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植(動)物組分:魚藤。
名稱:魚藤
拉丁學名:Derris trifoliata Lour.
科屬:豆科魚藤屬植物
來源:為豆科植物魚藤的根或莖葉
別名:毒魚藤、簍藤
攀援狀灌木。枝葉均無毛。羽狀複葉長7-15釐米;小葉通常2對,有時1或3對,厚紙質或薄革質,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5-10釐米,寬2-4釐米,先端漸尖,鈍頭,基部圓形或微心形;小葉柄短,長2-3毫米。總狀花序腋生,通常長5-10釐米,無毛,有時下部的花束軸延長成一短枝;花梗聚生,長2-4毫米;花萼鍾狀,長約2毫米,無毛或近無毛,萼齒鈍,極短;花冠白色或粉紅色,各瓣長約10毫米,旗瓣近圓形,翼瓣和龍骨瓣狹長橢圓形,雄蕊單體。莢果斜卵形、圓形或闊長橢圓形,長2.5-4釐米,寬2-3釐米,扁平,無毛,僅於腹縫有狹翅,有種子1-2粒。花期4-8月,果期8-12月。
散瘀止痛,殺蟲止癢
含魚藤酮、魚藤素、灰葉素、異灰葉素等。
其毒性為葉、根、莖及果實有毒,魚藤酮屬神經毒,可阻斷神經細胞的ATP代謝,主要作用於延腦中樞、導致呼吸中樞興奮和驚厥,嚴重者出現抽搐和昏迷,全身肌肉反覆而持久的抽搐和痙攣,終因呼吸機痙攣性麻痺或窒息而死亡。
魚藤
魚藤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根部含殺蟲活性物質——魚藤酮及類似物。可已通過皮膚引起中毒,皮膚接觸部位有片狀丘疹、發紅,並有滲出物。中毒症狀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煩躁不安等。
本文轉自|楓行天下