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河南日報,5月7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河南鄭州公布雙槐樹古國時代都邑遺址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
專家建議命名為「河洛古國」——雙槐樹遺址實證了在5300年前後這一中華文明起源的黃金階段,河洛地區是當時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文明中心,雙槐樹遺址的發現,填補了中華文明起源關鍵時期、關鍵地區的關鍵材料。
用9個陶罐模擬的北鬥九星天文遺蹟、與絲綢起源有重要關聯的最早家蠶牙雕、中國最早甕城的雛形……
宏大的建築規模,前殿後寢的格局,包括北鬥九星與「天下第一」的關聯,呈現出古國時代的王都氣象——不排除雙槐樹遺址是黃帝時代的都邑所在。
以雙槐樹遺址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的的確確是黃河文化之根,堪稱「早期中華文明的胚胎」。
河洛古國的發現,可能將改變「中原的中心地位是從夏代才開始的」這一認知。河南鞏義發現5000多年前「河洛古國」,不排除是黃帝時代都邑所在 。
有網友戲稱:「河南看來有很多「深藏不露」呀,一直說自己華夏文明。若是這個遺址證明了黃帝如果是真的,那真的是填補了很大一塊歷史空白時期,河南地下處處是歷史。 」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夏朝以前的黃帝時期,由於沒有文字或者實物,一直被認為只是神話傳說,子虛烏有。現在找到了黃帝時期的一個都城,有實物證據了 。
為了證實河南史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有網友還因此拿出一系列證據。
中國八大古都,河南佔四。名人:老子、莊子、惠子、列子、韓非子、鬼谷子、子貢,杜甫、白居易、韓愈、元稹、李賀、劉禹錫、蔡文姬、崔顥、李商隱、吳道子、許慎、張良、陳平、蘇秦、賈誼、荀彧、黃忠、嶽飛、荊軻、司馬懿、張衡、張仲景、唐僧、孔子父母等。
言歸正傳,這個河洛古國,目前研究發現,這裡很可能是中國社會不平等的起源。墓葬沒有發現太多標明身份的隨葬品,但男女的基因來源已經迥異。
這裡是農桑文明的最早期代表,「生活在這裡的男性基本不幹體力活,上肢極不發達。同時,男性的基因穩定一致,而女性的基因來源非常廣泛複雜,由此不難產生一些大膽的聯想。」請記住,這裡的時間點是5300多年前。
此外,這裡很可能是一個強調中央權威的王國,北鬥九星遺址等等強化了王權;而有王權在就意味著打仗和徵服,就意味著要消耗大量男丁。
對此,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人類考古學家Jane Buikstra總結道:「無論是在安第斯山脈地區,還是在中國,如果想要建立一個國土廣闊的帝國,通常都必須依靠軍隊徵伐。
如此一來,古代中國王朝的野心勃勃以及男性普遍渴望控制青銅器時代的新資源,二者可能共同為女性從屬文化(男權文化)創造了條件。」
這一發現,再一次證實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輝煌,也向世人展現出了5000年前中華文明的真實情景。
中華上下五千年,相信還會有更多的歷史遺蹟的,等待著我們去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