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自適應狀態觀測器的混沌同步仿真研究

2021-01-09 電子產品世界

  1 引 言

  混沌是非線性動力學系統中一種確定性的、類似隨機的過程。自從Pecora和Carroll提出混沌同步原理以來,由於非線性系統的混沌同步在通訊、信息科學、醫學、生物、工程、經濟等領域中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和發展前景,混沌系統的控制與同步已成為非線性科學領域的研究熱點。

  目前關於混沌控制與同步的方法已有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在驅動系統參數已知、響應系統能夠構建為基礎上的,然而在實際系統中系統的狀態變量並不是都可以得到的,因此可構造狀態觀測器實現混沌系統同步。此外,系統參數總存在一定的攝動,系統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外界幹擾的影響,而參量的微小變化就會導致系統動態行為的巨大變化。因此近幾年對參數不確定混沌系統的自適應同步控制方法的研究越來越多。

  本文將狀態觀測器與混沌同步結合起來,針對一類特定結構的具有未知參數的混沌系統,設計了一種自適應狀態觀測器控制策略。通過一個標量信號驅動,響應系統能和驅動系統同步並對未知參數進行估計。該控制方法簡單易行,且能通過自適應律自動調整以跟隨參數的變化,具有較強的魯棒性。仿真實驗證明了該方法的有效性。

  2 方法分析與應用

  2.1 問題描述

  混沌動力學系統一般都能用非線性微分方程描述,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可以把微分方程分解為基於狀態變量的線性部分和基於系統輸出的非線性反饋部分。如果進一步考慮系統的未知參數,那麼混沌動力學系統就可以描述如下:

  

  其中y∈R表示系統輸出,x∈Rn為狀態變量,A,B,C為已知的係數矩陣,θ∈Rn是未知參數向量,f∈Rn,φ∈Rp是實解析向量,且f(0)=0,φ(0)=0。此外,假定系統(1)有惟一解x(t),包含初始狀態x(0),且x(t)∈[0,∞)。

  假設1 矩陣對(A,B)滿足可控性條件,(CT,A)滿足可觀性條件。

  2.2 自適應狀態觀測器設計

  由控制理論可知,當系統(1)所有的狀態變量未知時,如果系統(1)的線性部分是可觀的,就可以以可獲得的輸出信號為驅動信號設計一個狀態觀測器去估計系統(1)的狀態變量。以(1)為驅動系統,設計相應的響應系統如下:

  

  其中x是對狀態變量x的估計,u是一個控制函數用來補償未知參數的影響,選擇常向量L∈Rn使(A-LCT)滿足指數穩定。

  假設2 選擇一個常向量L和兩個正定對稱矩陣P,Q使:

  

  註:根據Kalman-Yakubovich Lemma,如果能選擇一個L使傳遞函數G(s)=CT(sI-(A-LCT))-1B是嚴格正定的,那麼就存在正定對稱陣P,Q滿足假設2。

  

{{分頁}}

  定理1 如果混沌驅動系統(1)滿足假設1和假設2,並且以觀測器為基礎的響應系統(2)滿足控制函數(4)和自適應律(5),那麼對任意初始條件。兩系統是大範圍漸近同步的。即:

  

  2.3 仿真實例

  易證矩陣對(A B)滿足可控性條件,(CT A)滿足可觀性條件,假設1成立。選LT=[-9 1 0.5],得矩陣A-LCT的特徵值為-1.272 5和-0.363 7


