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是十八小峰相連而成一座觀音臥像:觀音山,是火山噴發之後的一處人間福地。
大家好,我是橘子洲頭的落葉,我在橘子洲頭的這頭,你在橘子洲頭的那頭,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臺灣的觀音山,它微與臺北縣五股鄉和八裡區交界,觀音山的遊覽季節四季皆宜,秋季最佳哦!
有人說臺灣是導演們的寵兒,從浪漫的偶像劇到唯美的有電影,臺灣成了導演們最愛的取景之地,2013年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讓寶島臺灣的神秘景色再添奇幻色彩。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也許一眼就能看出李安取景於墾丁,但以李安內斂的性格,他的電影中也同樣隱藏著你一眼看不出來的美景,比如電影中的「食人浮島」便是隱藏了觀音山的意象。
觀音山之所以叫做觀音山,就是因為十八小峰相連,使得其山形如觀音臣像而得名。這座臥觀音位於淡水河河畔,東與大屯山群峰隔河相峙,西南毗接林口臺地。山頂空曠怡人,立足其上可俯瞰河口及淡水鎮、臺北市郊景色,加上山間不時有雲氣繚繞,號稱「坌嶺吐霧」,被譽為淡水八景之一。
觀音山還是一座錐狀火山,是大屯火山群最西北邊的火山,由於菲律賓板塊隱沒於歐亞大陸板塊下方所引起的火山作用所形成的,觀音山的噴發時間大約從60萬年前開始,直到20萬前年才停止,火山作用所噴發出的巖漿,冷卻後就形成玄武巖和安山巖,安山巖由於質地較玄武巖堅硬細密,自清代起就常作為建築與雕刻使用,便是俗稱的「觀音石」。
觀音山上有許多名剎古寺,為觀音山增添了幾分靈性。其中凌雲古剎坐落山腰,後另建新廟於古剎後方約數百米處,即在觀音山腹部之處,名曰凌雲禪寺,可供遊人休憩歇腳。
觀音山上的山徑溪谷四通八達,登山路線林林總總、難易不同,登山客可以揀挑適合自己體力的山徑上山。其中最大眾化的路線是從五股的觀音山站牌出發,沿山階上登凌雲禪寺,再由寺後的牌樓往上走,約1小時可抵硬漢嶺。在此登高眺覽,視野遼闊,整個臺北市自新光大樓以北的市景都在眼下,而對面的大屯山列及淡水河口山海相映的景象更是壯觀。
白天上觀音山,可隔著門牆老樹感受楞嚴閣、開山院的古樸莊嚴,遠眺淡水八景之一的「坌領吐霧」,傍晚時分坐觀落日晚霞,淡水暮色最令人心動,或於夜幕低垂時看淡水河畔夜景,萬家燈火閃爍明滅,又是一番寧靜的人間之美。
醉美景點:香火不斷的大覺寺,雲氣繚繞的坌嶺吐霧,韻味古樸的凌雲古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