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評出年度最佳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2021-01-15 川北在線網

紐西蘭評出年度最佳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時間:2020-11-17 23: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紐西蘭評出年度最佳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據紐西蘭中文先驅報導,11月15日,2020紐西蘭年度鳥評選結果出爐! Kakapo(鴞鸚鵡)獲得冠軍,這是年度鳥從2005年評選以來,首次兩度獲得冠軍的鳥(2008年度也是它奪冠),超過紐西蘭國鳥kiwi。 你或許不認識

     原標題:紐西蘭評出年度最佳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據紐西蘭中文先驅報導,11月15日,2020紐西蘭年度鳥評選結果出爐!

    Kakapo(鴞鸚鵡)獲得冠軍,這是年度鳥從2005年評選以來,首次兩度獲得冠軍的鳥(2008年度也是它奪冠),超過紐西蘭國鳥kiwi。

    你或許不認識鴞鸚鵡,但一定見過它,甚至還擁有過它的表情包。

    Kakapo是鴞鸚鵡的毛利語,「鴞」讀「xiao」,與「梟」同音,Kaka在毛利語中指的是鸚鵡,而Po指的是夜晚的意思,所以,Kakapo翻譯過來就是「夜鸚鵡」。

  沒錯,鴞鸚鵡就是夜行動物,是紐西蘭特有的特種,全球其它地方都沒有。

 

  不會飛且最胖的鸚鵡

 

  因為過早與其他大陸分離,紐西蘭陸地缺乏大型獵食類動物,許多種類開始了隨心所欲的進化之路。

    所以鴞鸚鵡和kiwi一樣,光榮地進化成「走地鳥」,是的,它是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鸚鵡。

