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就業前景怎麼樣?」
「市場營銷專業就是學習怎麼賣東西麼?」
「學習金融學專業,在就業時有什麼優勢?」
「財務管理專業在學校都是怎麼學習的?」
「審計學和會計有什麼區別?」
「會展經濟與管理在校期間能參與展會辦理麼?」
2020屆高中畢業生看過來!
山東交通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最全的專業解析來啦!
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山東交通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簡介
1、歷史沿革
山東交通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前身是管理系,是學校成立較早的院系之一,建於1984年,2000年分為財經學院、管理學院,2016年組建經濟與管理學院。自成立以來,學院貫徹「兼容並包,文理並重」的辦學思路,遵循「剛健篤實,經世致用」的教育理念,不斷向高層次、多學科、外向型、多功能的辦學方向發展。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學院目前有各類在校學生2643人,雙學位學生980人,已發展成為在省內外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較大影響力、特色鮮明的經管類精英人才培養和培訓的搖籃。
2、師資隊伍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9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7人,高級職稱比例達到45.92%,位列全校前茅。教師中博士22人,碩士69人,(其中9人博士在讀),博士碩士佔教師總數的比例達到92.86%,優勢突出。教師中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近20人具有「雙師型」資格證書。學院半數以上教師具有國內外訪學、研究、進修的經歷,多人擔任政府、企業顧問或在省級和國家級協會中任職。近年來,學院還聘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教授、專家任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已形成了一支能力強、業務精,可以滿足教學、科研需要的、結構較為合理的師資隊伍。
3、學科建設
經過30餘年的發展,學院學科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院現擁有經濟學、管理學兩個學科方向,下設金融系、市場營銷系、財務系、行政管理系、會展旅遊系、審計會計系等六系,擁有金融學、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審計學、行政管理等七個本科專業和旅遊管理、會計學(中外合作項目)等兩個專科專業,金融學、財務管理、行政管理、市場營銷、審計學、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開展雙學位和輔修第二專業教育,其中市場營銷專業為山東省省級特色專業,金融學專業(群)為省級高水平應用型重點建設專業(群)。金融學專業被列為第一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4、教學研究
學院認真落實教學的中心地位,按照「素能本位」要求,嚴格教學管理,大力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式改革。人力資源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交通管理概論》《證券投資》《經濟學》《工程財務會計》等7門課程為山東省精品課程,《宏觀經濟學》、《財務管理》等2門課程為山東省一流課程。學院《基於「4+X」核心能力培養的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獲得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學院近年來完成數十項省級以上教研教改課題。
5、科學研究
學院取得了一批代表學校水平的標誌性成果:獲得了學校二級學院獨立完成的第一個山東省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申請成功了學校第一個國家級科研項目,即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獲得了學校人文社科類最高級別政府科研獎勵,即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三等獎。學院教師作為負責人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基金等縱向科研項目100餘項,獲得省部級、廳局級科研獎勵80餘項,其中「交通高等教育投資效益研究」獲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發表科研論文600餘篇,並有多篇為CSSCI來源期刊論文及被ISTP、EI、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等全文轉載或索引;出版教材20餘部,分屬於「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材」、「高等學校應用型特色規劃教材」、「21世紀經管類人才系列規劃教材」等系列教材,其中《金融學》獲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出版專著20餘部,承擔政府機關、企業橫向委託項目30餘項,科研經費累計達到1000餘萬元。
6、實踐教學
為培養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應用型經管人才,學院高度重視實驗室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努力完善實驗實習條件。現已建成交通經濟實驗室、交通投融資實驗室、金融實驗室、現代文秘綜合實訓室、人力資源管理實驗室、多功能旅遊實訓室、現代印刷技術實訓室、會展經濟與管理實訓室和ERP沙盤模擬實驗室等實習實訓場所,並配有各種實習實訓軟體。此外,學院在齊魯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信證券山東分公司、山東藍海酒店集團、山東力諾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魯南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濟南華聯商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職來職往人力資源管理服務有限公司、長清區交通運輸局、齊魯交通服務開發有限公司、山東新丞華展覽有限公司、濟南貝源稅務諮詢有限公司、山東海天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等二十餘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或產學研合作教育基地,為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7、優勢特色
