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在歷史長河中,我們學會了什麼是「團結就是力量」,什麼是「眾志成城」。不說其它,單看這次的「黑天鵝」事件就能明白。災難發生之後,確實有過艱難,有過苦痛,但是當軍人前去支援,當醫生前往重災區援助,當農民前去送食物……我們明白了,中國人是打不退的,因為我們懂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另一方面,當大家各司其職時,也顯示出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災難在人類面前才會消退。人需要群居,尤其是中國人,我們一個人是生活不下去的。人可以享受孤獨,但不能永遠身處孤獨。
此外,中國也因為「分工合作」增加了財富,躋身於大國行列。拿現在最火的外賣來說吧,假如一個城市大約有100萬人,那麼這些人裡大約會有1成的人會點外賣,也就是說有1萬人有這方面的需求。
1萬人的需求,大約需要幾千個外賣小哥來滿足。以前沒有外賣員這一行業,而這1萬人的需求,就為上千人解決了工作問題。勞動分工,就是這麼來的。對於國家來說,這不僅代表經濟得以發展,還或多或少的解決了財富分配不均問題。
另外,依靠著「勞動」,我們還拿到了一項世界第一。這一項就是「全球各國勞動參與率」。資料顯示,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其沒有工作的人口才只佔比24%。而這其中,還包括失去和沒有勞動能力的老年人與未成年人。
基於此,中國憑藉著這76%的勞動參與率,力壓其它國家,佔據了世界第一的位置。據悉,中國勞動參與率達到76%時,超級大國美國的是65%,而鄰居日本則是58%。這樣一算的話,中國參加勞動工作的人數確實十分驚人,竟然能有超10億人。
其實這也是有跡可循的,因為絕大多數國人在擁有勞動能力,並且達到年齡之後,都不會選擇渾渾噩噩。大家要不是去上學,要不就是創業或是外出打工。因為我們從小接觸的教育是「勤勞是美德」。
而這,也造就了中國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就成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還享譽世界。雖然社會新聞上總是有什麼關於「啃老」的報導,但那每個國家都會有一些不太「好」的人,中國也不會例外。
事實上,很多國人都不會覺得自己勤勞,因為我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但其實,國人的壓力也是在這種情況出現的。據悉,在東南亞的一些國家,餐廳營業不是全天候的,他們需要自己的時間。可國內不一樣,餐廳堪稱是24小時無休。
還有很多上班族的「痛」是加班,雖然說是朝九晚五,但其實一天的工作時間累積下來早就超過了10個小時,甚至還要再繼續加班。而這種勤勞,也是很多國家「害怕」中國的原因。
雖然我們總是因此抱怨,抱怨自己壓力大,抱怨要花錢的地方太多,抱怨加班和工作。但當財富增加,當國家地位提升時,大家還是不可避免的會感嘆國家的強大和生活的美好。一定要相信,祖國的強大,來源於每一個勤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