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每天時間在不斷變長,一天或將變成25小時!

2020-12-06 TechPunk

對於地球上的人類和其它動植物來說,已經適應了現在每天的時長。上班族們每天都期待著一天趕快結束回家休息,有些動物也期待快點天黑睡個懶覺。但是最近一項研究卻發現,地球上一天的時間越來越長!

這是怎麼回事?專家給出的答案是因為地球每年自轉的速度越來越慢。而月球是造成這種現象的部分原因,且這種現象不可逆,只能任由時間越來越長。

地球日

要搞懂為啥地球上的一天變得越來越長就得明白什麼是地球日。地球自身存在自轉運動,而在這個自轉過程中,地球總有一面會背對著太陽,我們管面對太陽的一面叫做「白天」,背面太陽的一面叫做「黑夜」,晝夜更替時長為24小時。

由此看來,自傳速度決定了地球日的周期時長。也就是說地球轉的越快,那麼地球日周期就會越短,反之會越長。

地球日周期逐漸變長的過程

那麼為啥在地球剛誕生之時,地球日周期很短呢,那個時候大概只有 6 個小時左右。

專家解釋道,這是因為每一個分裂天體都具有最大的初始能量和運轉速度,也就是說地球當時的自轉速度遠比現在快得多。

但是由於地球自身熔巖運動造成的板塊摩擦以及各星體間的引力潮汐作用、天體撞擊等因素,地球自轉緩慢地減速,慢慢的就減速成為了現在的24小時。

這其中還有月球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月球是在小行星忒伊亞撞擊地球後深入地核與地球融合為一起才形成的。

而正是因為這次撞擊,地球自轉像是經歷了一次急剎車,之後又經過了億萬年的演變在形成了現在的約 24 小時地球日周期。

那麼為啥現在地球日周期又在變長呢?研究人員發現,平均來說,地球上的一個自轉周期,通常稱為一天,它每年會增加 1/75000 秒。這種差異看起來微小,但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累積起來效應就巨大了。

