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混沌

2020-11-24 騰訊網

《山海經·山經·西山經》中的帝江:「 又西三百五十裡,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焉,基狀如黃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渾敦無而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

釋義:再往西三百五十裡,是座天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也出產石青、雄黃。英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南流入湯谷。山裡住著一個神,形貌像黃色口袋,發出的精光紅如火,長著六隻腳和四隻翅膀,渾渾沌沌沒有面目,他卻知道唱歌跳舞,原本是帝江古代傳說中指世界開闢前元氣未分、模糊一團的狀態。

混沌(又作渾沌)是中國古代神話四大兇獸之一 。根據《左傳》記載,中國古代神話四大兇獸分別是:形象如同巨大的狗的「混沌」、人頭羊身並且腋下長眼睛的「饕餮」、生有翅膀的大虎「窮奇」以及人頭虎腿並長有野豬獠牙的「檮杌」。

據《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慝,天下謂之渾沌。」釋義:從前,帝鴻氏(黃帝族)有個不成材的兒子,(平時)掩蓋(他人的)善行,隱瞞(自己的)罪過,好做壞事,天下人稱他為「渾沌」。

在《莊子·內篇·應帝王第七》,莊子敘「七竅出而渾沌死」故事。原文: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釋義:南海的帝王叫「倏」,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渾沌」。倏和忽在渾沌的地方相會,渾沌對待他們很好。倏和忽想報答渾沌,見大家都有眼耳口鼻,用來看聽吃聞,渾沌沒有七竅,就為他鑿七竅。每天鑿一竅,七天後,七竅出,而渾沌則死了。

漢代地理書《神異經·西南荒經》記載:「崑崙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音皮)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性,有腹無五藏,有腸直而不旋,食徑過。人有德行而往牴觸之,有兇德則往依憑之。名為混沌。空居無為,常咋其尾,迴旋仰天而笑。」

大意為:崑崙西面有一種異獸,它的外貌如同狗一樣,長著長毛,四隻腳,像熊卻沒有爪子,有眼睛卻看不見。無法移動,有兩隻耳朵卻無法聽見,有人知性,有腹部卻沒有五臟六腑,有腸子卻是直的並不彎曲,(吃下的)食物徑直通過;高尚的人走向它它會牴觸他;惡人便會聽從他的指揮。上天讓它這個樣子,名叫混沌。所以後世據此說稱是非不分的人為「渾沌」。

現在混沌用來形容想像中天地未開闢以前宇宙模糊一團的狀態,也常用來形容思想模糊不清,不分明。

以上圖文均為作者整理加工,如有不妥,敬請指正.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一起讀故事,學歷史,品人生,明道理.謝謝大家閱讀評論收藏加關注.

