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者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人類如何一步步潛入深海

2020-11-12 中國青年報

澎湃新聞記者 羅 昕

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奮鬥者號是中國研發的萬米載人潛水器,於2016年立項,由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研發力量為主的科研團隊承擔。今年6月19日,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被正式命名為「奮鬥者」號,它融合了之前兩代深潛裝備的優良血統,不僅採用了安全穩定、動力強勁的能源系統,還擁有更加先進的控制系統和定位系統,以及更加耐壓的載人球艙和浮力材料。

「深海是人類在地球上了解最少的區域,深海地下更是一片未知世界。」海洋地質學家、同濟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如是說。他被譽為「中國深海研究發起人」「深海勇士」,於1999年在南海主持中國海首次大洋鑽探,開我國深海科學鑽探之先河;2011至2018年,他主持了我國海洋科學第一個大規模的基礎研究計劃「南海深海過程演變」,使南海進入國際深海研究前列;2018年,他又以82歲高齡深潛南海,發現深水珊瑚林。

在得知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後,他感慨道:「我們中國這一百多年來,在海上也吃了很多虧。最近十來年,中國對海洋的發展非常重視。更重要的,海洋是人類未來發展的前景,現在的海洋經濟已經逐漸從表層網海底移動,海洋經濟的中心在下移。國際上對海洋的爭奪也越來越劇烈。我們中國應該加強海洋文化。希望大家一起關心海洋,學習海洋,探索海洋。」

汪品先

不久前,汪品先以最新收集資料創作的科普類圖書《深海淺說》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深海淺說》共八章31節,附圖150幅,從深海的基礎知識一直講到深海的開發利用,說明海洋既不能當作聚寶盆,也不該用作垃圾桶。在學術方面,這本書也力求深入淺出,多用插圖,既能反映國際科研的最新進展,又能追溯歷史、揭示科學發現的過程。

從古代起,人類就對深海充滿好奇。而進入深海困難重重,不但有呼吸的問題,還需要承受巨大的水壓力,每加深10m增加一個大氣壓。最早也是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屏住一口氣下潛,這種「沒水採珠」的古法下海,明朝《天工開物》裡就有記載。

但這種不靠任何設施的下潛深度有限,能到30m深就很了不起,從生理學來說100m就是極限。如果想要進入深海,尤其是要進行較長時間的考察,應當在某種容器裡潛入海底。據悉,最先出現的這種容器,是17至18世紀發展的裝備「潛水鐘」。潛水鐘的形狀和材料可以不同,關鍵是鐘的上部有空氣,可以供潛水者在水下呼吸而不需要回到水面。

而真正建造科學探索的深潛裝置來自20世紀。1930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畢比和工程師巴頓鑽進鋼製的潛水球,下到了百慕達海域的183m深;1934年他們的潛水球又下到了923m的深水,並且在那裡停留了3分鐘。當時,這一壯舉轟動了全球。

1953年,奧古斯特·皮卡爾提出把氣球的原理移植到深潛技術上,在鋼球之上另加一個裝有汽油的浮體,不靠吊索而是靠浮力上下,實現了技術上的突破,這就是「迪裡亞斯特號」深潛舟。1960年,奧古斯特·皮卡爾的兒子、工程師雅克·皮卡爾和美國海軍軍官沃爾什乘坐「迪裡亞斯特號」下潛到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水深10916m的海底,這是人類第一次下潛到了地球表面的最深處。

早期的深潛器,A為1930年的潛水球,B為1960年的深潛舟

經過五六十年的發展,深潛技術早已今非昔比,萬米深潛已經不再那樣艱難,馬裡亞納海溝的萬米深度也已經不再那樣神秘。我國深海科技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2012年,「蛟龍」號載人深潛器下潛至7062米,創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2017年,4500米型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器正式投入使用,國產自主率超過95%。此次「奮鬥者」號坐底深度10909米,代表著我國正邁向國際深潛設施製造前列。

當前世界上超過3000m深淺能力的主要深潛器,黃色表示不載人

在中科院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看來,東西方在海洋文化上的差異,有著幾千年的深遠歷史根源,這種差異不僅影響了近幾百年來中國的歷史遭遇,還影響著學術界的思維傳統和科學創新對於深層次文化層面的問題。