在30餘年的辦學過程中,學院立足學校交通行業特色和自身優勢,重視人才培養,堅持「突出特色,強化素能」的辦學方針,始終狠抓教學質量,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辦學優勢,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在省內外同類高校經管學院中率先提出了「4+X」核心競爭能力培養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大力倡導教學方法改革,推行「教學三化、作業三化」改革模式;在學生能力培養方面,強調「一專多能,一書多證」,使學生能迅速成長為具有較強發展潛力的一線管理者;在學生管理方面,積極創新,探索實行「關注四特學生、實施五全育人」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在就業指導方面,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就業,提出全過程精準就業、創業指導,建立符合專業特色的就業、創業工作思路,全面提高了學生的就業層次和就業質量,學生就業率多年來一直保持在90%以上,位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
8、對外交流
近年來,學院不斷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舉辦了「全國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院長(系主任)協作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秘書學年會」等全國性會議,擔任全國經管學院協作會秘書長單位;發起成立了「駐濟高校管理學院院長聯席會」;多次開展全國和山東省交通運輸系統中高層管理人員培訓,五年來累計培訓數千人次。此外,學院近年來積極加強與國外院校的交流合作,與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和樸茨茅斯大學、美國北伊利諾伊大學、韓國又松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學生可通過國際合作渠道赴國外高校交換學習或繼續深造。同時,學院還在新加坡及北京、上海、杭州、青島等地建立了穩定的實習就業基地。
經過多年努力,學院已形成鮮明的經管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辦學特色,培養的學生具有基礎理論紮實、實踐能力突出、工作作風穩健的特點,深受社會用人單位歡迎,為社會輸送了大量有用之才,同時學院面向各行各業開展科研服務、經管類培訓、諮詢、人才培養等業務,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專業解析
一、財務管理專業解析
財務管理專業是以培養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紮實經濟、管理、財務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基本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
2017年財務管理專業獲批山東省高水平立項建設應用型專業(群),2018年《財務管理精講》立項為山東省級在線課程,2019年《財務管理》獲批山東省一流課程。
專業特色
1、工程財務管理特色
與財經類院校培養通用性財務管理人才不同,學院採用的是「人無我有」的差異化人才培養策略。在兼顧通用性人才培養的基礎上,更注重培養工程財務管理人才,以避免通用性培養不能迅速適應工作崗位的問題。
2、智能財務管理特色
為適應「大智移雲物」時代對財務管理人才需求的變化,財務管理專業培養方案除工程財務管理方向外,還設置了智能財務方向,突出了智能財務管理特色,旨在培養學生財務大數據管理思維,具備服務工程企業和其他企事業單位的財務大數據管理、分析和決策的能力。
3、專業創新能力培養
學院不僅在培養方案設置了創新創業的課程模塊,每門課程也增加了創新創業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學生可以真正成為現代化財務管理創新人才。
核心課程
主要課程有:管理學、經濟學、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成本管理會計、Financial Management、會計電算化、審計學等。
特色課程包括:工程財務會計、工程財務管理、工程項目審計、智能會計、財務共享服務等。
培養目標
「大智移雲物」時代的到來,正逐步淘汰傳統「算帳」類會計,現在企業管理重心已經轉移到財務管理。加強籌資、投資、營運、分配等環節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永恆主題。通過四年財務管理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能夠勝任工程企業和其他企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未來5年具備成為財務經理或財務總監的能力。
就業行情
學校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目標是大型工程類央企的財務會計和財務管理崗位。為實現就業目標,學校在專業知識傳授的同時,非常重視對學生職業發展規劃的教育培養,引導學生沿著財務主管——財務經理——財務總監的職業發展路徑規劃未來,確保學生能夠成長為財務管理人才。
畢業生畢業5年後的工作情況跟蹤調查顯示,學院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社會認可度高於同類學校相關專業5個百分點。目前,有90%的畢業生實現了既定的就業目標,畢業5年後升職率也達到了90%。
專業環境優勢
1、雄厚的師資力量
財務管理專業教學團隊教師15人,其中,碩博士教師13人。擁有註冊會計師資格、會計師資格、審計師資格、律師資格的雙師型教師10人。
