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米深海潛入釋疑:什麼是深海飽和潛水?

2020-12-04 東方網

原標題:300米深海潛入釋疑:什麼是深海飽和潛水?

  新華社電(記者 林紅梅 樊曦)1月12日,北緯20度18分、東經115度09分的南中國海海域。5時09分,搭載著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胡建、管猛、董猛3名潛水員的潛水鐘,從300米水深的海底回到工作母船的甲板上,完成與生活艙的對接,3名潛水員返回到生活艙裡休息。現場總指揮郭傑宣布,3名潛水員圓滿完成我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海底出潛探摸作業,巡迴深度達到313.5米。這是300米深的海底首次迎來了中國人的身姿,中國由此具備了人工潛入300米深的海底「龍宮」探寶的能力。

  記者在現場看到,潛水工作母船「深潛號」懸浮在海面上,船甲板上安放著用於潛水員加壓、減壓的生活艙和運送潛水員到海裡的潛水鐘。1月9日13時,6名飽和潛水員進入到生活艙裡開始加壓。1月11日24時,搭載著3名潛水員的潛水鐘,開始被下放到海裡。1時40分、2時22分,3時33分,胡建、管猛、董猛3名潛水員相繼從潛水鐘裡鑽出,遊到海裡進行探摸。4時29分,3人完成探摸巡潛,相繼回到潛水鐘。5時09分,3人乘坐潛水鐘「電梯」,安全返回到甲板上的生活艙裡。

  上海打撈局局長沈灝說,12日上午8時,李洪健、羅小明、譚輝3名潛水員第二批下水作業。返回生活艙後,6名潛水員在生活艙裡減壓,預計將於24日出艙,回到正常的生活環境中。

  釋疑

  什麼是深海飽和潛水?

  深海的巨大壓力使人類生命無法承受,成為人類進入的「禁區」。科學家發明了「飽和潛水」技術,讓潛水員體內各組織體液中所溶解的惰性氣體達到完全飽和的程度,來適應高壓環境。這就需要建造一個生活艙,給艙裡加壓形成高壓環境,潛水員在艙裡呼吸的氣體是氦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潛水員可以長期停留在高壓下進行作業,然後一次減壓出倉。此次作業完成後,需要返回生活艙裡過11天,才能完成減壓。

  300米深海飽和潛水有何意義?

