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據央視新聞報導,2020年10月9日,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這是中國萬米深潛時代下,對海洋最深處的又一次探索。在"奮鬥號坐底探索的六個小時內,三位中國潛航員將會在海底進行採樣工作。"奮鬥者"號的成功下水意味著我國一項科研攻關的全面成功,是我國設計技術、材料技術、密封技術、通信技術、安全技術、集成技術的又一次新的突破。
在"奮鬥者"號進行近底航行觀察的過程中,三位中國深潛員觀測到海底有許多透明的,體積比較小的海參,在幾個小時內"奮鬥者"號將持續尋找有觀測價值的生物和觀測機制。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
在"奮鬥者"號探底馬裡亞納海溝之前,世界上載人下潛的最大深度是1960年由美國Trieste號創造的10911米,在此之後五十年,馬裡亞納海溝底部一直無人問津,直到2012年由詹姆斯卡梅隆團隊製造的潛水器才第二次下潛到萬米深度的海溝底部,這兩次美國深潛器由於船上儀器不達標,只能簡單的進行下潛——上浮作業,而中國"奮鬥號"深潛船是第一個能在萬米水下實現較長時間,系統性作業的載人深潛船隻。
人類對海洋最深處的探索從未停止,2017年一部日本深海探測器在馬裡亞納海溝底部8178米拍到了已知的能夠存在的生活在海洋最深處的一種魚類;1998年日本"海溝號"深潛器在馬裡亞納海溝10898米深處拍攝到了白色的塑料垃圾袋殘片;中科院和浙大的科研團隊,在馬裡亞納海溝10908米的海水和土壤裡發現了大量的微塑料殘留。
在海洋最深處只能發現塑料和海參,這也難怪美國官方對深海的探索從來算不上用心。儘管如此,我國探索海洋最深處的腳步從未停止,除了"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以外,大量的無人潛水器被應用到海底探索領域,載人深潛器和無人潛水器的有效結合,讓中國擁有了自主研究萬米深海的能力。
海鬥一號
深潛器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做一個很厚的殼就萬事大吉了,單說深潛器的核心部分載人艙,就是國產新型鈦合金材料的結晶,簡單來說這種材料就是"更硬、更韌、更強",也被廣泛用於我國航空航天領域;深潛器的上浮也有大學問,在上浮過程中,船體外層的浮力材料就會打開,形成一個氣囊狀結構,就像遊泳時所用到的救生圈一樣,保證潛水器安全地返回水面。
氣囊狀結構
"奮鬥者"號載人深潛船是我國進入深海、探索深海、開發深海的基礎工具,在深海探測方面我國已經躋身於世界前列,為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維護海洋權益、引領海洋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