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消防網訊 贏享中國·慧聰網消防行業品牌盛會10.19釣魚臺 等你來! 化學工業的不斷發展和新產品、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但同時也給我們增加了危險因素,尤其是化學危險品的洩漏災害事故對消防滅火戰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學危險品一旦發生洩漏,會對周圍環境和人員構成極大危害,特別是搶險救援人員,始終處於危險狀態。如果在災害事故現場不能有效地進行安全管理,往往會造成人員的重大傷亡。因此,除了有效組織滅火、救人、堵漏、輸轉等工作外,還必須重視和加強災害事故現場的安全管理。
一.及時、恰當地劃定警戒區域
化學危險品發生洩漏時,必須根據洩漏情況及時劃定警戒區,設置明顯的警戒標誌,無關人員車輛不得進入警戒區。警戒區內禁止一切火源,常見的火源有:未帶防火阻燃器的汽車尾氣、手持對講機、行動電話、普通照相、攝像器材等,可燃氣體擴散區域內禁止使用非防爆電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及無線通訊設施等。2002年8月26日,位於富陽市春江街道俞家埠村的金龍化工膠乳廠發生火災,大量化工原料燃燒產生的猛烈火勢瞬時吞噬了500多平方米的車間。富陽消防大隊接警後,迅速調派4輛消防車、22名官兵趕赴火場撲救,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奮勇撲救,火勢及時被基本控制,但由於廠內2號反應釜突然發生爆燃,致使在2號反應釜周邊奮勇滅火的七名消防官兵光榮負傷。七名同志負傷後,其他參戰官兵冒著生命危險立即搶救戰友,繼續戰鬥,直至大火被徹底撲滅。
如何有效劃分警戒區域,救援人員可按擴散模型來確定,不具備條件時,亦可按經驗並配合檢測儀器確定。一般情況下,氯氣罐、桶少量洩漏,400米範圍內全方位隔離;大量洩漏則800米範圍內全方位隔離,然後在下風1.1X1.6平方公裡範圍內清理現場。氨氣罐、瓶少量洩漏時,可設半徑為30米的隔離帶;大量氨氣洩漏時,可設60米隔離帶,在下風處長1000米、寬400米的範圍內設置警戒區,撤離所有人員。液化石油氣可在爆炸下限二分之一範圍內設置警戒區,放射性物質可根據輻射強度確定。警戒區域劃定後,還要根據洩漏化危品災害事故的特點,通常又分為輕度(危)區、中度(危)區和重度(危)區。我們在實際的處置中,依據以下原則可作參考。
(一)總的原則
毒物對人的急性毒性數據,適當考慮爆炸極限和防護器材等其它因素,作為劃分重度、中度、輕度區域邊界主要依據。毒區邊界應是以給定濃度為中心,按一定濃度範圍(正負百分之五)劃定的染毒帶。
(二)輕度區邊界濃度
1、大於現場最高容許濃度,以避免輕度區過大,需要疏散的人員過多,時間長,增加救援量。
2、有輕度刺激,在其中活動能耐受較長時間,脫離染毒環境後,經一般治療基本能自行恢復。
3、在該區域,救援人員對群眾只作原則性的疏散指導,避免造成心理恐慌和秩序的混亂。
(三)中度區邊界濃度
1、有較嚴重症狀,但經及時治療,一般無生命危險。
2、救援人員戴過濾式面具,可不穿防毒衣,能夠活動2—3小時。
3、該區域為救援隊伍重點救人的主要區域。
(四)重度區邊界濃度
1、有嚴重症狀,不脫離該區,不經緊急救治,30分鐘內有生命危險。
2、只有少數佩戴氧氣面具或隔絕式空氣呼吸器,並穿著內置式重型防化服的人員才能進入該區域。
3、重度區邊界濃度相對高些,儘量縮小該區域的範圍。
二.合理調集部署救援力量
力量調集應根據洩漏物質性質、洩漏量大小、洩漏現場的周圍環境等情況,合理調集救援的人員、車輛和必要的器材裝備。化學危險品災害事故搶險救援一般應派出搶險救援車、化學救援車、防化洗消車、水罐消防車、泡沫消防車、照明消防車和堵漏、破拆、偵檢、洗消、警戒、照明、通信等器材,以及充足的個人防護裝備。進入一線危險區內作業的人員要少而精,以防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進入重度區內作業的人員應選擇身體和心理素質好,經驗豐富,業務過硬的人員,必要時可以組成搶險突擊隊擔負攻堅任務,其它人員一律撤至安全地帶。
前沿救援人員應布置在上風方向,水槍陣地應選擇從上風或側上內方向進入,撲救爆炸物品火災時,戰鬥員要注意利用地形、地物,低姿接近火點,並充分利用牆角、土坡、凹地等設置水槍陣地。輻射熱強又必須近戰時,應加強救援人員的個人防護,採取層層冷卻掩護的方法,救援人員的站位不得高於氣罐水平中心線之上,免受氣罐爆炸的威脅。
救援車輛應選擇從上風或側上風方向的安全位置停車,車頭要向著便於撤退方向,不得停在地溝蓋上和架空管下並依託地形地物掩護。在處置可燃氣體洩漏時,消防車不準進入警戒區內,已經在警戒區內停留的車輛不準發動行駛。
三.選用正確的搶險器材
利用偵檢儀器可以幫助確定災害現場的毒氣濃度和可燃氣體濃度,以便指揮員作出正確的判斷和科學合理的處置措施。應根據洩漏物質性質不同而選用不同的偵檢儀器,目前,配備我支隊的偵檢儀器主要有:可燃氣體探測儀、有毒氣體探測儀、軍事毒劑偵檢儀、核放射性偵檢儀等。
化學危險品災害事故現場救援器材的選用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如果選用不正確,不僅不能有效及時地處置,還會造成爆炸,擴大災害,因此,必須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用正確的器材。如在易燃易爆物質洩漏的堵漏等操作中,不準使用能產生火花的碳鋼扳手、榔頭,應使用無火花工具。在使用切割、鑽孔等器具時,要有安全保護措施。在處理苯類有機溶劑的洩漏時,不得使用易溶於甲苯的高分子類介質或器具。
四.切實加強救援人員的個人防護
在處置過的幾起氯氣洩漏事故中,有少數消防隊員發生中毒的現象,在處置其它化危品洩漏事故時,也發現有的指揮員、戰鬥員不按規定著裝就進入現場作業,為此,總隊多次發出通知,專門強調參加滅火救援時消防隊員要加強個人安全防護,避免造成人員傷亡。2010年8月13日19時19分,拱墅區祥符鎮新文路南壩103號杭州合祥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危險品熱解,繼而發生有毒氣體擴散事故。杭州消防指揮中心接警後,先後派出10個消防中隊、21輛消防車、140名消防官兵趕赴現場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