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5):用戶畫像分析法

2021-01-0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前面幾篇文章中作者梳理了對比分析法、多維度拆解法、漏鬥觀察法、分布分析法和用戶留存分析法,本篇文章繼續聊聊第6種數據分析方法:用戶畫像分析法。

作為一枚產品汪,用戶畫像這個詞你一定不陌生,那用戶畫像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又該如何結合業務場景創建可用的用戶畫像呢?用戶畫像有什麼作用呢?

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上面三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聊聊什麼是用戶畫像。

一、什麼是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是通過對用戶各類特徵進行標識,通過標識給用戶貼上各類標籤,再通過標籤把用戶分為不同的群體,以便對不同的群體分別進行產品/運營運作。

二、標籤都有哪些?

這裡呢我們把標籤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基礎屬性

像年齡、性別、生日、星座、教育、身高、收入、職業等。

第二類:社會關係

婚姻、有無女孩、有無男孩、家裡是否有老人、性取向等。

第三類:行為特徵

行為特徵又分為兩塊兒:

基本行為:註冊時間、來源渠道、最近一次活躍的時間、最近一次支付的時間。業務行為:是否買過特惠商品、是否曾獲優秀學員,這些標識都會對產品的後期運營有所幫助。

第四類:業務相關

這一類跟其他類不太一樣,就像第三類中的業務行為,它是通過業務行為產生出來的特徵,而業務相關呢,它是積累了其他的業務不會去記錄的一些數據,比如運動健身類的產品。

它會涉及到:胖瘦高矮、體脂率、BMI、在練胸或者練臀、日均10000步、收藏了多少份健身計劃等等。

三、標籤從哪兒來?

第一:直接填寫

通過產品的一些特殊的步驟,讓用戶直接填寫,比如註冊頁面,下圖是某陌生人社交產品,通過用戶註冊讓用戶去填寫年齡和性別。

還有一些偏內容性的產品,可以通過讓用戶選擇他感興趣的話題,如下圖:

還有一些是運用借地打地的手段,比如一些電商、外賣類的產品和地圖類的產品,首先是讓用戶填寫地址,其次是讓用戶選擇標籤,表面上是提供一個工具,事實上讓用戶幫助產品獲取結構化的工具,讓系統知道,用戶作為一個個體,他的家、公司、學校在什麼地方。

還有一些像裝修類的產品,看上去是一個便捷的功能,平臺方通過這個功能可以收集到大量跟業務相關的詳情信息。

隨著用戶的自我保護意識越來越強,而且呢用戶又非常的懶,莫名其妙填一些信息用戶也比較反感。那就有了第二種獲取標籤的途徑。

第二:通過用戶自己的已有特徵推導

當然,這種方式的成本比較高,沒有讓用戶直接填寫來的簡單方便,一般的產品不會經常去這樣做,它適用的場景有以下幾種:

(1)做活動時

相信大家都有做活動的經驗,我們在做活動時會篩選一批用戶出來做定向推廣,比如說年齡、地區、新老用戶。

舉個慄子:你是某電商平臺的產品經理,現在要做一個推廣活動,面向的用戶群體為在消費能力強的上海女性。現在需要向這個群體的用戶去宣傳這個活動,那怎麼做?

首先,區分出來性別,即男、女。

用戶如果沒有填寫性別,我們可以從他買過的東西去推,比如說買過女士衣服+化妝品。

其次,推算出在上海的用戶。

假設大部分人買東西是給自己買,收貨地址是上海市的,我們可以推算出此用戶是上海市的。

最後,驗證消費能力是否強。

消費能力如果從她歷史消費的總金額推算,感覺有點不合理,但它也能驗證一部分,我們可以再加一些條件,比如購買過進口的小商品,比如牙膏,一般消費能力不強的用戶,很少會花將近百元去買一支進口的牙膏。

上面是通過用戶的業務特徵做的推斷。

但是,不是所有的用戶都發生過以上的行為,通過以上業務行為篩選之後,可以給部分用戶打上標籤,還有一部分用戶她沒有標籤,所以,我們再做進一步的推導。

性別:除了通過從購買的商品推導以後,還可以通過她使用的是手機是否為美圖手機;地區:可以用常用IP進行推導;消費能力:可以用使用的手機為最新款且價格在5000元以上的用戶。當然,這裡面肯定會有誤判,但是,就算是有誤判我們也認了,因為很難做到百分百精準。

(2)簡單的個性化運營

比如說首頁的某個推廣模塊,面對不同的用戶群體推廣不同的內容。

(3)業務分析

在做業務分析時,需要把用戶拆分成不同的群體,看在業務中的表現情況,比如是否領取七天/15天的會員卡。

(4)用戶研究

如果有用戶標籤的基礎,做用戶研究的童鞋的研究效果會更加的精準。

如果通過前面兩種方式已經把80%的用戶打標籤了,還剩下的20%怎麼辦?這裡我們就會運用到第三種推導方式:

