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歲不分房,六七歲悔斷腸!」家長可別聽信謠言禍害娃

2020-08-10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很多家長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三四歲不分房,六七歲悔斷腸!」意思就是說,如果家長不讓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分房,等待娃六七歲的時候,後悔都晚了。為了宣傳這句話,抓住家長的痛點,消費家長的焦慮。可他們忽略掉一點,就是每個孩子都不同,用一個年齡去衡量所有的孩子,未免也太死板、太教條化了。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朋友家的女兒,像是小兔子一樣,從小就很膽怯。朋友和家人費了很多心思,才讓孩子有安全感,變得大膽一些。等到孩子三歲的時候,朋友聽到這個言論,覺得很有道理,也怕真的等到孩子六七歲的時候後悔,不顧家人的勸阻,非得和孩子分房睡。分房之後,孩子變得很怕人,和家人也不怎麼親近。老是說:爸爸媽媽不喜歡我,不愛我了。

朋友也沒想到,分個房卻分出了嫌隙,分出了孩子的不安全感。因此,從這個方面來說,三四歲分房並不適合所有的孩子,家長可別聽信謠言禍害娃。

沒有該分房的年齡


所有家長都要知道一點,從來沒有該分房的年齡,只有該分房的孩子。從一個年齡去衡量所有孩子,本身就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們的孩子不是機器,所有的情況都一樣。他們是活生生、具有多樣性,各有各特點的孩子。例如,有的孩子從小就膽小,如果過早分房,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有的孩子膽子大,不喜歡和家長一起睡,就很適合及早分床。

因此,家長們不要焦慮,不要聽信謠言,也不要覺得不分房就會影響孩子的獨立性,非得讓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分床分房。因為沒有該分房的年齡,一味聽信謠言,禍害的還是孩子。

決定孩子分房的條件

很多家長都擔心,不及早分床會影響孩子的獨立性。可家長有沒有想過,何為獨立性?讓孩子感到不安和焦慮,覺得家人不愛自己了,就是獨立?很顯然不是,不僅不是,反而讓孩子變得膽怯、畏懼。因為只有在愛裡長大的孩子,才是有安全感和獨立的。

孩子分房的條件,應該遵循的是他的生長規律和內心需求,遵循的是水到渠成。

怎樣分房才是最好

先分床,再分房。建議各位家長從先分床做起,因為直接分房會讓他產生排斥心理。可以在臥室裡面放一個小床,這個小床要有趣,要根據孩子的興趣進行裝扮。這樣孩子才會喜歡,並且心甘情願在小床上睡覺。先讓孩子適應一段時間,接著和孩子商量一下,給他準備一個單獨的房間。

之後,按照孩子的喜好,布置好他的房間,買一些他喜歡的裝飾品。分房前,要有儀式感,可以找個特殊的日子。做一頓好吃的,或者給孩子買個蛋糕,慶祝一下。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確已經長大,要自己睡了。

總之,無論如何,分房都不可操之過急,要慢慢來。

-----------------------

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發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

