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正在不斷變慢,終有一天,地球的一天就是一個月

2020-11-18 鍾銘聊科學

很少有人知道,地球正在剎車,也就是地球自轉速度正在逐漸減慢,如今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是24小時,如果地球的壽命足夠長,那麼終究有一日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就是一個月。

其中導致地球自轉速度變慢的原因,竟然就是我們每天晚上能夠見到的月亮。

地球自轉

在地球剛形成之初時,地球自轉的速度其實非常快,只需要8小時就可以自轉一個周期。但是好景不長,在地球形成沒多久,地球周圍一顆行星忒亞與地球發生了撞擊,忒亞的體積相當於如今的火星大小,如果被這麼一個大傢伙撞擊,非要把地球撞散架不可,但地球比較幸運的在於這次撞擊屬於側撞,並沒有把地球撞散架。

忒亞與地球發生撞擊之後,其中一部分物質被撞擊到了太空中,而另外一些物質則又重新回到了地球上。在時間的作用下,那些被撞擊到了太空中的物質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斷凝聚,最終形成了我們比較熟悉的月球。

月球剛形成之初離地球其實非常近,所以滿月時的月亮也比現如今的要大得多,但相應的當時月亮對地球的潮汐力也較強。

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我們知道,物體之間的引力和物體的質量成正比,和物體之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

在月球形成之初,月球的自轉速度很快,但由於月球自轉速度受到地球引力影響,導致月球自轉速度越來越慢,直到現如今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一致,都是一個月,這也被稱為「潮汐鎖定」。

之所以月球會被地球潮汐鎖定,是因為月球是一個圓球體,但受地球引力影響,月球會發生形變,其中靠近地球的一側被拉伸,而遠離地球的一方也會被拉長,形成一個橢圓狀。

月球正是受到地球的引力,導致它們在自轉過程中不斷發生形變,而發生形變又將會消耗它們一部分的動能,使得它們自轉速度越來越慢,直到自轉速度與公轉速度一致。

當自轉速度和公轉速度一致時,此時地球的引力將無法再拖慢它們的速度了,此時月球就被地球潮汐鎖定,只有其中一面對著地球,而另一面則無法被站在地球上的生物看到。其實不只是地球可以潮汐鎖定月球,月球也正在對地球潮汐鎖定中。

地球潮汐鎖定

月球的質量雖然較小,但是月球也有引力,也會引發地球潮汐變化,其中我們最為熟悉的就是潮起潮落。

月球之所以能夠引發海水潮起潮落,是因為地球上的水,會受到月球的引力影響,匯聚到靠近月球的一方,形成高潮。

如果月球的引力非常強,那麼地球上的海水有可能會被吸引到月球上去,就像是《流浪地球》木星吸引地球的大氣一樣。

只不過月球的引力較弱,地球上的海水不會脫離地球,但也會受月球引力影響形成高潮、低潮。而潮起潮落時,地球的動能將會被消耗,地球的自轉速度將會被減慢。

科學家研究表明,在恐龍時期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只有23.5個小時,而如今則是24小時。如果地球的歷史足夠長,那麼總有一天地球會被月球潮汐鎖定,到那時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將需要一個月之久。

之所以月球還沒有完成對地球的潮汐鎖定,其實是因為月球的質量較小,而地球的質量較大,所以月球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對地球的潮汐鎖定,不過現如今的地球已經完成了對月球的潮汐鎖定。

潮汐鎖定後的地球

如果地球被潮汐鎖定,地球將很難再適宜生物生存,這是因為當地球自轉周期較慢時,許多植物將會因無法夜晚時間過長,無法得到充足的光照而死亡。植物是生態鏈的基石,一旦植物大面積死亡,地球上其他生物也將會因此而滅絕。

不過我們似乎不用擔心這些,因為在月球完成對地球潮汐鎖定之前,地球環境將會因太陽達到生命末期而變得無法生存。

總結

地球自轉速度雖然在不斷變慢,但變慢的速度是以億年為單位的改變,我們很難觀測到,所以在現階段我們不用擔心未來有一天地球因自轉速度過慢而變得無法生存,值得我們擔心的還是眼前的氣候變化。