海洋科普在這個意義上迫在眉睫。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院長周力平對《深海淺說》有很高的評價:「它以深海研究的歷史為引子,用生動易懂的語言由淺入深地介紹深海研究的一系列重要發現:深部生物圈、熱液與冷泉、大洋鑽探、海底地震與火山、深海礦物與生物資源……每個知識點的背後,均有眾多的案例和小故事進行支撐,讓沒有相關背景知識的人也能輕鬆理解,堪稱真正的深海『淺』說。」

科普類圖書《深海淺說》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坐底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了什麼?
    我國自主研發的奮鬥者號萬米級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極限深度10909米!打破了蛟龍號的紀錄!我國的蛟龍號潛水器於2012年6月15日進入了馬裡亞納海溝,6次下潛,最大深度為7062米。蛟龍號的成功,給了我們信心,繼承它的是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這是一個萬米級別的載人潛水器。它下水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測量出馬裡亞納海溝的深度,以及拍攝海溝內部的照片,幫助我們研究它。
  • 「奮鬥者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聽82歲高齡仍深潛南海的院士「淺說深海」
    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奮鬥者號」是中國研發的萬米載人潛水器,於2016年立項,由「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研發力量為主的科研團隊承擔。2020年6月19日,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被正式命名為「奮鬥者號」。
  • 奮鬥者號順利突破萬米,深潛器如何潛入深海
    最近我們國家的奮鬥者號深潛器順利坐底馬裡亞納海溝,潛水深度突破萬米。雖然潛水的地點還處於地球之上,但到達這麼深海底人類的數目還沒有到達月球的人類數目多,可見難度還是很大的。那麼深潛器是如何潛入這麼深的海底的呢?
  • 我國奮鬥者號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那裡離地心還有多遠?
    地球上,最深的海溝是位於菲律賓東北、馬裡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的馬裡亞納海溝,其最深處可以達到6-11公裡,是目前已知的海洋最深處。如果能夠在這個最深的海溝往下挖,應該離地心更近了。不過,由於這個海溝位於大洋最深處,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含氧量低,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我們人類能夠到達嗎?
  • 科學家深入馬裡亞納海溝,發現深海生物
    海洋板塊跟大陸板塊相碰撞,由於海洋巖石密度大、位置低,前者俯衝在下,插入地幔後逐漸消失,發生碰撞的地方就形成了海溝。馬裡亞納海溝位於西太平洋、馬裡亞納群島東部,綿延2550公裡、呈現弧形,已經形成了6千萬年。而水深超過10000米的區域,則主要集中在馬裡亞納海溝的南部,最深處"挑戰者深淵"也在其中。海底10000米有什麼?
  • 「奮鬥者號」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究竟有何魅力
    今天看到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國的「奮鬥者號」深海潛航器順利坐底馬裡亞納海溝並平安返航!,而人類真正能有技術載人探測馬裡亞納海溝底部的時間則是在近百年之後。 1960年1月23日,瑞士探險家雅克·皮卡爾和美國海軍中尉唐納德·沃爾什駕駛「的裡雅斯特號」號潛水器潛入馬裡亞納海溝底部,他們在挑戰者深淵的底部停留了 20 分鐘,利用從海面到海底的水密度進行測量,計算出其深度為 10916 米。
  • 和「奮鬥者」號一起潛入馬裡亞納海溝,共同探索神秘海底世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海蘊藏著地球上遠未認知和開發的寶藏,但要得到這些寶藏,就必須在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方面掌握關鍵技術。」載人深潛,就是實現第一步——「深海進入」的重要手段。告訴大家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2020年11月10日,我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 重大突破-「奮鬥者」號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自主研製,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萬米載人深潛器「奮鬥者」號順利在馬裡亞納海溝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 我國載人潛水器深潛超萬米的馬裡亞納海溝,探索「地球第四極」
    「奮鬥者號」在海底執行了一段時間的任務後,順利返航。,地形結構呈現出一個大大的v字型,深度可達6~11千米,海拔8000多米的珠穆朗瑪峰放到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中,離露出水面還差很大一截。「奮鬥者號」能夠下潛到馬裡亞納海溝底部,是一件難度極高的事情。
  • 海底10909米,國人首次潛入馬裡亞納海溝底部,耐壓殼尺寸世界第一
    北京時間 11月10日凌晨,被命名為奮鬥者號的我國首臺萬米級載人深潛器在馬裡亞納海溝下潛入水,7時42分,潛入10000米深的海底,又經過半個小時,北京時間8點12分,奮鬥者號抵達馬裡亞納海溝底部10909米的深度坐底,這是我國首個進入馬裡亞納海溝溝底的深潛器。
