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地球的自轉逐漸變慢,會導致大地震時期加速到來嗎?

2020-09-05 金科玉普

汶川大地震中,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在大自然的渺小,以及自然災害的威力強悍。地震,我們都知道是板塊與板塊之間的相互擠壓,相互碰撞的地質活動,它是屬於自然災害,自然現象的一種。在世界中,無時無刻在發生著大大小小程度的震感,據國際地震局的數據統計,每年至少都會發生500多萬次的

地震。只不過可能不強烈,人們感受不到。

強悍的大地震給人們帶來的是無盡的痛苦,人員傷亡和財產巨額損失,更加可怕的事情是地震往往會引發次生災害的發生,比如海嘯、火災、山體滑坡等,這些都是人類無法估量的。災難片中地震雖然可以通過一些精密的儀器去探測,但是它每個次數的強度是無法可以辨別出來,所以地震還是有著很狡猾的一面。沒人知道它會不會下一秒就爆發。

地震威力如此之大,你可能不知道,它還會與地球的自轉速度有關!相關科學的研究團隊紛紛提出這個話題,地球的自轉速度正在發生很不理想的變化,速度減緩。在幾億年前,科學家們就開始通過研究海洋中的珊瑚化石,就發現地球的自轉周期很明顯短於現在,也就是說那時地球的自轉速度就一直在變慢。

有所不知,現在地球的自轉速度增加的時長是1.8毫秒。如果照這樣下去,那地球的地震會不會更加的頻繁發生?到底是什麼原因影響著地球自轉速度變慢呢?起初,科學家們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兩極冰川融化,到兩邊受力不平衡不得不減速調整。

當然,這種說法我們不可否認,因為都有一定的根據。其實讓地球自轉變慢的原因有很多種,而月球的潮汐力也是其中之一,不過這種影響在未來會慢慢的減少,因為月球正在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離開地球,我們依舊要重視這個問題。總的來說,人類的活動才是最大的罪魁禍首,不斷向宇宙發射探測器,建立空間站等,都對地球產生巨大的反作用力。說了這麼多,到底對地震有沒影響?

科學家們收集到數據顯示,在地球自轉速度變慢的這幾個月中,地震的次數是明顯的增加。但是,還是無法確定地震的範圍與周期,一切都是未知數,這也告訴我們要在做好隨時準備面對問題的心。

