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國家的奮鬥者號深潛器順利坐底馬裡亞納海溝,潛水深度突破萬米。雖然潛水的地點還處於地球之上,但到達這麼深海底人類的數目還沒有到達月球的人類數目多,可見難度還是很大的。那麼深潛器是如何潛入這麼深的海底的呢?
潛艇是戰爭中的利器,可以航行於海面之上,也可以潛行於海底之下。那麼潛水艇是如何實現上浮與下沉的呢?
潛艇中有幾個空氣艙室,當需要下潛時,打開空氣艙室灌入海水,潛艇整體密度大於海水,潛艇就能下潛;當潛艇需要上浮時,就往空氣艙室打入空氣,空氣密度小,潛艇整體的密度就小於海水,潛艇就能上浮。
深潛器也是使用這種方法嗎?不是的,海水越深,海水的壓力越大,潛艇一般最多在300m左右的海深活動,這裡的海水壓力大概在30個大氣壓左右。如果需要上浮將空氣艙室的海水排出,打入空氣艙室的空氣壓力就需要有30個大氣壓,現有設備可以做到。但是到萬米深度,海水壓力在1000個大氣壓了,沒有小型化的設備能將空氣加壓到這麼高壓力,也就無法用這種方式排出海水,讓潛艇上浮了。
那深潛器是如何下潛上浮的呢?
深潛器使用的一次性手段,深潛器通過電磁鐵吸附了大鐵塊,還有一部分鐵砂放置在一個容器之中。這些總質量加起來之後使得深潛器的密度大於水,深潛器得以不斷地下沉。
深潛器可以通過控制傾倒容器中鐵砂來控制深潛器下沉的速度,當深潛器下沉到最低處,需要上浮時,斷開電磁鐵的電,可以馬上拋掉電磁鐵吸附的鐵塊,深潛器可以快速上浮。使用電磁鐵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當深潛器遇到緊急情況,系統斷電時,不需要任何操作,電磁鐵因為斷電會自動拋掉鐵塊,從而讓深潛器快速上浮。
深潛器外觀看起來像是一條長長的魚,但深潛器的核心其實是一個圓球。因為人需要生存在1個大氣壓下,所以核心圓球中也只有一個大氣壓,這個圓球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圓球使用鈦合金製作,奮鬥者號的前輩蛟龍號的圓球是國內設計,俄羅斯製作的,到現在奮鬥者號,圓球的設計製造都是我們國家,這一切都體現了我們國家越來越先進的科技技術。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