相關焦點

  • 你被3歲分床,5歲分房的說法坑了嗎?分房睡的最好年齡是幾歲?
    關於分床分房睡,我聽過幾種說法:第一種:三歲分床五歲分房,超過這個年齡再不分房就晚了第二種:從兒童情緒發展的角度,順產的孩子5歲左右分床,上小學前分乾淨;剖腹產的孩子, 7歲左右分床,10歲左右分乾淨。第三種:都是杞人憂天,過去生活條件差,好多人家就一個炕,全家人都在一起睡,哪個長得不健康了。
  •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太多孩子!分床的最好年齡到底是幾歲?
    她解釋道,網上都說了,3歲分床,5歲分房!我家都5歲半了,再不分床是不是就晚了?這是個很有代表性的問題。我也不止一次聽到「3歲分床,5歲分房」的說法。這句話有問題嗎?孩子的爸爸媽媽脾氣都不太好。孩子哪裡做得不對、不合大人心意就是一頓批評打罵。在孩子4歲半時,媽媽又懷了妹妹。孩子爸爸抱怨:他總是一副「膽小、怕事、看人臉色」的模樣,看著就難受。
  • 別再聽信謠言了,寶媽們要相信科學依據
    比如說,一些孩子在看東西的時候特別喜歡歪著頭看,有時候甚至會寫作業看書看電視,很多家長會覺得這是孩子的習慣問題,所以不去幫孩子改正。但是一旦孩子出現此類的問題,往往就是天生性的近視。所以,家長們在發現此類情況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幫孩子治療,讓孩子早日恢復正常的視力。家長們關注孩子的細節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往往有一部分家長會對孩子過分的關注,從而鬧出一些完全不必要的笑話。
  • 14歲男孩身高定格158釐米,家長千萬別掉進這些長高陷阱!
    >14歲男孩身高定格158釐米,家長千萬別掉進這些長高陷阱!,害怕兒子步其後塵,聽信網上的長高「秘方」,給孩子吃了一年的仔公雞和三七粉,沒想到卻造成孩子骨骺線提前閉合,身高最終定型在了158釐米。其實,類似的悲劇不在少數,不少家長對孩子的身高報以殷切希望,卻又一腳踏進了一個個長高「陷阱」。  這些長高「偽科學」,正在耽誤孩子身高!  身高決定論——父母高孩子也高?
  • 三歲多動症的七個表現是哪些?
    3歲多動症七個表現是哪些?多動症危害性是很大的,而且對孩子健康和未來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希望家長朋友們能夠重視孩子的平時的一些變化和一些異常的症狀,出現症狀後要及時與醫生溝通治療,讓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那麼,3歲多動症七個表現是哪些?1、任性衝動:患兒做事常不考慮後果,而顯得任性衝動。
  • 五月份朋友圈十大謠言公布:別再餵孩子吃活蝌蚪
    二、空姐遇害真正原因是因拼車人數,與司機發生爭執謠言類別:失實報導謠言內容:這個就是21歲的女空姐生前與司機發生爭執的視頻,殺人原因並非網上傳的強姦殺人。而是她自己叫了拼車後不允許司機接其他人。從而發生爭執,導致司機氣憤不已而產生殺人動機。
  • 康熙65歲生下的小兒子,活了58歲,留下七個女兒四個兒子!
    康熙在治國方面很厲害,在生孩子方面也不差。他一生有35個兒子,20個女兒,65歲的時候還與新入宮的嬪妃生下一個小兒子,取名愛新覺羅·胤袐。其實在康熙67歲的時候,貴人陳氏還為他生下一子,不過可惜的是這孩子生下來當天就夭折了,所以不入序齒。
  • 別被韭菜補腎可樂殺精騙了,男子聽信養生謠言發生意外!
    心理學家Allport和Postman曾這樣說過,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事件越重要越模糊,謠言的效應就越大,很多養生謠言就是這麼來的,比如:謠言:可樂殺精有些養生文章說可樂殺精,嚇倒了很多男性,大家都不敢拿傳宗接代開玩笑。
  • 家長別亂買!3歲以下寶寶童年只需六種玩具
    可是,父母們注意,別亂買玩具了,寶寶的童年只需六種玩具。
  • 重生饑荒年代,七歲女娃攜空間捉山雞獵野豬,吃到肚子撐!六零文
    話不多說,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三部好看的六零文,希望你們喜歡喔!重生饑荒年代,七歲女娃攜空間捉山雞獵野豬,吃到肚子撐!第一本:《 重生之家有寶貝》——作者:霜露寒簡介:她曾是一個天才世家女,傾城美麗,多才多藝,帶著空間重生到了六十年代。她經歷重重磨難堅強快樂的活著。她遇到了愛她的人,也遇到了她愛的人。