第三:通過用戶身邊的人推斷

首先,通過距離:基於某些屬性,周圍的人都具備,用戶大概率也具備。

其次,是通過行為:通過協同過濾,找到行為相似的目標用戶。

比如說,剛才我們通過買過女士衣服和化妝品的用戶打上了女性的標籤,但是這種方式有局限性,可能有些用戶本身就不在你的平臺上買衣服和化妝品,這裡我們可以通過這種用戶的其他行為,比如說買了衛生巾或者其他的女性用品,然後通過她購買的商品,再找到跟她購買過相似商品的用戶打上女性用戶的標籤。

說在最後:

第三種的精確度是最低的,但是在一些場景中,不需要精確度那麼高,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此類用戶的後期行為,迭代這些標籤。至少我們通過這三種方式把所有的用戶都分了群。

好啦,用戶畫像分析法到這裡就完結啦。

那最後通過一張架構圖來總結一下:

下篇預告:數據分析(6):歸因查找法,歡迎繼續關注~

本文由 @菜菜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一步步入門二類電商(九):SEM用戶畫像及數據分析
    老司機將從如下方面進行分享:一、 爆品選擇方法二、 落地頁設計技巧三、 信息流廣告平臺分析四、 開戶渠道選擇五、 創意計劃配圖技巧六、 廣告投放策略七、 廣告投放優化技巧八、 帳戶架構搭建攻略九、 SEM用戶畫像數據分析十、 籤訂物流十一、 發貨/
  • 數據分析方法:趨勢分析法
    編輯導語:在我們日常業務中總會用到數據分析的各種方法,最常用最簡單的就是「趨勢分析法」,一目了然的走勢可以讓我們更直觀的看清楚;本文作者詳細介紹了數據分析方法中的趨勢分析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要說數據分析裡,什麼方法最常用?當然是趨勢分析法;只要和數據有關,幾乎每個人,時時刻刻都在用。很多同學一聽:「啥?還有這方法啊?我咋沒感覺到呢!」
  • 騰訊QQ大數據:用戶增長分析——用戶分群分析
    用戶分群,就是用來滿足這類需求的工具方法,它能幫助我們對差異較大的群體分別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探究指標數字背後的原因,探索實現用戶增長的途徑。如用戶畫像分群,核心價值在於精細化的定位人群特徵,挖掘潛在的用戶群體。使網站、廣告主、企業及廣告公司充分認知群體用戶的差異化特徵,根據群體的差異化特徵,幫助客戶找到營銷機會、運營方向,全面提高客戶的核心影響力。
  • 基於用戶畫像與新聞詞向量的個性化新聞推薦模型
    摘要:目前,由於用戶行為數據的高維稀疏特點以及衡量新聞內容相似性的複雜度較高,本文針對這兩個問題,從分類角度考慮,提出一種基於用戶畫像與新聞詞向量的個性化新聞推薦模型,對用戶的行為數據等進行分析,構建用戶畫像模型,提取用戶畫像特徵,並使用指數衰減模型的Word2Vec框架進行詞向量訓練,結合文本特徵的向量空間模型構建新聞全局特徵
  • 五種常用大數據分析方法
    流失的用戶符合哪些特徵?  漏鬥分析通常幫我們解決的不止是轉化率的問題,精細化的漏鬥分析,還可以幫助我們:  1、漏鬥對比分析,從差異中找到優化方法對比不同用戶群體、不同營銷方式等的漏鬥分析,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發現用戶特點、營銷方式的轉化優勢,找到在轉化環節中,針對不同用戶可優化的步驟,或營銷方法中可強化的地方。
  • 深度解析B端用戶畫像從理解到建立
    哪怕是通過外部數據公司進行購買,也需要你的公司或者團隊有能力、有意願去承擔在這方面所付出的成本,還需要你本人有能夠甄別數據是否可用的本事;如此,就在你構建用戶畫像的調研階段形成了一道天然的行業壁壘。在圖中我們得出了一系列的角色,從中分析出這條業務鏈中的關鍵角色(或者說是關鍵決策人):前臺、服務員,將其定為目標用戶,然後針對關鍵角色開始通過業務分析痛點需求,為其建立用戶畫像。
  • 深度分析:YouTube、TikTok等海外四大社媒平臺用戶畫像及營銷優劣勢
    海外最大視頻社媒 YouTube 平臺分析、用戶畫像和網紅營銷優劣勢關於 YouTube 你需要了解的基本數據和用戶畫像根據 2019 年 YouTube數據分析報告:1、全球 13 億人使用 YouTube,每分鐘有超過 300 小時的視頻被上傳。
  • 「極客公開課·Live」5 分鐘帶你複習如何確立精準「用戶畫像」
    本次公開課,我們將邀請到友盟+首席數據架構師&數據委員會會長張金來為大家講解到底什麼是用戶畫像,快速建模框架,如何提高用戶精準畫像的的準確性,從理論到應用的一起了解用戶畫像。用戶畫像也叫用戶標籤, 是基於用戶行為分析獲得的對用戶的一種認知表達,也是後續數據分析加工的起點。
  • 通過層次分析法(AHP),建立電商用戶綜合評分模型
    有幾個重要的原則可以參考:可量化:能被衡量的,才能被改進,目前電商網站大多通過JS,SDK埋點或者伺服器日誌分析,所以基本的量化數據能夠拿到;有效性:要覆蓋重要的數據維度,且在合理可以調控的範圍內;相互獨立:指標間儘量保持不相關。