相關焦點

  • 《山海經》異獸錄,四大兇獸:饕餮、窮奇、檮杌、混沌
    山海經大家都知道是一本記錄地理人文,上古傳說,還有就是異獸錄,不過中國擁有著大把的資源。卻沒有影視公司想去影視化中國的山海經中的異獸。
  • 上古傳說中的四大兇獸中混沌是什麼樣子?
    而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就有講到上古四大兇獸,它們分別是:饕餮,混沌,窮奇和檮杌。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講講其中之一的混沌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混沌之所以會被稱為是神獸,同時又被稱為是兇獸,是因為記錄混沌的書籍不同,而在這些書籍中,混沌的形象也有所不同。在山海經中,混沌更多的是被描述成為神獸的類別,是一隻神鳥。
  • 《問道》特殊寵物大盤點 混沌異獸全解析
    在《問道》遊戲中,寵物共分為紀念寵物、十二生肖、至尊十二生肖、龍生九子、上古神獸、五行之神、三祥五福、十二花仙、五方仙獸、混沌異獸、昆蟲異獸、元靈、仙元、機關寵等十四種類型,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其中的混沌異獸。《問道》中的混沌異獸指的就是飛廉、英招、橫公魚、夔牛這四個變異寵物。
  • 「混沌」是《三海經》的妖怪?胖乎乎圓滾滾 莊子曾為其編故事
    混沌要說上古精怪界大名鼎鼎的妖怪,混沌當居其一。先秦時期無論是嚴肅高雅的史書、諸子如《左傳》《莊子》還是專門描寫精怪異物的《山海經》,混沌的大名都赫然紙上。山海經《山海經西山經》云:「天山,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在山海經中,混沌又叫帝江,它雖沒有面目,「狀如黃囊」,但卻是個文藝型的妖怪。
  • 《山海經》中的上古四大兇獸,性情兇悍,可兇可萌!
    文/《山海經》中的上古九大兇獸,性情兇悍,可兇可萌! 大家好,小編帶你看歷史,今天的歷史故事已更新。 《山海經》是一本上古神話經典,它記載的上古兇獸,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版本。
  • 《山海經》中的上古四大兇獸,性情兇悍,恐怖如斯也可以萌萌噠!
    文/《山海經》中的上古四大兇獸,性情兇悍,恐怖如斯也可以萌萌噠! 《山海經》是一本上古神話經典,它記載的上古兇獸,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版本。《山海經》裡的「上古四兇」是饕餮、窮奇、檮杌和混沌,它們分別對應著「上古四象」:青龍、白虎、玄武和朱雀,屬於邪惡力量的代表。
  • 《山海經西山經》中的西王母、窮奇、崑崙山、畢方、天狗、帝江
    一、《山海經》中的西王母:西王母住在玉山,一座多玉的山中,據考在今新疆和田市。西王母的形貌像人,長著豹一樣的尾巴,老虎一樣的牙齒,善於長嘯,蓬散著頭髮,頭上戴著頭飾,它掌管著天上災疫和五刑殘殺。窮奇在民間傳說中較常出現,在各大玄幻影視劇中也經常出現,但和《山海經》中的窮奇存在一定差異。三、《山海經》中的崑崙山:據說是黃帝在下界的都城,由天神陸吾負責管理。陸吾的形貌像老虎,長著九條尾巴,人一樣的臉,虎一樣的爪子,這位天神,還掌管著天上的九個部界和天帝園圃裡的時令節氣。崑崙山中生活著很多怪鳥和怪獸。
  • 《山海經》中的四大神獸,其中一個是龍的兒子,兩個是天帝的兒子
    《山海經》中的四大神獸,其中一個是龍的兒子,兩個是天帝的兒子相信大家對於《山海經》這本書都不陌生吧,書中的內容非常的豐富,裡面記載了非常多的神話故事,上古神獸,奇花異草,祭祀禮制以及古代巫術等等,相當於是上古時代的百科全書。
  • 《山海經》中的上古兇獸,性情兇悍,恐怖如斯但也可以萌萌噠
    文/《山海經》中的上古兇獸,性情兇悍,恐怖如斯但也可以萌萌噠 《山海經》是一本上古神話經典,它記載的上古兇獸,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版本。《山海經》裡的「上古四兇」是饕餮、窮奇、檮杌和混沌,它們分別對應著「上古四象」:青龍、白虎、玄武和朱雀,屬於邪惡力量的代表。
  • 山海經異獸排名,饕餮第五,第一你絕對想不到
    《山海經》作為中華文化中的明珠,總是有著說不完的話題,其中所記載的山川地理、人文百科也被一代代人所研究稱道。 但是要說起《山海經》中最為神秘的是什麼,異獸就成了唯一的答案。 《山海經》中異獸多如繁星,僅《南山經》一篇,所登場的異獸就多達二十餘種。
  • 山海經中的四大兇獸,饕餮因貪吃而聞名,竟然受到吃貨的青睞