相關焦點

  • 一種基於狀態觀測器的PMSM速度觀測算法
    關鍵詞:永磁同步電機;碼盤;速度觀測器;狀態觀測器;M法測速  0 引言  速度是永磁同步電機控制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參數,速度檢測的精準性和快速性直接影響著控制系統的性能[1] 。而速度的測量元件大多是碼盤。利用碼盤作為檢測元件計算電機速度的方法主要有 M 法、T 法、M/T 法[2-3] 以及變M/T 法 [4-6] 。
  • 學術|基於新型滑模觀測器的永磁同步電機無傳感器矢量控制系統
    最後對所提出的新型滑模觀測器進行仿真分析和實驗驗證,結果表明,相比於傳統滑模觀測器,所提出的新型滑模觀測器性能更好,穩定性更強。永磁同步電機(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因具有功率密度高、調速性能好等優點而得到廣泛應用。PMSM矢量控制中,一般需要在轉軸處安裝速度傳感器,實時反饋電機轉子的位置和速度,實現整個控制系統閉環運行。
  • 基於tanh函數的永磁同步電機無位置傳感器控制研究
    仿真實驗結果表明:改進型SMO能有效削弱系統抖振,提高了轉子估計的準確性,系統的動靜態特性和魯棒性得到有效的改善。  關鍵詞:永磁同步電機;滑模觀測器;tanh函數;鎖相環因此,對無位置傳感器控制系統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國內外學者研究了多種無位置傳感器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了卡爾曼濾波器法、模型參考自適應法、高頻信號注入法以及滑膜觀測器等控制方法[3]。其中,對系統參數變化和幹擾不敏感的滑膜觀測器方法引起了學者的廣泛關注。文獻[4]中以滑模觀測器為基本方法,提出利用非線性跟蹤微分器和鎖相環
  • MATLAB/SIMULINK的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系統仿真研究
    ,體積小,功率因數和高效率而得到發展,且引起了國內外研究學者的關注。因此無位置傳感器控制系統的研究變得越發的重要。0.195684ohm,轉動慣量是0.704905kg.m2,極對數是12對極,額定轉矩是160N.m,額定轉速是700rpm,以下是永磁同步電機滑模控制系統的仿真結果。
  • 基於觀測器的傳感器故障檢測方法對比分析
    針對航空發動機傳感器故障檢測方法的適用範圍缺乏量化數據問題,提出以故障檢測性能指標為依據,對基於卡爾曼濾波器和基於自適應滑模觀測器的故障檢測方法適用性進行對比分析。 分別設計了基於卡爾曼濾波器的殘差生成和自適應滑模觀測器的故障估計檢測方法,根據
  • 學術簡報︱一種改進型滑模觀測器,可抑制抖振,改善電機性能
    福州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的研究人員王愷成、楊明發,在2019年第10期《電氣技術》雜誌上撰文(論文標題為「基於改進型滑模觀測器的永磁同步電動機矢量控制」),針對傳統滑模觀測器在永磁同步電動機無位置傳感器控制過程中出現的抖振問題,本文提出一種改進型滑模觀測器。
  • 一種基於二階廣義積分器的永磁同步電機定子磁鏈觀測方法
    仿真和實驗結果表明基於ISOGI的定子磁鏈觀測器是可行的。 摘要:永磁同步電機的定子磁鏈觀測技術是實現直接轉矩控制的基礎。
  • 基於改進神經網絡的非線性系統觀測器設計
    近年來,鑑於神經網絡的特性和發展潛力,神經網絡成為研究的熱點之一。伴隨著控制對象複雜性的提高,系統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和難以確切描述的非線性特性也隨之增多,神經網絡的研究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 高性能交流永磁同步電機伺服系統現狀
    4永磁同步電機國內外研究現狀   早期對永磁同步電機的研究主要為固定頻率供電的永磁同步電機運行特性的研究,特別是穩態特性和直接起動性能的研究。永磁同步電動機的直接起動是依靠阻尼繞組提供的異步轉矩將電機加速到接近同步轉速,然後由磁阻轉矩和同步轉矩將電機牽入同步。
  • 基於變係數滑模觀測器的PMSM伺服系統