  • 闢謠,在育兒的道路上,有10個傷害寶寶健康謠言,您中了幾招?
    所以寶媽們千萬別聽信這樣的謠言,總是去捏寶寶的鼻梁啊。第三 招 螃蟹含有重金屬?有傳言說,這兩樣東西在一起吃下去後,會在胃裡形成砒霜,也就是三價無機砷。這一說法,早在2018年315晚會上就已經闢謠了:根據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實驗結果,螃蟹中有機砷並未轉化為有毒的無機砷,特別是高毒的三價砷。
  • 七歲張梓揚連續主演四部劇殺青,第十項世界紀錄產生
    近日,橫店七歲影視童星張梓揚,連續主演四部劇殺青。張梓揚四歲就被人稱為「戲霸」,深受導演和粉絲的喜愛,親自約拍,片約不斷。於四歲正式出道,小小年紀就擁有諸多作品和較高的知名度,成為網絡最紅的影視童星。據了解,目前張梓楊年僅七歲就擁有40部主演劇,54部作品,47部角色戲,37部小孩一號主演,包含五部劇男一號。其中張梓揚影視劇作品有:院線電影《花好夢圓》小女一圓圓,蔣林燕女兒。網絡電視劇,《鬼谷門》小男一小莫非,飾陳子由小時候,搭戲陳子由。院線電影《村官不難當》小男一陳志翔,主演的兒子。
  • 笑出豬叫聲,有家長問:小孩一歲兩個月不會加減法,擔心智力問題
    初看到這個網友,也不知道是寶媽,還是寶爸發來的問題,我是真的笑出了豬叫聲,有生以來第一次笑出豬叫聲。這名家長非常擔憂的私問我道:自己家小孩一歲兩個月大了,但是還不會算加減法,數數也完全數不大清,是不是智力有問題,需要不需要帶孩子去看看醫生。
  • 三歲看到老,家長了解「吸收性心智」,才能抓住小孩成長黃金期
    這幾個孩子差不多是6歲左右,解決了這次爭吵的那個小朋友也並沒有比其他小朋友大,但是處理問題的能力竟然如此強大。後來我與這個孩子的媽媽交流了一會,才知道這個孩子從小就在比較好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父母對他都比較嚴格,平時比較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如今才6歲的他已經表現出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氣質與能力了。這就是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的表現。
  • 四歲孩子睡覺說夢話驚醒母親,脫下衣服一看家長立即報警
    如何防止寶寶生病,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奶爸自己如何帶孩子,這些小技能你是否明白,如何才能更好的跟自己寶寶互動,讓孩子從小就比別人更早一步理解大人,別擔心,關注我們,育兒知識每天分享,讓你輕鬆帶孩子!讓奶爸奶媽也可以輕鬆帶孩子,還自己一個快樂生活!
  • 孩子6歲之前,家長應該給孩子立的9個規矩,將來更省心
    我家孩子就是因為是獨生子女,所以就算是我和他爸爸管教孩子也是非常嚴厲的,但是架不住爺爺奶奶的溺愛孩子,有很多次我想要管教孩子的時候,爺爺奶奶總會出來阻止,說孩子還小到了以後上學的時候,總會有人管教,有老師教,現在不需要管教這些,導致我家孩子現在6歲多了,老師已經不止一次的找過我,說孩子的問題,其實有些事情一定要在孩子6歲之前管教好
  • 2-5歲寶寶穿內褲,選三角還是選四角?三個關鍵爸媽別忽視
    後來來了一個穿著公主裙的小姑娘,大約三四歲的樣子,裙子太長就抱在胸前,然後露出了小屁股。旁邊家長趕緊拉了拉女孩奶奶的胳膊,跟她說小姑娘「走光」了,誰知奶奶卻說,都是小孩子,沒事兒。其實類似的情況真不少,尤其是炎熱的夏天,不管有沒有脫掉紙尿褲,為了降溫,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穿上開襠褲,或者光著小屁股。
  • 於丹自曝幼時自閉 四歲看論語五歲讀紅樓夢
    雖然以講《論語》聞名,她卻不是那種鑽進故紙堆出不來的「老夫子」,她貪玩,會玩,敢玩。當然,未成年人看到她和陳魯豫在節目中比誰成績差那一段時,應該有「PG家長指引」,免得他們認為:哦,原來數學那麼差也可以如此出名的。呵呵。
  • 那些有性有愛,卻喜歡分房睡的夫妻
    編輯 謝禕旻 責編 石鳴 每周回寢室住兩天愛情學業兩不誤00年生 嬛嬛 女 成都我和男友今年1月份在一起,他大四,我大三,中間因為疫情隔了9個月沒見,回校之後我們就搬出去同居了。同不同居這件事,我挺糾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