相關焦點

  • 月球公轉在變慢,地球自轉也在變慢,終有一日,一天就是一個月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天,而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的時間則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個月。在地球最初形成的時候,太陽系是十分熱鬧的,那時各種大小的天體遍布於太陽系之中,碰撞是在所難免的。那個時候的地球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可能只有幾個小時,而在與大量的小行星發生撞擊之後,地球自轉的速度也會因為撞擊方向的不同,時而變快,時而變慢。
  • 地球自轉在變慢,月球公轉也在變慢,終有一日,一天就是一個月
    其實,地球自轉的速度是越來越慢的,在地球早期,一天只有幾個小時,在恐龍時期一天只有20幾個小時,而今天,一天是24個小時。如果地球歷史足夠長,那麼未來很有可能一天就是一個月那麼久。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和月亮有關。
  • 月球公轉在變慢,地球自轉也在變慢,會不會慢到一天就是一個月
    月球公轉在變慢,地球自轉也在變慢,會不會慢到一天就是一個月?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天,而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的時間則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個月。那個時分的地球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可能只要幾個小時,而在於大量的小行星發作撞擊之後,地球自轉的速度也會由於撞擊方向的不同,時而變快,時而變慢。小行星的撞擊之所以可以對地球自轉速度產生如此宏大的影響,是由於那個時分的地球並沒有如今這麼大。與其它小型天體的碰撞使得地球本身質量不時增大,而隨著地球質量的增大,小行星的撞擊對地球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小。
  • 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正在變慢,未來有可能一天就是1000個小時
    5.43億年前,地球每天的時間只有0.37小時,而現在一天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04秒。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地球自轉的速度變慢是非常明顯的,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地球自轉不斷變慢呢?其實要揭開這個謎團,我們要從早期的太陽系,要從地球誕生的早期說起。
  • 地球自轉速度正在變慢!未來一天或將變成25小時!
    我們知道,現在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也就是我們的一天是24個小時,而根據科學家們長期的研究結果,地球正在自我「剎車「,預計100年後地球每天時間將會增加1.8毫秒,大約在2000萬年後,地球每天的時間將會是25個小時!
  • 地球自轉在加速,一天變短了
    我們知道地球上太陽東升西落的一天就是地球自轉了一周。
  • 一天為什麼是24小時?古代一天是多長?地球自轉為什麼越來越慢?
    而太陽東升西落的原因是地球自轉,所以人們理解的一天就等於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古代人的計時工具也都與太陽有關,如日晷、華表、漏壺等等——對於這些需要藉助太陽光的計時工具來說,都存在一個致命的弱點——下雨天用不了。直到機械時代才結束了這種尷尬局面,人們開始使用鐘錶。
  • 地球自轉正在「失速」,未來一天將是720小時
    而忒亞的側剮蹭直接使我們地球的高速自轉慢了下來,這個道理非常的簡單我們就不細說了,此外忒亞的側剮蹭不僅讓地球的自轉速度開始變慢,並且還從地球上生生的」撕「下來一大塊」肉「,這些被超高速衝撞所撞掉的地球組織在慣性的作用下飛向了太空,但是又由於本身速度和能量衰減較快,因此並沒有逃出地球的引力場,開始圍繞著地球做起了周期性的環繞運行。
  • 3.7億年前一天大約22小時,那麼地球自轉速度為什麼會變慢?
    樹木的每一個年輪對應的是一年,而珊瑚外壁上一個環紋對應的是一天。上圖為貴州珊瑚化石橫切面1963年,美國古生物學家威爾斯認真數了一下泥盆紀(泥盆紀是地質學上的一個時期,在距今4億年到3.5億年之間)單體珊瑚化石上的環紋數量,他發現該珊瑚化石上一節有390多條環紋。
  • 地球自轉不斷變慢:今後一天25小時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地球的自轉正在逐漸變慢,這意味著未來一天時間將不止24小時。國外媒體報導,經過長期的數據研究,地球正在自我「剎車」,預計100年以後每天時間會增加1.8ms,2億年之後,地球上一天的是將是25小時。科學家認為,地球自轉變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來自月球的潮汐力以及地核降溫等等。