    因為不需要飛,鴞鸚鵡也不需要像其他鸚鵡一樣保持曼妙的身材,於是能開心地吃吃吃,把自己吃成一個胖子,儲存起足夠的脂肪來應對惡劣天氣。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紐西蘭評出年度 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紐西蘭評出年度 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時間:2020-11-17 23: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紐西蘭評出年度 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據紐西蘭中文先驅報導,11月15日,2020紐西蘭年度鳥評選結果出爐!
  • 鴞鸚鵡當選2020年紐西蘭「年度鳥類」
    新華社惠靈頓11月16日電(記者盧懷謙 陳正安)紐西蘭「年度鳥類」大賽16日公布評選結果,瀕危鳥類鴞鸚鵡再次拔得頭籌。「年度鳥類」大賽是由紐西蘭獨立保護組織「森林與鳥類」舉辦的年度評選,旨在提高人們對紐西蘭鳥類的認識。
  • 瀕危黃眼企鵝以微弱優勢擊敗鴞鸚鵡,當選紐西蘭「年度鳥」
    瀕危黃眼企鵝以微弱優勢擊敗鴞鸚鵡,當選紐西蘭「年度鳥」 瀕危物種黃眼企鵝以微弱優勢領先鴞鸚鵡,當選紐西蘭2019年「年度鳥」。
  • 地球上最重、最長壽的鸚鵡獲評紐西蘭「年度鳥」,但不會飛!
    羽毛呈苔蘚綠色、夜間出沒、不會飛的鴞鸚鵡當選2020年紐西蘭「年度鳥」。這是鴞鸚鵡第二次當選「年度鳥」,成為唯一兩度獲此殊榮的紐西蘭鳥類。德新社援引評選活動發言人蘿拉·基恩的話報導:「我們的鴞鸚鵡是地球上最重、最長壽且唯一不會飛、唯一夜行的鸚鵡。」鴞鸚鵡過去棲息於紐西蘭全境,如今僅在幾座紐西蘭島嶼野外生存。
  • 不會飛的鴞鸚鵡,做成樂高,也不會飛呢
    鴞鸚鵡是鸚鵡乃至鳥類家族中最為獨特的存在之一,它是一種夜行性鸚鵡,全身披上黃綠色的細點,也是紐西蘭島嶼上獨有的奇特鳥類。它體型上跟我們家養的雞差不多,大概60釐米左右,體重2~4公斤。這也一舉讓它奪得「 世界上最重的鸚鵡 」的稱號,被稱為鸚鵡家族中的「巨無霸」。
  • 鸚鵡中最笨的鴞鸚鵡,不會飛也不會學舌,拉低鸚鵡家族的平均智商
    筆者:三體-小遙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鸚鵡是最聰明的鳥類,它們不僅擁有美麗的外表,還能夠模仿人們說話,這也因此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鸚鵡同樣擁有一個巨大的家族,不同種類的鸚鵡在模仿語言之外還有不同的技能,但是也存在特殊的情況,鴞鸚鵡就是鸚鵡家族的「奇葩」。這種看起來更接近於家禽的鳥兒,並沒有擁有模仿語言的技能,其實這也不是它們看起來更笨的理由。在長期的觀察過程中,生物學家們發現鴞鸚鵡根本就不會飛,是所有鸚鵡中最笨的一種。
  • 拯救極度瀕危的鴞鸚鵡:紐西蘭完成全球首例鳥類腦部手術
    為了拯救命懸一線的鴞鸚鵡,紐西蘭策劃了一臺史無前例的鳥類腦外科手術。近日,紐西蘭一家野生基地醫院完成了全球首例鳥類腦外科手術,手術對象是一隻剛出生56天的鴞鸚鵡。這隻名為Espy 1B的鴞鸚鵡患有罕見的顱骨異常。
  • 鴞鸚鵡,一種在紐西蘭的奇葩生物!
    今天咱們來介紹一種鳥,鴞(xiāo)鸚鵡(英文名叫kakapo,發音萌萌噠),紐西蘭獨有的鳥類。像這種不會飛又美味的鳥就不要靠近人類了,結果這貨好奇心非常重,如果在叢林裡發現人類,他們就會靠近觀察。毛利人和早期歐洲定居者都將鴞鸚鵡作為寵物飼養。即使是野生鴞鸚鵡也會接近人類,他們會爬到人身上用嘴巴輕碰你。
  • 擁有競選團隊,甚至拉票作弊,紐西蘭鳥類大選競爭如此激烈?
    11月16日,紐西蘭一年一度的「年度鳥類「大賽公布了評選結果,瀕危鳥類鴞鸚鵡第二次摘取了這頂桂冠。別看這只是鳥類選舉,陣勢卻不輸今年差不多同時進行的太平洋另一頭的總統大選。2019年,《衛報》便在一篇報導中說,「年度鳥類」選舉經常被稱為是紐西蘭最重要的選舉,許多政治選舉都比不上它。比如,2018年的評選收到了四萬八千多張選票,幾乎是剛剛當選的紐西蘭首都惠靈頓市市長收到的選票的一倍。
  • 它是世界上最稀有的企鵝,不愛交際卻能當選為紐西蘭年度鳥類
    2019年11月,第15屆紐西蘭年度鳥類(Bird of the Year)評選結果出爐,冠軍由不愛交際兼瀕危絕種的黃眼企鵝(Hoiho)奪得,是14年來首次奪得這名銜的海鳥。跟隨下小編來了解下黃眼企鵝吧!
  • 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鸚鵡——鴞鸚鵡 蠢萌到快要滅絕自己?
    鴞鸚鵡是世界上最重,也是唯一不會飛的鸚鵡。但它的怪異之處還遠不止這些。儘管不會飛,鴞鸚鵡卻有一顆上樹的心。它們會笨拙地爬上樹,把自己的嘴巴當爪子用。鴞鸚鵡不會飛,其實是多年來的「進化」導致的。專家解釋,鴞鸚鵡的祖先早在史前時代就定居在紐西蘭,這裡的陸地上,幾乎沒有它們的天敵。地上的環境更舒適,誰還想要去飛呢?