這跟月球脫不了關係。因為月球正在離地球越來越遠,這麼一來月球引力就會變小,這就導致了地球上的一天在逐漸拉長。

此外,之前還有一項英國的研究發現,地球上的潮汐可以起到一種「潮汐減速」的作用,造成每天時間變長。一天的時長以每世紀增長 1.8‰ 秒的平均速度在變長。

那麼,研究人員是怎麼知道地球日周期變長的呢?其實在測量的時候,研究人員用了一種新型的計算機模型。

而最關鍵的部分是米蘭科維奇循環,它是數千年時間裡發生的地球軌道、傾斜和擺動變化,而這些被認為是導致冰期的長期氣候變化。

研究人員用計算機模型比較了有史以來最早的米蘭科維奇循環以及最新的循環,最終發現,月球正在離地球遠去,導致地球自轉速度減慢,所以我們一天的時間就拉長了。

相關焦點

  • 地球每天時間在慢慢變長,或許在不久之後,一天將會有25小時!
    前言:地球每天時間在慢慢變長,或許在不久之後,一天將有25小時!一天的時常,有多長?大概我們從小的教育的就知道太陽自轉的周期是24小時。我們可見的所有動植物,在這幾億年的生物鐘的循環中,也習慣了24小時晝夜更替的作息方式。
  • 地球自轉速度正在變慢!未來一天或將變成25小時!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感嘆,時間過得太快了,恨不得每天有25個小時!聽起來似乎是天方夜譚,但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這在將來完全能夠實現!我們知道,現在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也就是我們的一天是24個小時,而根據科學家們長期的研究結果,地球正在自我「剎車「,預計100年後地球每天時間將會增加1.8毫秒,大約在2000萬年後,地球每天的時間將會是25個小時!
  • 地球自轉不斷變慢:今後一天25小時
    經常有人說「忙到感覺24小時都不夠用」,那麼就再多給這些人一點時間吧!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地球的自轉正在逐漸變慢,這意味著未來一天時間將不止24小時。國外媒體報導,經過長期的數據研究,地球正在自我「剎車」,預計100年以後每天時間會增加1.8ms,2億年之後,地球上一天的是將是25小時。
  • 科學家:地球自轉正在「失速」,未來一天將變成720小時!
    科學家:地球自轉正在「失速」,未來一天將變成720小時!
  • 地球未來變成一天25小時,地球為何轉慢了
    ,人們總是希望時間能夠慢點走,好讓自己能夠創造更多的價值。然而根據美國地質團隊的研究,現在時間真的開始走得越來越慢了。我們一天有24小時,如果說以小時為單位計算的話,我們每天增加的這一點時間實在是九牛一毛,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如果我們把計量單位縮小至極其微觀的毫秒來看,相比於前幾個世紀,我們每天所增加的時間是4.1毫秒。
  • 億萬年前地球一天只有18個小時?現在變成24小時一天?為什麼呢?
    億萬年前的地球一天只有18個小時?現在卻變成24小時一天?這是為什麼?小編想知道大家對於自己的家園了解有多少呢,你們是否知道在很久很久之前,我們現在耐以生存的地球它的白晝時間是很短的,不過就只有十八個小時,但是為什麼如今會變為二十四個小時呢,這是因為我們地球的自轉速度正在一點一點的減慢。這其中的原因讓是因為月球身上的引力對地球潮汐的作用。不得不說月球對於地球的重要性真的是無比大的!
  • 未來一天從24小時變240小時?科學家:沒錯,地球自轉速度變慢了
    地球在公轉的同時還在自轉,自轉速度變慢帶給我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一天的時間變長,未來的一天會從24小時變成240小時,甚至更多。太陽升起落下到再次升起,一天就這麼過去了。5億年過去,地球自轉一圈的周期變慢了20多個小時,那是什麼原因讓地球自轉變慢的?未來的地球一天還是24小時嗎?這要從原始地球在太陽系中的環境開始說起,太陽系原本是一團原始星雲物質,裡面的物質經過了漫長時間地碰撞結合,才演變成了太陽系中的各個天體。
  • 地球自轉正在不斷變慢,終有一天,地球的一天就是一個月
    很少有人知道,地球正在剎車,也就是地球自轉速度正在逐漸減慢,如今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是24小時,如果地球的壽命足夠長,那麼終究有一日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就是一個月。,導致它們在自轉過程中不斷發生形變,而發生形變又將會消耗它們一部分的動能,使得它們自轉速度越來越慢,直到自轉速度與公轉速度一致。
  • 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正在變慢,未來有可能一天就是1000個小時
    5.43億年前,地球每天的時間只有0.37小時,而現在一天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04秒。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地球自轉的速度變慢是非常明顯的,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地球自轉不斷變慢呢?其實要揭開這個謎團,我們要從早期的太陽系,要從地球誕生的早期說起。
  • 地球的轉速在變慢,將來一天可能有25小時,你得多加一個小時的班?!
    地球潮汐形成「剎車效應」,將導致每天的時間逐漸延長,平均每100年一天的時間會延長1.8毫秒,兩億年之後將出現一天25個小時。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科學家的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地球潮汐現象將形成「潮汐剎車」,引起每天時間的延長。
  • 地球自轉一周時間是23小時56分4秒,為何我們把24小時規定一天時間?
