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混沌理論的微弱信號檢測的DSP實現

2020-12-08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針對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系統集成度高、速度快、功耗低、適合大量數據實時處理的特點,從應用的角度研究基於混少不了理論微弱信號檢測原理;深入討論其應用於DSP的實用化,構建一個優化的TMS320C6203為核心的真實系統,實時實現基於混沌方法的微北信號檢測

關鍵詞:DPS 混沌理論微弱信號檢測

引言

在實際的數據採集和信號處理系統中,由於信號的幅值較小,測量時又受到信號端、傳輸器件及變換器件等本身存在的本底噪聲的影響,表現出的總體效果是有用信號被大量的噪聲和幹擾所淹沒。如何檢測這種強噪聲幹擾情況下的微弱信號,是信號處理中的重要研究內容。許多科研工作者已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處理方法,如基於高增益的寬帶波束形成的微弱信號檢測方法及微弱信號的相干檢測法等,但都存在靈敏度不高或適應性不強的問題。混沌系統對小信號的敏感性及對噪聲的強免疫力,使它在微弱信號檢測中的應用潛力很大。

DSP以其高度的集成度,極快的處理速度,較低的功耗,能滿足實時性的要求等在信號處理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本文構建了一優化的DSP實驗系統,把基於混沌理論的微弱信號檢測真正應用於實際的系統中。實驗表明,此系統能很好地實現微弱信號的檢測及其特性的測量,具有較高的精度和廣泛的應用前景。

1 基於混沌理論檢測微弱信號的原理

改進Duffing方程的具體形式為:

其中fcos(wτ)為周期策動力,k為阻尼比,-x+x3為非線性恢復力。

理論研究表明,當k取某一固定值,f從0逐漸增加到臨界值Fd時,系統狀態從周期1內軌運動轉變為混沌運動;進一步增加超過閾值Fc,系統以外加周期力的頻率進行大尺度的周期振蕩。取f=F0,F0稍大於Fc,當用小幅度的、與周期策動力頻率相近的周期信號以及白噪聲對改進的Duffing振子進行攝動時,系統將時而處於大尺度周期運動狀態,時而處於混沌運動狀態,從而出現陣發性混沌現象。通過觀測混沌系統相軌跡變化,可知待檢信號中是否含有周期信號,調節周期策動力的值改變系統的狀態可以求得信號的由於上述原因值。在陣發性混沌歷程中,當ωΔω(Δω為相對頻差)很小時系統對策動力的緩慢變化能夠很好地響應,因此周期和混沌的出現是涇渭分明的。在微小頻差的影響下,系統以周期T=2π/ωωΔ進行混沌運動。根據系統處於周期運動狀態時速度等間隔地通過零點,而系統處於混沌狀態時速度過零點的時間間隔不定,可通過比較速度過零點的時間間隔有無規律,判斷系統是處於大尺度周期運動狀態還是處於混沌狀態。若從某一時刻tx開始速度值在某一容差δ範圍內過零點的時間間隔基本相同,可以認為系統從tx開始進入大尺度周期運動狀態,從而得到每個周期內系統進行大尺度周期運動狀態的起始時刻。相減取平均,得陣發混沌運動的周期T,這樣即可求得弱信號的頻率值。

2 系統設計

系統由A/D轉換器、數據緩存單元(FIFO)、DSP和USP2.0接口電路以及相應的電源轉換電路、Flash程序保存單元等組成,基本框圖如圖1所示。

基於實際信號採樣時間的要求,為滿足數據的處理時間、系統數據傳輸的需要,並考慮到晶片的價格、供貨周期、應用情況等其它因素,系統中A/D、DSP、FIFO、USB分別選用TI公司的ADS5422、TMS320C6203B,IDT公司的IDT70V024以及Cypress公司的CY7C68013。

外界輸入信號經A/D採樣後,採集到的數據先保存在FIFO中,數據採集結束後DSP從FIFO中讀取數據開始信號處理。信號處理的算法已編成程序保存在外部的Flash晶片上,供DSP上電讀程序到其內部RAM單元,全速運行程序。信號處理後的數據通過USB2.0接口依次傳送到主機方,把數據數值存儲在PC機內,以便進行相應的數值分析,實時顯示檢測結果並繪製相應的圖形,如顯示有無信號。若有,進一步顯示所檢測到的微弱信號的幅值、頻率等。

