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3歲分床,5歲分房的說法坑了嗎?分房睡的最好年齡是幾歲?

2021-01-11 米朵的蘋果

關於分床分房睡,我聽過幾種說法:

第一種:三歲分床五歲分房,超過這個年齡再不分房就晚了第二種:從兒童情緒發展的角度,順產的孩子5歲左右分床,上小學前分乾淨;剖腹產的孩子, 7歲左右分床,10歲左右分乾淨。第三種:都是杞人憂天,過去生活條件差,好多人家就一個炕,全家人都在一起睡,哪個長得不健康了。

第一種大概是父母們聽的最多的一種說法,包括我,一開始接觸的就是這種說法。

第二種說法的理由是順產的孩子因為要經過產道的擠壓,所以安全感比較足,可以上小學前完成分房這件事。而剖腹產的孩子因為安全感比較少,所以需要更多的分房時間。

第三種說法也有不少網友贊同。這種觀點認為,順其自然就可以了,孩子想自己睡的時候,自然會選擇獨立分房睡。

由此可見,在分房睡這個問題上,父母的意見也不是很一致。

那麼在孩子分床與分房睡這件事情上,到底有沒有最好的年齡?

那些過早與過晚跟父母分開睡的孩子,最後怎麼樣了?

「孩子一出生,就該自己睡」。這種做法,流行於幾十年前的歐美。

目的是可以讓孩子不粘人,少哭鬧,獨立。

在我國,幾年前曾經熱衷過一陣學習國外這種育兒理念。

但是後來,很多媽媽發現,過早和孩子分床睡,導致了很多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問題。

這其中包括我的一位大學同學,她就非常的追悔莫及:

孩子一出生她就跟孩子分房睡,晚上通過監控器來觀察孩子。

一開始孩子哭鬧得很厲害,但是由於迷戀哭聲免疫法,她一直不為所動。

慢慢的孩子習慣了,在成長的過程中,這個孩子變得非常的沉默寡言,不愛跟家裡人交流,也不愛笑。

不過因為人很獨立。所以我的大學同學一直沒覺得有什麼問題。

直到有一次去旅行,她想和女兒一起睡。女兒拒絕了,說:我不想和媽媽一起睡,因為媽媽從來沒有喜歡過跟我呆在一起。

那一刻,她被孩子的疏遠和冷漠和刺痛了,後悔都沒有用了。

人類學教授詹姆斯·麥肯納用幾十年的研究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嬰幼兒在生物學上就習慣性地靠近母親,母親的身體是嬰兒真正適應的唯一環境。

也就是說,寶寶跟媽媽睡在一起,感受到在子宮時熟悉的氣味、聲音體溫等身體信號。不僅會睡得更好,還會安全感更好。

而媽媽過早跟孩子分開睡,不僅犧牲了孩子對媽媽的信任和依戀,導致孩子安全感缺失。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很有可能跟父母關係會比較淡漠。

但是,如果遲遲不跟孩子分開睡,那又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臺灣明星狄鶯18歲的獨生子孫安佐,2018年因為涉及囤積武器和涉恐言論在美國警方逮捕。關押了206天後,刑滿釋放後被遣送回來,並且終生不得入境美國。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這一對母子,但他們卻被臺灣的娛樂圈公認為「奇葩」母子。

孫安佐11歲的時候還和媽媽睡同一張床,奇葩的是他要捧著媽媽的胸才能入睡。

當有人問狄鶯為什麼不讓兒子分房睡時,狄鶯只是無奈的表示這樣會讓兒子抱怨。

直到孫安佐15歲,開始有生理反應,狄鶯才不得不和他分床睡。

這就導致了孫安佐身心成長受到了阻礙,為人心智非常幼稚,做事不計後果,獨立性極差,出了事情還要依賴父母給他解決。

心理學家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孩子必須長大,必須脫離母體和母親的乳房,必須成為一個完整、獨立的生命。母親的真正本質在於關心孩子的成長,這也就意味著也母親和孩子的分離。」

