    而且有的朋友有這樣的情況,當它面對深海的照片或者是視頻的時候,甚至走在海洋館中,都會覺得渾身難受,這些人群恐怕就是有深海恐懼了。而這一次小編要介紹的mod,全是關於海洋的,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問題,要慎重考慮是否下載哦!
  • 深海裡的未知生物?《地球脈動》為我們展示了神秘的海洋世界
    你知道深海裡有什麼嗎?你有探知的欲望嗎?對於那些奇特的海洋生物你好奇嗎?71%這裡,有人類未涉及的世界>《地球脈動》是一部豆瓣評分超過9.9分的紀錄片它將為我們展示一個奇特的海洋世界讓我們來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吧
  • 深海探測:探索海洋深處的奧秘
    來源:人民日報伴隨深海探測技術的發展,人類深入認識深海的時代正在來臨。500年前達·文西設計潛水服、150年前凡爾納寫《海底兩萬裡》,當時的科學幻想如今正在成為現實。 從科學角度看,探索深海能夠幫助人類深入了解海洋的奧秘、地球的奧秘。
  • 去往深海比飛向太空還難,這是為什麼?深海裡有什麼神秘生物?
    陸地上的動物我們基本上可以說是摸索清楚了,但是對海洋的認知少之又少,僅僅只有百分之五上下,像這個富有神秘色彩藍色海洋裡到底存在有什麼呢? 海洋在地球上和陸地的總和佔比是百分之七十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當我們探索完陸地後,還在摸索海洋這個未知的海底世界
  • 深海10000米有多麼神奇,未來會成為人們新的旅遊勝地?
    深海10000米有多麼神奇,未來會成為人們新的旅遊勝地?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國逐漸將探索精力放在了面積廣闊海洋裡,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也是人類發源的地方,海洋最深的地方可達11034米,是來自馬裡亞納海溝的區域,但這只是現在探明的最深處,還有其他更深的地方,還需要未來的人去繼續探索。
  • 人類對海洋了解多少?世界上最深的海洋裡有什麼?一切都需要探索
    探索未知世界的步伐人類從未停止。上至宇宙,下至海洋,但凡人類能探索得到的都是夢開啟的地方。人類企圖徵服世界,從宇宙大氣層到高空,從太陽到雲層,一步一步蔓延開來。漸漸的也開始涉及深海。不論是深海裡的礦物質、資源,還是海洋動物,都成了人類徵服世界的開始。
  • 深海浮世:讓你潛入海底,真能靜下來嗎?
    深海、沙子、四海一等一眾朋友,喜歡去「人非常少的地方」潛水。沙子說,那些地方遠離城市,很原生態,空氣環境非常好,有陸地上看不到的小魚、美麗的珊瑚。從來喜靜不喜動的她,驚異自己有喜歡戶外運動的一天。「大海其實就像母親的子宮,當你被水包圍時是很親切的。」五十出頭的深海先生,像個孩子描述對潛水的感情,「當然,我們都不記得在母親子宮裡的感覺了。」
  • 9.1分遊戲《深海迷航》——潛入海底一萬米 除了怪物世界都安靜了
    (關注我,即刻白嫖《深海迷航》~)在《大白鯊》統治了我對海洋世界恐懼幾十年後,《深海迷航》從Steam遊戲中崛起,成為新一代的水下噩夢。除了部分恐怖元素外,《深海迷航》還是一個十分激烈且具有挑戰性的遊戲,龐大的沙盒世界中充滿了美麗的景色和神(ke)秘(pa)的生物,再加上遊戲高度的自由性和建造性,即使你內心充滿恐懼,也依舊不會停止玩下去。儘管擁有龐大的規模和苛刻的生態系統,《深海迷航》算是同類中比較容易上手的開放世界生存遊戲。
  • 深海裡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神秘生物?
    大王烏賊全長在12米以上,重量可達1噸,它只生活在幽暗的深海之中,因此很少有人能發現它。章魚vs烏賊辨別小技巧:烏賊一般都有內殼層,2條長長的捕食觸鬚和8隻觸手。而章魚則沒有內殼層,也沒有捕食觸鬚,但它也有8隻觸手。北太平洋巨型章魚是天生的偽裝高手,它能利用身體裡的色素改變自己皮膚的顏色和紋理,從而與周圍的環境融合為一體,完美地隱藏起自己5米長的身體。
  • 神秘黑洞裡隱藏著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對於YEN和羅駿來說,他們創造了YEEIOU,YEEIOU同樣給了他們一個發聲的機會,在他們的價值觀裡,「穿什麼」這件事很重要,絕不僅僅是為了美,他們試圖要讓更多的人明白,可以通過穿衣表達自身個性和思想體驗,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這才是設計的意義和價值。 品牌做到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故事線索,每一季的設計都隨著這個線索出發,到下一個線索結束。
  • 北方人的親子樂園大連聖亞海洋世界,到這裡都玩些什麼
    [大連聖亞海洋世界,赴一場童話之夢]「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 茫茫無際的大海總能勾起我們無限的遐想。帶著這個追問,來到了這所三面環海的浪漫城市——大連。清幽的藍與天地融為一體,光怪陸離的海底生物凝聚著生命的活力,別具特色、別具風格的大連聖亞海洋世界,可與任何一個地方的水族館相媲美!
  • 「我與白鯨有個浪漫的約會」探秘海底世界系列活動報名開啟
    你知道白鯨有哪些特殊的生活習性嗎?8月14日,貴州都市報小記者團將攜手多彩貴州城極地海洋館,開展「探秘海底世界」系列活動之「我與白鯨有個浪漫的約會」都市小記者科普課堂活動。不管是前些年上映的動畫片《海底總動員》,還是近兩年才上映的史詩級大片《海王》,都將深海中的光怪陸離、匪夷所思的神秘生物展現得淋漓盡致,對於千奇百怪的海洋世界,早已在孩子們的心中埋下了一顆好奇的種子。是時候解答孩子們心中各種好奇的疑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