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縮短60天,地球自轉變慢原因何在?科學家:人類自救很可笑

2020-12-04 大臉科學視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自從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發現生物鐘以來,對前奧陶紀的貝殼、珊瑚等化石的研究表明,當時的地球每年有420天,相比較現在的365天,多了整整60多天。這表明,地球自轉的速度正逐漸變慢。之後天文學家們對比了天文觀測數據,也得出了與地質學家一致的結論。這種趨勢是否還在繼續,地球為何會變慢呢?這也是許多人一直關心的問題。要說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了解地球自轉的原因。

地球為何會自轉

關於地球的自轉科學家曾用角動量守恆去解釋。在物理學中,一個旋轉物體的質量與它的角速度的乘積有一個固定的比例值,這個值便是角動量。在沒有外界幹擾的情況下,角動量一直是不變的,這就是角動量守恆定律。

將角動量定律放大到宏觀宇宙。50億年前,太陽系剛剛誕生,整個太陽系是一個塵土和氣體組成的雲團。由於受到某種幹擾,在引力的作用下,雲團開始向中心塌陷,逐漸形成一個巨大的雲盤。雲盤一遍收縮一邊加速,就像一個旋轉的花樣滑冰運動員一樣,把她展開的手收攏之後,它的旋轉速度也開始變快。

雲團的塌縮使得一部分物質組成了地球,一部分角動量也跟隨這些物質給了地球。因此如今的地球自轉是跟隨地球的形成而產生的,可以說是被上天賦予的。

地球自轉為什麼會變慢

既然在地球形成之後就有了自轉,根據角動量守恆定律,地球的質量沒變,它的自轉速度應該不會有變化。但是事實卻為何與此不同。這裡就要說到,剛才的前提條件,那就是沒有外力的幹擾。有人可能會認為宇宙是一個真空,不可能會有外力的幹擾。

其他的力不確定,宇宙中最不缺的就是引力。有科學家認為地球之所以自轉變慢的原因,大部分要算在月亮的頭上。月亮與地球之間的潮汐力正是這一現象的罪魁禍首。從地球海洋形成之時,潮汐加速機制就開始起作用了。月球對地球產生的潮汐力在不斷消耗著地球自轉的能量,降低了地球自轉的速度。

同時科學家還有另一個驚人的發現,月球正在以每年3.8cm的速度遠離地球。這就像你在冰上旋轉,有個小孩硬要拉著你往外跑,你不僅要帶著原本不凍的他旋轉,還要受他的拉扯,你的速度不變慢才怪。N年之前,地月之間的距離很近,隨著時間的流逝,月球開始遠離地球,地球也開始減速。

當然,月球並不是地球減速的唯一原因。例如,冰河時期由於地球質量分布的變化,使得轉動速度也發生了變化,進而去維持地球整體的角動量平衡。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角動量並沒有消失,而是被轉移到了其他星球以及物質上了。

地球自轉變慢,人類的生活會有影響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作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如今的地球消失哪一樣特徵都會對人類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比如地球的氣候、洋流,這些都是依賴於地球的自轉所產生的。當這種自轉停止,整個地球的氣候模型必然會紊亂,倒是大風、海嘯等地質災害接踵而至。另外,由於停止自轉,由地核所維持的磁場也會消失,那時的宇宙輻射也將會是現在的數倍。

