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者號順利突破萬米,深潛器如何潛入深海

2020-11-14 科海拾貝

最近我們國家的奮鬥者號深潛器順利坐底馬裡亞納海溝,潛水深度突破萬米。雖然潛水的地點還處於地球之上,但到達這麼深海底人類的數目還沒有到達月球的人類數目多,可見難度還是很大的。那麼深潛器是如何潛入這麼深的海底的呢?

潛艇的潛水原理

潛艇是戰爭中的利器,可以航行於海面之上,也可以潛行於海底之下。那麼潛水艇是如何實現上浮與下沉的呢?

潛艇中有幾個空氣艙室,當需要下潛時,打開空氣艙室灌入海水,潛艇整體密度大於海水,潛艇就能下潛;當潛艇需要上浮時,就往空氣艙室打入空氣,空氣密度小,潛艇整體的密度就小於海水,潛艇就能上浮。

深潛器潛水原理

深潛器也是使用這種方法嗎?不是的,海水越深,海水的壓力越大,潛艇一般最多在300m左右的海深活動,這裡的海水壓力大概在30個大氣壓左右。如果需要上浮將空氣艙室的海水排出,打入空氣艙室的空氣壓力就需要有30個大氣壓,現有設備可以做到。但是到萬米深度,海水壓力在1000個大氣壓了,沒有小型化的設備能將空氣加壓到這麼高壓力,也就無法用這種方式排出海水,讓潛艇上浮了。

那深潛器是如何下潛上浮的呢?

深潛器使用的一次性手段,深潛器通過電磁鐵吸附了大鐵塊,還有一部分鐵砂放置在一個容器之中。這些總質量加起來之後使得深潛器的密度大於水,深潛器得以不斷地下沉。

深潛器可以通過控制傾倒容器中鐵砂來控制深潛器下沉的速度,當深潛器下沉到最低處,需要上浮時,斷開電磁鐵的電,可以馬上拋掉電磁鐵吸附的鐵塊,深潛器可以快速上浮。使用電磁鐵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當深潛器遇到緊急情況,系統斷電時,不需要任何操作,電磁鐵因為斷電會自動拋掉鐵塊,從而讓深潛器快速上浮。

深潛器的內核

深潛器外觀看起來像是一條長長的魚,但深潛器的核心其實是一個圓球。因為人需要生存在1個大氣壓下,所以核心圓球中也只有一個大氣壓,這個圓球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圓球使用鈦合金製作,奮鬥者號的前輩蛟龍號的圓球是國內設計,俄羅斯製作的,到現在奮鬥者號,圓球的設計製造都是我們國家,這一切都體現了我們國家越來越先進的科技技術。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下次再見。

