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醫生給你說的要你睡硬板床對脊椎好?!!「小心癱床上了!
成立脊柱康復科以來,一些患者總是會來問我:「孫醫生,我腰疼,有些脊柱側彎,以前醫生讓我睡硬板床,我越睡越感覺不對勁呢?」
我:」有多硬?「
患者:」就是木板!」
我:「你直接睡地上嘛,那個更硬!「
玩笑歸玩笑,有些人出現腰疼問題,去看醫生時,經常得到的建議是:睡硬板床吧!於是有些人就回家撤掉床墊,在床板上鋪上一層薄薄的床單就睡。然而這樣「睡硬板床」,真能拯救你的腰嗎?錯,反而更害你!
兄弟!睡硬床板不是睡床板!
人體正常脊椎生理結構從側面看呈一個S形的生理彎曲,如果睡太硬的板床,不能配合人體脊椎的正常曲線,腰部得不到支撐,時間長了還容易造成勞損,加重腰酸背痛等症狀。
發達國家都睡軟床墊?越軟越好?
No!No!No!
過於柔軟的床,人躺在上面會使脊柱呈彎曲狀態,短期會感到腰酸背痛。長期這樣,還會造成身體中段下陷,身體上部肌肉鬆弛,下部肌肉被拉緊,容易造成腰肌和骨質勞損,甚至引發脊椎彎曲或扭曲!
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如果長時間睡軟床,會影響其脊柱的發育,導致駝背、脊柱彎曲變形!
一、那我們怎麼選擇床墊?
一個原則:符合人體工學!
床墊不能硬到不變形,也不能軟到變形太大
硬板床是指硬板上鋪若干墊褥的床,可是如何把握硬板床的硬度呢,西班牙學者Kovacs FM做過一個試驗,他找了三百多個腰痛病人,分試驗組和對照組。一半的病人睡「硬床」,一半的病人睡「中軟床」。同時,保證床的外觀看起來一樣,事先告知患者睡的床是什麼床。從而最大限量的避免因心理作用出現安慰劑效應。整個試驗觀察期間,醫生自己也不知道哪張床是硬床,哪張是軟床。這樣可以避免醫生在詢問病情的時候,所問的問題不自覺的帶入傾向性。
觀察三個月,結果發現睡「中軟床」的病人,恢復速度是睡「硬床」病人的兩倍。試驗使用的「硬床」和「中軟床」標準是這樣規定的,硬度標準從0到10,最硬的是0,最軟的是10。而他選用的硬床,硬度是2.3,而中軟床的硬度是5.6。這種硬度測量可能比較難以把握,其實我們還有一種簡易方法來選擇床墊:
軟硬度:記住3:1
記住一個原則:床墊不能硬到不變形,也不能軟到變形太大。選床墊時不妨按照3∶1的原則進行,3釐米厚的床墊,手壓下陷下去1釐米合適;10釐米厚的床墊也一樣,稍微陷下去3釐米軟硬較適中,以此類推。
二、貼和度:平躺用手測
合適的床墊能使脊椎保持自然的伸展度,與肩、腰、臀完全貼合,不留空隙。平躺在床墊上,手向頸部、腰部和臀下到大腿之間這三處明顯彎曲的地方往裡平伸,看有沒有空隙;再向一側翻個身,用同樣的方法試一試身體曲線凹陷部位和床墊之間有沒有間隙。若手能輕易在縫隙中穿插,即表示床太硬。若手掌緊貼縫隙,就證明這個床墊與人在睡眠時頸、背、腰、臀和腿的自然曲線貼切吻合。
厚度:彈簧床墊12~18釐米
床墊可不是越大越厚就越好,而是與它的承託力有關,尤其是彈簧床墊,若彈簧長度不變,底面墊料加厚,換來的並不是良好的承託力。彈簧床墊比較理想的厚度是12~18釐米。當彈簧因質量問題發生變形時,則會影響承託力,要及時更換。
三、為什麼要睡「硬板床」呢
人體正常脊柱生理結構,從側面觀察有四個生理彎曲,即頸曲、胸曲、腰曲和骶曲。頸椎與腰椎向前曲突,胸椎與骶椎向後曲突。如果床墊過於柔軟,則會導致床面下陷,不能提供適當的脊柱支撐;而床墊太硬,則會過度對肩、髖支撐,同樣造成脊柱扭曲;中軟床(「硬板床」)則能夠更好的適應人體曲線,脊柱扭曲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