    摘要:為改善永磁同步電機(PMSM)伺服系統的控制性能,在分析PMSM數學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了基於變係數滑模觀測器的無位置傳感器PMSM伺服系統控制方案。
  • 對於PMSM實現全速範圍無傳感器控制技術的混合控制策略研究
    當PMSM處於中、高速範圍內時,採用滑膜觀測器法來估算轉子速度和位置;在零、低範圍內時,採用高頻信號注入法彌補滑膜觀測法的不足;當低速與中高速進行切換時,採用線性加權平均法實現平穩過度。仿真結果表明:結合滑膜觀測器法和高頻注入法的混合模式能夠有效降低兩種算法進行切換時的抖動,能夠很好的實現永磁同步電機在全速範圍內的平滑控制。
  • 基於FPGA的混沌信號保密通信平臺的設計
    重點在於通信平臺的硬體電路設計,在軟體上採取VHDL硬體描述語言對每一部分的功能進行模塊化設計,最後給出通信保密平臺的仿真驗證結果。二、項目的內容1、立項依據:1.1國內外研究現狀九十年代以來的混沌控制與同步理論技術的突破性長足進展,使得混沌理論應用於通信系統成為可能——混沌同步通信。
  • 基於LMS算法的回聲消除系統仿真研究
    本文基於LMS算法,應用MATLAB進行仿真研究,並改進了LMS算法,得出更好的回聲消除系統。本文基於LMS算法,應用MATLAB進行仿真研究,並改進了LMS算法,得出更好的回聲消除系統。0 引言  現在,各種各樣的通訊方式越來越多,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然而,消除使用免提通信設備時的回聲,面臨多面挑戰,它不僅和通信系統終端設備的外部環境有關,還和運行通信系統的主機性能以及網絡狀況密切相關。
  • 垂直侵徹深度計算算法研究
    針對磁鏈計算存在的問題,很多學者提出多種解決方法:針對電機電阻參數在運行中發生明顯變化,文獻[2]採用電阻的自適應辨識算法實時得到電阻實際值,從而克服了電阻變化的不確定性;文獻[3]利用定子電壓的三次諧波分量計算氣隙磁通,磁鏈計算完全獨立於電機的參數,特別是定子電阻影響,獲得較好的低速性能;文獻[4]將擴張狀態觀測器應用於感應電機的轉子磁鏈觀測。
  • 基於觀測器的方法在三相逆變器故障診斷中的應用
    1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2438.htm近年來,隨著控制理論的不斷完善,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重視[1][2],並且相繼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3][4][7]
  • 釹鐵硼永磁同步電機還有有哪些研究熱點呢?
    釹鐵硼永磁同步電機的轉矩特性 為了提高電機的轉矩特性,許多學者和研究機構在永磁同步電機的結構設計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革新,並且取得了許多新進展。釹鐵硼永磁同步電機的弱磁擴速能力 採用弱磁控制後,永磁同步電機的運行特性更加適合電動汽車的驅動要求。在同等功率要求的情況下,降低了逆變器容量,提高了驅動系統的效率。因此,電動汽車驅動用永磁同步電機普遍採用弱磁擴速。
  • 一種基於混沌約簡算法的雷達故障診斷分析
    摘要:在對粗糙集理論和混沌遺傳算法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於知識依賴度為啟發信息的混沌遺傳約簡算法,並應用到雷達故障診斷中。而遺傳算法是一種借鑑生物界自然選擇和自然遺傳機制的高度並行、隨機、自適應搜索算法,它能在複雜而龐大的搜索空間中自適應地搜索,能以較大概率尋找出最優或最準解,且有算法簡單、適用、魯棒性強等優點。  本文提出一種基於知識依賴度為啟發信息的改進混沌遺傳算法。
  • 基於MPPT算法的光伏發電併網系統仿真研究
    針對此現象,本文基於MATLAB軟體平臺建立了兩級式太陽能光伏併網系統的仿真模型,前級升壓斬波電路[1]運用電導增量法[2](BOOST)對電池最大功率點進行跟蹤;並對後級併網逆變器的控制策略進行了研究,同時仿真了在光伏電池輸出電壓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後級逆變器的響應特性,最後對單相兩級式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