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菌:1斤水中加入1斤鹽,能否得到兩斤混合物?

2021-02-20 賽恩斯K12科學課堂

這問題隱藏了物質本源的奧秘。在現實生活中,你無法準確地稱出一斤肉,或一斤米,除了精度,重力還涉及到環境溫度問題,但誤差實在太小,你要拿著做實驗的態度跟攤主討價還價,純屬沒事找事。

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

當你把一斤鹽倒入一個裝有一斤水的密閉容器中,你會得到混合物,因為鹽(NaCl)的溶解度有限,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36g鹽,但這並不影響實驗結果。

如果你做這個實驗得到的混合物,放在稱上的示數必然是2斤。因為鹽與水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並沒有發生過任何質量損失,即質量守恆。並且整個溶解過程只是物理變化,並未涉及化學反應,從微觀角度原子數量也沒有出現增多或減少。

即使是換一種可以與水發生反應的鹽,只要容器是密閉的,不讓任何氣體溢出,沒有任何物質逃逸,那麼容器內的質量也是兩斤。但如果真的細究起來,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就像文章開頭說的:你難以得到準確的一斤,哪怕是水,一切都是理想狀態下的。因為質量就是能量,當環境溫度變化,質量也會發生變化。

物質的質量時刻在變化

任何實驗都是在「控制變量」的情況下實施的,對於一些可以忽略的誤差(例如:小數點16位開外的數據),做不到,也沒必要精益求精,只要保證不會影響實驗結果即可。

如果非要計較到小數點16位開外,那麼一斤水加一斤鹽難以得到兩斤(這裡的兩斤指代的是質量,而不是重量),因為實驗過程我們只考慮了質量變化,並沒有考慮「另一種質量」的變化。

1905年,人類尚未清楚原子的結構,也不知原子核是何物,愛因斯坦就發表了四篇論文,第三篇為《狹義相對論》。如果說牛頓力學可以統領宏觀層面,那麼狹義相對論則具有普適性,無論是天體的運動,還是基礎粒子間的相互作用。而第四篇是基於《狹義相對論》,也是對其的一項補充,簡單稱為:質能等價,也就是那個經典的方程:

很多人解讀這個方程式,總是描述為質量可以轉化成多少能量,這其實是一種誤讀。愛因斯坦論文中並未用到任何與「轉化」相關的字眼,反而強調質量就是能量的一種形態。這就像人民幣、美元都是錢,你不能說我要把美元或人民幣轉換成多少錢,因為它本身就是錢。你也可以說成能量是質量的另一種形式,總之它們就是同一種東西,相互依存,只存在數值上的變化,不存在轉化。

順著愛因斯坦的思路你會發現,如果能量產生了變化也就意味著質量發生了變化。例如:一斤沸水倒入一斤鹽,封閉起來,水會不斷向外輻射能量,慢慢的溫度會降到與室溫相同,水失去能量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損失質量的過程,那麼實驗的結果就不再是兩斤,損失的質量為m=E/c^2,E為混合物向外輻射的總能量,c為光速,雖然得出m非常小,但並不意味著沒有。當然,從控制變量的角度,這點質量損失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圖: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原文《物理的慣性同它所含能量有關嗎?》第三頁也是最後一頁

用愛因斯坦論文原文結尾總結的幾句話來說:

如果一個物體以輻射的形式釋放能量L,則其質量減小L/c^2。物體的質量是衡量其能量含量的指標;如果能量變化L,質量也同樣變化L/9×10^20(光速的平方),能量以爾格計算,質量以克計算。輻射會使發射體與吸收體之間發生慣性對流。

當你清楚了這點,一斤水與一斤鹽的問題將不再那麼簡單,在宏觀下你可以回答等於兩斤,但出於質能守恆,只要實驗過程並非完全密封絕熱,那麼結果就不可能是兩斤。

為了方便計算與應試,教材中通常會設定公式的使用範圍,這個範圍並非「適用」範圍。數字我們可以省略與忽略,但在科學範疇背後的發生了什麼是不可忽略的。這個就像有人知道勾三股四弦五,卻不知道該如何證明勾股定理,也不清楚公式這是怎麼來的,最終只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不出自己的創新之路。