  • 「奮鬥者號」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深淵究竟有何魅力?
    今天看到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國的「奮鬥者號」深海潛航器順利坐底馬裡亞納海溝並平安返航!看到新聞報導的那一刻,我興奮得不能自已,「奮鬥者號」能下潛至10909米10公裡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並且載著我們的三名科考人員安全返回,說明其整體科技水平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這背後必定凝聚了無數科研人員的汗水和努力!
  • 「奮鬥者」號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
    圖為三位潛航員在「奮鬥者」號內拍攝的午餐合影 繼10月27日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後,11月10日,我國自主研發製造的萬米級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再次挑戰全球海洋最深處,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達10909米。
  • 馬裡亞納海溝有多深 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為多少米
    導語:馬裡亞納海溝是個非常深的海溝,因為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所以成為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因為馬裡亞納海溝板塊俯衝地帶,所以板塊非常活躍,是火山地質頻發地帶。那麼,到底馬裡亞納海溝有多深呢?具體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為多少米呢?一起來了解。
  • 奮鬥者號成功坐底10909米深海!海底下到底有多恐怖?
    不過面對這樣的環境,中國「奮鬥者」號可以說是勇於挑戰,成功坐底10909米深海區域,完成了這世界上已知最深,環境最惡劣的海洋區域,並且已經勝利返航,科考船在三亞南山港碼頭靠泊下錨,這是非常具有意義的。海底一萬米到底有多恐怖?
  • 中國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中國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全球海洋最深處,中國「奮鬥者」來了。   10月9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導,剛剛,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 中國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世界最深海溝,這對未來會有什麼影響?
    ,成功坐底世界最深海溝,聽到中國深入萬米海底這一消息後的美國想要後悔都來不及了,對此有網友表示疑惑,這對未來會有什麼影響?一直以來,人類就沒有停止過對海洋的探索,比如對世界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進行測量,它位於北太平洋西部海床的地震帶上,所以地震和火山噴發是常有的事情,也正是因此,各國的科學家們都紛紛前去進行探索,早在60年前,美國就率先對此進行了探測,隨後日本,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也都對其進行了探測。
  • 坐底馬裡亞納海溝!
    事件回顧 北京時間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奮鬥者號是中國研發的萬米載人潛水器,於2016年立項,由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研發力量為主的科研團隊承擔。今年6月19日,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被正式命名為「奮鬥者」號,它融合了之前兩代深潛裝備的優良血統,不僅採用了安全穩定、動力強勁的能源系統,還擁有更加先進的控制系統和定位系統,以及更加耐壓的載人球艙和浮力材料。
  • 中國載人潛水器成功潛入10909米深海,美國曾中途放棄研究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據央視新聞報導,2020年10月9日,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這是中國萬米深潛時代下,對海洋最深處的又一次探索。在"奮鬥號坐底探索的六個小時內,三位中國潛航員將會在海底進行採樣工作。
  • 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
    ,馬裡亞納海溝是目前人類已知的最深的海溝,可謂是科研的「無人區」。2020 年 11 月 10 日,中國製造的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目前已知的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達10909米,引發了網絡熱議。那麼,這個馬裡亞納海溝是怎麼回事呢?奮鬥者號坐底意味著什麼呢?
  • 我國最新深潛器坐底最深海溝,可載人下潛,每平方米可抗萬噸水壓
    馬裡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已知最深處達11034米,這裡也被稱為「世界第四極」——深極,此處有著十分巨大的水壓,水壓超過110兆帕,每平方米的面積承受著11000多噸的水壓,相當於一千多頭大象踩在一個人的背上,如此巨大的壓力,無比考驗深潛器的抗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