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wi鳥,又譯為幾維鳥、鷸鴕,是無翼鳥科3種鳥類的共同名稱。因其尖銳的叫聲「keee-weee」而得名。幾維鳥的身材小而粗短,嘴長而尖,腿部強壯,羽毛細如絲髮,由於翅膀退化,因此無法飛行。
幾維鳥很容易受到驚嚇,大部分的活動都在夜間進行,覓食時用尖嘴靈活地刺探,長嘴末端的鼻孔可嗅出蟲的位置,進而捕食。主要食物包括泥土中的蚯蚓、昆蟲、蜘蛛和其他無脊椎動物。壽命可達三十年,是紐西蘭的特產,也是紐西蘭的國鳥及象徵。
幾維鳥是嚴格的一夫一妻制鳥類,至少在一起生活2或3個繁殖季節。據現在對動物配偶穩定性研究發現,孵育幼仔的時間越長夫妻架構越穩固,幾維鳥的一夫一妻夫婦制與培育雛鳥需要很長時間有關(約4年)。幾維鳥繁殖期在深秋,卵在雌鳥體內的孕育期長達一個月,在整個懷孕期間,雌鳥必須儲備足夠的脂肪,用於產生一個營養良好的鳥卵。因為不能飛,幾維鳥的巢往往在樹幹根部的樹洞裡,有時候就在地面上。幾維鳥的生殖能力不強,一般雌 鳥要1年才下一次蛋,每次1~2個。幾維鳥個頭雖然不大,但它的蛋卻很大,重量比一般的雞蛋大5倍(400~450克),相當於雌鳥自身體重的1/4,甚至達到1/3。卵呈白色或者淡綠色,孵化過程長達70~80天,孵化過程完全由雄鳥負責,出生之後1周,它繼續消耗體內殘存的卵黃提供營養,然後就才開始跟著雄鳥學習覓食和各種生存技巧。雛鳥需要很長時間,要大約4年才能成熟。
一般來說,幾維鳥分為:小斑幾維鳥、大斑幾維鳥、褐色幾維鳥。在2011年的時候,一隻罕見的白色幾維鳥在Wairarapa出生。這名小鳥名為Manukura,並非白化病患者,而是Little Barrier Island一些幾維鳥的後代。隨後幾年,又陸續有幾隻白色幾維鳥出生。
2014年,有一隻薑黃色的幾維鳥誕生。這隻小几維鳥名叫Kindara,直到它的體重長到1公斤左右,會被放歸至Mt Ruapehu南部斜坡的Karioi Rahui Reserve。
值得一提的是,「Kiwi」這個詞不光可以指代幾維鳥,還可以紐西蘭人和紐西蘭特產獼猴桃,於是,有了下面這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