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王之渙的《涼州詞》多著名嗎

2020-12-06 文博天下

唐詩,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以其和諧的韻律、豐富的體裁,深受世人喜愛,直到今天,每一個中國人應該都會背一些著名唐詩。

今天,我們聊一聊這樣一首著名的唐詩,說他著名,因為跟他有關的故事和典故至今為人津津樂道,廣為傳唱,並且可以說,作為兒童詩歌啟蒙之作是非常合適的。

這首詩的作者名字叫作王之渙,相信大家不會陌生,就是著名的「邊塞詩人」,寫過《登鸛雀樓》的王之渙,當然,今天我們要了解不是那首,而是他的另一首得意之作——《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為什麼說這首詩十分著名呢?

原因一:關於這首詩有一個有趣的典故,相傳有一天,王之渙、王昌齡、高適三人到旗亭聚會,酒宴之上怎可少人唱曲?三人打賭,歌妓唱誰的曲最多誰為勝,三首作罷,王昌齡佔兩首,高適佔一首,王之渙對二人說,最後一首如果不是我的詩,我今後奉你們為師。

只見最後一個女子款款走出,口中唱到:「黃河遠上白雲間······」唱罷,三人哈哈大笑。高、王二人皆嘆服。從此留下了「旗亭畫壁」的典故,表現出盛唐詩人放達爭衡、知己相契的精神風貌及唐詩在當時社會的繁榮程度。

原因二:相傳中國古代的草根皇帝——朱元璋非常欣賞王之渙這首《涼州詞》,無奈自己書法水平有限,於是宣大明才子解縉入宮,幫忙在御扇上寫下《涼州詞》,誰知,解縉寫完後,朱元璋一看扇子,竟然少了一個字,上面寫的竟然是「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朱元璋見此生氣地問:「愛卿,如何解釋這件事?」

解縉靈機一動,說:「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皇上,我寫的是詞不是那首詩」。

朱元璋一聽解縉如此解釋,不由得佩服起解縉的才氣,從此,《涼州詞》就又多了一個版本。

原因三:關於全詩表達的感情,眾說紛紜,大致分為兩類,一類認為其是邊塞詩,另一類認為是諷喻詩,中國古代詩歌向來有「興寄」的傳統,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認為讀者未嘗不可這樣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確有此意:

詩人借「春風」諷刺統治者荒淫無道,邊塞的苦寒,將士們的思鄉情,他們全然不顧,朝廷的恩澤吹不過玉門關,邊塞的將士只能吹起《怨楊柳》的曲子聊以慰藉。

相關焦點

  • 涼州詞的作者是誰 涼州詞是誰創作的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句詩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了,也知道這首詩的意思。那麼大家對這首詩的作者是否還有印象呢?大家還記得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不知道的小夥伴就要和小編一起去文中尋找答案了。
  • 王之渙《涼州詞》:春風不度玉門關,中國的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劃分
    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在眾多經典的古詩詞中也蘊含了很多的地理知識,我們選擇一些來介紹介紹古詩詞中的地理知識,今天我們來看看唐朝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唐)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 蒼茫《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不一會兒,只見梨園負責人帶10多位歌女走了進來。王昌齡便悄悄對高適和王之渙說:咱們三人在詩壇也算名人了,卻分不出高下。今天不如就來比比看,看這些歌女唱誰的詩最多,就算誰最厲害,怎麼樣?終於輪到那位最美的姑娘了,她唱的,正是王之渙的《涼州詞》:【譯文】
  • 每天一首古詩之四:涼州詞
    涼州詞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作者介紹王之渙(688—742),字季凌,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人,盛唐時期著名的詩人。
  • 唐詩中最為獨特的《涼州詞》,寫得十分解氣,必須讀一讀!
    我們這一篇的文章內容是:鑑賞最為獨特的《涼州詞》。《涼州詞》是唐朝時期流行的一種樂曲名,沒想到被大詩人們一寫,卻成了古今傳唱的詩作。可能被我們熟知的《涼州詞》就是產出「醉臥茶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這一絕唱的《涼州詞二首》,作者筆下悲壯而蒼涼的氣魄確實震撼人心。
  • 《涼州詞》
    「它只不過是一名隱居蜀川的高人贈給李白的劍譜,其起首一句『噫唏唿噓』便是一出怪招……」《學術月刊》的一名女編輯在給我的信中流露出了明顯的不安:「你的那位走火入魔的朋友一定是神經出了問題。」現在看來,這篇文章也許僅僅是臨安博士對學術界表示絕望的戲仿之作。不過,臨安博士並未就此與學術絕緣,這次見面,他還帶來了一篇有關王季陵《涼州詞》的論文。
  • 《涼州詞·詩文叢》出版發行
    《涼州詞·詩文叢》出版發行 2020-10-15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之渙很經典的一首詩,千年來口耳相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它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之手,是王之渙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雖說王之渙現存詩有且僅有六首絕句,但是它的《登鸛雀樓》卻是唐人五言絕句中的壓卷之作。 毫不誇張地說,王之渙因為《登鸛雀樓》已名垂千古。當然,鸛雀樓也因為王之渙的這首詩而名揚海內外。那麼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究竟好在哪呢?除了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外,便是它蘊含著的樸素而深刻的哲理了。
  • 王之渙《登鸛雀樓》翻譯及賞析
    [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題解】鸛雀樓舊址在永濟縣城西南舊蒲州城上。傳說古代有鸛雀棲其上,故名。樓有三層,前瞻中條山,下臨黃河水,是古時登覽勝地。唐人留詩者甚多,作者的這首五絕可稱為壓卷之作。
  • 夜光杯的前世今生-新山玉 夜光杯廠 酒泉 涼州詞 海內十洲記 白玉...
    盛唐詩人王翰的《涼州詞》,將古代戍邊將士的邊塞生活,描寫成美妙動人的詩情畫意。時光的車輪轉眼走到了21世紀,膾炙人口的詩句竟成了西部名城酒泉特產夜光杯最形象、最恰當、最能畫龍點睛的廣告語。手執晶瑩剔透的夜光杯,吟誦雄奇飄逸的《涼州詞》,令人不禁恍惚迷離:是源於詩的絕妙而使夜光杯聞名遐邇呢?還是因為夜光杯的名貴而使《涼州詞》成為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