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中國網訊】為進一步拓展MBA學生學術視野,提升MBA學生學術研究能力和學術交流能力,我院組織了15名MBA學生代表及校友代表組成訪學團,於7月13--20日赴臺灣清華大學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學術交流活動。
川大MBA訪學團在清華大學臺積館合影
壹·學習篇
臺灣清華大學MBA課程設置主要涉及「產、銷、人、發、財」五個方面,本次放學團重點參與了該校「銷、人、財」三個方面的課程學習和參觀實踐活動。
「銷」即銷售相關課程,臺灣清華大學專門為川大MBA訪學團一行開設了息管理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課程,由許裴舫教授授課。許教授通過講授式教學,給大家普及了一些MIS的基礎知識,再通過一個在線的實操培訓讓大家從課堂遊戲中親身的體會,從零售商、經銷商、代理商到工廠的全流程供應鏈管理體系,讓參加課程的同學都深刻體驗到了信息管理和信息互通在現代供應鏈管理體系中的重要性。
許裴舫教授講授訊息管理系統
「人」即人力資源相關課程,該門課程川大MBA訪學團全程融入清華大學MBA第18屆在職專班同學的課堂,與他們共同參與了劉玉雯教授該門課程的學習。劉教授用一天的課程為大家講授了「僱員的甄別和篩選」,詳細講解了人力資源相關的基本原理和應用,結合學生工作單位的具體情況和個人的工作及管理經驗,從HRM定位切入,深入淺出地分析了人力資源如何配合企業布局,讓課堂上的每一位同學都深刻認識了相關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和技能。課堂上,劉教授還邀請到SAP公司的產品經理Kevin Lan到課,結合科技趨勢和全球人力發展趨勢,有針對性地分享了人力資源解決方案。
川大MBA訪學團與臺灣清華大學MBA合影
「財」即財務和金融相關課程,該門課程是由臺灣清華大學EMBA中心主任餘士迪教授為大家帶來的一堂金融知識饕餮盛宴,餘教授從「漫步華爾街」講到國內股票市場分析,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結合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將一些深奧的金融知識和投資技巧用淺顯的話語講明白。授課的後半段,餘教授還讓自己的「關門弟子」---馮峻嗣上臺為大家分享了他在滬深股市的實操經驗,讓在座的同學收穫頗豐。
川大MBA訪學團與餘士迪教授(第一排左5)合影
貳·參訪篇
根據《財富中國》對發達地區的行業界定與行業演變規則的行業進行新的分類規則,將行業分類分為24個大類。本次訪學,川大MBA為訪學團精心組織挑選了涉及信息產業、農林牧漁、醫療衛生和玩具禮品等四個大類的企業,供訪學團全體師生參訪。
為了幫助同學們認識臺灣「信息產業」的發展,學校組織了全體師生參訪了臺灣一家半導體製造公司,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是,成立於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以及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製造服務(晶圓代工)企業,總部與主要工廠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在走訪過程中,同學們了解了該企業發展的全過程,親身體驗了該公司產品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同時了解到,截止2013年該企業營收突破19.85億美元,晶圓代工市佔率46%,為全球第一。
川大MBA訪學團在臺積電體驗科技產品的應用
為了幫助同學們認識臺灣「農林牧漁」業的現狀,訪學團一行前往了位於臺灣南投魚池鄉的日月老茶廠。日月老茶廠,的前身是臺灣農林公司的魚池茶廠,在921災後重新建造並開始規劃轉型,從單純的制茶廠轉型成兼具生產紅茶、有機農業、推廣健康飲食與環境的觀光茶廠,傳統工藝傳承至今,堅持人工炒制,50年前的老機具也仍然轟隆隆運轉著,讓空氣中也蔓延著清新茶香。當問及為什麼不引進機器加大產量,企業的負責人說人工炒制的茶葉一般都較完整、鮮亮,口感比較清純,機器炒制茶型不是很好,並且因為不能控制輕重度會產生斷裂或過火,老茶廠堅持人工炒茶,雖然在產量上可能受限,但是維持了茶葉本身的質量,這一點引起了訪學同學的思考。當下在追求產量和規模的同時如何保留傳統工藝的品質,努力朝向尊重生命和大自然的耕作方式邁進,將現代工業和傳統工藝巧妙的結合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該廠秉承的「工匠精神」讓同學們拓寬了轉型發展的認識,讓訪學團在關賞制茶老古董機器與廠房的同時,更深入了解臺灣的紅茶文化。
川大MBA訪學團在日月老茶廠合影
為了幫助同學們了解臺灣「醫療衛生」業的轉型,訪學團走訪了臺灣最大的科學中藥廠順天堂。通過一天的參觀,同學們了解到順天堂在大陸多省市合作採購藥材,選用各地最好的藥材原料地,通過對中藥的濃縮,解決中藥入口難成份不穩定的問題。順天堂創始人是許鴻源博士,他親身見證中藥治癒久病的自己和至親,深感中藥藥理的博大精深,但是當年中藥材品質與煎煮成份不穩定,啟發了他研究中藥的決心,率先引進日本的濃縮技術,開創了臺灣中藥濃縮技術的新裡程,成為首家上市的濃縮科學中藥的藥企。通過參訪順天堂,讓同學們深刻感受到傳統中藥與現在科技結合的魅力,訪學團同學們深刻領悟到「順天應人」是順天堂超過一甲子之堅持,它把中藥這門我國傳統的醫療學科發揚光大,解決了中藥的痛點同時對藥品本身品質的把控、藥效藥理的研究,成為其脫穎而出的關鍵,也是大家在工作和治理管理企業中應該秉持的精神。