3 信號處理算法程序流程

基於混沌理論檢測微弱信號的信號處理算法流程如圖2(a)所示。大致分為三個功能模塊,包括:判斷有無角頻率為ω的微弱信號,求微弱信號的幅值和信號的頻率。求微弱信號的具體流程如圖2(b)所示。

圖2(b)中,輸入為式(1)的解y,輸出為微弱信號的頻率。

4 信號處理程序算法的優化

按照CCS(Code composer Studio,代碼設計套件)環境下支持的優化C的方法編程,實現任務的功能後,考慮到C編譯器產生的代碼不會使用到一些特殊、高效的DSP指令,而線性彙編則使用DSP的彙編指令。同時不必考慮指令的並進運行情況、指令的延時和寄存器的使用,對代碼進行多方面的優化,包括:將能夠並行執行的指令並行執行;處理軟體流水線中的流水線等待問題;分配寄存器的使用;為指令分配功能單元等。因此,對於程序中耗時比較大的部分可以利用線性彙編語言進一步優化。採用C語言和彙編語言的混合編程,既保證程序的結構化和可讀性,又保證應用的實時性,以滿足系統對實時性和代碼長度的要求。例如,對於應用改進的Euler方法求系統輸出的前三點值的C代碼(h,k,f,a為已知系統參數):

void Euler(float *x,float *y){

int i;

float t1,t2,t11,t22;

for(i=0;i3;i++){

t1=h*y[i]+x[i];

t11=h*((-k)*y[i]+x[i]-powf(x[i],3)+f*Xf[i]+a*s[i]+Zs[i]+y[i];

t2=h*t11+x[i];

t22=y[i]+h*((-k)*t11+t1-powf(t1,3)+f*Xf[i+1]+a*s[i+1]+Zs[i+1]);

x[i+1]=(t1+t2)/2;

y[i+1]=(t11+t22)/2;

}

}

相應的線性彙編程序見網站www.dpj.com.cn。

優化前,在CCS上測得的C程序段消耗時鐘周期為39763個,而優化後的線性彙編所消耗時鐘周期為3879個,效率顯著提高。

5 結果分析與結論

設定系統參數使PC顯示系統相軌跡是臨界狀態,然後依次加入外界輸入信號。

①加入純噪聲信號。當只有白噪聲Zs併入系統時,不論怎麼調節Duffing陣子的參數ω,從時間圖像上觀測發現系統始終處於混沌狀態,如圖3所示。可見噪聲雖然強烈,但是吸引子仍能將相點束縛在軌道內。說明混沌系統對噪聲具有強免疫力。

②加入混有噪聲的待測周期信號。將信號y(t)=Asin(ω0t)+randn併入系統,A、ω0分別為待測信號由於幅值及角頻率,取A=0.005, ω0=600.5rad/s,randn是均勻分布在(-1,1)之間的均值為0的白噪聲。由於混沌系統對周期信號非常敏感,當ω以公比0.03增大到ω0附近,即ω=ω1=597.03rad/s和ω=ω2=614.94rad/s時,從時間圖像上可以觀測到有規律的陣發混沌現象,如圖4所示。根據系統陣發混沌運動的周期T,可由ω(2π/T)求微弱信號的角頻率。求得微弱信號角頻率為601.737rad/s,與實際值600.5rad/s相比,誤差非常小,精度比較高。這證明了,運用此DSP系統可以較好地檢測出微弱信號及其相關特性,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相關焦點