近五年來,專業教師省部級及以上科研和教研立項18項,企業管理諮詢服務課題77項,各級科研和教研獎勵10項;指導專業學生獲得創新創業、專業知識、實踐技能各類大賽獎項400餘項。
2、社會認可度提升
近五年來,財務管理專業辦學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和其他各界的廣泛認可,專業知名度在全國範圍內大幅提升。
3、複合型和國際化人才培養
財務管理專業雙學位教育旨在培養複合型人才,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在校本科生可根據學校有關規定,經自願申請,修讀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達到授予學位條件者,除獲得主修專業學位外,還可同時獲得管理學學士學位。
學院為提高學生國際化視野,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渠道,2019年與美國北伊利諾伊大學會計系籤署了專業發展合作備忘錄,鼓勵學生到國外高校交換學習或繼續深造。
選考科目
物理,生物,歷史
(三門科目考生選考其中一門即可報考)
專業風採
二、審計學專業解析
審計是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收支、經營管理活動及其相關資料等的審查和監督,工作內容包括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績效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和專項審計等。
審計學專業是山東交通學院本科專業之一,於2007年開始普通本科招生,2017年開始雙學位招生。審計學專業是省級高水平建設專業群專業之一(2017年)。自招生以來,審計學專業一直注重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專業特色
審計學專業是山東交通學院2007年開始招生的本科專業,其成立充分適應了社會對審計的旺盛需求,該專業具備應用性強和工程特色兩大優勢,區別於其他財經類院校相關專業的培養,且適應社會對偏重實務操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其專業特色主要為:
1、立足交通
突出工程審計特色,實施差異化培養戰略,充分體現工科院校與財經類院校培養審計人才的差異,著力培養具有交通行業特色的應用型審計人才。
2、課程設置凸顯培養特色
審計學專業的主要課程包括管理學、經濟學、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原理、註冊會計師審計、工程項目審計、工程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原理。專業特色課程有工程項目審計、土木工程概論、工程造價基礎知識、工程企業會計。
3、師資力量雄厚
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教授2人,副教授13人;博士學歷5人,碩士學歷10人;雙師型教師7人,有企業鍛鍊經歷的5人。審計學專業師資團隊近3年來先後主持、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等各級課題30餘項、財審類社會諮詢服務類企業橫向課題20餘項;發表各類研究論文20餘篇;出版教材和專著10部;教師科研教研獲獎10餘項;學生獲得全國各類專業知識技能大賽獎項300餘項。審計學專業教學團隊有著較強的科研和教學能力,高職稱、高學歷、良好的社會實踐是該專業教師最顯著的特徵。
核心課程
主要課程包括: 管理學、經濟學、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原理、財務報表審計、建設工程項目審計、施工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原理等。
培養目標
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熟悉財經法律、法規與紀律、堅守職業道德;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具備較高的會計、審計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併兼顧工程造價等多方面的綜合知識和能力;能在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企業以及其他企事業機關單位從事審計工作的具有成長力的應用型人才。
就業行情
隨著經濟的發展,審計對經濟信息流的保障作用日益受到關注,科技的進步亦推動了審計行業的變革與創新。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審計管理體制改革是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舉措;2018年5月中央審計委員會的建立;2020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審計機關在推動黨中央政令暢通、助力打好三大攻堅戰、維護財經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新時代,審計行業在促進市場、政府及企業實現效率性和公平性的統一上作用顯著;而且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廣泛實施與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化,專門的審計人員需求量極大。然而,目前我國審計隊伍建設相對落後,如審計隊伍結構老化、複合型審計人才缺乏等,審計人才存在相當大的缺口,統計顯示僅內部審計人員缺口就高達900多萬,且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及我國交通體系的發展,既懂工程又懂審計的專門人才更是稀缺。
該專業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多領域專業知識,學生學習內容不僅局限於審計、會計、財務、法律、管理、經濟,而且開設專門的工程類課程,學生畢業後不僅可以從事審計崗位,而且可以完全勝任財務、會計、統計、資產評估、工程助理等工作崗位,就業前景十分廣闊。
專業環境優勢
審計學專業重視會計與審計理論和實踐的融合,培養審計相關領域具有成長力的應用型人才,按照山東交通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總體規定,審計學專業創新推進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及第二課堂的有機結合,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1、課堂教學優勢