如果不分離,那就象孫安佐那樣。我覺得沒有任何一個父母希望把孩子培養成這樣。

孩子到底什麼時候分房睡?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嬰兒第一年和父母同房睡,以後要分房睡,認為這樣可以降低寶寶窒息的風險。《西爾斯健康育兒百科》中說,至少在第一年裡,孩子要和父母睡在同一個房間。認為不必說服父母和孩子分房睡,而是要教會父母如何和寶寶安全同睡。並建議:請珍惜與寶寶共度的珍貴夜晚。《崔玉濤圖解寶寶成長——規律睡眠》中說:到底什麼時候分房睡最合適,並沒有絕對標準。這取決於父母的育兒理念,家中的住房條件,以及寶寶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不再有嚴格的分離焦慮。

這麼看,孩子到底什麼時候跟父母分房睡,大佬們並沒有統一意見。

並且暫時還沒有研究能夠證明,和父母睡在同一個房間,會引起孩子的性格或者心理問題。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孩子分床的最好時機應該是當他準備好的時候。

大家常說的「3歲分房、5歲分床」只不過是根據多數孩子的情況給出的一個建議年齡。

而這個建議並不適合所有的孩子。

不過,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兒階段發出這三種信號,那說明分房睡的時機來了~~

1、孩子樂意獨自玩耍

每個孩子小的時候,都喜歡粘著大人,最好是寸步不離。

長大後,如果孩子更喜歡和小夥伴們玩耍或者獨處,說明孩子已經不再過度依賴父母。

這個時候分房睡 ,孩子接受的機率會更大一些。

2、對自己的性別有疑問。

4~6歲是孩子的性蕾期,是性心理發展的特殊階段,也是確立自身性別認同的基礎。這3年是與孩子分開睡的好時機。

孩子這時候會問一些讓父母尷尬的問題,比如男女身體有何不一樣,男廁所女廁所為何要分開等等。

如果這個年齡段分房成功,無疑對孩子性別認知和性心理髮育是有好處的。

畢竟過晚分房睡,會導致孩子性心理停滯在這一階段,成年後可能會有某些心理或者精神上的問題。

如各種焦慮障礙、性心理障礙、適應性障礙等。

3、對媽媽的依戀減弱。

孩子一般對媽媽都有很強烈的依戀。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睡醒了的第一件事就是哭鬧著找媽媽,這是一種本能,但也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而當孩子醒來後可以自己玩,也不滿世界找媽媽的時候。

這說明孩子已經有了自我獨立的意識,可以考慮給孩子分房了。

4、不再怕黑和獨處。

如果孩子在嘗試獨自睡的時候,經常哭鬧和反覆。

他們可能是怕黑,怕自己各種擔心的事情發生,也怕獨處。

那麼其實這正是孩子在告訴媽媽「我還沒準備好」,

這時候,就沒有必要強迫孩子接受分房睡。不如順其自然。

可能某天當你猝不及防的時候,孩子就要求自己睡了。

馬伊琍曾經在微博提及女兒愛馬在得知同學自己單獨睡覺後,愉快地提出自己也要跟媽媽分房睡,並很快習慣了。

有心理學家指出:10歲前,和孩子完成分房睡,就不晚!

所以,不必追求那些量化得很精確的時間,與其把焦慮帶給孩子,不如放鬆下來,想些適合的引導方法。

要注意幾個時機選擇,孩子健康、情緒穩定的時候,心理狀態正常,容易接受獨立睡覺。

趕上生日、兒童節等重要節日最好,這會讓孩子覺得長大了才能獨自睡。

如果孩子身體不舒服、遇到不開心的事,剛去幼兒園不適應,跟媽媽分離太久需要陪伴時,

這些狀態不要著急分房,等孩子適應再說。

分開睡,你和孩子都需要提前做好哪些準備

首先,做好孩子的心理鋪墊工作,讓孩子愛上他的臥室。目的是增強孩子的「參與感」和「歸屬感」。

可以提前半年左右告訴孩子,因為他長大了要一個人睡。

問問他們想要怎麼布置房間。半年時間的緩衝期和對自己房間憧憬的喜悅。

會減少他們對不能再跟爸媽一起睡的傷感。

也可以讓孩子經常在他的房間裡玩耍,換衣服等。

經常告訴孩子,擁有自己的獨立房間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其次,不要急於一下子把孩子攆走,可以採用漸進式分開睡的方法。