英國的氣候專家曾指出,歷史上的5次大地震中,幾乎都與地球自轉變慢而加快地震的頻率。甚至還有的科學家預測,地球的自轉周期變慢引發的地震並不是最壞的結果,還有更多的可能是帶來人類未知的災難,即使這些只是根據已有資料的推斷但我們也不可小覷。畢竟,在當前技術水平不高的情況下,人類在大自然面前仍然微不足道。或者在不久的將來,人們的意識普遍得到提高,開始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地球也會為之有所改善。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變慢將導致大地震時期到來
    該論文指出,地球的自轉速度正在一天天變慢,過去的每一個世紀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出2.3毫秒,現在地球的自轉速度增加的時長為1.8毫秒。也就是說,地球自轉變慢會直接引起大地震次數增多,甚至影響到地球的根本。
  • 地球自轉逐漸變慢,會導致大地震時期來臨嗎?
    災難片中地震雖然可以通過一些精密的儀器去探測,但是它每個次數的強度是無法可以辨別出來,所以地震還是有著很狡猾的一面。沒人知道它會不會下一秒就爆發。地震威力如此之大,你可能不知道,它還會與地球的自轉速度有關!相關科學的研究團隊紛紛提出這個話題,地球的自轉速度正在發生很不理想的變化,速度減緩。
  • 地球自轉變慢,或將導致大地震時代到來,變化已引起學界擔憂
    而在最近的一項研究當中,美國的地質團隊指出,地震的發生或與地球自轉速度變慢有關。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導致地球的自轉速度產生變化了呢?而令人們意想不到的是,導致地球自轉變慢的罪魁禍首竟然是地球的鄰居——月球。
  • 地球自轉變慢,或將導致大地震時代到來,其變化引起學界擔憂
    據不完全統計,地球每年500多萬次的地震,每天發生的次數就多達上萬次,只是一些地震的震級較小,生活在地面上的人們感覺不到罷了。每當發生大型地震,都會帶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地震會造成火災、毒氣洩漏、山體滑坡甚至是海嘯等等的災難。
  • 地球自轉變慢或導致明年地震頻發,尤其是赤道地區
    事實上就算沒有潮汐現象的出現,地月之間的這種作用力也會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月球的公轉速度會因此增加,速度的增加會讓月球每年以4釐米的速度遠離地球。而月球的反作用力會讓地球自轉速度變慢,平均每天的增長時間卻在1500萬至2500萬分之一秒之間。
  • 地球的自轉為什麼會變慢?
    地球的自轉動量繼承於形成太陽系的星雲(角動量守恆),這個星雲的名字也叫太陽星雲。圖:正在成形的行星地球的自轉是在不停的變慢的,目前的一個恆星日(地球相對於某個恆星連續兩次經過其上中天的時間間隔,有別於太陽日的24小時)是23時56分2.1秒。
  • 地球正在剎車,自轉正在變慢,或引發更多大地震
    然而月球遠離地球這一事實正在引發一個嚴重的後果,很可能導致地球更頻繁地發生大地震,這卻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 由於月球引力的影響,地球上海洋隆起產生一種剎車效應,拉扯著地球使其轉速變慢,導致月球逐漸遠離地球,每年約
  • 地球自轉變慢了,未來還是24個小時嗎?白天不愁沒時間用了
    審核-小文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才有了人類的時間、四季與黑夜白天的概念,可以說是大家都知道的知識,那麼你知道嗎,其實地球的自轉並不是恆定的時間,一直以來呢,地球的自轉都在不斷的變慢,但是自從1999年以後,地球自轉就可以說加速,就再也沒有減慢過。
  • 科學家警告,隨著地球自轉變慢,我們將面臨頻繁地震
    這似乎是自相矛盾的,然而地球自轉速度在幾年裡的微小減慢,會使得每天的長度延長一毫秒或更多,大地震頻率的增加似乎與之有關。「明年我們應當會看到大地震次數的顯著增加,」 Bilham 在接受《觀察家》採訪時警告稱。「今年我們過得很輕鬆。目前為止我們只經歷了六次大地震。而進入2018年,大地震可能會輕鬆達到20次。
  • 地球自轉速度在變慢,如果地球突然停止,我們的生活會發生什麼?
    如果地球突然停止自轉,會發生什麼?你知道我們的地球正在放慢腳步嗎?或者說時間的流逝變慢了,這確實是事實。在過去的100年裡,我們的時間要比過去更長,平均下來每天增加了1.7毫秒。往回推算,在6500百萬年到2.4億年前恐龍在地球出沒時一天的時間是23小時,而這些變化都跟地球的自轉速度變慢有關,那地球自轉速度變慢又是因為什麼呢?地球變慢的自轉速度又是為何?
  • 一直說潮汐力在減緩地球自轉,為什麼現在地球自轉卻加速了?
    甚至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科學家也預測地球自轉還會加速,2021年平均一天地球自轉的周期將會縮短0.05毫秒。 那麼地球為什麼會突然加速呢?未來會一直加速下去嗎? 首先我們說下,在天文學上,月球和太陽是怎樣給地球制動的?