審計學專業課程廣泛採用高效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避免了單純線上教學的枯燥與互動不足,以及摒棄了單純線下教學的填鴨式授課。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實現面授教學及網絡智慧教學相結合。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除對基本理論進行講授、答疑及解惑外,推行「項目式」教學模式,根據項目任務,要求學生以「職業人」的身份參與課堂,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相應的任務,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其對專業及實際崗位角色的認知,鍛鍊其對專業知識的掌握能力及在實際工作中的溝通、協作能力。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構建資源豐富、內容新穎、具有專業特色的學習平臺,每個學生在平臺上均有自己的「虛擬學習空間」,滿足學生隨時學習、提問、溝通及探討的需求。
2、實踐教學優勢
實現校內實踐及校外實踐的交互作用。校內實踐:審計學專業課程虛擬仿真模擬現實中的會計和審計業務,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有機結合,如會計基本技能訓練、施工企業審計綜合模擬實習等課程;同時,在理論課堂中設置了實踐操作課時,學生通過邊學理論邊操作,做到了理論和操作的雙提升,如現代辦公技術、會計信息化和企業經營沙盤模擬等課程,鍛鍊學生動手能力以及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校外實踐:該專業積極推進校企合作,以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專業教師積極參加各類高水平會議、培訓及比賽,不斷提升自我綜合素質及教學水平,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為培養優秀的應用型本科審計人才不斷努力。
3、第二課堂
第二課程中豐富的學習資源及內容滿足學生自我成長的需求。主要內容涉及思政教育與行為養成類、學術科技與創新創業類、文體藝術與身心發展類、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類、社會實踐與志願服務類、技能證書及其他,鼓勵學生積極提高自身綜合素養。同時審計會計繫結合黨建工作,積極開展對該專業學生的學習、科技、就業等方面的指導;成立了由專業教師參與的「考研指導小組」、「考證學習互動組」、「就業指導小組」等;舉辦專業教師考研指導講座、海外留學講座等,學生均表示受益良多。
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及第二課堂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為學生在校期間營造健康、積極、舒適學習及生活環境。
選考科目
物理,歷史,地理
(三門科目考生選考其中一門即可報考)
專業風採.
三、金融學專業解析
金融學專業2003年開始招生,是經濟與管理學院第一個本科專業。2017年金融學作為核心專業獲批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2018年專業基礎課《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立項為山東省級在線課程。2019年金融學專業被列為第一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宏觀經濟學》被評為省級一流課程。金融學專業培養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金融基礎理論及實務技能、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溝通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金融相關工作的具有成長力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特色
金融學專業按照「以需求為導向、以理論為基礎、以學生能力培養為中心」的培養思路,不斷完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自2012年開始,金融學專業立足交通,通過校企聯合辦學,採用「3+1」培養模式,前3年理論學習在學校,第4年實訓在企業。校企雙方共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共同招生宣傳、共同進行課程研發、共同授課、共同指導實習、共建實訓基地,企業方同時為畢業生推薦就業崗位。金融學專業師資團隊具有合理的年齡結構和學緣結構,年富力強,充滿活力。目前共有教師1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碩博比率100%;「雙師型」教師比例40%以上;省三八紅旗手1人、省金融學教指委委員1人、校教學名師1人、校師德標兵2人。
核心課程
按照教育部新文科要求,金融學專業主要課程包括: 金融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金融、證券投資學、保險學、金融市場學、融風險管理、人工智慧基礎、計算機技術基礎(Python)等。
培養目標
金融學專業教育旨在培養複合型人才,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增強畢業生的市場競爭力。
就業行情
以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快速發展,對當前金融業態產生重要影響:一方面,銀行、保險等傳統金融業依靠這些技術推動自身轉型發展,另一方面,技術創新催生了智能投顧、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第三方支付、監管科技等新興領域。對於金融人才需求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金融+科技」的複合型人才日益受到青睞,要求金融學專業學生不僅要具備經濟、管理、金融等領域的基礎理論,同時還需要學習金融科技,適應金融信息化發展。
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去向是交通企業投融資部門、金融服務外包企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資產管理公司、融資租賃公司、金融科技公司、企業財務公司以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與金融、保險、投資理財等相關的工作。金融學專業畢業率和就業率一直保持較高水平,均在90%以上,就業崗位與專業相關度、就業現狀滿意度、職業期待吻合度均較高。
