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地球從誕生億萬年來從未停止過自我旋轉,經歷了一萬年的歷史為什麼會被發現自轉速度正在變慢?是否往後世界各地人類分別要面臨不同的永久的黑夜和永久的白天,永久的春夏秋冬?地球在逐漸老化還是消亡,背後的原因科學家有沒有明確的說法?
我們先來了解清楚地球為什麼會自轉。這個話題有點籠統,大概就是由於地球自帶地心引力,這種引力聽聞是磁場的吸引帶動了地球轉動。但宇宙中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行星也一樣,都有自己轉動的規律。還有說法就是季風的變化和方向給地球自轉帶來了能量,是風力引流把地球轉動了起來。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與南北兩極有關,南極結冰時北極夏天,結冰的極地冰川層厚重量上漲,而融化的極地開始減輕重量。所以相互導致了重力偏轉而造成地球自我轉動,輪迴交替。但這些只是猜測,地球為什麼會自轉還未得到有效的證實。
但是近年來,科學家勘測到,地球自轉開始慢慢變慢了,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天開始變長了。這一系列原因引發了眾人的關注。
首先,科學家發現,初步原因是因為月球,月球對地球最大影響的作用就是潮汐。潮漲潮落,居住在海邊的人們最深有體會。地球上的潮汐主要就是月球引起的。通常會在新月或者滿月的時候,太陽、月亮、月球並成一線,這時候的地球正會受到兩個來自太陽和月亮的引力,它們相反或者同一方向吸引就會發生漲潮。相反的話,月亮的引力對抗太陽的引力就會產生低潮,就是潮退。
但潮汐作用是會拖慢地球自轉速度的,兩個相互反向的力一直不停的摩擦,原本有勁的地球遲早某天就會停止轉動,相當於地球就是一個陀螺,原本的自轉力一直不停的轉動,但由於辮子沒有順著陀螺轉動的方向施予力量,就會造成反向的摩擦,這樣陀螺遲早會停下。
由於主要原因來自外太空的月球,我們人類暫時真的無能為力,但相對來講地球自轉速度變慢還是比較緩慢的過程,不會突然剎車說停就停,可能照著這個速度也要過個千萬年吧。大家對此有哪些看法?歡迎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