第一步:分床但貼緊大床

一般來說,孩子在2歲以前,最好一個房間睡覺,可以分床不要分房。

因為孩子太小,需要媽媽餵奶、更換紙尿褲、蓋被子,方便照顧,

第二步:分床但和大床拉開距離

當寶寶嬰兒床睡不下換兒童床時,就可以將兒童床放在跟大床有一定位置的地方。

媽媽和寶寶伸手就能摸到對方距離就行。

既有隨時感知到對方,又有獨立空間。大人小孩都能睡好。

這時候孩子已經和父母建立起來依戀關係,分離焦慮降低。

第三步:分房,不關門,目的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等孩子長大一些,和媽媽分床睡得也比較踏實了,就可以考慮給孩子分房睡。

不過最開始分房的時候,儘量讓孩子的房間在自己視線範圍內,最好兩間臥室都不要關門。

讓孩子知道,即使不跟父母在一個房間睡,但媽媽也能隨叫隨到。

上床前,可以給孩子洗個澡,講講故事或看看書,讓他做好自己入睡的心理準備。

當然也可以給孩子一個大娃娃,陪著孩子增強安全感。

第四步:分房,獨立睡

當孩子越來越適應自己獨立睡在自己房間的時候,基本上可以算是離徹底分房睡差不多了。

不過,正如前面所說的,有些孩子還是會出現有反覆的情況。

那麼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搞清楚孩子不願意獨自睡覺的原因。

如果是怕黑,那就給孩子加多一盞小夜燈。

如果孩子老是起夜,那就引導孩子睡前上廁所,養成習慣。

並且孩子睡覺之前不要太興奮,不要看電視,更不要在睡覺之前批評和斥責孩子。

同時要注意,不管孩子多大了,睡前的安撫不能省略。

剛開始分房睡時,一定要在睡前多陪伴、擁抱孩子。

當孩子生病或遇到挫折時,可與孩子暫時同睡,待他康復後再讓其獨自睡。

最後, 培養分開睡的「儀式感」

分房睡可以作為孩子獨立自主的標誌,幫助孩子建立儀式感,類似於18歲的成人禮,儀式感會激勵孩子做出改變。

當然了, 不管孩子處於哪個身心發展階段,分房睡也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切不可粗暴執行,以免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