地球自轉變慢已成事實,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科學家也並未發現自轉變慢對於生物的影響。而人類是否需要現在做出行動,科學家並不建議。因為相比較人類的生命尺度,地球停止自轉的時間還很長,而眼前需要我們做的事情會更多。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正在變慢,未來有可能一天就是1000個小時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對於這個家園,漫長的數百萬年裡,我們對它的了解也越來越多。要說對它真正的了解還要從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隨著人類走進科技時代,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之後,我們對地球才有了更加直觀的認知。那個時候我們知道了地球為什麼會有白天和黑夜,為什麼一天會有24小時,為什麼一年會有365天。其實這一切都跟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有關。
  • 地球自轉加速!科學家: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地球自轉最快的一年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5日報導,英國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出現加速!在過去的2020年,地球自轉無論是單天還是平均,都是有記錄以來最短的,其中2020年7月19日那一天,比標準的一天縮短了1.4602毫秒!這是怎麼回事?
  • 1972年至今,一共出現了24個閏秒,原因是地球自轉變慢
    由於地球自轉速度減慢,今天上午7時59分這一分鐘,將包含61秒,而非通常的60秒。據介紹,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和國際地球時間局根據地球自轉變化的情況宣布:全世界在英國格林尼治時間2012年6月30日23:59:59將增加一秒,記為23:59:60,然後才是第二天的00:00:00。
  • 科學家測出:地球自轉在加速,一天時間變短,對人類有何影響?
    我們常說2020年是糟心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年,地球貌似也聽到了人類的呼喚,這一年地球竟然自轉加速了,地球也想快快的轉過2020年。地球轉快了,太陽日也就跟著變短了,不再是24小時(86400秒),太陽日指的是太陽出現在天穹頂的位置到下一次出現在天穹頂的位置所需要的時間。
  • 地球自轉變慢了,未來還是24個小時嗎?白天不愁沒時間用了
    審核-小文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才有了人類的時間、四季與黑夜白天的概念,可以說是大家都知道的知識,那麼你知道嗎,其實地球的自轉並不是恆定的時間,一直以來呢,地球的自轉都在不斷的變慢,但是自從1999年以後,地球自轉就可以說加速,就再也沒有減慢過。
  • 地球的自轉為什麼會變慢?
    地球的自轉動量繼承於形成太陽系的星雲(角動量守恆),這個星雲的名字也叫太陽星雲。圖:正在成形的行星地球的自轉是在不停的變慢的,目前的一個恆星日(地球相對於某個恆星連續兩次經過其上中天的時間間隔,有別於太陽日的24小時)是23時56分2.1秒。
  • 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變慢十倍,那時間會不會比現在慢十倍?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變慢十倍,那地球上的時間會不會一樣地變慢十倍?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會讓大家失望了!2019年還有6天就結束,每當臨近年關的時候,在我們朋友圈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信息,往往都是感嘆時間易逝和容顏易老。然而,真的是時間本身過得太快,或是歲月催人老嗎?
  • 地球自轉變快了,你也沒必要杞人憂地
    地球的自轉快慢並非是恆定不變的,通過對珊瑚蟲化石的研究發現,數億年前地球上一年有400多天,現在一年只剩下大約365天。地球自轉的變慢從長期看是必然的,潮汐的摩擦會使地球的轉動動能不斷減小。即使把時間縮短到幾十年裡,最近五十年地球的自轉也是朝變慢的方向發展。自1972年設置閏秒以來,增加了近30個閏秒,這都是地球自轉速度變慢造成的。
  • 地球加速自轉?專家預測2021將是最短的一年
    地球自轉一周是一天,時間是24小時,86400秒,這是標準時間,可是地球自轉有快也有慢,據科學家預測,2021年地球自轉速度加快,計算結果顯示:2021年平均每天將比86400秒短0.05毫秒,累積一年總時長縮短19毫秒,這意味著今年地球在加速,對地球來說有什麼影響呢?
  • 地球自轉正在逐漸變慢,未來或引發災難,背後原因令人頭疼
    我們都知道地球從誕生億萬年來從未停止過自我旋轉,經歷了一萬年的歷史為什麼會被發現自轉速度正在變慢?是否往後世界各地人類分別要面臨不同的永久的黑夜和永久的白天,永久的春夏秋冬?地球在逐漸老化還是消亡,背後的原因科學家有沒有明確的說法?
  • 地球自轉在加速,一天變短了