當你深入到量子力學中,你會發現實際上質能等價的公式就是在描述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強度。一切基礎粒子本無質量,它們都是零維的粒子(忽略波粒二象性),它們稱不上物質,這些粒子由於四種基本相互作用才有了原子結構、物質的三維結構。這是物質從無到有的過程,也是從能量到質量的過程,因此才有質能等價。

文章來源:百度知道日報

相關焦點

  • 1斤水中加入1斤鹽,能否得到兩斤混合物?這個問題並不簡單
    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當你把一斤鹽倒入一個裝有一斤水的密閉容器中,你會得到混合物,因為鹽(NaCl)的溶解度有限,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36g鹽,但這並不影響實驗結果。如果你做這個實驗得到的混合物,放在稱上的示數必然是2斤。因為鹽與水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並沒有發生過任何質量損失,即質量守恆。
  • 1斤鹽溶於1斤水中,最後重量會是2斤嗎?答案你可能想不到
    有點數學常識的小夥伴都知道1加1等於2,但是,是否所有東西加在一起都是原來物品相加的總和?就比如1斤鹽溶於1斤水中,最後的重量會是2斤嗎?答案你可能想不到。對於這個問題,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為不同的鹽溶於水是有具體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之分的,而且不同的鹽溶解度也不同。通常來說,一斤生活食用鹽是無法完全溶於一斤水中的。但是,不管這一斤鹽有沒有完全溶於這一斤水中,只要沒有發生化學反應,而只是單純地發生溶解的物理反應,那麼一斤鹽溶於一斤水中最後會是兩斤的重量。這是因為這個溶解過程遵循了質量守恆定律。
  • 為何一斤鹽溶於一斤水,難以得到兩斤總重?愛因斯坦:質量即能量
    一斤鹽放入一斤水中,最後結果是不是兩斤?答案很有可能不是兩斤,如此簡單的問題,藏有什麼玄機呢?當你深究它會發現宇宙最底層的奧秘。,想要得到準確的兩斤,同樣需要以上苛刻的條件。水與鹽的溫度也保持在20℃。第二,要說清楚是什麼鹽,如果食用鹽(有些鹽溶於水會吸熱或放熱)就沒問題。第三,在密閉的容器中進行實驗。即使是這樣還要加上一條,空氣品質需要忽略不計。如果不滿足這些情況,即使是一斤水倒入一斤水中,你也得不到兩斤水。一斤水加一斤水等於兩斤水嗎?
  • 一斤鹽溶於一斤水是否得到兩斤總量?
    「一斤鹽溶於一斤水是否得到兩斤總重」,這句話其實是不太嚴謹的,因為根據質量守恆定律,一斤鹽和一斤水在一起的質量肯定是兩斤,但是100
  • 一斤鹽溶一斤水,能得兩斤鹽水?溶解度:不成立!愛因斯坦:贊同
    大多數人認為,如果把一斤鹽溶解進一斤水裡,就能得到兩斤的鹽水。但真的是這樣嗎?關於這個問題,其實用初中化學和物理知識就能解答。從化學的角度來看,1斤鹽溶1斤水,得不到2斤鹽水,為什麼?在初中時,我們都學過一個詞:溶解度。它的定義是: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裡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 一斤水溶一斤鹽,最後重量是二斤嗎?為什麼?