  • 紐西蘭奇特瀕危鴞鸚鵡:每隔兩年才交配一次
    笨拙的鸚鵡:它們的生存技能之一是擅長爬樹,但當它們爬到樹梢上時,不會飛行的它們卻往往試圖飛下去,最終導致悲劇發生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熊貓、白犀牛和山地大猩猩在想方設法地提高它們的繁殖生育,但是同樣作為一種瀕危物種,紐西蘭鴞鸚鵡卻非常不稱職
  • 瀕危黃眼企鵝當選紐西蘭「年度鳥」 只有225對
    瀕危物種黃眼企鵝以微弱優勢領先鴞鸚鵡,當選紐西蘭2019年「年度鳥」。紐西蘭「新聞原料」網站11日以紐西蘭鳥類保護組織「森林與鳥類」為消息源報導,角逐今年紐西蘭「年度鳥」的競爭異常激烈。該組織一名發言人說,由於這兩種瀕危鳥類得票相近,正式揭曉結果之前「幾乎無法預測結果」。黃眼企鵝主要分布於紐西蘭,是首次當選紐西蘭「年度鳥」的海鳥。「新聞原料」網站報導稱,2018年至2019年,在紐西蘭主要島嶼上發現的黃眼企鵝只有225對。全球變暖導致海水溫度升高以及拖網捕魚導致魚類減少等因素威脅著黃眼企鵝生存。
  • 分析鴞鸚鵡生活的環境,看看鴞鸚鵡受到人類的那些影響
    鴞鸚鵡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不會飛,實際上鴞鸚鵡是所有鸚鵡當中唯一不會飛的鸚鵡,他閒著沒事就伸著粗壯的腿,在地面上到處跑來跑去,有的時候還會爬到樹上去。原本按理說鴞鸚鵡並不會成為世界上最罕見的鸚鵡。因為科學家們發現,鴞鸚鵡的祖先曾經遍布整個紐西蘭,而且人類來到紐西蘭之後,也發現這裡到處都能看到鴞鸚鵡的影子。但是鴞鸚鵡很快就來到了滅絕的邊緣。
  • 世界上最胖的鸚鵡,也是唯一不會飛的鸚鵡,長得像貓頭鷹
    導語:世界上最胖的鸚鵡,也是唯一不會飛的鸚鵡,長得像貓頭鷹。評世間萬事,覽人間美景,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說到鸚鵡,大家想到的多半是它是一種會學人說話的鳥類,而且在城市中也經常能看見遛彎的大爺提溜著一個鳥籠,裡面多半就有著一隻鸚鵡。
  • 唯一不會飛的鸚鵡,放棄飛翔,選擇爬樹,鴞鸚鵡是進化還是退化?
    而在人們對鳥的認識中,鳥會飛是它本能,若因體重過大,像鴕鳥的翅膀已退化,善於奔跑也是適應法則,但在紐西蘭中,有著唯一一種不會飛行的鸚鵡,鴞鸚鵡是進化還是退化?鴞鸚鵡,在人類看來,完全是一種要被「淘汰」的鳥類,體重過於龐大,體重950-4000克,是最重的鸚鵡,也是唯一不會飛的鸚鵡。
  • 紐西蘭年度鳥類評選出爐:冠軍稀有,瀕臨滅絕
    中新網11月12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備受紐西蘭人歡迎的年度鳥類(Bird of the Year)評選結果出爐,黃眼企鵝贏得了2019年度鳥類冠軍。據悉,黃眼企鵝是有史以來第一隻贏得「紐西蘭年度鳥類」冠軍的海鳥生物,它擊敗了鴞鸚鵡、黑知更鳥、慄胸鴴以及紐西蘭扇尾鶲,獲得桂冠。評選組織方Forest & Bird發言人Megan Hubscher稱,這次評選黃眼企鵝獲得了12022張選票,和第二名鴞鸚鵡所獲票數幾乎勢均力敵。
  • 90歲還不會飛,把自己玩的剩120隻,鴞鸚鵡靠「蠢」變成瀕危
    以胖為美的鴞鸚鵡它就是鴞鸚鵡,一種生活在紐西蘭的鳥類。它們祖先在很早的時候就定居在了紐西蘭,在漫長的時間下,由環境的因素導致其不僅失去了飛行能力,還沒有進化出什麼特殊的能力,反而越來越笨,越來越胖。成年的鴞鸚鵡體長在59~64公分左右,體重卻高達4公斤,它的翅膀還在並沒有完全退化掉,但是它們卻把控制飛行肌肉的龍骨給退化掉了,所以有翅膀卻不會飛,就成了鴞鸚鵡的特點。更有意思的是,鴞鸚鵡的族群是"以胖為美"。它們不會像其他鸚鵡那樣維持身材,反而會在體內儲存大量的脂肪。
  • 上千萬年前的巨型鸚鵡身高1米,鴞鸚鵡是它的近親
    沃西教授2008年和澳大利亞的國際科學家團隊一起在紐西蘭研究古生物化石。紐西蘭是個與眾不同的神奇地方,一直以來就是生物學家嚮往的樂土,這是個獨立的,且於其它大陸隔絕的地方,除了人類,遠古時期沒沒有其它哺乳動物來到這裡,很早就形成了鳥類的天堂,是各種奇特鳥類的家園。
  • 鴞鸚鵡瀕臨滅絕不是因為它笨,把人類的鍋推給鳥兒真的好意思嗎?
    今天咱們要了解的,就是一種特別與眾不同的鳥類,它的名字叫做鴞鸚鵡,在網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每隔一段時間就在網上火一把。為什麼說鴞鸚鵡很與眾不同呢?因為它是唯一一種不會飛的鸚鵡,也有許多特別的本領和行為。先了解一下基礎知識吧。鴞鸚鵡(Strigops habroptilus),野生種群只分布在與世隔絕的紐西蘭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