專業環境優勢
1、線上與線下相結合
金融學課程都已經建設線上資源,主要以學校優慕課為載體,學生可以登錄帳號進行線上學習、線上討論;課程主要還是以線下課堂教學為主,教師課堂教學同時會要求學生充分利用線上資源。
2、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金融學專業的學習學生需要完成人才培養方案的各個環節;同時課外還要關注社會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用學過的理論解釋分析,學以致用。
3、虛擬操作與實際崗位相結合
金融學課程設置了集中實訓環節,主要在虛擬仿真環境下,學生虛擬操作為主,模仿金融操作流程;同時設置了頂崗實習,學生到實際工作崗位進行鍛鍊,學習真實的金融業務流程。
選考科目
生物,歷史,地理
(三門科目考生選考其中一門即可報考)
專業風採
四、市場營銷專業解析
市場營銷專業開辦於2003年,2010年獲批「山東省省級特色專業」,2017年獲批「山東省高水平專業建設群」,為學校名校建設工程15個重點專業之一。根據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榜單(2016年度),山東交通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獲評為3星級專業。
專業特色
市場營銷專業教師隊伍專業背景及研究方向搭配合理,實踐經驗豐富,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專業教師佔60%。該專業的人才培養以服務交通為特色,以汽車營銷為主要方向,按照「寬口徑,厚基礎」的知識結構定位,重點培養學生的市場調研能力、推銷談判能力、渠道與銷售管理能力以及策劃管理能力,注重學生營銷、管理實戰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核心科目
管理學、經濟學、會計學、市場營銷、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消費心理學、市場調查與預測、服務營銷學、廣告學、銷售管理、營銷策劃、國際市場營銷學等。
培養目標
通過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習,學生能夠系統了解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全面掌握市場營銷專業知識,通過理論實習與實踐訓練獲得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的專業技能。
就業去向
該專業分設一個專業方向:汽車營銷方向,畢業生可在交通行政管理部門從事市場管理工作;在政府或社會團體從事營銷管理工作;在各類工商企業(特別是汽車銷售行業)從事市場戰略研究、市場營銷管理與策劃、營銷活動組織、廣告設計、市場調研與預測、企業形象建設與公共關係等方面的工作,畢業生也可選擇考取管理類、經濟類等相關專業的研究生。
選考科目
化學,生物,地理
(三門科目考生選考其中一門即可報考)
專業風採
五、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解析
山東交通學院的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於2007開始招生,山東交通學院是我國最早開始招生的會展本科院校之一,13年後的今天,會展本科教育已經遍布全國119所院校。從招生院校數量的急劇擴張上就能看出,我國的會展業發展是非常迅猛的,對會展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迫切的。
專業特色
1、山東會展教育的領頭人和開創者
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已經有13年的辦學歷史,目前已經做到了「省內著名,國內知名」,在山東已經國內的會展院校,會展企業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山東交通學院的畢業生也已經擁有了良好的口碑。
先後有濟南職業學院,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山東女子學院,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等院校來訪,交流會展專業的辦學經驗。
2、在各級協會等組織擔任不同的職務
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已經加入了山東省會展行業協會,濟南市會展行業協會,京津冀會展教育聯盟等組織,為行業和協會出謀劃策,得到了行業和協會的廣泛讚譽,多次獲得會展業優秀單位的稱號。
3、與行業主管部門保持良好的關係
山東交通學院是山東省會展業協會教育委員會主任單位,濟南市會展業協會理事單位。該專業教師多次參加山東省會展業政策的制定,並為會展協會、地市會展辦等進行業務培訓,評選優秀品牌展會等。
核心課程
管理學、經濟學、工商管理、會展營銷、會展策劃與管理、會展企業運營管理、節事活動策劃與管理、會展商務英語。
培養目標
會展經濟與管理是一個應用範圍很廣的專業,可以在會展企業、大型商貿企業、製造企業、行業協會、事業單位及政府管理部門從事展覽、獎勵旅遊、會議管理、大型活動組織實務等工作。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學生學習的內容非常廣,涵蓋展覽組織策劃、會議組織策劃、旅遊行程安排接待等多個方面。根據前期對企業和社會的調研,設置了管理學、經濟學、高等數學、大學英語等課程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和理論,設置了會展策劃、會展營銷、會展旅遊等課程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兼顧了學生繼續考研深造和直接進入社會就業的訴求。
專業環境優勢
1、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山東交通學院曾經參與撰寫山東省會展業「十二五、十三五」發展規劃,參與山東省商務廳的山東省品牌展會評選工作,承辦或參與過多次山東省大學生會展策劃大賽的組織工作。
2、實習生在會展企業享有較高的評價
實習生所在的實習企業有廣饒縣會展節慶辦公室,山東新丞華會展有限公司,山東中貿會展有限公司,山東海名會展有限公司,山東信展有限公司等,在這些實習企業,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得到企業的讚揚。如多名學生獲得廣饒縣團委頒發的「優秀志願者」稱號。
3、會展學子多次為山東交通學院爭得榮譽