  南海大量油田的開發大多處於300米深度以內,正向300米深度拓展,一旦出現嚴重的深水災難,處理難度巨大,迫切需要有一支具備深潛水搶險能力的隊伍。

  我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作業取得成功,表明中國在向深海進軍的徵程中,可以在更大的深度下,開展複雜的水下安裝、抽油、搶險打撈作業,可增強我國大深度水下各類應急搶險和環境救助能力,提高應對我國東海、南海及經濟專屬區政治、經濟等緊急事件發生的能力,提升我國在海洋活動、海洋經濟中的話語權,這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製圖/沙楠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飽和潛水:潛水員與深海高壓的較量
    1月20日9時,經過飽和潛水試驗和13天的減壓,參加飽和潛水專項試驗的海軍北海艦隊某防救生支隊4名潛水員依序出艙,創造了330.2米的全國飽和潛水新紀錄。這330.2米意義巨大:它將人體直接暴露於34個大氣壓的深海高壓環境下,每平方釐米的身體承受的壓力為34公斤力。堪稱一場潛水員與深海高壓的戰爭。
  • 深潛號潛水員摸底南海深海313.5米 出艙探底互拍
    [承受著深海刺骨的寒冷與沉重壓力,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潛水員昨天成功完成中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海底出潛探摸作業,巡迴深度達到313.5米,刷新此前198米的紀錄,這標誌中國具備人工潛入300米深海作業的能力。]
  • 我國首次成功潛下300米深海 6名潛水員需減壓11天
    我國首次人工潛下300米深海成功,昨凌晨實際潛深313.5米  300米深潛探海監視器顯示,胡建、管猛、董猛3名潛水員在水下展示國旗我國首次人工潛入300米深海示意圖潛水員需從生活艙進入潛水鐘
  • 上海6名潛水員完成首次300米飽和潛水 順利出艙
    東方網1月26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昨天上午9時,來自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的6名飽和潛水員在完成減壓後順利出艙,身體狀況良好,我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作業取得成功。靠泊在深圳赤灣碼頭的中國首艘飽和潛水工作母船「深潛號」上,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局長沈灝宣布了這一消息。目前,500米飽和潛水作業已被交通運輸部列為下一步的攻關課題。
  • 中國海軍水下330米巡遊 創飽和潛水新紀錄
    有些讀者會問,我國已經有了可潛水7200多米的蛟龍號,為什麼還要關注一次300多米的作業呢? 答案是:任務種類不同。飽和潛水擔負的是水下應急救援任務,尤其是救生任務。而蛟龍號則是在深海領域進行作業,完成深海探礦、海底高精度地形測量、可疑物探測與捕獲、深海生物考察等任務。
  • 300米海底出潛首成功 飽和深潛的中國突破
    繼嫦娥三號成功實施軟著陸,開啟「月宮」新生活後,我國深海飽和潛水又一次挑戰了極限。近日,中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海底出潛探摸作業圓滿成功。6名飽和潛水員在高壓環境暴露生活了380小時,並完成減壓後依序出艙,安全返回工作母船。他們經過24小時適應恢復後,目前身體狀況良好。此次飽和潛水深海作業,實現了我國歷史性的突破。
  • 和TA一起,徵服無垠深海
    淺海潛水1953年–潛航者型是首款防水深達100米的潛水腕錶,象徵著勞力士及深海潛水史上邁出的重要一步。為順應生活方式的改變,勞力士發明了防水錶殼。之後,品牌轉而設計並研發能夠滿足新銳深海專業潛水員需求的腕錶。1953年,勞力士推出潛航者型(Submariner),這是首隻防水深達100米(330英尺)的潛水腕錶。
  • 潛入深海!海軍潛水員南海大深度潛水訓練
    原標題:潛入深海!海軍潛水員在南海某海域進行大深度潛水訓練近日南部戰區海軍某防救支隊組織潛水員在南海某海域進行大深度潛水訓練訓練中他們針對大深度潛水訓練難度大危險係數高去看看訓練中的精彩畫面↑母船動力定位↑潛水員準備下潛↑向目標深度下潛↑向目標深度下潛↑向目標深度下潛↑出潛水吊籠
  • 正式進入10000米深海
    說到底,潛入海洋實在是太難了。這與深海的惡劣的環境條件有很大關聯。而在無裝備的情況下,人潛水最深記錄是113米,有裝備記錄也僅僅是332米。傳說中,馬其頓王國的亞歷山大大帝曾身著皇袍,頭戴皇冠,坐在一隻密封的水晶桶中,潛入深海。
  • 深海一萬米有多恐怖
    然後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才8844.43米,也就是說整個珠穆朗瑪的放入馬裡亞納海溝都不能將其填滿。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又名瑪利亞娜海溝。位於11 °20′N,142°11.5′E。深海一萬米的壓強是驚人的,在深海一萬米處深海壓強達到驚人的一噸每平方釐米。