相關焦點

  • 「奮鬥者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人類如何一步步潛入深海
    澎湃新聞記者 羅 昕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奮鬥者號是中國研發的萬米載人潛水器,於2016年立項,由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研發力量為主的科研團隊承擔。
  • 中國載人潛水器再次突破,成功坐底深海10909米,超越不容易
    又有哪些突破讓我們看到驚奇呢?挺進蔚藍,不斷改寫深海潛水紀錄,大國重器背後的動力是什麼?前段時間,我國的"海燕-X"深海滑翔機的勝利返航,刷新了水下滑翔機的潛深世界紀錄,深度到達了10619米,造就了其世界上唯一能夠進行萬米深淵觀測的水下滑翔機的好成績。
  • 10909米!「奮鬥者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聽82歲高齡仍深潛南海的院士「淺說深海」
    「奮鬥者號」是中國研發的萬米載人潛水器,於2016年立項,由「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研發力量為主的科研團隊承擔。2020年6月19日,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被正式命名為「奮鬥者號」。這種不靠任何設施的下潛,深度有限,能到30米深就很了不起,從生理學來說100米就是極限。如果想要進入深海,尤其是要進行較長時間的考察,應當利用某種容器潛入海底。最先出現的容器,是17至18世紀發展的潛水裝備——潛水鐘。鐘的上部有空氣,供潛水者在水下呼吸而不需要回到水面。
  • 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海底電視直播,滄海號和奮鬥者號是怎樣實現的?
    2020年11月13日早上,繼11月10日早上的第一次萬米深潛後,由探索一號支持船搭載的奮鬥者號再次在已知地球的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進行萬米深潛,但與上次獨自深潛不同,這次它將有一個更加了不起的任務,進行2萬米深潛器艙內和海底作業電視直播!
  • 中國深潛器:為何最深只有10909米?
    今天發生了一件大事,中國深潛器「奮鬥者號」潛入了全世界最深的海洋:西北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但相信你大家都遭遇了一個疑問,就是新聞中播出的深度只有10909米,而馬裡亞納海溝公開最深的記錄是11034米,足足差了125米,難道海底正在隆起,海洋變淺了嗎?
  • 「奮鬥者號」坐底海洋深處10909米!
    2020年11月10日早8時12分,隨著顯示器上的數字正式突破一萬大關,探索一號下潛指揮室中傳來了一陣短促又熱烈的掌聲,奮鬥者號深潛器突破了萬米大關,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中國人首次在世界的最深處留下了自己的印記,在成功的背後,蘊含著的是中國船舶工程團隊、海洋科研工作者半個世紀的辛勞與汗水,這也是一段從追趕到超越的風雨荊棘路。
  • 厲害了我的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水深度再次突破萬米
    「奮鬥者號」是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支持的深海重大科技裝備。項目2016年立項,由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研發力量為主的科研團隊承擔。「奮鬥者號」已在無錫中國船舶702所的水池模擬了海洋環境下的多種工況,完成了各類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潛水器性能良好,狀態穩定。
  • 中國載人潛水器成功潛入10909米深海,美國曾中途放棄研究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據央視新聞報導,2020年10月9日,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這是中國萬米深潛時代下,對海洋最深處的又一次探索。在"奮鬥號坐底探索的六個小時內,三位中國潛航員將會在海底進行採樣工作。
  • 探訪萬米海底的深潛器,讓我們從力學角度了解一下!
    深海探測之所以比深空探測要困難得多,主要是由於海洋深處存在著普通結構難以承受的巨大壓力,同時在萬米深的海水中實現與海面的流暢通信也非常困難。面對深海探測這一世界難題,我們國家有大量的科研工作者為之付出了長時間的努力,終於在今年取得了兩項重大突破:一是「海燕-X」號水下滑翔機實現了10619米的最大下潛深度,刷新了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
  • 奮鬥者號坐底海洋深處
    2020年11月10日早7時42分,隨著顯示器上的數字正式突破一萬大關,探索一號下潛指揮室中傳來了一陣短促又熱烈的掌聲,奮鬥者號深潛器突破了萬米大關,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中國人首次在世界的最深處留下了自己的印記,在成功的背後,蘊含著的是中國船舶工程團隊、海洋科研工作者半個世紀的辛勞與汗水,這也是一段從追趕到超越的風雨荊棘路。
  • 地球最深處10909米,奮鬥者號深海歸來,深海處發現了什麼?
    目前地球的最深處有10909米,前不久奮鬥者號深海歸來,在深海它發現了什麼?奮鬥者號此次的目的就是下潛到地球最深處並且完成國家派遣的任務。奮鬥者號在下潛之前多次成功完成模擬實驗,所以下潛深海已經做足了準備工作,終於奮鬥者號不負眾望,成功下潛地球最深處,並且順利完成任務同時還發現了一些「特別」的東西。
  • 地球最深處10909米,奮鬥者號深海歸來,深海處發現了什麼?
    目前地球的最深處有10909米,前不久奮鬥者號深海歸來,在深海它發現了什麼?奮鬥者號此次的目的就是下潛到地球最深處並且完成國家派遣的任務。奮鬥者號在下潛之前多次成功完成模擬實驗,所以下潛深海已經做足了準備工作,終於奮鬥者號不負眾望,成功下潛地球最深處,並且順利完成任務同時還發現了一些「特別」的東西。
  • 海底10909米,國人首次潛入馬裡亞納海溝底部,耐壓殼尺寸世界第一
    北京時間 11月10日凌晨,被命名為奮鬥者號的我國首臺萬米級載人深潛器在馬裡亞納海溝下潛入水,7時42分,潛入10000米深的海底,又經過半個小時,北京時間8點12分,奮鬥者號抵達馬裡亞納海溝底部10909米的深度坐底,這是我國首個進入馬裡亞納海溝溝底的深潛器。
  • 中國「奮鬥者」創造新紀錄,製造一個深潛器到底有多難?
    上周,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兩次「打卡」馬裡亞納海溝,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標誌著我國的深潛事業又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11月10日, 「奮鬥者」號再次進行了萬米級海試。
  • 重大突破-「奮鬥者」號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自主研製,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萬米載人深潛器「奮鬥者」號順利在馬裡亞納海溝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 奮鬥者號潛深萬米,壓力相當於2千頭大象踩背
    光明網11月11日刊發文章,慶祝我國獨立研製和製造的深海潛航器"奮鬥者"號,在10900米的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域的"挑戰者"海溝是當今全球海洋中的最深點,其深度在11000米左右,具體有多深可以舉一個形象的例子:當你在挑戰者海溝的正上方投下1枚硬幣,這枚硬幣需要足足一個小時才能沉到海底——就是這麼深。
  • 中國"奮鬥者"為什麼非要在"馬裡亞納"座底?除了深,還有什麼
    但是,中國的"奮鬥者"號載人深潛器,為什麼非要選擇"馬裡亞納"海溝為座底地點呢?僅僅因為它被認為是目前人類所知的最深的海溝嗎?如果,我們的科考"奮鬥者"號深潛器可以不斷刷新深潛深度,並順利帶回樣本。礦藏品類的檢驗分析,將為未來的開發利用提供精準的數據參考。
  • 10909米!「奮鬥者號」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深淵究竟有何魅力?
    今天看到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國的「奮鬥者號」深海潛航器順利坐底馬裡亞納海溝並平安返航!看到新聞報導的那一刻,我興奮得不能自已,「奮鬥者號」能下潛至10909米10公裡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並且載著我們的三名科考人員安全返回,說明其整體科技水平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這背後必定凝聚了無數科研人員的汗水和努力!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下潛突破萬米 曾抵達三亞與「深海勇士號...
    記者 沙曉峰 攝  今年6月25日,「探索二號」船從福建馬尾造船廠碼頭啟航,經過830海裡的航程,於28日下午順利抵達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碼頭。「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同時從無錫運抵三亞,匯同「深海勇士號」與船舶進行適配工作,達到融為一體的聯合作業能力。
  • 奮鬥者號潛水器四大突破,尤其「鈦」最厲害
    奮鬥者號潛水器命名之前開展了徵名活動,總共收到了近10萬網友的個性化命名,經過由專項專家組、業主單位、科研團隊代表組成的評議組評議,最終,潛水器名字定為「奮鬥者號」。無疑這是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給人以奮發向上的推動。奮鬥者號潛水器是誰研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