父母也要多多學習,做到因娃制宜,選擇適合自家寶寶的恰當模式。

因為理想和現實不一樣,畢竟沒有完全一樣的家庭條件、也沒有完全一樣的孩子。

所以,在分房睡這個問題上實施年齡一刀切,是行不通的。

相關焦點

  •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太多孩子!分床的最好年齡到底是幾歲?
    她解釋道,網上都說了,3歲分床,5歲分房!我家都5歲半了,再不分床是不是就晚了?這是個很有代表性的問題。我也不止一次聽到「3歲分床,5歲分房」的說法。這句話有問題嗎?1/前提一:你有沒有給夠孩子安全感我認識一個男孩,7歲了仍然沒法跟大人分床睡。為什麼?看看孩子平日的成長環境就有答案了。
  • 瘋傳「分床睡年齡」害人不淺?做好3準1步,順利完成孩子分床睡
    琳琳(化名)最近剛生下二胎,之前一直是琳琳和老公帶著大女兒睡在主臥的床上,二胎出生後床明顯不夠用,房間小床無法加寬,最後只能逼著女兒去睡她自己的房間了。「3歲分床,5歲分房」,如今女兒也馬上快滿5歲了,是該狠下心分房睡了。
  • 「三四歲不分房,六七歲悔斷腸!」家長可別聽信謠言禍害娃
    文|秘籍君很多家長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三四歲不分房,六七歲悔斷腸!」意思就是說,如果家長不讓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分房,等待娃六七歲的時候,後悔都晚了。為了宣傳這句話,抓住家長的痛點,消費家長的焦慮。可他們忽略掉一點,就是每個孩子都不同,用一個年齡去衡量所有的孩子,未免也太死板、太教條化了。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朋友家的女兒,像是小兔子一樣,從小就很膽怯。
  • 那些有性有愛,卻喜歡分房睡的夫妻
    明星夫妻楊子和黃聖依分房睡現在的社會結構下,兩性關係中女生總是付出多的那一方。如果住在一塊,我難免要承擔更多的家務。可是有這個時間,我去學學茶藝紅酒,去健身房運動不好嗎?雖然我自己覺得不結婚不生娃也行,但父母和社會的壓力擺在那,要是認定了對方是想結婚的人,我說什麼也要和對方同居試試,至於分房間睡,那可能是五六十歲的事情吧。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情侶選擇分開住/分開睡?在中國,越來越多的情侶開始實踐LAT的相處方式,即保持著親密關係,但不住在一起/睡在一起。
  • 夫妻過了50歲,為什麼要分床睡?過來人告訴你3個好處
    當然,對於那些婚姻不幸的人,他會告訴你「人到中年,夫妻千萬不要分床睡,會導致婚姻破裂。」可是,明白人都知道,分床睡只是一個結果,一個過程,而不是婚姻和感情破裂的原因。事實上,50多歲的夫妻適當、合理的分床睡還會有不少好處。
  • 夫妻分房睡,一般男人能堅持多久?聽聽幾個過來人的答案
    吵架的時候想分開,辜負你的時候想分開,發現彼此不適合的時候想分開。多少感情走過了千山萬水,卻走不過柴米油鹽,生命中總有那麼一個人,闖入了你的生命,進入了你的心房。但卻又總讓你心亂如麻。夫妻結婚生活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件走進彼此生活和心裡的事,但是經常有些原因,讓夫妻兩個人要分開睡,這就使得原本闖進你生活的人,突然又和你變得有隔閡。夫妻分房睡,男人到底能堅持多久?
  • 夫妻到了五十歲,建議分開睡
    甚至,很多夫妻到了中年,都會分房而睡。為何要分開?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但其實,人的年紀越大,心態也就越發平穩,相處得過分粘膩反而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夫妻到了五十歲,建議分開睡。慢慢地,謝先生提出分房睡,雖然妻子一開始不願意,但是在習慣了之後,兩人的關係很快就恢復到了從前。謝先生很明白,他和妻子如今都已經過了五十歲,依然睡在一起對兩人沒有好處。因為,每一天都會發生各種沒必要的爭吵,他選擇分開睡,其實也是在減少兩人的矛盾。
  • 丈夫長期打呼嚕厲害,夫妻分房睡,好嗎?
    此後,她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女兒房間睡。時間久了,有生不理解了,說:「才到中年,就開始分房睡,怎麼能到老?」嚴靜跟老公解釋:「以前是沒條件,現在有空房間,自己睡,睡眠質量比較好。睡眠好,身體才會好。」有生還是不能接受,說分房睡,久了,夫妻感情會淡了。嚴靜不以為意:「除了分房睡,其他任何事都沒有改變什麼啊。該幹嘛還是幹嘛。我已經忍受了那麼多年了。
  • 寶寶要不要分床睡?什麼時候分床睡?聰明的爸媽都這麼做
    小南身邊有不少朋友的小寶寶一出生就和爺爺奶奶睡,或者和爸爸媽媽一起睡,有的甚至快上小學了還跟大人擠在一張床上,當初準備的小床成了堆放雜物的擺設。孩子夜裡要喝奶怎麼辦?怕黑怎麼辦?踢被子著涼怎麼辦?各種焦慮情緒困擾著家長,孩子從頭到尾都沒一個人睡過。對於這些,小南覺得都可以理解。
  • 為啥大部分的夫妻,老了以後都會選擇分房睡?是沒有感情了嗎?