  • 乘「電梯」人工深潛三百米探「龍宮」海底遨遊數小時
    5時零9分,搭載著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胡建、管猛、董猛3名潛水員的潛水鐘,從300米水深的海底回到工作母船的甲板上,完成與生活艙的對接,3名潛水員返回到生活艙裡休息。現場總指揮郭傑宣布,3名潛水員圓滿完成我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海底出潛探摸作業,巡迴深度達到313.5米。這是300米深的海底首次迎來中國人的身姿,中國由此具備了人工潛入300米深的海底「龍宮」探寶的能力。
  • 中國,正式進入10000米深海
    說到底,潛入海洋實在是太難了。這與深海的惡劣的環境條件有很大關聯。下潛深海最重要的難題,是海水壓力。海水越深,壓力會成倍地增加,而人體的抗壓能力是很有限的。據生物學家計算,在沒有任何裝備的情況下,人類深度潛水的極限在100米左右。如果不是為了挑戰記錄,一個受過訓練的人,大致下潛至40米深的海中就要往回走了。而在無裝備的情況下,人潛水最深記錄是113米,有裝備記錄也僅僅是332米。
  • 鯨魚全身都是肉,能輕鬆潛入深海,為什麼人類的潛艇卻做不到?
    數千年前,人類已經能夠製造出大船揚帆起航,但是流傳在世界各地的海怪傳說,說明了當時的人們對深海的恐懼。直到一百多年前,人類才發明了能夠在水下航行的潛艇。在海洋裡,有著許多潛水能力很高的動物,比如鯨魚。抹香鯨一口氣就能潛入2000多米深的海域捕食烏賊,能夠在深海輕鬆活動幾個小時。對於血肉之軀的鯨魚來說,它為什麼比鋼鐵鑄造的潛艇更能潛水呢?答案其實並不複雜。
  • 深海浮世:讓你潛入海底,真能靜下來嗎?
    暫別塵世,潛入深海——潛水,探尋現代商業社會外的一片淨土玩過攀巖、跳傘、漂流,戶外極限運動死忠粉鍾峪,終於在去年做了和她「深海太太」身份相稱的事情——撲通跳入海水、到海底去靜靜。這實在不正常,鍾峪可是出了名的瀟灑,什麼都不怕,就怕不夠刺激、不夠自由。
  • 10000米的深海究竟有多恐怖?潛水員看了它扭頭就跑
    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進入深海的潛水設備也越來越先進。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人類已經擁有潛入10000米的深海進行海底世界探索的能力。那麼,讓我們非常好奇的是:10000米的深海裡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世界?那裡到底有什麼東西?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 卡梅隆駕駛「深海挑戰者號」潛入地表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深海大挑戰
    卡梅隆駕駛「深海挑戰者號」潛入地表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深海大挑戰 2018-07-10 14:21 來源: ON MY WAY 為了潛入馬裡亞納海溝,詹姆斯‧卡梅隆設計了自己的潛艇
  • 日本的深海探測機器人
    從人數上來看,潛入6000米以上超深海底的人比抵達太空的人還要少。「深海之旅」需要很高的技術。阻礙人類挑戰海洋的是水壓,水深每增加10米就增加一個大氣壓。 但是,就無人機器人而言,日本技術已經到達了潛水1萬米。與卡梅隆導演潛入同一地點的是日本的無人深海探測器「海溝號」。海溝號1995年抵達10911米海底。
  • 潛水員模擬深海實驗艙生活19天:看電影疏導心理
    昨天下午3時40分,隨著4名潛水員走出飽和潛水高壓實驗艙,一項亞洲模擬飽和潛水實驗深度新紀錄由此誕生。493米模擬巡潛深度、480米氦氧飽和模擬潛水實驗的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9個掌握突破400米深度、潛水員直接暴露在高壓環境下作業技術的國家。
  • 感動交通 | 上海打撈局救撈工程船隊潛水隊:這支深海鐵軍不簡單!
    這是一支履行公益性海上搶險救撈職責的潛水突擊隊,圓滿完成「桑吉」輪應急救援及水下抽油任務、長江沉船「東方之星」輪打撈任務。這是一支推進我國深潛水技術發展的深潛先鋒隊,實現中國飽和潛水零的突破並刷新了313.5米國內飽和潛水新紀錄。
  • 中國載人潛水器再次突破,成功坐底深海10909米,超越不容易
    今天(11月10日),據央視新聞消息,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這意味著我國深海載人潛水更進一步,10909米,這一數字造就了我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成功挑戰"世界第四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