  • 基於DSP和FPGA的機器人聲控系統設計與實現
    系統硬體分為語音信號的採集和播放,基於dsp的語音識別,fpga動作指令控制、步進電機及其驅動、dsp外接快閃記憶體晶片,jtag口仿真調試和鍵盤控制幾個部分。數據經mcbsp串口與外設的通信通過dr和dx引腳傳輸,控制同步信號則由clkx,clkr,fsx,fsr四個引腳實現。將mcbsp串口設置為dsp mode模式,然後使串口的接收器和發送器同步,並且由tlv320aic23的幀同步信號lrcin,lrcout啟動串口傳輸,同時將發送接收的數據字長設定為32 b(左聲道16 b,右聲道16 b)單幀模式。
  • 第六講 DSP在雷達信號處理中的應用
    本文重點介紹通用dsp在雷達信號處理系統中的典型應用,以及研製基於dsp的雷達信號處理系統的關鍵技術。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739.htm dsp在雷達信號處理中的典型應用 作為面向數位訊號處理的可編程嵌入式處理器,dsp具有高速、靈活、可靠、可編程、低功耗、接口豐富、處理速度快、實時性好等特點。
  • 基於FPGA的混沌信號保密通信平臺的設計
    混沌分析對由複雜的人工和自然系統中獲得的混沌信號進行分析並尋找混沌現象背後的確定性規則,如混沌時間序列的預測等;混沌綜合則利用人工產生的混沌從混沌動力系統獲得可能的功能,如人工神經網絡的聯想記憶功能等。本項目基於FPGA技術進行混沌信號保密通信平臺的設計。
  • 基於DSP的數字掃描探針顯微鏡的硬體解決方案研究
    ,dsp技術也已經廣泛地應用於通信、測量、多媒體、消費電子產品等領域,由於把dsp和spm結合在一起是spm儀器發展的必然方向,它能使spm性能更趨於完善,為此,本文介紹如何用tms320c5416來實現這一設想!
  • 基於小波變換與DSP的實時音頻視頻處理系統
    本文介紹一種基於adv611,ct8021晶片同時結合ti公司的tms320c6201晶片實現音/視頻實時處理系統。在該實時系統中,dsp晶片作為控制核心、一方面要管理adv611,ct8021,存儲器和通信接口,另一方面要對adv611的圖像壓縮效果進行調解,對數據速率實時控制。系統實現方案原理圖如圖1所示。
  • 生物電阻抗測量系統中弱信號檢測技術研究--EIT 中弱信號檢測理論...
    本章主要介紹電阻抗成像技術理論,生物電阻抗測量系統原理以及生物電阻抗測量系統中弱信號檢測技術理論,分析了常用的弱信號檢測方法並介紹了阻抗測量中弱信號檢測的噪聲來源及處理方法。 微弱信號檢測作為數據採集的前端工作,直接影響數據採集的採樣精度和採樣速度。在生物電阻抗測量中,數據採集有其特殊性,由於生物肌體本身就是電導體,工頻幹擾和體外的電場、磁場感應都會在人體內形成測量噪聲,幹擾信號檢測,因此,微弱信號檢測就成了整個系統研究的重點之一。
  • 基於微弱光信號的低噪聲光電信號放大電路設計
    基於微弱光信號的低噪聲光電信號放大電路設計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7-09 18:32:00 對於各種微弱的被測量,例如弱光、弱磁、弱聲、小位移、小電容
  • 新系統使用量子物理學原理檢測微弱的通信信號
    來源:NIST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員已經設計並演示了一種系統,該系統可以顯著提高通信網絡的性能,同時在檢測最微弱的信號時實現創紀錄的低錯誤率,從而有可能減少所需的能源總量對於最先進的網絡,其係數是10到100。
  • 如何進行被動紅外光譜儀中微弱信號檢測技術的研究設計詳細資料說明
    被動動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可用於周圍環境紅外輻射的光譜分析,紅外光譜遙感技術也越來越多的應用在開放環境中探測目標化合物和氣相鑑定,其中紅外信號檢測是光譜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紅外信號調理電路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光譜儀的探測精度。
  • 研究人員開發出可檢測微弱信號的新型傳感器
    研究人員開發出可檢測微弱信號的新型傳感器引入噪聲以改善微弱信號是動物領域中常見的傳感現象。然而,在人造傳感器的情況下卻較難辦到。研究人員研究了將該技術應用於傳感器,以檢測太微弱而無法捕獲的信號。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 State)的科學家現在已經引入了少量的背景噪聲,以改善太暗而無法感知的光源中的微弱信號。