    兩個人結婚後互相存在著較多的情感,每天晚上睡在一起的話,能夠使感情升溫。但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不少結婚很多年的夫妻,都會選擇分房睡,這其實是很多年輕人都不能理解的,會覺得是兩個人在一起,互相看對方不順眼,已經沒有任何感情了,所以才會選擇分房睡。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為啥大部分的夫妻,老了以後都會選擇分房睡?是沒有感情了嗎?
  • 男孩幾歲就該分床睡?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微博中馬伊琍談到了自己二女兒不願意分床睡的問題,鑑於老大的經驗,馬伊琍覺得孩子分床睡其實不用太著急。關於孩子幾歲分床睡,這也是很多父母比較關心的問題,尤其是很多男孩家長。男孩應該多大分床睡呢?有沒有一個特定的年齡界限?我們先來看看熱評排名第二的網友是怎麼說的:看到這條評論,感覺自己也被戳中了!
  • 婚後夫妻長期分房睡,到底會不會影響感情?這三位女人說出了實話
    網友「小米」說,我認為分房睡根本就不會影響夫妻感情,這根據每對夫妻的具體情況而定。我跟我老公分房睡已經有三年多了,從當初分房到現在,我們已經這樣過來三年了,到現在依然感情仍然非常好。為什麼我們會選擇分房睡呢?主要是因為我們之間的作息規律不一致。
  • 【孕婦課堂】分床睡,不只是分開睡覺那麼簡單
    孩子一歲多的時候,我想斷奶之後,試試讓兒子跟我們分床睡。先用午睡做實驗,但不知道是不是我心理作用,孩子在小床上睡不安穩。有一天,兒子在小床上午睡醒了,哭得厲害。我一心軟,這事就放下了。 等到兒子兩歲多,覺得是個好時機。但明明晚上放到小床去了,半夜就會爬回來,三番五次地折騰,還哭哭啼啼,所以分床又失敗了。
  • 結婚久了,夫妻之間分房睡,會不會影響夫妻感情?後果會是什麼?
    不少夫妻慢慢的開始分房睡,不再「同房」!男人會找太累的藉口來拒絕女人的主動,女人可能會主動提出分房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當婚姻在最甜蜜的時候,我感覺女人都喜歡男人晚上一起睡,那樣會有安全感,不會感覺到孤單,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選擇分房睡!當女人要求分房睡的時候,我覺得肯定是感情出了問題,應為分床睡肯定會感覺到孤單,夫妻感情也會慢慢的變淡,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從而導致夫妻婚姻的危機。很多例子都是,不少夫妻分床睡,分著分著,感情慢慢的就沒了,最後導致離婚!
  • 中年夫妻頻頻選擇「分房睡」,能堅持多久?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分房睡對彼此都好,兩人都有自己的個人空間在綜合節目中,得知李艾夫妻很早就分房睡了,她們才30多,他們的感情也很好,但是依然是分房睡,開始很多人都沒辦法理解,正常的夫妻怎麼會長期分房睡,反而還能沒有矛盾,能做到這樣真是讓人佩服,後來他說出了分開睡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李艾是一個睡眠質量超低的人,倘若是自己的丈夫在房間內找東西也都會影響她睡覺。
  • 「媽,我想和你一起睡」,2位寶媽不同的回答,直接影響孩子一生
    有人認為,孩子在6歲之前就必須要和父母分房睡,否則的話就會嚴重的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但事實上,在生活當中並沒有這麼準確的年齡劃分,主要還是要根據孩子的性格以及實際情況的不同來做出不同的選擇。「媽媽,我想和你一起睡」小雅今年6歲了,在6歲之前,小雅一直都是和爸媽一塊兒同睡的,但最近小雅媽媽卻不準小雅再和他倆一塊睡了,非得要讓小雅自己單獨睡一個房間。但是小雅膽子比較小,到了晚上總覺得有個黑影圍繞在自己身邊,都已經到了晚上十一二點了,小雅還是睡不著,實在怕的不行,小雅便偷偷跑到了媽媽的房間,想和爸媽一塊睡覺。
  • 70歲老年夫妻分床睡好嗎?當然好,別拿中年夫妻那一套要求他們
    前一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大概說中年夫妻分床睡的結局,警告我們千萬不要分床睡,不然就是夫妻兩個人越來越沒有共同話題,彼此交流變少,就像是湊合著過日子,少了很多理解和陪伴,最後會導致婚姻的悲劇。
  • 什麼時候最合適分床睡覺?當孩子有這3個信號時,別錯過了
    琳琳的女兒馬上就4歲了,現在晚上還是非要和媽媽睡。以前女兒小的時候,琳琳害怕女兒晚上著涼,掉下床什麼的,就不敢和女兒分開睡,所以琳琳、老公、女兒一家三口就擠在一張床上。最近,老公總是明裡暗裡說,女兒大了,該和女兒分床了,女兒在,想好好過夫妻生活都難。
  • 過了60歲後,每天睡幾個小時對身體最好?很多人都睡超了!
    那麼,人在過了60歲後,每天睡多長時間對身體好?很多人都做錯了!■過了60歲後,每天睡幾個小時對身體最好?很多人都睡超了!日常生活中,人們在過了60歲以後,就算是老年人;而處於這個年齡段的人,能夠明顯感到自己睡眠質量沒有以前那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