    中國先秦時期的重要古籍《山海經》,主要記載了傳說中的地理知識、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同時也記載了許許多多的神話人物、圖騰、異獸、藥物、巫術等。談到異獸,大部分我們耳熟能詳的異獸都是出自《山海經》,比較著名的就有鳳凰、麒麟、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窮奇、混沌、檮杌、饕餮等。
  • 《山海經》四大兇獸:饕餮兇殘貪食,窮奇善蠱惑人心
    《山海經》四大兇獸:饕餮兇殘貪食,窮奇善蠱惑人心1、饕餮饕餮相傳是龍的第五個兒子,根據《史記》詳細記載了饕餮的來歷:饕餮乃縉雲氏之子,更是一種神秘怪獸又據《山海經·西山經》記載:「又北三百五十裡,曰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這是饕餮更早的記載,「狍鴞」指代饕餮2、窮奇窮奇是少昊之子,蟜極之弟,後成為四兇之一。
  • 京劇貓中年齡最大的巴蛇,見過修,卻無法抵禦混沌的侵蝕,為什麼
    #讓你更了解京劇貓#上一篇文章中,大甩鍋帶貓民們了解了判宗三大判官的出處:三位判官均來自《山海經在文章的末尾,大甩鍋提到了另一位來自山海經的角色巴蛇,今天的主角正是這位巴蛇。巴蛇吞象同樣出自《山海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大概意思是黑身子青腦袋的巴蛇能夠一口吞下大象,消化三年後,將大象骨頭吐出來。人類吃了這種骨頭,可以治療肚子裡的疾病。後來變成了成語,比喻人心的貪得無厭。
  • 《山海經》中記載的上古十大神獸,以及四大兇獸閃亮登場
    《山海經》這本書可以說是華夏千年文明中的一本遠古奇書。它雖然是一本先秦古籍,但是書中記載的內容的來歷以及年代都無法考證,所以很多的學者都認為《山海經》是一本荒誕的誌異奇書。但是《山海經》中的內容涵蓋多個領域,整本書現在發現的共有18篇,原本一共有22篇,大約32650個字。現存的《山海經》一共有五篇藏山經、五篇海內經、四篇海外經、四篇大荒經。
  • 上古傳說:混沌之初誕生的四大至寶是哪些?混沌第一至寶是哪件?
    混沌之寶,一般指在天地未開之時,混沌中孕育而出的寶物。從混沌未分,到天開地現、洪荒源始,出了幾件混沌之寶?最終又去往哪裡了呢?一、混沌青蓮混沌青蓮,又稱創世青蓮,孕育了盤古大神,堪稱最完美的至寶。昔日,鴻蒙造化混沌出,有一株「青蓮」顯現而出。
  • 華為註冊了整本《山海經》?說說華為商標都是些什麼珍禽異獸
    這幾天被一篇《華為註冊了整本山海經?這是專屬於中國人的終極浪漫》的文章刷了屏,文章寫得很燃。不過,作者是否真的看了《山海經》很難說,因為華為註冊絕大部分商標,並不是出自《山海經》。當然,這些商標或多或少又與《山海經》神怪有一定關係。這裡就來說說他們的原型故事。
  • 有身無臉的混沌真的存在嗎?
    混沌我認為是山海經中記載的最神奇的一種動物,其他動物不管相貌如何怪異,但是起碼五官俱全,有個生物的樣子,但是混沌這種動物居然沒頭沒五官,實在是太神奇了。 山海經中原文說「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混沌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
  • 《山海經》:上古四大兇獸,其實映射的是四種人性
    揭露洪荒隱秘,盡在夜述封神大家好,歡迎收看《山海經》系列第11期。我曾經在第八期講到了饕餮的原型,受粉絲的要求,本期為大家還原上古四大兇獸的原型特徵和引申的寓意。混沌《史記·五帝本紀》: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慝,天下謂之渾沌。渾沌即混沌,我們可以看出混沌是帝鴻氏血脈,黃帝為有熊國君,號有熊氏。又曰帝鴻氏,亦曰帝軒氏。所以混沌是根正苗紅的黃帝後裔,但是因為掩義隱賊,所以遺臭萬年。
  • 兇獸混沌,知人善惡和判斷是非曲直,是帝鴻氏的兒子
    有一次,南、北二帝倏忽忽到他的地盤做客,混沌很周到的款待了他們倆。為了報答混沌的美德,倏和忽就商量在混沌那張光溜溜的臉上幫他鑿出七竅。結果當七竅鑿完以後混沌就死了。作為兇獸的混沌是帝鴻氏的兒子,關於帝鴻值得說道說道。
  • 是一隻沒有七竅的混沌神獸!
    仔細的看完《封神演義》,並且參考一些神話書籍,我們會發現鴻鈞老祖的真靈是一隻沒有七竅的混沌神獸。在九十四回的時候,書中說「盤古破鴻蒙,一氣化鴻鈞。」這句話就告訴了讀者關於鴻鈞老祖的真靈。天地還沒有出現的時候,也就是鴻蒙未判之初,宇宙還是一團元氣,後來人們把它叫做混沌宇宙。盤古在混沌宇宙中誕生,他拿起手中的開天神斧劈開了鴻蒙,然後才有了天地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