  • 「營銷數位化10講」(3):營銷數位化的靈魂是用戶畫像
    阿里平臺上億用戶與上億SKU,沒有產品與用戶畫像的匹配實現即時推送,撮合過程還不亂了套?今日頭條、抖音上有巨量內容,也有海量用戶。如果靠用戶自己搜索、尋找,多浪費時間啊,好在現在有AI技術用於用戶畫像!用戶畫像就是根據用戶在平臺瀏覽、觀看、交易等行為留下的痕跡(數據),按照一定的畫像規則和目的,給用戶畫像,然後根據用戶畫像精準推送內容。
  • 初識「數據分析」:用戶數據
    今天咱們說一下「數據指標」中的第一個類別「用戶數據」,對於產品經理來講,關於用戶數據的定義其實很簡單,就是「反應用戶屬性、和用戶相關的數據」。用戶數據的定義對於產品經理來講,關於用戶數據的定義其實很簡單,就是「反應用戶屬性、和用戶相關的數據」。
  • AARRR模型+八角行為分析法——玩轉遊戲化用戶增長策略(上)
    這篇文章我們不去重點討論數據驅動的「增長黑客」策略,我們來思考幾個問題:AARRR模型強調數據驅動的運營策略,但如果產品初期無法獲得多維度的用戶數據,如何低成本獲取多維度的高價值用戶行為數據?AARRR的用戶增長模型直接明了,但除了通過長期數據監控做運營分析,有沒有周期更短的高效的可以直接操作的增長方案?AARRR模型提供了一套模塊化的產品增長方案,但每一層漏鬥都會漏掉不滿足目標條件的用戶,如何在獲取用戶層直接找到高質量的目標用戶?
  • 拿到數據後,你需要掌握哪些數據分析方法
    △藍字可關注並標星現在,各大招聘網站上,幾乎所有的高薪崗位都需要具備數據分析能力,都要求能用數據分析解決業務問題,比如改進活動效果、挖掘用戶需求、提升付費轉化率等等。這說明,各大公司已經越來越意識到數據在公司運營中的重要地位。
  • 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的方式和方法
    >5、了解我們能不能滿足目標用戶的需求並且樂於滿足目標用戶的需求;6、找準產品機會缺口,然後衡量各種因素,制定產品戰略線路;7、調研到最後,目標越明確,需求確明確,也就會覺得,產品越難做,難以打開市場等;8、對於全新的產品,調研前PM必須先自己有一個思路,然後通過調研去驗證自己的想法的可行性。
  • 數據分析的幾種常用方法概覽
    數據分析常用方法概覽(之一) 對數據進行分析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對比分析法、分組分析法、結構分析法、交叉分析法、漏鬥圖分析法、矩陣分析法、綜合評價分析法、5W1H分析法、相關分析法、回歸分析法、 聚類分析法、判別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時間序列、方差分析等等。
  • AI技術助你深剖用戶畫像,洞察競品運營
    自今年年初推出APPTOP1000指數,並在5月份開放部分用戶數據的註冊查詢而獲得業界的一致好評後,艾媒北極星就在加快推進其商業化開放的節奏,並在今年6月上線了全新版本。想要剖析用戶行為,洞察競品概況,做精細化運營?想要捕捉最新投資信息,做出準確投資決策?您只需要一個艾媒北極星系統就已足夠。
  • 四象限分析法,科學管理你的帳戶數據
    今天在這裡,大美姐就給大家分享一個科學的帳戶管理方法」四象限分析法」!四象限分析法:也叫矩陣分析方法,是指利用兩個參考指標,把數據切割為四個小塊,從而把雜亂無章的數據切割成四個部分,然後針對每一個小塊的數據進行針對化的分析。按照點擊和轉化,我們可以將關鍵詞分為四類,分別是:高轉化高點擊、高轉化低點擊、低轉化高點擊、低轉化低點擊,這四種情況。
  • 大數據分析學習之路
    一、大數據分析的五個基本方面 1,可視化分析大數據分析的使用者有大數據分析專家,同時還有普通用戶,但是他們二者對於大數據分析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可視化分析,因為可視化分析能夠直觀的呈現大數據特點
  • 5why分析法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及實例
    第二,數據的掌握。整理歷史統計數據,獲取一定時期的統計數據作為案例分析的數值參考。第三,了解問題部位的構造或原理。如果是結構性產品,最好能畫出草圖以便能進行直觀分析;如果是原理性產品可以描繪工程略圖進行流程和原理分析。
  • 大數據分析關鍵的5個思維
    數據分析在網際網路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社會對數據分析人才需求量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人在朝數據分析的方向發展。但很多人談到數據分析時首先想到的是數據分析工具,如Python、SQL等,卻忽略了數據分析思維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