順天堂工作人員為參訪同學講述企業概況
為了幫助同學們認識臺灣「玩具禮品」業的生產理念,訪學團在老師的帶領下專程前往位於臺北市大稻埕迪化街印花樂企業參訪。該企業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臺灣設計印花布的品牌,該品牌從創立之初,就以「圍繞著生活創作」為核心,將臺灣生態、臺灣記憶,轉化為新的創作元素,結合圖案設計與印花織品,創造自在而有特色的印花生活風格。同學們在了解了該企業的品牌故事和品牌內容後,深深地為其產品所感染和吸引。
印花樂員工為參訪同學介紹臺灣中小企業的立足點和面臨的社會考驗
叄·交流篇
在臺灣訪學的一周時間內,川大MBA訪學團學生與臺灣清華同學一同學習,深入交流,增進了彼此的友誼。
「了解」,7月14日下午,在臺灣清華大學老師的帶領下,訪學團全體成員參觀了清大校園和新建成的圖書館,使參訪同學對臺灣高校的校園生活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臺灣清華大學大事記介紹館
2013年新建成的圖書館不僅有一套先進的借還書、預約書系統,還有功能齊全的各種會議室,有專門供同學們展覽的公共區域、演講的區域,有提供討論的能測分貝的討論室、可以看3D的觀影室、一個人的錄像室,還有發呆區、活動排練區、方便乾淨的網上瀏覽區、家眷兒童借閱區……每個區域都互不影響,不會影響看書的同學…… 很多有意思、有溫度很人性化的設計,是從頭到尾沒有設計師,很多設計和風格都是工作人員自己的想法,讓參訪的同學不禁感嘆他們的精妙構想!
川大MBA訪學團在臺灣清華大學圖書館參觀、合影
「融合」 ,在訪學的過程中,臺灣清華大學的同學讓川大MBA全體師生體會到賓至如歸,課間總能吃到臺灣同學請的各種臺灣甜品,還有幸吃到了剛做母親同學為大家帶來的喜餅,讓大家真實融入到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中。7月15日晚,在訪學團進行了一天緊張的學習之後,臺灣清華大學還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聯誼晚宴宴請赴臺全體師生,大家在課堂之外互留名片,交心談心,通過這樣的聯誼,使得兩所學校的同學彼此的心貼的更加近了。
聯誼會現場
「互敬」,通過幾年兩所學校的交流和相互的走訪,兩所學校的師生都結下了不解之緣。川大MBA為授課老師帶去了頗具四川特色的熊貓蜀錦作為紀念品,希望他們能常見熊貓、常念川大;訪學團的同學們則為老師們精心準備了四川本土的火鍋底料,把正宗的四川味帶到了臺灣,希望他們能嘗到正宗的四川味。
訪學團老師代表和學生代表分別為臺灣清華大學老師送上紀念品
幾天的訪學,在彼此的交流和朝夕相處中,兩岸學校的同學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川大MBA的同學在回程時,臺灣清華大學的學生代表還專程趕往機場為訪學團送行,也為大家帶去了刻有臺灣土著民圖騰圖案的手環作為紀念,象徵著兩岸學校同學們的友誼長存。
臺灣清華大學的同學赴機場送別,並帶去紀念品做為留念
肆·收穫篇
訪學課程結束後,臺灣清華大學MBA為該次川大MBA訪學舉行了結業典禮。臺灣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MBA主任李傳楷教授發表講話,表達了對同學們的美好祝願和兩校以後交流合作更加密切的期望。
李教授講話結束後,川大MBA訪學團帶隊老師陳睿作了發言,對臺灣清華大學對此次訪學的支持和無微不至的安排致以謝意。
兩校教師代表發言
隨後,學生代表高筱航和葉荷也分別上臺分享了自己的訪學心得,將這幾天的訪學過程一一回顧:我們不光收穫了知識,更收穫了臺灣清華大學師生們的深厚情誼。
川大MBA學生代表發言
最後,李主任和餘教授為川大MBA同學們頒髮結業證書,併合影留念。同學們都高度評價這次訪學交流活動,紛紛表示這幾天的課堂學習、人文了解和企業參訪,對我們今後的工作和學習都大有益處。
李傳楷教授為學生頒髮結業證書
餘士迪教授為學生頒髮結業證書
川大MBA2017年赴臺灣交流學習活動短短一周,各項活動安排非常緊湊高效,是一次求真務實的交流訪學活動。時間雖然短暫,但行程飽滿豐富、交流深入、討論熱烈。在這次訪問中,臺灣高校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校園文化,還是臺灣的風土人情都給我校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本次海峽兩岸師生學術交流活動,既讓川大MBA學生在交流中開闊了眼界、拓寬了研究思路,又讓臺灣高校師生進一步了解川大MBA的發展和特色,同時為進一步推動川大商學院與臺灣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的合作交流打開了一扇窗口。
版權聲明:
本文轉載自四川大學,如原作者如不願意本網站刊登使用相關素材,請及時通知本站,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予以處理,聯繫010-5357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