    其實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速度並不均勻,又因黃道和天赤道不在同一平面內,所以一年中真太陽日的長短是不一樣的,用它來計時並不方便。在天文學中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就假想有一天體在天球赤道上以勻速由西向東運行;此速度等於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平均速度。這個假想的天體,稱為「平太陽」。在一年內真太陽日的平均值我們叫平太陽日。
  • 假設地球自轉速度變快,那麼地球上的時間是變快了還是變慢了?
    當然了,不比管是12或者是24,因為時刻的劃分只是為了方便人類的生產活動。我們也可以定為36個小時,當然這個已經沒有必要了。但是不論時刻分成幾個,它們的周期標準都是按照地球自轉一圈算的,通俗點也能理解成第一次太陽落山到第二次太陽落山的間隔時長。那麼這時候,地球的自轉加快了,顯然,太陽落山的間隔變短了,也就是每天過去的很快,可能這就是題主想要問的轉速和時間的關係。
  • 未來一天從24小時變240小時?科學家:沒錯,地球自轉速度變慢了
    地球在公轉的同時還在自轉,自轉速度變慢帶給我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一天的時間變長,未來的一天會從24小時變成240小時,甚至更多。太陽升起落下到再次升起,一天就這麼過去了。5億年過去,地球自轉一圈的周期變慢了20多個小時,那是什麼原因讓地球自轉變慢的?未來的地球一天還是24小時嗎?這要從原始地球在太陽系中的環境開始說起,太陽系原本是一團原始星雲物質,裡面的物質經過了漫長時間地碰撞結合,才演變成了太陽系中的各個天體。
  • 3.7億年前一天大約22小時,那麼地球自轉速度為什麼會變慢?
    這意味著,泥盆紀一年中的天數不是365天,而是390多天。此後,科學家們還研究了其它地質時代的珊瑚化石,也得出了一致的結論。可見,3.7億年前地球上一年大約有400天,並不是胡說八道,而是有證據支持的。在3.7億年前,地球的自轉速度更快,當時的一天只有大約22個小時,赤道自轉線速度大約每秒500米。
  • 科學家:地球自轉正在加速?是怎麼回事?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5日報導,英國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出現加速!在過去的2020年,地球自轉無論是單天還是平均,都是有記錄以來最短的,其中2020年7月19日那一天,比標準的一天縮短了1.4602毫秒!這是怎麼回事?
  • 地球自轉為什麼越來越慢?
    從人類開始擁有智慧起,就開始根據每天太陽東升西落的自然現象來計算時間,習慣了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而太陽東升西落的原因是地球自轉,所以人們理解的一天就等於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古代人的計時工具也都與太陽有關,如日晷、華表、漏壺等等——對於這些需要藉助太陽光的計時工具來說,都存在一個致命的弱點——下雨天用不了。直到機械時代才結束了這種尷尬局面,人們開始使用鐘錶。
  • 人類會被甩出地球嗎?科學家:地球自轉速度加快,白晝或繼續變短
    作者:文/虞子期 在太陽系之中,地球是人類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它的一舉一動可以說都可能給人類帶來影響,而根據《每日郵報》科學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異常情況,這對我們地球來說不是好事情,那就是地球自轉速度變得異常的快,這意味著我們的時間也在發生明顯的轉變,所以這種現象讓科學家們很驚訝
  • 地球自轉變慢或導致明年地震頻發,尤其是赤道地區
    地質學家表示,明年全球地震災害可能會呈現高發態勢,其原因或許在於地球自轉速度變慢。 2017年11月13日2時18分(北京時間),伊拉克與伊朗邊境地區發生7.2級強烈地震,伊朗邊境地區10多個省份震感強烈,其中最嚴重的克爾曼沙阿省席林堡和薩爾波勒扎哈卜等地由於距離震中較近而受到嚴重損毀,地震已造成至少395人死亡,6600餘人受傷。
  • 1天不足24小時!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加速,人類會被甩出地球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太陽系之中,地球是人類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它的一舉一動可以說都可能給人類帶來影響,而根據《每日郵報》科學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異常情況,這對我們地球來說不是好事情,那就是地球自轉速度變得異常的快,
  • 地球自轉逐漸變慢,會導致大地震時期來臨嗎?
    地震威力如此之大,你可能不知道,它還會與地球的自轉速度有關!相關科學的研究團隊紛紛提出這個話題,地球的自轉速度正在發生很不理想的變化,速度減緩。在幾億年前,科學家們就開始通過研究海洋中的珊瑚化石,就發現地球的自轉周期很明顯短於現在,也就是說那時地球的自轉速度就一直在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