山東交通學院會展學子容明揚負責的參賽項目曾獲得的挑戰杯國家二等獎,至今仍是學院的最高獎項。參加的山東省會展策劃大賽每年都有多人獲獎。會展14級劉超同學、會展15級易霞西同學曾從全國眾多會展博士生、碩士生以及本科生中脫穎而出,斬獲中機國際國家會展獎學金。
4、就業質量逐年升高
目前,專業學生已經進入法蘭克福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虹橋國家會展中心以及米奧蘭特等會展企業工作;也有部分學生進入如中交一公局,中建等央企就業。學生的就業面比較寬泛,就業質量較高。
5、師資力量雄厚
該系目前有9位老師,5位博士,4位碩士;6位副教授,3位講師,年齡均在45歲以下。所有教師均具有企業掛職經歷,對會展行業熟悉,能較好的適應教學任務,並且能為企業進行指導與培訓。
選考科目
生物,歷史,地理
(三門科目考生選考其中一門即可報考)
專業風採
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揭秘
人力資源管理是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對人力資源的「選人、育人、用人、留人」等方面進行管理的學科。該專業培養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掌握紮實的經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和專業知識,分析、解決人力資源相關問題的專業能力,能夠在企業、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相關工作的,具有成長力的應用型管理人才。
專業特色
1、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現有16位教師,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7人,碩士7人。山東省唯一的一個既有人力資源管理省級教學團隊,又有《人力資源管理》山東省精品課程、山東省在線開放課程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建有山東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平臺和校級研究所兩個科研平臺。近三年該專業教師共發表CSSCI、EI收錄等高水平論文10篇,出版學術專著7部,教材5部,多次獲得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一、二、三等獎。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科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山東省社科規劃、山東省本科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等30餘項。
2、豐富的教學資源
該專業現已建成人力資源管理實驗室、人才素質測評中心等實習實訓場所,並配有各種實習實訓軟體。與山東職來職往人力資源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中國交通集團、長清區交通運輸局等二十多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或產學研合作教育基地,為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3、先進的教學理念
貫徹「4+X」核心能力的教學理念,確立知識、能力和人格三位一體的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通過「內訓外練」、「校外實訓」等實踐教學措施和手段,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核心課程
主要課程有:管理學、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員工培訓、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關係管理、Human Recourse Management、勞動法、應用寫作等。
特色課程包括:人工智慧基礎、統計與數據分析、現代辦公技術、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等與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相關的課程。
創新創業課程模塊包括:就業指導、創業指導、創新管理等課程,每門專業課也增加了創新創業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學生可以真正成為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創新型人才。
就業行情
通過該專業的學習,掌握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職業生涯規劃、員工培訓、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關係管理等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知識和流程操作,熟悉勞動合同法、經濟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相關軟體和數據統計分析軟體的應用,畢業後能夠勝任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崗位的工作。
山東交通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目標是大型央企的人力資源管理和行政管理崗位,以及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的人事管理崗位,目前有90%的畢業生實現了既定的就業目標。麥可思(MyCOS)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顯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5.6%,在全部專業中排名第6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是每家單位都需要的,因此成為最好就業的專業。
選考科目
生物,歷史,地理
(三門科目考生選考其中一門即可報考)
專業風採
@高三畢業生
無論身在何方
我們期待著懷揣夢想的你
莫負春光,共舞青春追華裳
期待與優秀的你們相遇
待到金秋時分
我們相約經管
不見不散~
歡迎報考
山東交通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