  • 利用自適應子波變換提高對微弱運動目標的檢測
    本文研究了長時間相參積累時微弱運動目標回波信號的特點,分析了常規檢測方法的局限性,針對多項式相位信號模型,結合復正交線性相位子波基函數的設計,提出了一種基於自適應子波變換局域線性逼近的微弱運動目標檢測方法,該方法具有自適應頻帶劃分,快速算法實現,計算量低,並對統計分布的雜散分量具有自動抑制的特點.理論分析和計算機仿真結果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
  • 新系統使用量子物理原理探測微弱的通信信號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員設計並演示了一種系統,該系統可以大幅提高通信網絡的性能,同時在檢測哪怕是最微弱的信號時也能實現創紀錄的低錯誤率,有可能將最先進的網絡所需的總能量減少10到100倍。這個原理驗證系統由一個新型的接收機和相應的信號處理技術組成,與當今網絡中使用方法不同的是,它完全基於量子物理的特性,從而能夠處理攜帶大量數據的極其微弱的脈衝信號。
  • ATFX:基於混沌理論-鱷魚線指標的買賣策略精講
    來源:金融界網站 #概念及算法# 鱷魚線在MT4當中被分類為比爾威廉姆指標,該指標發源於威廉士創立的混沌理論,成書於《證券交易新空間》。混沌理論的地位相比波浪理論、道氏理論等等較為特殊,因為它是唯一一個被納入MT4的分析理論,可見其受眾之廣泛。
  • 混沌加密技術技術詳解和設計實現
    混沌系統恰恰符合這種要求。混沌系統的特性使得它在數值分布上不符合概率統計學原理, 得不到一個穩定的概率分布特徵;另外, 混沌數集是實數範圍, 還可以推廣到複數範圍。因此, 從理論上講, 利用混沌原理對數據進行加密,可以防範頻率分析攻擊、窮舉攻擊等攻擊方法, 使得密碼難於分析、破譯。
  • 基於DSP的FFT算法實現
    基於DSP的FFT算法實現1、FFT的原理快速傅氏變換(FFT)是離散傅氏變換的快速算法,它是根據離散傅氏變換的奇、偶、
  • 基於自適應狀態觀測器的混沌同步仿真研究
    自從Pecora和Carroll提出混沌同步原理以來,由於非線性系統的混沌同步在通訊、信息科學、醫學、生物、工程、經濟等領域中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和發展前景,混沌系統的控制與同步已成為非線性科學領域的研究熱點。
  • 基於DSP的漢字語音識別系統的實現方式解析
    語音識別是機器通過識別和理解過程把語音信號轉變為相應的文本文件或命令的高技術。作為專門的研究領域,語音識別又是一門交叉學科,它與聲學、語音學、語言學、數位訊號處理理論、資訊理論、計算機科學等眾多學科緊密相連。語音識別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已經顯示出巨大的應用前景。本文從實現原理入手,介紹語音識別系統的實現方式。
  • 工程師:一種微弱光信號前置放大電路的設計
    光電檢測技術從原理上講可以檢測一切能夠影響光量和光特性的非電量。它可通過光學系統把待檢測的非電量信息變換成為便於接受的光學信息,然後用光電探測器件將光學信息量變換成電量,並進一步經過電路放大、處理,以達到電信號輸出的目的。然後採用電子學、資訊理論、計算機及物理學等方法分析噪聲產生的原因和規律,以便於進行相應的電路改進,更好地研究被噪聲淹沒的微弱有用信號的特點與相關性,從而了解非電量的狀態。
  • 前沿丨水中目標新型被動檢測理論及方法
    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開展被動檢測理論及方法研究,提高複雜環境中水下航行器的遠程檢測能力,以實現其隱蔽攻擊性,從而奪取戰場先機。目標噪聲的產生和輻射機理十分複雜,成分多樣,既有寬帶連續譜分量和較強的窄帶線譜分量,又有明顯的調製成分,同時由於水聲信道的複雜多變以及水聲信號傳播的多途徑效應,水聲信號往往呈現出「三非」特性。
  • 基於DSP的語音識別系統的實現及分析
    隨著DSP技術的快速發展及性能不斷完善,基於DSP的語音識別算法得到了實現,並且在費用、功耗、速度、精確度和體積等方面有著PC機所不具備的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1 系統參數選擇  一般情況下,語音識別系統按照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應用範圍、不同的性能要求有不同的分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