    如果把一斤鹽放到一斤水當中,最後的結果就一定是兩斤嗎?根據質量守恆定律,照理說,一斤水溶一斤鹽的情況,就應該是2斤,因為物質是不滅的,整個過程的質量就應該守恆的。如果我們從微觀的角度來看,整個過程中,構成物質的粒子實際上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質量也就不應該增加或者減少了。
  • 一斤水溶一斤鹽,最後的重量一定是2斤嗎?答案沒那麼簡單
    如果把一斤鹽放到一斤水當中,最後的結果就一定是兩斤嗎?從溶液的角度來看  我們知道,鹽溶於水會變成溶液。因此,如果純粹看溶液,那結果就很難說了。比如:如果我們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食鹽,100克水中可以溶解的食鹽是36克。因此,一斤水只能溶180克的食鹽(氯化鈉,NACL),那此時鹽溶液的質量就是一斤加上180克,也就是680克。此時,就是不滿2斤的。
  • 科學菌:一斤水溶一斤鹽,最後的重量一定是2斤嗎?答案沒那麼簡單
    如果把一斤鹽放到一斤水當中,最後的結果就一定是兩斤嗎? 根據質量守恆定律,照理說,一斤水溶一斤鹽的情況,就應該是2斤,因為物質是不滅的,整個過程的質量就應該守恆的。如果我們從微觀的角度來看,整個過程中,構成物質的粒子實際上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質量也就不應該增加或者減少了。
  • 1+1=2,一斤鹽溶於一斤水中是否等於二,看完你就知道了
    1+1=2,是小學生都知道的事情,但是之前曾經有人提了這樣兩個問題!120斤的人吃了2斤重量的飯,總重量是否等於122斤?一斤鹽溶解於一斤水中,總重量是否等於二斤?網友1:一斤鹽是否能夠溶解於一斤水中?質量守恆定律是否管用?網友2:假如按照守恆定律,120斤的人吃了2斤重量的飯,等於122嗎?解答1:首先鹽與水只能溶解,並不能發生化學反應。在密封的情況下,根據物質不滅定律,能量守恆定律來講。鹽溶解於水中總重量一定會是兩個體積相加的總和。
  • 生活評論者:一斤鹽溶解於一斤水中,最後真的能得到兩斤重量嗎?
    首先要說的是鹽究竟是什麼?很多答案把鹽狹義地理解為食鹽,並把重點放在了論證食鹽的溶解度並不足以讓溶質和溶劑的質量達到1:1的比例。這樣回答不能說是錯的,但肯定是不嚴謹的。如果題主仍然有疑問的話,可以在家做個實驗,所謂「實踐出真知」,為了不浪費,可以拿一克鹽溶於一克水試試,肯定能得到我所說的結果。例如曾經被瘋傳的「指甲油腐蝕泡沫塑料」謠言,其本質就是溶解。泡沫塑料成分中的苯乙烯被指甲油裡自帶的有機溶劑溶解,變成了液態,看起來就像是被腐蝕了一樣,但兩者並沒有發生變化,這也是溶解的最大特徵——純粹物理變化,沒有化學反應。
  • 一斤鹽溶於一斤水中,最後重量會是多少?今天算是長知識了
    那麼,在我們生活中,要是將一斤的鹽倒進一斤的水中,這杯水會有多重呢?今天算是長知識了首先,學過化學的我們知道,一斤的鹽溶於一斤的水中,除了水會變鹹之外,就沒有什麼其他的現象發生了。不會像我們在實驗室做其他化學實驗時一樣,要麼液體變涼,要麼冒氣,甚至還有耀眼的亮光。
  • 7斤1兩重!巨無霸野生大黃魚現身呂四港 售價1萬1斤
    中國江蘇網11月25日訊 這幾天,啟東呂四港碼頭的一條7斤1兩重的野生大黃魚徹底野生大黃魚原本就不多見,而能捕獲5斤以上的野生大黃魚,對當地漁民來說,簡直相當於「中大獎」。22日,這條「巨無霸」野生大黃魚,從啟東呂四港碼頭上岸後,引起不小的轟動。昨天,這條魚的「東家」徐老闆說,這麼重的魚,行情約在一萬元一斤。  「土豪金」待價而沽,  目前正以一萬一斤在「拍賣」  幾天來,有不少商家慕名而來,前往當地詢價,希望能將其收入囊中。