    這裡是徐哲愛美麗,喜歡我推薦的文章的小夥伴們可以多多關注我,每天會為大家獻上科學文章 年月日屬於曆法時,是參考地球、月亮和太陽的運動人為規定的。恆星日是地球自轉周期,恆星日是以遙遠的恆星為參考系時地球自轉360度的周期,即23小時56分4秒。其實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並不是固定的,相關科學研究表明,地球自轉的速度正在變慢。目前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為23小時56分4秒,在幾億年前,地球上一天的時間要比現在短。因為地球自轉不斷變慢,所以恆星日將越來越長。
  • 地球自轉速度在減慢?未來或將每天1000小時,月球脫不了干係!
    地球自轉速度在減慢?未來或將每天1000小時,月球脫不了干係!地球為什麼會有白天黑夜?肯定是因為地球在不斷的進行自轉,而地球每當自轉一圈就是24小時。地球已經如此運行了幾十億年,但是根據現在的時間數據顯示,地球自轉的時間正在一點一點的變長,也就是地球變轉的速度也越來越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按照如此的趨勢發展下去,我們一天的時間要變得多久呢?地球自轉變慢月球是脫不了干係的,因為地球是有引力的,因此引力才可以和月球保持著這樣的一個距離,地球自轉正在減慢,月球脫不了干係,科學家:一天1000個小時?
  • 科學家認為人體生物鐘一天有25小時
    當時針轉過兩圈,24小時過去的時候,不要以為一天已經結束了。按照一些科學家的看法,這個時候,在你大腦裡的生物時鐘裡,還有多出來的1個小時沒有用完呢。  根據地球自轉的周期,我們過著一天24小時的生活,但我們大腦內的生物時鐘裡,一天卻有25個小時。
  • 地球自轉正在「失速」,未來一天將是720小時
    8個小時,也就是曾經8小時就是我們現在的一天。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最初忒亞的衝撞只是改變了一下地球8小時自轉一周的速度,而後面滿滿演變成24小時一輪自轉卻是受到了月球的影響。 而在這個逐漸形變的過程中,月球的自轉速度也逐漸慢了下來,最終在一系列複雜的天體運行演變之下,月球的自轉速度慢到和公轉速度一致。至此,月亮完全被地球的引力給鎖死了,也正是由於這種引力的鎖死,所以月亮不管是自轉還是公轉,時間都是30天左右也就是一個月,也就是一天720個小時。
  • 一天為什麼是24小時?古代一天是多長?地球自轉為什麼越來越慢?
    地球人都知道,一天有24小時,每小時有60分鐘,每分鐘有60秒,就算以小孩子的認知水平也能接受這件事。但是,一天究竟為什麼是24小時呢?為什麼不能多一秒或者少一秒呢?這就要從人類的計時方法說起了。從人類開始擁有智慧起,就開始根據每天太陽東升西落的自然現象來計算時間,習慣了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而太陽東升西落的原因是地球自轉,所以人們理解的一天就等於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古代人的計時工具也都與太陽有關,如日晷、華表、漏壺等等——對於這些需要藉助太陽光的計時工具來說,都存在一個致命的弱點——下雨天用不了。直到機械時代才結束了這種尷尬局面,人們開始使用鐘錶。
  • 5億年前,地球每天是0.37小時,地球越來越慢,會不會突然停止
    地球沿著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形成晝夜交替,因此才有了時間概念。一天有24小時,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識。如果這個時候告訴你,5.43億年前,地球每天的時間是0.37小時,你會有什麼感覺?隨著人類天文觀測技術的不斷進步,天文科學家經過長期的檢測和分析,得出了「地球自轉速度在持續變慢」的結論。據科學家稱,地球日的長度在一個世紀內大約增長1~2毫秒。由此進行推算,地球自轉時長平均每年增加0.00015秒,經過5.43億年的累積,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長就從0.37小時變成了現在的23小時56分。
  • 地球自轉速度正被月球拖慢,科學家發現未來一天或達1000小時
    因為地球的自轉,地球上才有了晝夜之分。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是一天,但是從其自轉的趨勢上來看,地球自轉時間一直處於變慢的過程中。
  •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4秒,為何把24小時規定為一天的時間
    ,規定為24小時,並且在每個地方,正午12點的時候都是太陽在頭當頂的時候,亦即太陽高度最高的時候,每過去24個小時,太陽就會重新回到原先的位置上。恆星日:遙遠的恆星在天空的位置上是恆定的,當地球轉過一圈之後,遙遠恆星出現在相同的穹頂位置上,這就是地球的實際自轉周期23時56分4秒,這是以遙遠的恆星在穹頂之上的運動為參考的,是地球自轉周期的實際時間。
  • 為什麼早期地球一天只有幾個小時,而現在卻有24個小時?
    為什麼早期地球一天只有幾個小時,而現在卻有24個小時?科技秘曝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下什麼叫做地球日(即24小時一天)。地球自身存在自轉運動,而在這個自轉過程中,地球總有一面會背對著太陽,我們管面對太陽的一面叫做「白天」,背面太陽的一面叫做「黑夜」,晝夜更替時長為24小時。所以,地球日的周期時長,是由地球自轉速度快慢來決定的。地球自轉速度越快,地球日周期就越短,表現在以「天」為度量單位就越短。
  • 科學家測出:地球自轉在加速,一天時間變短,對人類有何影響?
    這種鐘錶依靠原子規律的震蕩來計時的,可以說非常準確,數千萬甚至億年誤差不會超過一秒,自從上世紀的60年代我們就利用原子鐘來測量地球的自轉周期;也就是觀察遙遠的背景恆星出現在夜空同一位置所需要的時間,科學家發現地球的自轉一圈所需要的時間總是在毫秒級別上輕微的大於86400秒,也就是比24小時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