  • 月球公轉在變慢,地球自轉也在變慢,會不會慢到一天就是一個月
    月球公轉在變慢,地球自轉也在變慢,會不會慢到一天就是一個月?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天,而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的時間則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個月。那個時分的地球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可能只要幾個小時,而在於大量的小行星發作撞擊之後,地球自轉的速度也會由於撞擊方向的不同,時而變快,時而變慢。小行星的撞擊之所以可以對地球自轉速度產生如此宏大的影響,是由於那個時分的地球並沒有如今這麼大。與其它小型天體的碰撞使得地球本身質量不時增大,而隨著地球質量的增大,小行星的撞擊對地球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小。
  • 地球自轉變快,我們要「加速」過新年了?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地球為什麼會有自轉?並沒有證據表明年長(和地球的公轉周期相關)會發生大的變化,因此天數的減少表明在遙遠的過去,地球自轉得更快。此外,日長由寒武紀時的不足21小時,逐漸增加到了現在的24小時。導致地球自轉變慢的因素是潮汐,它是由於月亮、太陽對地球的引潮力造成的。月亮引發的潮汐要比太陽顯著得多。
  • 3.7億年前一天大約22小時,那麼地球自轉速度為什麼會變慢?
    根據目前的觀測數據,地球近日點每年遠離太陽1.5釐米。地球為什麼會自轉?珊瑚化石證明地球自轉速度確實在變慢,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地球速度在變慢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弄明白地球為啥會自轉。地球、太陽同宗同源,來自同一片星雲,同樣也繼承了旋轉的特性。
  • 一年縮短60天,地球自轉變慢原因何在?科學家:人類自救很可笑
    自從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發現生物鐘以來,對前奧陶紀的貝殼、珊瑚等化石的研究表明,當時的地球每年有420天,相比較現在的365天,多了整整60多天。這表明,地球自轉的速度正逐漸變慢。之後天文學家們對比了天文觀測數據,也得出了與地質學家一致的結論。這種趨勢是否還在繼續,地球為何會變慢呢?這也是許多人一直關心的問題。要說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了解地球自轉的原因。
  • 地球為何會自轉,它逐漸加速的原因是什麼?為何地球自轉從未停止
    當它們緊聚一起並開始形成恆星與其它行星也就是我們的太陽與其他八大行星時,我們新生太陽系中的各個成員開始旋轉並逐漸加速。自轉是如何加速的?如果你想讓一個物體加速旋轉時,你可以嘗試讓它向中心收縮以此使其更加緊湊。
  • 地球自轉正在逐漸變慢,未來或引發災難,背後原因令人頭疼
    我們都知道地球從誕生億萬年來從未停止過自我旋轉,經歷了一萬年的歷史為什麼會被發現自轉速度正在變慢?是否往後世界各地人類分別要面臨不同的永久的黑夜和永久的白天,永久的春夏秋冬?地球在逐漸老化還是消亡,背後的原因科學家有沒有明確的說法?
  • 科學家:地球自轉正在加速?是怎麼回事?
    但這種級別的大碰撞在地殼冷卻後就基本沒發生了,至於每年掉進來的各種小行星隕石什麼的,由於與地球自身質量相比質量太小了,動量相當有限,所帶來的角動量改變微乎其微。因此可以認為地球的角動量基本沒有再增加。但地球自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嗯?這秒變勵志畫風怎麼說?這是由於周圍大質量天體的潮汐效應造成的地球自轉角動量的損失,從而導致地球自轉減速。
  • 月球公轉在變慢,地球自轉也在變慢,終有一日,一天就是一個月
    在地球最初形成的時候,太陽系是十分熱鬧的,那時各種大小的天體遍布於太陽系之中,碰撞是在所難免的。那個時候的地球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可能只有幾個小時,而在與大量的小行星發生撞擊之後,地球自轉的速度也會因為撞擊方向的不同,時而變快,時而變慢。
  • 地球自轉在變慢,月球公轉也在變慢,終有一日,一天就是一個月
    其實,地球自轉的速度是越來越慢的,在地球早期,一天只有幾個小時,在恐龍時期一天只有20幾個小時,而今天,一天是24個小時。如果地球歷史足夠長,那麼未來很有可能一天就是一個月那麼久。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和月亮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