  • 一斤鹽溶於一斤水,最後是不是兩斤?愛因斯坦:算上能量了嗎?
    「一斤鹽溶於一斤水是否得到兩斤總重?」這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不簡單,想要得到兩斤必須保證沒有能量變化。下面由淺入深,吹毛求疵一下,看看愛因斯坦眼中的答案是什麼。
  • 25升是多少斤 25升是多少斤呢
    如果是水的話,是25kg,即50斤;如果是油、酒等,比水的密度小,那麼25升油<50斤;如果是鹽水、牛奶等,比水的密度大,那麼25升鹽水>50斤。若是柴油的話,就只有1公斤,合2斤。斤是重量單位。
  • 魔術電子秤,500ml變1斤8兩!
    2020年12月27日,貴州六盤水,網友鍾先生爆料自己和朋友去吃烤魚時,一條魚上稱5斤4兩,鍾先生感覺電子秤不對勁,於是他用一瓶500毫升的水上稱竟稱出1斤8兩重。一瓶500毫升的水上稱竟稱出1斤8兩重後來記者採訪的時候鍾先生說到:因為以前經常過去嘛,然後到店以後那個服務員就讓我們看著稱魚嘛,因為經常過去就是說相信他就是說讓他自己稱嘛,然後稱好之後他還是一再要求我們去看,後來我才發現可能是因為他怕我到時候烤魚上桌後我們發現斤數不對
  • 灌香腸時,1斤肉究竟放多少鹽?現在終於知道了,以前一直放錯了
    其實香腸灌得好不好吃,放鹽是最關鍵的,因為灌香腸時鹽放多了,灌好的香腸吃著只有鹹味,不管您怎麼做,味道都會差很多,所以每當有人問我如何灌香腸時,我都會問一下他們1斤肉到底放多少食鹽。有的粉絲說,一斤肉放20克食鹽,還有人說一斤肉放10克鹽。
  • 這種菌和白蟻共生,1斤可賣200多,人工種植後白菜價都沒人買
    而搭配燉雞的蘑菇種類就比較多了,類型也是非常豐富,每個地方生長的菌種不同,可以用來做菜的菌菇也是千姿百態,而有一種菌菇更是被稱為菌菇中的「菌王」,不僅營養價值高,味道也是非常美味,這種菌和白蟻共生,野生的1斤可賣200多塊,人工種植後白菜價卻都沒人買。這種菌菇,其實就是赫赫有名的雞樅菌。
  • 500毫升是多少斤 毫升怎麼換算成斤
    毫升和斤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單位,可以用在我們的體積、重量方面計算,那毫升和斤是否能轉換呢?500毫升是多少斤呢?一起來看看。  500毫升是多少斤?  對於中國內陸人而言,公斤就是千克,兩者的說法不同,但意思相同,1公斤就等於1千克,兩斤等於一公斤,也就是1斤等於500克。
  • 一斤鹽溶於一斤水是等於兩斤重,這個答案是對的還是錯誤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提問的人問題「一斤鹽溶於一斤水是等於兩斤重嗎?」(單位重量與質量的問題,我們不討論,大家注意區分)這好比大家問「1+1=2」是不是對的一樣,這個問題可能會存在兩個方面的爭議,有人說就是兩斤重,有些人會說不是兩斤重,甚至還有人專門去做了實驗來證明,一斤鹽溶於一斤水等於兩斤重是一個「錯誤」的答案,所以確實引發大家熱議算是正常的,畢竟我們利用實驗來證明了這一個問題。
  • 1年吃掉200斤藻類植物,被稱為 「水中清道夫」,在湖南是名菜
    導讀:1年吃掉200斤藻類植物,被稱為 「水中清道夫」,在湖南是名菜 馬上就要入冬了,而在進入冬季之前,我國民間就一直有貼秋膘的習俗。在各地貼秋膘所吃的食材也不同,其中多數地區還是喜歡吃肉類,魚類等食材。尤其是在南方很多人就特別喜歡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