  • 科學家:地球自轉正在「失速」,未來一天將變成720小時!
    當時的地球自轉速度是現在的3倍有餘,如果當時有人類或者能夠觀察到太陽的生命或者儀器存在的話,你會發現當時的地球太陽從東升西落只需要8個小時,也就是曾經8小時就是我們現在的一天。它不僅把月球從一個不規則形狀的天體給逐漸拉扯成了現在的圓形,並且又把月球進一步拉伸,形成了」橢圓形「,當然我們肉眼是看不出來的,因為月球相對於個體人類來說也是一個超級龐然大物。而在這個逐漸形變的過程中,月球的自轉速度也逐漸慢了下來,最終在一系列複雜的天體運行演變之下,月球的自轉速度慢到和公轉速度一致。
  • 科學家:地球自轉越來越慢,以後一天有25小時?兩現象成有力證據!
    之前為大家講述了許多關於地球與月球的成因、演化與衰亡的謎團,很多讀者對此非常感興趣。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地球的運行現狀…在十九世紀末,天文學家埃德蒙·哈雷為了做出可靠的天體預測,鼓勵好友牛頓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並將引力定律公布於世界。在引力定律的基礎上,哈雷準確預測出了1715年的4分鐘日全食現象。
  • 地球自轉速度正被月球拖慢,科學家發現未來一天或達1000小時
    因為地球的自轉,地球上才有了晝夜之分。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是一天,但是從其自轉的趨勢上來看,地球自轉時間一直處於變慢的過程中。
  • 地球每天時間在不斷變長,一天或將變成25小時!
    專家給出的答案是因為地球每年自轉的速度越來越慢。而月球是造成這種現象的部分原因,且這種現象不可逆,只能任由時間越來越長。地球日要搞懂為啥地球上的一天變得越來越長就得明白什麼是地球日。地球自身存在自轉運動,而在這個自轉過程中,地球總有一面會背對著太陽,我們管面對太陽的一面叫做「白天」,背面太陽的一面叫做「黑夜」,晝夜更替時長為24小時。由此看來,自傳速度決定了地球日的周期時長。也就是說地球轉的越快,那麼地球日周期就會越短,反之會越長。
  • 科學家測出:地球自轉在加速,一天時間變短,對人類有何影響?
    但一直以來我們一天所使用的時間是24小時,也就是世界時比太陽日短,所以為了規避這個誤差,我們就發明了閏秒。在特定的時間裡,把我們的鐘表撥快一秒。也就是人為加上一秒。自1972年以來,我們已經給我們的世界時,加了27次閏秒。最後的一次是2017年1月1日7時59分59秒,直接將時間改到了59分60秒。
  • 地球自轉速度在變慢,如果地球突然停止,我們的生活會發生什麼?
    如果地球突然停止自轉,會發生什麼?你知道我們的地球正在放慢腳步嗎?或者說時間的流逝變慢了,這確實是事實。在過去的100年裡,我們的時間要比過去更長,平均下來每天增加了1.7毫秒。往回推算,在6500百萬年到2.4億年前恐龍在地球出沒時一天的時間是23小時,而這些變化都跟地球的自轉速度變慢有關,那地球自轉速度變慢又是因為什麼呢?地球變慢的自轉速度又是為何?
  • 未來一天從24小時變240小時?科學家:沒錯,地球自轉速度變慢了
    地球在公轉的同時還在自轉,自轉速度變慢帶給我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一天的時間變長,未來的一天會從24小時變成240小時,甚至更多。太陽升起落下到再次升起,一天就這麼過去了。自轉就不一樣,它受到了多方面的因素,它是不斷變化的。在5億年前的地球,它的自轉周期只有0.37小時,比如今的24小時快多了。5億年過去,地球自轉一圈的周期變慢了20多個小時,那是什麼原因讓地球自轉變慢的?未來的地球一天還是24小時嗎?
  • 地球自轉加快,一天已不足24小時!那是多久,為啥?
    灌南海報製作:劉瀟又是一年結束了你有沒有感到時光飛逝如電?其實科學地來講2021年確實會比以往年份稍短作為浩瀚宇宙中的一員,地球無論是公轉還是自轉,都會受到星際間作用力的影響,在不斷地加減速中調整。僅就當下而言,地球的自轉在加快,意味著一天在變短。
  • 地球自轉變快了,每日正在變短,一萬年太久……
    地球自轉變快了,每日正在變短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需要365天5小時48分46秒(回歸年合365.24219天)。公曆的平年只有365天,大概比回歸年短約0.2422天。每四年累積約一天加到了2月的最後一天(即2月29日),使當年長度變為366天,這一年就為閏年。
  • 一天變短了?英媒稱地球自轉速度為50年來最快,網友:感覺是對的!
    英媒稱,地球的自轉速度比以往更快,所以現在一天的時長比規定的24小時稍稍短了一些。現在,全世界的計時人員都在討論是否需要刪除一秒鐘來說明這一變化,以使時鐘的走速重新與地球自轉保持一致。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5日報導,為了使原子時與太陽時保持一致,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共增加了27個「閏秒」。這是因為幾十年來,地球完成一次自轉的時間略長於24小時,但從去年開始,地球自轉的時間已經略短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